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非常之長 #反正宅在家希望您多少看一些
這段時間台灣本土疫情爆發,我的粉絲團也發表了很多貼文,完全無意引起任何的爭戰,純粹以長期觀察其它國家疫情的心得,希望透過文字告訴大家:「只要懂得保護好自己。無論外面險惡的環境,內心都可以有平安」。
阿中部長哽咽流眼淚那天,我發表了一篇貼文,獲得了上千個讚數,有許多粉絲正面鼓勵留言,但相對的也有少數幾則想要攻擊挑釁我的留言,我動刀刪除了兩則講話非常不客氣的人,同時我也有截圖記錄起來。經營這個粉絲團五六年的時間,我幾乎沒在刪甚麼留言,只有少數不到五次吧~就一些非善意的留言或者廣告我才會按下刪除鍵。我沒興趣做什麼討論度很高的網紅,因此不需要利用煽動粉絲內心的行動來吸引關注,我是在很保護家人的隱私之下,為自己的人生也做個紀錄,而來分享日本旅遊資訊的。
那天我的心情其實非常差,但並不是因為被少數網友留言攻擊,而是在FB關於疫情指揮中心新聞貼文下方,竟然有超過80%的留言都是在抱怨指責,台灣疫情的失控,也讓大多數的民眾失去了理智線,大家都變成滿懷不滿情緒的酸民。先前台灣疫情控制得好,在野黨應該悶太久了,這次終於撿到超級大槍,於是火力全開,全部的政客跟名嘴紛紛跳出來製造對立、製造讓人民陷入對疫情跟疫苗恐慌的陷阱當中,讓台灣人民自亂了起來,彷彿又回到2020年總統大選前那種人民相當不團結、大家都只為了自身利益而起鬨而憤怒,甚至父母還要跟子女決裂,我實在很討厭這樣的台灣。
我在上篇貼文也有提到,印度的總理為了選舉,迎合全國82%信奉印度教的人民,不顧疫情,推動當地宗教盛事大壺節,而讓印度現今每天三四十萬人確診、每天都在燒屍體、甚至把不明屍體丟到恆河當中這樣的人間悲劇仍在真實上演著。真的是好在,去年的疫情是在總統大選之後才爆發,現在爆發的時機點也剛好沒有縣市長的這些選舉,不然疫情恐怕更難以控制。大家都只會把責任全部推向政府,那過去一年多的保護難道都是理所當然的嗎?難道好幾個宮廟這樣群聚,從空拍畫面看到擠得水洩不通、且是不戴口罩的人潮,人民過度鬆懈、難道都沒有責任嗎?
奇怪,我們現在共同的敵人不就是病毒嗎?怎麼會自己人亂成這樣呢,我在每一篇貼文都在告訴大家說,台灣不管是政府或者是人民,都做得比其它國家好了,我們一定可以守下來的,一定要有信心!這樣還是會被酸民攻擊,有時候其實我不知道住在這同一塊土地的人到底是愛台灣,還是想害台灣了?日本已經有兩三位高官都站出來說,感謝當年311大地震台灣對日本的幫助,看起來是很有機會拿出AZ疫苗來幫助身處困境的台灣,反正日本已取得足夠數量的疫苗、他們有優勢可選擇要打哪種,就把暫時不需要的疫苗幫助友好關係的鄰國,況且我們也確實是需要更多的疫苗,怎麼看這個善意跟結果都會是相當美好的!偏偏就還是有魔鬼要出來跳腳,您看這社會有多亂?嚴峻的疫情已經讓很多醫護人員都沒辦法休息或者不太敢回家接觸家人了,但仍有相當多都是為了自身利益的政客跟名嘴隨意起鬨,被煽動的人民自以為是救台灣,事實上是對疫情一點幫助都沒有。當我們在笑歐美國家人民還不戴口罩、當我們在笑日本人民完全不甩政府紛紛外出時,我們又再次面臨了台灣人民內鬥這個最大的問題。
聽到「校正回歸」這個名詞的第一天,我發文解釋說這300~500的數字其實都是一樣的狀況,如果您看過其他國家的疫情曲線,肯定會知道疫情變差或變好都不會只是差這幾十幾百的數字而已,甚至是會有peak的出現。但是那幾天,網友們跟在野黨就火力全開地砲轟,好在有蠻多專業的醫事人員跳出來解釋,我也提供了日本過去在疫情快速上升階段也發生過類似的新聞。當下我的內心很清楚知道,這些都只是為了爭吵而爭吵,並不是在解決問題,而是製造更多的問題。如果能透過校正回歸得到每天最真實的數據,當然就可以用更加科學的角度去判斷未來疫情的走勢,但很多人真的就是不分青紅皂白,目的好像就是要讓台灣更亂。
關掉那些垃圾新聞台吧!關掉電視吧!別再看那些會讓您內心混亂的新聞跟節目了,對您的生命成長真的一點幫助都沒有,病毒最愛攻擊的就是這種長期處在負面情緒下、抵抗力不好的人了!
