今天(週一)受到東北季風影響,加上南方雲系北上,雲量增多,就連中、南部白天的氣溫也會下降,週二、三東北季風減弱,氣溫上升,週四、五東北季風再增強、會再度降溫,但目前資料顯示,這一波冷空氣較弱,週六氣東北風再減弱,也就是兩天一波冷空氣來,降雨方面:除了北部及東部有雨外,中南部也有些零星短暫雨,台北山區及基隆、宜蘭仍要注意下大雨,週二東北季風弱有,雨會減少,週四東北季風增,雨再增,週五起北方乾空氣有機會南下,但還要觀察。
本週重點提醒:
1.洋蔥是高屏地區重要作物,請農友慎防黃萎病、軟腐病等,避免影響後續發育。
2.農民退休儲金已開跑,農友填妥申請書後即可至農會申辦,越早提存,退休領越多。
3.地瓜富含營養、熱量低,歡迎民眾多加食用。
4.12/26歡迎到高雄杉林、美濃地區體驗一日農夫採番茄活動,詳情請上「農業易遊網」查詢!
更多資訊請見 #嘉愷農業氣象週週報
(以上廣告由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提供)
番茄黃萎病 在 林凱鈞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進入寒冬,就想喝點熱湯暖胃,嗶啵滾燙的各式火鍋自然成為當前餐桌上的紅牌。吃火鍋除了選擇葷素蛋白質之外,更要配上豐盛的蔬菜盤才過癮,一來是增加飽足感,二來是要均衡攝取膳食纖維。其中,「高麗菜」就是各式鍋物的百搭鮮蔬,汆燙可嚐到清脆滋味;久煮則能吸附飽滿湯汁,鮮美風味都讓人無法抵抗!
高麗菜為甘藍的變種,植物學上稱結球甘藍;俗名又稱洋白菜、圓白菜、球白菜、大頭菜、蓮花菜、疙瘩白,是一種常見蔬菜
據說早年日本為鼓勵民眾食用,將其營養價值比喻為菜中的「高麗參」,久而久之就被稱作是「高麗菜」了
而在《本草拾遺》中則寫道:高麗菜「補骨髓,利五臟六腑,利關節,通經絡中結氣,明耳目,健人,少睡,益心力,壯筋骨。」因內含豐富營養價值,有益人體健康。這回,我們就一起來認識「5個高麗菜的優點」吧!
❶護腦運作保骨本
其含豐富礦物質,如鈣、鎂、鉀,可延緩骨骼退化,預防骨質疏鬆。而碘元素則助於維持大腦和神經系統正常運作
❷視力維持好養眼
當中含有豐富胡蘿蔔素,具預防黃斑部病變作用,可促進眼睛健康並延緩白內障形成,改善夜盲症,提高身體免疫機制,並可養護前列腺功能
❸降低疼痛緩發炎
菜葉中存在鎘結合物質,主要成份是谷氨酰胺。此成份於藥物中具有消炎的作用。因此,食用高麗菜可發揮稍緩和炎症、疼痛、過敏、關節痛之作用,為保留營養,減少烹調時間尤佳
❹養胃提升注意力
內含維生素K和維生素U元素,有助提升心理功能和注意力;維生素K對於預防神經損壞和衰退有助益,也可提高身體對神經退化、阿茲海默症及老年癡呆症的抵抗力;維生素U則具有保護、促進修護胃黏膜的作用
❺抗氧美膚增年輕
其維生素C和硫磺之總含量比番茄約多出3倍,具有優異抗氧化作用,有助皮膚健康與緊緻,該抗氧化劑對於延緩身體老化亦有貢獻,以維持健康年輕狀態,由於水溶性維生素易流失,若想保留較多的營養素,簡易蒸、烤或拌炒是較好的方式
#高麗菜品種
高麗菜是台灣平地常見的蔬菜,彰化、雲林、嘉義為主產地區;夏季則在宜蘭、台中、南投等海拔約1500公尺的高冷地栽培為主,價格較高些,由於夏季種植面積較少,因此部分需仰賴進口