一個禮拜過後,沒有人要吵這個校正回歸的議題了,因為又有新的疫苗話題出現,校正回歸的案件數字也越來越少,唐鳳都出手相救系統了,相信這些backlog的問題再過一段時間就可以被改善。所以呢?上個禮拜針對此議題而吵的那些人呢?話題更能激怒煽動您內心的情緒,引起的討論度越高,這些媒體人的曝光度就越高,就能受到更多節目的邀約。而您自己呢?就只是讓自己的內心更加混亂,更加長期地處在憤世忌俗的情緒當中,對身旁很多的人事物很會輕易地就動怒,好像對身邊所有事都很不開心,於是家庭很容易就出現分裂,老闆交代您什麼事就是先抱怨再說,我們都忘了自我情緒管理的重要性,台灣雜亂的媒體素質真的害慘了很多人。我在日本看到很多關於各家疫苗研究的新聞,覺得這種比較有意義有正面性質的新聞怎麼都很少在台灣那麼多新聞台出現呢?
不知道大家是否會去思考到底這個病毒帶給人類的意義是什麼呢?逼迫大家「在家工作」的啟示又是什麼呢?
很多人可能反覆抱怨這疫情所帶來的各項不便,但我想給大家一個訊息,我覺得這段時間在家工作的話,不妨試著給您的家人更多的微笑吧!以前我們可能很忙碌,小孩子白天都在上課,很常都只有晚上才能跟孩子短暫相處,現在沒有藉口了,我們有更多的時間可以看著孩子。以前為什麼我這麼常帶小孩出國旅遊?因為我一直有個想法,我不知道我兒子什麼時候就不想黏我了,因此就想說趁他還小的時候,可以給他一個很好的童年回憶,也讓我的腦海中可以有這段跟小孩的美好記憶。現在我有更多的時間可以跟他玩玩小遊戲,即使打打switch,或者組組樂高積木都好,對小孩的成長過程都是有幫助的,別讓小孩這樣孤單地成長。家庭是一個幸福的地方,如果讓親子關係遠離了,那是很可惜的一件事情喔!
其次呢,最困難的我想可能還是在於夫妻間的關係吧!平常可能各自忙碌著彼此的工作,因而無法相互諒解,也因為原生家庭的關係,大家的個性本來就會不同,老夫老妻久了,就很容易產生一些爭執,彼此都會覺得怎麼對方就是不能體諒一下,再加上現今社會上有蠻多比較不好的示範,讓大家覺得好像分開也無所謂。但我覺得,無論怎樣,最無辜的真的就是孩子們了。我也曾經過度忙碌於工作,讓老婆無法體諒,她說那段時間真的好像單親媽媽一樣。因為那時候我平常要忙著上班加班值班,放假還要因為合作的邀約飛到日本去工作,我都覺得我是在為家庭的未來而努力,我是想要賺更多的錢、讓家裡生活過更好,但無意之間就忽略了老婆跟小孩的感受。現在無法出國的日子,我不用那麼忙碌了,把更多的時間可以陪陪家人,之前有空就帶他們去東部的旅館玩個幾天,一有連假就是開車回南部老家,我跟老婆竟然可以在開車的路途中,每次都暢聊三個多小時在信仰上的交流,讓孩子也可以在耳濡目染的環境當中,聽進我們想傳達給他的價值觀。我的夫妻關係都可以改善了,我覺得您們也可以的,或許大家都有一些爭執與放不下,但可以回想一下當初您們為何相愛的那份原始感動。生孩子也不是交差了事的吧!而是建立在有一定的感情基礎上的吧!我們可以學習放下自己覺得一定就是要那樣的那些成見,思考對方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行為,或許都是因為自己原生家庭的關係,造就自己這樣的的個性,很容易在無意之間、不小心就傷害了自己的另一半。試著放下這些成見,一定可以重新「和好」的。遇到問題不是一直去看問題,去抱怨問題,而是要想辦法解決問題,更不是製造更多的問題。
另外,我想分享昨天一位住在美國紐約的朋友突然丟我,很開心聽到他們過得平安健康,也接種了疫苗。那時候美國疫情慘重時,其實很替每位在美國生活的朋友擔心,包括前年我飛去加州參加婚禮的大學摯友,知道他們可能因為工作關係都無法回到台灣,相信他們在台灣的家人也比我們更擔心。而美國疫情高峰算是過去了,很多地區率續解封,也有著疫苗的優勢,反正接下來就是提升整體接種率就是了。
這位朋友主要是想跟我打氣:
「請保重! 只要小心,沒事! 人生的一個經歷。」
「台灣防疫真的做得很好,疫情很快會過的。希望我們能有機會再同遊!」
這兩句話我一字不漏地複製貼上。他想傳遞給我的,我也想傳遞給全部的台灣人!雖然現在這段時間對很多人來說真的很苦,但真的可以把它看成一段「人生的經歷」。
當年我是在小金門當兵的,那時候剛畢業的我,也很怨嘆說怎麼抽到金馬獎。大金門就算了...竟然還遙遠的小金門。部隊生活當中,很常需要到坑道搬彈藥、還在船上睡過、還被長官逼迫打著那快爛掉的四零榴彈,我內心真的很害怕有個萬一,最後還要忙著移防下基地,一點都沒有當爽兵的感覺!那時候我也有很多的抱怨,覺得這種數饅頭的日子很討厭。但現在回想起來,要不是那時候抽到這麼"賽"的籤,我這輩子應該也沒有機會到這個地方吧!現在跟有些同梯的朋友都還很好,每次討論當兵的事情都是滿滿的回憶,甚至我這種義務役士官竟然在下基地有機會打到真槍實彈的四五手槍,現在想起來真的是賺到了吧!從困難當中成長,才會獲得更多人生的經歷。
人生不可能永遠都沒有風浪的,我也曾經想說我可以好好地把日本旅遊當副業,或許未來可以提早退休吧!誰知道疫情之下,我的部落格收益少了95%吧,即使我身陷在很長的一段苦難當中,不知道何時才能重新回到日本,但仍是不時提起精神來,想要給讀者正面的努力。即使有時候講話不合某些人的心意,掉粉都沒關係,但以前日本旅遊興盛時,很多粉絲相當支持我,現在就算沒賺錢,我還是希望把我生命經歷的一些正面的事情分享給大家。雖然能力沒有各大網紅那麼強勢,但就是盡己之力多少貢獻點社會責任。之前一直努力分析日本的疫情,也是希望台灣人民在疫情當中隨時還要有所警戒,不要過度鬆懈,日本防疫不好的地方已可以作為我們的借鏡。
所以呢!這段疫情將會是我們島上每個人的人生經歷,或許好幾年之後,我們就有滿滿的回憶跟子孫訴說那段抗疫期間的精采故事。重點是,我們必須先學會保護好自己。疫情嚴重成如此,多出門就是多增加自己被感染的機率而已,盡量就是配合防疫、少與他人接觸,等數字逐漸降下來再說!縱使目前台灣重症率是偏高的,但很多都是本身有慢性疾病的高齡者,如果這些人是因為去茶藝館、去酒店、去小吃部而染疫了,那也只能怪自己了吧!說實在的,即使健康恢復了,但後續面對家人、面對子女,關係可能也很難回去了。所以,病毒帶給人類的警訊,不就是要引人為善嗎?那些不該有不適合的"連結"就不要做,甚至最近有很多患者是在疫情爆發之後、自以為小聰明地跑到外地違規營業的特種店家而感染,這些人多半是已經成癮而無法控制自己了。如果您可以讓保守著自己的內心,對病毒有一定的認知與恐懼,乖乖遵守防疫規定,那多半是不會替自己惹來這些麻煩的,所以我一直在說,疫情期間應該是讓自己的內心學習處於平安,而不是讓那些夾雜撒旦魔鬼的媒體混亂您的內心。
再者,先前台灣防疫做得很成功,但國際評比的表現並沒有排名很前面,主要是學者們可能也看到台灣並沒有實際對抗新冠病毒疫情的經驗與疫苗接種率偏低的這兩個問題。就我自己所觀察海外的疫情,以及我美國朋友所提及的,台灣政府的防疫真的很用心了,重點是人民竟然能這樣自主性的封城,全世界真的只有極少數國家可以做到這個樣子!不要總是怪罪自己人有多不好,等您身處到別的國家就知道。
就以本粉絲團最熟悉的日本來說,您可以看到日本政府反覆地在那邊聽取專家意見、請求、發令緊急事態宣言、道歉,對飲食店的控制也僅要求營業時間縮短以及禁止提供酒類商品。不要以為日本政府丟了一堆補助給飲食店那就多好,小間飲食店可以直接關門、老闆拿著幾百萬的日幣補助去旅遊,員工數多以及店租貴的飲食店當然就受到疫情越拖越長而哀鴻遍野,嗯.....這些補助都是來自人民的稅收,別忘了日本消費稅這幾年一直被拉高,如果您有朋友在日本生活居住,可以了解一下他們每個月有多少稅要繳......真的是要少埋怨,珍惜您現在所擁有的,別都只是去看別人的表面而已,當您站在那個位置、身處在那樣的環境,不見得會做得那麼好,因為沒有人可以做到100%讓所有人都滿意。會抱怨的人,永遠都還是在抱怨。當您看到日本執政黨只會這樣官僚式的出來作秀,到現在還會讓入境隔離的人失聯、不小心讓一堆疫苗置放在常溫環境而壞掉,但做得再差,這樣繼續躺著爛、可能都還是會由自民黨執政。人民的聲音聽不進去,難怪現在人民根本就不理政府的防疫而紛紛走向戶外、防疫大疲乏。更別忘了,日本在疫情過後,接下來還有經濟大幅衰退的大麻煩要解呢!
事實上您又有看到哪個國家的CDC每天出來這樣開會,讓媒體質詢,每天都有新的政策在變動呢?我覺得陳時中部長的氣度真的很不一樣,過去幾年我們看過多少位那種標準官僚、只會甩鍋、推卸責任、容易暴走失控的政治人物呢?雖然公衛非阿中部長的專業,但我真心覺得台灣人真的很有福分,在全球深受新冠病毒肆虐的這兩年,剛好是遇到這位內心寬廣又願意負起責任的部長。
很多網友、甚至我自己身邊都朋友都在抱怨每天記者會又臭又長、都是一堆負面的,但我則是覺得透過每天的記者會可以讓我知道未來台灣疫情的走勢到底會如何?讓自己在生活與未來上都有更多的準備。況且,透過張上淳教授可以了解一些衛教知識,這個團隊還有羅一鈞這種跳級學霸資優生在撐場,很幸運國家又有天才IT數位大臣唐鳳神來一筆,我怎麼看都覺得台灣這次真的很幸運,集結了這些優秀的人才在幫助抗疫上面!新冠病毒本來就不好對抗,不然就不會讓全世界死了這麼多人,這些意見很多的酸民們,難道您們有比羅一鈞跟唐鳳兩位天才還優秀嗎?拜託請給台灣多點正面力量,而不是製造更多負面情緒、永遠跟隨著政治操作在作亂。
正如大家所知道的,在人民願意自主封城、不外出之下,還好本土疫情並沒有往上惡化的趨勢。而每日確診數字趨於平緩的原因,也代表著這個病毒真的沒想像中那麼好搞,政府應該要更加努力找到感染源,找到為何數字都一直壓不下來的主因!或許是還有更多無症狀感染者,或許是還有很多特種行業以及身分未明的外籍人士還隱匿在社區當中。行事鬼靈精怪、有醫學背景專業、雖然偶爾講話會失控的柯文哲市長,執行力相當高、拚盡鬥志相當夠、極具責任感的侯友宜市長,我認為都是很優秀的人才,也真的是還好雙北市現在是由這兩位有各自特色的市長,所提供的一些好建議,也希望執政黨政府能夠聽得下去,共同為抗疫作努力,敵人真的還是病毒,目標真的還是讓數字逐漸減少、讓醫護人員可以早點回家休息。如果您因為不同的政治理念,每個官員您都要罵,那乾脆您來當市長當部長好了?