➡️雪翠
•產季:秋冬平地盛產,夏季多分布高冷地區
•生長:生長期70∼80天
•特性:外型尖挺圓滿,色澤翠亮,葉脈紋路凸出明顯
•口感:清脆爽口,纖維細緻,適合生食、大火快炒
➡️228
•產季:常見於夏季平地產區
•生長:耐熱、耐病蟲害、生長期短,約65天即可採收
•特性:俗稱金葉仔,外型扁平,葉緣易黑
•口感:風味略遜,纖維較粗,適合燜煮、涼拌醃漬等
➡️初秋
•產季:秋冬(平頭) /夏季(尖頭)
•生長:1950年代由日本引進台灣,是目前栽種數量最多的品種,市占率達70%,性喜涼冷,最佳生長溫度為16~22℃。秋冬平地生長期約90天,夏季高冷地生長期65~75天
•特性:葉脈紋路細淺,由於溫度影響花芽分化的關係,夏季高冷地生產的初秋外觀會呈現尖頭狀,平地初秋外觀則為較扁的平頭狀
•口感:滋味甜脆、中肋細小,清炒、生食、涼拌醃漬、製作菜卷等都很適合
➡️紫高麗菜
又稱紫甘藍,富含維他命C及纖維,產期約12月~3月,因口感較硬,故大部份做涼拌、醃漬食用
➡️台中1號
•產季:常見於夏季南部產區
•生長:耐熱,生長期約70天
•特性:外型扁平,外葉有白色臘粉,色澤鮮亮
•口感:味道香甜,纖維較嫩,適合清炒、製作菜卷
➡️台中2號
最新育成的品種。耐熱性佳,夏季可在平地種植,生產期短,且具葉球色澤亮麗、球體蓬鬆、口感鮮甜、纖維較少等特色
#高麗菜選法
►葉薄
觀察菜葉厚度,薄且鮮亮,表示口感較為脆嫩、品質較好
►梗嫩
用手輕捏梗部,若一下就捏碎且聲音清脆,代表質地鮮嫩
►稱重
球體蓬鬆,整顆拿在手上輕盈不墜重為上品,但非結球發育不良的空心輕感
►外型
外型完整,葉片無黃萎或水傷,選7.5~8分熟為最佳,熟度可觀察球體外觀和底座,球體爆裂表示過熟,底座白色表示熟度較高,7.5~8分熟為白中帶綠
#高麗停看聽
⚠️高麗菜GI值約26,熱量約23,屬低GI的蔬菜,糖友亦可適量攝取
⚠️甲狀腺機能耗弱者,建議少食,因高麗菜屬於十字花科類,可能影響碘利用,影響甲狀腺素的生成
⚠️正在服用抗凝血劑的人建議少食,因為高麗菜含有維生素K2,會加速血液凝結,一次不可攝取超過半碗高麗菜,以免藥物效果,或是可先諮詢醫生的建議
⚠️若平時無攝取足夠膳食纖維的習慣,突然吃進太多高麗菜,會容易造成腸道不適,宜用漸進的方式來攝取,並搭配充足的水分幫助腸道蠕動,以避免消化不良的情況發生
⚠️由於高麗菜是由內不斷長出新葉,因此只有外層容易接觸農藥,清洗時剝去外層老葉、損傷部分,確實將表層洗淨即可烹調,若不安心,可將高麗菜切對半去除菜心,一葉葉剝開用流水洗淨。建議別用鹽巴清洗高麗菜,鹽巴會在高麗菜上形成鹽水膜,就如同一層保護層,在清洗過程中,清水無法穿透保護層,就不能清除農藥殘留
#凱鈞有食力
#5個高麗菜的優點
番茄黃萎病 在 林凱鈞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色彩鮮豔的甜椒,讓人看了心情好,胃口更是大開!紅、綠、黃、紫等色選,繽紛又奔放,滋味清甜且口感爽脆,在東西方冷熱料理都能找到甜椒的蹤跡,不僅能增添視覺美感,也是讓菜餚提昇天然甘美風味的調味大師喲!