第一次機師害本土出現確診案例時,就應該注意了!因為3+11的缺失造成這次國內疫情的大麻煩出現,但要讓機師飛一趟就關14天,對航空公司可能也會有所抗議,或許怎樣做都無法讓彼此滿意。台灣這次也因此吃了大虧,但問題既然已經發生,指責的時間也過了,就想辦法快點守起來再說了!
在過去一年全球受疫情影響慘重的情況下,台灣人民被政府保護得太好,很多人直到現在都還不太了解新冠病毒的特性跟症狀,也不知道萬一感染了新冠病毒到底要怎樣對待?現在台灣境內有越來越多確診者站出來分享感染狀況經歷,也讓我們更加了解這個全世界都還在大流行的病毒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如果台灣終究都是要走到這一天的,那不如極早讓人民知道這個病毒的可怕,當然一定會失去好幾條生命,也謝謝所有醫護人員善盡職責的付出,但如果我們可以在短短幾個月內,反敗為勝,讓疫情獲得控制,也快速取得更多的疫苗,對台灣來說並不是壞事,相對的是很有可能靠著政府與人民的共同努力之下,寫下很精彩的一頁抗疫歷史。
既然國際間有專家質疑台灣真實對抗疫情的能力與疫苗接種率不足的問題,那台灣人民剛好可以在這段期間證明一切!只要大家團結,盡量少出門、少與人接觸,我看到台灣的便利超商要這樣實名制、人潮少成這樣,醫院診所還可以視訊看診,各地餐廳馬上禁止內用、甚至有店家願意主動休業,我們這邊還有每天營收慘澹的咖啡店主動提供醫院免費幾百杯的飲料、為醫護人員打氣。這樣很正面的訊息不是很好嗎?您有看到世界上哪個國家能做到這樣嗎?我覺得大多數人都很努力要幫助台灣的疫情,所以請千萬不要當那種扯後腿或只會放馬後炮的王八蛋好嗎?台灣一定可以的!
對不起,我想說的話真的很多,每次貼文都打很多字,幾萬人的觸擊率也好,希望能把較為正面的訊息傳遞給更多人。就如那兩天各大媒體都在吵"校正回歸"這件事,但當下我就深知這樣的炒作對疫情是沒有幫助的,肯定下個禮拜就不吵了....後來也確實是如此,如果您是當下跟隨起鬨的這些人,或許是可以檢討自己是否很常把生命浪費在這些無意義的媒體炒作上面了呢?
又從我美國朋友的角度來看台灣,他們走過疫情最艱難的時刻,可能比台灣目前還更嚴重數十倍、數百倍,失去更多生命的恐懼加上有許多洋人很悖逆地不戴口罩、以及當時川普總統為了選舉一些不好的行為,從境外朋友的角度看台灣防疫,政府跟人民都比其它國家表現更棒的了。況且,台灣比其它國家更拖了一年多可以認識這個病毒,更加了解其相關的治療方式,甚至在一年後已經有疫苗問世,而各家疫苗打了又有哪些狀況、在人體又有哪些反應,我們因而可以選擇最安全的方式去保護自己的國人。
如果全世界每個國家都必須走上被感染的相同命運,那當然是希望疫情越晚開始越好,台灣很幸運地就這樣拖了一年多,各國國家的醫學對新冠病毒有更多的認識,在台灣的面前有這麼多sample可以參考,換個角度思考,台灣一定可以將傷害減到最低的!
放上這張合歡山石門山步道的美景照片,希望我們在人生當中都可以適時地隨著環境「轉換自己的眼光」。在我們面對很多困難時,不要僅僅是拘泥於眼前所看見的、不要看到眼前什麼事就恣意地抱怨發怒,雜亂的心情並無法有效解決問題。或許可以站在更長遠的角度去看,或許可以站在更高的角度去對待這件事情。
https://ksk.tw/blog/post/353738026
或許在幾個月之後,台灣的疫情已經獲得控制,您再回頭看這段時間,會覺得或許一度讓醫療接近崩潰,但相對地也能幫助台灣醫界更加了解病毒的特性與治療方式,更知道台灣在邊境管制與醫療設施哪邊還不足的問題,進而加以改善成長,我們都正在為台灣抗疫的歷史寫下精彩的一頁,請不要當那種只會在網路上亂喧囂發洩情緒的害群之馬。
要對自己人有信心,前提是我們都要學會保護好自己,台灣一定可以逐漸讓數字往下降的,大家都努力成這樣了,都比其它國家做得更好了,讓世界再次看見台灣對抗疫情的好表現吧!疫苗就先讓給第一線最危險的人員施打,我們想辦法先保護好自己,內心不要恐懼。想一想,上天讓我們這段時間在家工作的意義到底是甚麼,如果您真的很煩很困惑很累,那我建議您先暫時放下一切的煩惱,這段時間,請多多把微笑帶給家人!以前我們可能抱怨時間不夠用,那現在宅在家,正是可以把更多時間用在陪伴家人,或者改變與家人關係的好時機。
--
✅ 無酬勞幫助防疫!希望大家能對紫外光除菌產品有更多認識
https://bit.ly/3uySxKI
✅ 多和夢日本商品海外直送七天到貨訂購教學
https://bit.ly/3nbQv0R
「當兵免役標準」的推薦目錄:
- 關於當兵免役標準 在 凱子凱の日本旅行大補帖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當兵免役標準 在 蕭詒徽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當兵免役標準 在 雙寶爸的小宇宙|兒童感染科 顏俊宇醫師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當兵免役標準 在 [新聞] 驚喜新手爸!阿提諾盼孩子也代表台灣效力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當兵免役標準 在 你各位還想躲啊? 國防部公布新當兵免役門檻BMI限制放寬 的評價
- 關於當兵免役標準 在 視力要達到免役標準也變嚴格! #國軍#國防部#體位區分標準 ... 的評價
- 關於當兵免役標準 在 軍事資訊站- 當兵免役標準的推薦與評價,DCARD、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當兵免役標準 在 軍事資訊站- 當兵免役標準的推薦與評價,DCARD、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當兵免役標準 在 [討論] 一中學生好多反兵役投降派PTT推薦- HatePolitics 的評價
當兵免役標準 在 蕭詒徽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好久沒有為了寫專訪而讀論文了。呃好吧,是根本好久沒有讀論文了。
⠀
⠀
去年夏天,我作為編輯,遭遇兩次打擊。一次是我在部內差一點點爭取到專訪珂拉琪的機會,當時他們尚未被任何媒體訪問過。沒想到才剛提完,兩週後我(作為讀者)超愛又(作為同業)超恨的吹音樂就刊出了珂拉琪專訪(OK 冠哼,愛冠哼)。速度輸人,也沒什麼好說,但彆扭如我爾後將近一年時間再也沒在編務會議上提起珂拉琪(到底),心底一種「現在做不就只是跟屁蟲嗎」的乖戾(到底??)
⠀
⠀
另一次,是另一場會議。我向同事們訴說我自己對阿爆《母親的舌頭》這張專輯還沒有想通的地方。也許因為那陣子在聽的另一張作品,正好是黃宇寒的《有時有日》,也是一張非華語的作品(客語),我心中一道存在很久的過不去的坎再次裂開:宇寒的作品聽起來對我來說,就像非常悅耳的 R&B,甚至讓我聯想到 K-Pop ——
⠀
⠀
問題來了:如果它們本身就是悅耳的音樂,或者至少是多數人聽了會覺得「這曲風我聽得慣」的聲響,那麼為什麼許多人先將它們放進「族語」或是「客語」的框架中討論,然後說「終於聽到好聽的XX語作品了」?
⠀
⠀
這種論調,總讓我不自覺想到它的反面:所以,同樣的音樂,如果配的是華語歌詞,大家就會覺得「沒有那麼好」了嗎?
⠀
⠀
(所以大家原本就非常熟悉所有XX語作品,並且覺得所有在此之前的XX語作品全都不好聽嗎?否則,這個判斷是怎麼來的?)
⠀
⠀
作為一位浸淫在華語這個強勢語言的人,我非常擔憂自己落入終將把這些作品放入語言中討論的框架。這些作品為「XX語歌曲環境」所帶來的能量是確實的,但同時也總讓我想到人類學課堂上張君玫老師說:「殖民者看待他者的一個習慣是,和自己越像的地位越高」。
⠀
⠀
如果要好好談阿爆或宇寒的作品,我期待自己有能力把它們放在該語言相關文化的音樂脈絡下去談。然後,我知道自己做不到我的這個理想。