甜椒屬茄科番椒屬,其中具辣味者稱之為辣椒hot pepper,而不具辣味者則稱之為sweet pepper甜椒,統稱為番椒。番椒原產地為中、南美洲熱帶地區。其中青椒是最常見且果實大又飽滿,辣味較淡甚至根本不辣,適合作蔬菜食用。它翠綠鮮豔,受多數人喜愛,後續便培育出紅、黃、紫等多色彩椒,番椒不但能自成一菜,亦被廣泛作為配菜使用
甜椒因為氣味奔放突出,有的人好愛,也有人完全不買單。但無論如何,當中蘊含的豐富營養價值,確實值得一試,以下「5個吃甜椒的好處」,與你分享,看完後,不吃的人或許可以再給它一次機會!
❶黃椒:養護保健心血管
含有吡嗪(Pyrazines)成分,對於降低膽固醇、預防高血壓、心肌梗塞或腦梗塞等血管疾病,有良好的正向幫助
❷紅椒:提升免疫抗衰老
豐富番茄紅素及椒紅素,有助提高免疫力,椒紅素是具抗氧化的營養成份,對於抗衰老與降低癌症的優異養份
❸青椒:促進代謝防光害
富含維他命C及葉綠素,能過濾紫外光,抵禦紫外光的傷害,亦可抵禦3C藍光,以保護眼睛的黃斑部;而維他命C,則能改善便秘,促進新陳代謝,緩解疲勞
❹紫椒:多酚護眼記性佳
多酚類對眼睛保健有助益,內含花色素苷,是花色素的糖苷衍生物的統稱,優異抗氧化能力約為維他命E的50倍,有助抑制神經發炎、延緩腦部老化,並穩固記憶力和預防失智
❺橙椒:膚況勻淨好眼光
富含維生素A、β胡蘿蔔素,能抑制黑色素形成,對於改善斑點之黑色素沈澱的皮膚問題有助益。而豐富β胡蘿蔔素,經身體吸收化解後會轉化成維他命A,亦有助保護眼部視力維持健康
❤️甜椒調色盤
彩色甜椒適採期的果實顏色主要以黃、橙、紅、白、紫色系為主,各色系間又可培育出中間色澤,如象牙白、紫黑、淡黃、金黃等顏色。依生長階段而有不同顏色,其顏色變化大致可分為兩類 :
📍白、紫色系:
小果、未熟果及適採果皆為白、紫色,成熟果會轉為紅色系,果實質地偏軟
📍黃、橙、紅色系:
小果、未熟果為綠色,適採的成熟果轉為黃、橙、紅色系,果實並不因成熟而軟化,質地仍能保持脆度且結實
❤️甜椒挑挑看
⏩外皮:無腐爛、損傷、水傷,蒂頭完整無枯萎
⏩外觀:果型完整飽滿,外皮色澤鮮明、光滑且沒有斑點
⏩保存:甜椒可用餐巾紙或有孔的塑膠袋包裝好,放在冰箱冷藏庫保存1週
⏩清潔:甜椒容易殘留農藥,建議以流動的水多清洗,尤其農藥多會殘留在甜椒的蒂頭周圍,要特別留意
❤️甜椒停看聽
⚠️青椒含有生茄鹼,吃過後胃部有可能感到不舒服,如果胃部消化功能弱,建議少食
⚠️農藥及塵土容易積聚在蒂部,因此烹調前應先清洗乾淨,再切去蒂部,然後切半去籽即可
⚠️食用青椒如有脹氣情況,建議避免食用,以避免腸胃負擔。並可以喝優酪乳,吃點鳳梨,改善腸道環境,做伸展操,或順時鐘方向按摩腹部,能有助於排氣
⚠️甜椒富含維他命C,維生素C在高溫下易被破壞,建議生食或清炒,避免過度烹煮減少維生素C的含量;脂溶性的β胡蘿蔔素則是要加點油一起烹煮,才容易被人體吸收
⚠️如果不喜歡青椒散發出的獨特氣味,切的時候可以縱切(順紋),將青椒擺直,刀子和青椒平行,沿著纖維切即可。因青椒的細胞是縱向排列,若是能縱切青椒,能防止青椒細胞壁被破壞青椒而導致青椒味大量釋出,有助於減少青椒獨特的氣味釋放
#凱鈞有食力
#5個吃甜椒的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