⠀
⠀
幾個月後,阿爆拿了金曲獎,全島讚揚。然而,我始終沒有找到解決我疑惑的答案。
⠀
⠀
(畢竟平常都在上班)
⠀
⠀
我沒有跟到 A Bao & Brandy 的時代,但在 2017 年,我就因為 LEO37 + SOSS 的《Be Well World》專輯對阿爆印象深刻。她在其中參與的〈357〉這首歌,一直是我心中的祕寶,恰好她在其中也用族語演唱。或許更因為如此,我心中的另一道坎是,我心中的阿爆完全有能力演繹更為前衛、非量產曲風的音樂,無須放在所謂「文化復興」的前提下品味,而我們這些漢人卻只嚷嚷著她的藝術動人之處在「傳承母語」「把母語歌曲變『好聽』」。
⠀
⠀
作為創作者,我篤信王爾德的箴言:「所謂道德抑或不道德的作品是不存在的。作品就只有分成寫得好、寫得差,兩種而已。」雖然語境並不相同,但面對音樂,去年的我不斷在想這些問題:我並不想把這些音樂放在文化復興的脈絡上討論,那對我而言是傲慢。可是,我這樣,是不是又是真正的傲慢?我正在用一種華語脈絡為主的固化、一致性標準在審視出發條件並不相同的作品嗎?(然後就會再想,預設它們條件並不相同,難道不是又一層傲慢嗎?)(無限 LOOP)
⠀
⠀
一年後,我終於放下自己無謂的幼稚,和不可能有盡頭的內心辯論,支持同事訪問珂拉琪的提議(真的很感謝同事ㄉ容忍)。訪問時,我和夏子與家權說起這件事,他們卻對看了一眼。
⠀
⠀
「怎麼了?」我問。
⠀
⠀
「沒事。只是如果你是去年那時候來的話,我們應該不會答應受訪。」
⠀
⠀
「為什麼?」
⠀
⠀
「我們本來就覺得作為創作者不需要接受太多訪問。」家權說,「而且,我非常喜歡你寫的庫洛魔法使那篇,那是我們答應受訪的其中一個理由。」
⠀
⠀
好ㄉ,去年夏天,庫洛魔法使確實還沒寫出來。也許,我在這時訪到他們更好吧?我問夏子,能不能拜讀那篇在吹音樂專訪裡她提到的論文,她說好。如果吹音樂沒有先訪,我也許不會知道這篇論文的存在吧(OK 冠哼,愛冠哼)
⠀
⠀
更想不到的是,讀完短短三十頁夏子的論文,竟然解決了我的疑惑。
⠀
⠀
撰稿時,我盡己所有,試著將與珂拉琪的對話和論文中對我的啟發傳達出來。同時,也為了一年前的自己。
⠀
⠀
希望你們收到。同時也希望,有一天我選題能快過吹音樂(好了)
⠀
⠀
⠀
⠀
//////////////////////
⠀
⠀
「殖民者忽略的是:⼯藝品是族⼈⽣活的⼀部份,殖民者在破壞族⼈傳統⽣活習慣時,卻將傳統⼯藝從中抽離作為『藝術品』,變成可買賣收藏的物件,殖民者欲保護『原始藝術』的⾏為同時改寫了傳統⼯藝之於族⼈的意義,預⽰了接下來台灣原住民⾯對全球化來臨的景象。」
⠀
──夏子.拉里又斯《當代服裝設計中的原住民文化再製與文化論述的建立》
⠀
⠀
夏子的學士畢業論文中,一個重複回溯的時間點,是 1935 年日治時期台灣的「始政四十周年記念台灣博覽會」。
⠀
⠀
在這場為期五十天、台灣史上首度以全島規模對世界展示帝國治下之風土的博覽會上,被日本政府描述為「教化有成」的部份原住民部落,第一次公開演出本該不能有外族參與的儀式和舞蹈。
⠀
⠀
在殖民者以觀光為最終目的的安排下,原住民生活樣貌作為一種奇觀,被擺放在原始主義所想像之帶有自然、人性原初本質的「高貴野蠻人」位置。從那之後,在台灣這座島,原住民將自身日常作為一種展演的命運似乎從不間斷。有時,那所謂的日常甚至是他者的發明。
⠀
⠀
訪問前我找到夏子 Facebook 相簿裡一張照片,她穿著亮洋紅色的部落服飾參與豐年祭。漢人們不會知道那顏色的來歷是五〇年代國民政府為了花東觀光政策,「輔導」阿美族將服裝改為適合歌舞的紅色、粉紅色系;也不會知道她上半身的霞帔,是六〇年代瑞士籍修女魏克蘭引進中國侗族服飾融合阿美族十字繡而成,配上日本製的銀珠、塑膠亮片,為的是替部落找到不需昂貴材料也能製作族服的方法。
⠀
⠀
原先與部落生活經驗與階級體制緊扣的工藝,服膺殖民者的教化與觀看目光後產生質變,爾後殖民者卻反而意欲「保留」原住民的「藝術」,甚而質疑原住民不夠像原住民 ── 這只是夏子三十頁論文裡種種批判其中之一。
⠀
⠀
然而平日裡,夏子戴著口罩,只露眼角眼影,輕聲細語,自稱社障(社交障礙之簡語)。原以為這打扮和日本覆面系歌手脈絡相承,她卻告訴我遮臉示人僅僅因為她這樣比較自在。論文早就寫好,如今延畢只因體育課沒修完,「就混而已啦,沒什麼特別原因。就混。」
⠀
⠀
高中考上桃園第一志願武陵,母親眼裡的夏子卻「突然不讀書了」,老泡在社團,開始聽金屬、學吼腔。
⠀
⠀
「我媽本來不太喜歡我這樣,就覺得一個乖小孩,成績怎麼變吊車尾。」夏子沒想到爆紅之後,家人倒成了鐵粉,父親每天必刷一次珂拉琪 YouTube,隨時回報最新留言,身兼科普(珂普?)大使。「他會跑過來說:妹妹,有人留言說你們那句歌詞是在講什麼什麼,真的嗎?」
⠀
⠀
夏子為珂拉琪歌曲繪製插畫封面的技能,是因工程師母親認識一位電繪版代理商客戶、隨時能取得免費高級繪圖設備而練就;長夏子兩歲的哥哥讀心輔專業,兄妹倆平常會聊心理學中注重個體差異的論述,與後殖民理論下個人面對族群群體的矛盾 ── 全家人寶愛的妹妹,今年哥哥入伍當兵,一回家就問:我可以跟其他役男說我妹是珂拉琪主唱嗎?
⠀
⠀
相形之下,最初邀請夏子一起做歌、催生珂拉琪的王家權,反而沒有這麼幸運。⠀⋯⋯
⠀
⠀
⋯⋯
⋯⋯
⋯⋯
⠀
⠀
⠀
⠀
⠀
⠀
只是用和阿嬤交談的方式寫歌 —— 專訪珂拉琪
https://bit.ly/3b3HDWv
⠀
⠀
採訪撰稿_ 蕭詒徽
攝影_ 蔡詩凡/IG @tsai.shifan
責任編輯_ 李姿穎 Abby Lee
⠀
BIOS monthly
www.biosmonthly.com
instagram.com/bios_monthly
youtube.com/channel/UCckydP8ziXknEtPcySOlDTw
line.me/R/ti/p/@bios_monthly
當兵免役標準 在 雙寶爸的小宇宙|兒童感染科 顏俊宇醫師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兵役體檢🩺體檢小鮮肉💪後的感想✨
#兵役體檢 是桃榮很重要的業務,雖然一般來說兒科是看 #18歲以下的孩童,但醫院會分派我們評估役男是否有內科疾病問題,主要評估胸部、腹部、以及神經學檢查
青少年們會換上病人服方便做檢查,每場大概一~兩百個人,因此發生不少有趣的事想和大家分享一下💖
-----------------------------------
首先覺得 #桃園 蠻多青少年有 #刺青 耶!感覺有到三~四成,一開始我心裡想的是桃園果然混混多!?不過我從小跟混混都相處融洽,所以也不怕😏
但後來我仔細思考了一下,我是不是對刺青者產生了 #刻板印象 呢?畢竟時下的年輕人刺青有許多不同的理由,可能是為了 #吸引目光、 #展現自我風格、或是想用 #身體記憶對自己有意義的事件、或是一種 #心靈想法的抒發…等。
但因為身體檢查只有短短幾分鐘,腦中反射性的直接給負面評價其實不公平,畢竟在沒有了解每個人故事與動機前,不能輕易下結論🤔
-----------------------------------
還有一個現象很有趣,有些人看起來瘦瘦的,可能還合併有一些 #慢性病,我問他們說:「走路、跑步都OK嗎?」他們通常會回答:「都OK,很正常!」
反倒是有些看起來身體很健壯的,沒有任何生理疾病的人卻常會回答:「他跑步很容易喘,可能不適合當兵。」
這個心理狀態常常讓我哭笑不得,畢竟 #免役體位 沒有確診嚴重疾病是很難達到的,我只好苦笑地跟他們說你這樣還是可以當兵的喔。
-----------------------------------
我遇到的上述情形其實根本原因就是大家普遍不想當兵,其實我也算是其中一個人,畢竟要中斷職涯一年、看著大家人生繼續邁進,還要 #失去自由 真的很不願意,但因為我就是標準體位,所以只好逆來順受去當兵了。
自己運氣也不是很好,抽到了操勞的單位「 #屏東萬金陸軍機械化步兵333旅」埔光部隊 - 三三三旅當醫官,營區因為人很多千人以上,所以在這當醫官每天門診量破百司空見慣,尤其感冒或腸胃炎大流行的時候、以及星期日收假一堆來 #驗尿驗毒的時候,還要自己拿藥常常忙得團團轉。
另外醫官重要任務就是待命救護,打靶、體能練習或比賽、軍事演習都要擺攤待命,但老實說我是帶著感恩的心,畢竟我和普通兵比起來,待遇已經好很多了。
-----------------------------------
那時候當兵不能用手機,所以只能看 #推理小說 尋求解脫,話說有長官來時當然要藏好🤣,那時候把 #東野圭吾、 #宮部美幸、 #丹‧布朗、 #史迪格.拉森…等日本和歐美推理小說看遍。
最喜歡和當兵夥伴分享看完書的感想,現在回頭想想,我除了當兵那段時間,能在荒郊野外看推理小說,現在被工作和小孩夾擊是不可能有這種機會了,所以也算是很難得的經驗。
--------------------------------
人生的際遇好像是沒辦法強求,有時候就是要面對自己不喜歡的事,能屈能伸才能夠真的成功,所以兵役體檢的時候,其實很想跟這些年輕人鼓勵說:「不用當兵的人,超讚!恭喜你不用 #失去自由、不用浪費時間,提早出社會賺錢了!」
要當兵的人也想鼓勵他:「現在只剩4個月了,而且有些時段可以用手機?撐一下就過去的,學會 #苦中作樂的技能也很重要喔😘」
還有當兵真的可以讓你認識不同生活圈的人,一起共患難、抱怨鳥事,或許會交到不少知心好友喔!有些人是利用當兵的時候練了 #六塊肌 令人羨慕,我是沒有啦。😝
--------------------------------
分享完這些想法,立馬覺得自己很像老人😱,但就是看診這些年輕人後的一些感想,也沒有要戰當不當兵的意思喔!💗
有什麼看法也歡迎在下面留言🤩
當兵免役標準 在 你各位還想躲啊? 國防部公布新當兵免役門檻BMI限制放寬 的推薦與評價
兩岸情勢緊張缺兵了嗎?國防部公布新的兵役體位修正草案,把現行的 免役 門檻變得更嚴格,BMI值需要超過35或低於15才能 免役 ,以175公分來說, ... ... <看更多>
當兵免役標準 在 視力要達到免役標準也變嚴格! #國軍#國防部#體位區分標準 ... 的推薦與評價
國軍修體位區分標準身高154~157公分男性要當兵- 政治- 自由時報電子報. 國防部近期預告修正「體位區分標準」第2條規定附件,基於兵役公平原則,將免役身高自157公分下 ... ... <看更多>
當兵免役標準 在 [新聞] 驚喜新手爸!阿提諾盼孩子也代表台灣效力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原標題:
驚喜當新手爸!「新台灣人」阿提諾盼孩子也代表台灣為國效力
更新2023/01/19 16:31 發布2023/01/27 07:30 作者/ 陳容琛
走進「風城」新竹的一間美式餐廳,可能會發現一名超過200公分的白人,雖然長得外國
人的臉孔,但他可是貨真價實的台灣人,他就是透過「殊勳方案」歸化成為「新台灣人」
的阿提諾(William Artino)。
熱愛台灣環境 歸化像美夢成真
畢業於名校克雷頓大學的阿提諾,自知能力打不了NBA,再挑戰最高殿堂失利後的他,輾
轉來到歐洲各國打球,但因為打球風格、教練及氣候等因素,讓阿提諾並不喜歡在歐洲的
日子,直到接到來自台灣球隊的邀請,更使得阿提諾的人生出現變化。
阿提諾透露,起初只有聽過台灣這個國家,但並不是很熟悉,甚至不知道是與寶島夢想家
簽約,僅知道是台灣球隊。不過,台灣的人情味很快打動了阿提諾,他提到即使語言不通
,但陌生人都很樂意為他解決問題,讓他感覺就像家一樣的自在。
「我覺得這裡的人很好相處,加上當時ABL球迷激情的氛圍,讓我如獲重生的感覺,對台
灣留下深刻印象。」阿提諾進一步解釋,在大學NCAA期間,客場都會搭飛機,但一開始征
戰歐洲賽場,比賽場地在高中體育館,因此粉絲變得很少,跟大學相比落差很大。
此外,在小的國家打球,又是自己一個人,且沒有準時拿到薪水,讓阿提諾對歐洲的印象
不是很好。「來到台灣打ABL,球隊去客場都是搭飛機比賽,除了感受到球迷的熱情,薪
水也準時入帳,我才發覺這就是職業籃球該有的規模,一開始在歐洲完全沒有感覺到。」
歸化成為「新台灣人」,則是阿提諾生命中的重大轉折,他提到早在2018年11月,籃協就
有詢問意願,無奈受到疫情影響,中間拖了很長時間,遲遲沒有定案,最後如願拿到台灣
身分證,他也興奮形容,就像是美夢成真。
「雖然台灣不是我的家,但我的內心一直很嚮往,能夠替一個國家出賽的榮耀感。」阿提
諾強調,當初決定沒有任何遲疑,「畢竟一個國家只能有一個歸化,當下我覺得自己得把
握住這個好機會。」
有趣的是,還有一件事令阿提諾覺得自己更像是台灣人,近期他收到兵役體檢單,但因為
他的身高211公分,達到免役標準,所以不必進入部隊服役。
亞洲盃8強夢碎 阿提諾內心的遺憾
歷經世界盃資格賽確診,阿提諾透露,在備戰亞洲盃期間,得到很多人的幫助,以達到最
佳狀態為台灣出賽,可惜自身表現不出色,讓他的內心有塊小小的遺憾,「感覺讓幫助我
的人失望了。」
回到晉級亞洲盃8強的關鍵戰役,領先大半場的台灣,卻在最後遭到約旦「絕殺」,也讓8
強夢碎。提前犯滿畢業的阿提諾直言,自己當天的表現沒有到很好,加上約旦投進很多誇
張的進球,所有人回到休息室都感覺很不好受,「從領先到被逆轉,讓一切有想像空間,
如果今天沒有怎麼樣,進4強的會不會就是我們。」
與陳盈駿、劉錚及林庭謙等3名CBA台將合作,阿提諾認為都是很好的隊友,但他特別點名
陳盈駿,「我跟盈駿的默契不錯,身為一個中鋒,如果有一個好的控球,知道機會在哪裡
,也能傳得到球,這點是非常加分的。」他補充,若3人將來回到台灣打球,「台灣球迷
非常有眼福。」
高機率無法代表台灣征戰今年的杭州亞運,但阿提諾透露,當然會持續尋求進步,利用每
天訓練加強不足地方,「雖然不能打亞運,但是還有瓊斯盃,期許自己在好的狀態下比賽
。」
在台灣當爸爸 阿提諾期許小孩也代表台灣
日前在IG上驚喜宣布當爸爸!阿提諾坦言,當下感覺興奮又緊張,並透露其實自己一直都
會與親戚討論,擁有一個小孩是什麼感覺,「真的要當爸爸,反而是個奇妙的感覺。」
阿提諾回憶,之前與新北中信特攻的友誼賽結束後,本來準備要下台中,但妻子感覺肚子
怪怪的,沒想到一測結果發現兩條線,「算是一個驚喜。」他笑說,沒有誤認為快篩試劑
,「感覺有點意外,但因為要下台中,所以那天沒有特別聊太多,隔天才進行比較深入討
論。」
阿提諾預告,小孩會在台灣出生,自己希望是兒子、而妻子則期望是女兒,「但只要是健
康就好了,期望與老婆帶著小孩一起看看這個世界。」他更分享,傾向先知道性別,但老
婆希望得到驚喜,因此將舉辦「性別揭曉派對」?阿提諾透露,妻子也有下通牒,「不要
給那種還要清理的驚喜。」
最後阿提諾補充,「無論小孩是男生還是女生,希望如果以後有機會的話,也能代表台灣
出賽,就跟我一樣。」若能完成與小孩同樣效力台灣的創舉,相信是個非常有趣的畫面,
讓我們一起期待未來的發展。
https://www.taisounds.com/Sports/Basketball/uid5357951590
--
恭喜阿提諾當爸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8.166.168.191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asketballTW/M.1674794178.A.E47.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