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住民族政策法令班 夷將Icyang主委首次講授原住民族歷史正義及轉型正義📝】
本會舉辦為期5天的「109年公務人員特種考試原住民族考試錄取人員原住民族政策法令集中實務訓練」,加強初任公務人員的族人們對當前 #原住民族重大政策 的了解🖋。
在訓練第一天,夷將Icyang主委首次親自為學員們講授 #原住民族歷史正義與轉型正義 的課程📓,透過重現蔡總統在105年8月1日代表政府向原住民族道歉的畫面📺,引導學員了解道歉的真實意義及目前政策的推動進展✅,包含:成立原轉會、原住民族語言發展法通過、建立原住民族史觀、實現土地正義、蘭嶼核廢料真相調查等。
期許原住民族公務生力軍將對自身的使命感有更深刻的認知✔,持續為轉型正義努力,落實政策制定,共同為族人的幸福未來打拼💪。
當前政府重大政策課程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文茜的世界周報》
在新冠疫情爆發以來,成功治療病患對抗病毒的韓國醫生們,8月26日-28日卻發起了全國醫師總罷診行動,從醫學中心級醫院、到區域醫院、社區診所,約七成的醫生都參與了行動,只在急診室、病毒檢測所及重症病房留下基本醫師人力。
這導致一般性的看診及治療工作出現了極大的缺口,癌症病患的手術突然取消,患者擔心體力無法再等下去或者癌細胞可能擴散惡化,不安情緒擴大,一般民眾要到診所看病也面臨診所公告臨休診找不到醫生。
而醫生們罷工的起因,是文在寅政府打算在未來十年擴大醫科生招生,預計增加4千個醫科生名額,還要蓋新的公立醫學院,以改善城鄉區域醫療差距,並因應大流行病的發生,但現職醫生認為,工作環境及待遇不合理才是導致醫療資源不均的原因,擴大招生只會拉低醫學教育水準,讓醫院加重剝削醫生。
面對醫師協會發動罷診,保健部則祭出醫療法中的強制開業(復診)命令,若醫生不回應這項命令,將面臨罰款、刑責甚至可能被取消醫執照。並告發了十位未執行開業(復診)命令的醫師,結果情況更加惡化,大韓醫師協會再宣佈,將在9月7日發動第三波罷診,屆時會無限期進行下去雙方強硬對上。
{內文}
正當新冠病毒傳播,在以首爾為中心的首都圈捲土重來,感染事件陸續在全國各地發生,單日新增確診,時隔173天再一次登上破400例的高點,大韓醫師協會卻發動了醫師罷診行動,在8月26日登場,青瓦台與大韓醫師協會六度對話未能達成共識後 雙方強硬對上
(新聞旁白)
(字幕:第二波全國醫師總罷診行動)
(福祉部長官/朴淩厚)
8月26日8時起,針對首都圈所有醫院,任職專攻實習醫師及專任醫師下達強制開業(復診)命令
(大韓醫師協會長/崔大集)政府若依照強制開業令,只要有一個人,不論是專攻 專任醫師遭到行政處份 刑事告發,屆時(醫師協會)只能動員全體會員,進行無限期罷診強烈抗爭
(字幕:新冠病毒正捲土重來)
(保健福祉部次長/金剛立)
決定於今日(8/28)10點30分,對未執行強制開業(復診)令的十位專攻醫生向警方予以告發,這是在新冠疫情危機時刻,為了守護患者生命與安全不得不為的做法
防疫成績卓越的韓國醫師們發動集體罷診,讓很多人感到意外,而各醫院則是在罷診行動開始的第一天,就面臨沒有醫生上班,原本排定的一般手術被取消,門診病患找不到醫生可看的尷尬局面。
(新聞旁白)
相較前兩次罷診行動時間僅一天,這次集體休診時間為三天,時間很長因此預計影響更大,另外參加者範圍也擴大了從開業醫師到專攻醫生 專任醫生 醫院任職醫生等擴及各領域醫師,從大學醫院到社區診所全國醫師大部份都參與了罷診行動,以首爾大學為例,專攻醫生 住院醫師和實習醫生,620多人中就有510人響應罷診行動
(新聞旁白)
除了病毒檢測所 急診室 重症監護室留下必需人力之外,其餘大部分醫師都加入了罷診,一般診療受到極大影響,除應急手術外,一般手術銳減為平時的70-80%
(新聞旁白)
醫院內只剩護士和教授醫師等工作負擔加重,大韓護理協會發表聲明敦促醫生停止集體休診,並批判因為醫生們的空缺,導致護士們得非法承擔部分診療 工作環境惡化
一個月前被確診罹患子宮癌的金姓患者,好不容易調適了心情,向公司請假準備接受癌症手術,結果收到了主治醫師通知因為集體休診 手術已取消。
(子宮患者)
完全沒想到會這樣(罷診取消手術)
接到通知電話就哭了 當初醫生告訴我是癌症時我都沒哭…(擔心癌擴散)想著我可能要死了
而釜山這名藥物中毒的40歲男子,在緊急送醫途中,救護人員把釜山及慶南地區
六所大學醫院 七所綜合醫院電話都打遍了,卻找不到有足夠值班人力可收治的急診室,三小時後患者被送到遠在蔚山的醫院,已經是病危狀態,隔天下午不治身亡。
(新聞旁白)
(8.27為止)全國165個醫療機關專攻醫師中有68.8% 6700人罷診,專任醫師當中也有30% 549人拒絕政府的強制開業令,專攻醫師協會向會員醫師們下達了「不要接醫院來的電話聯繫」,「任何情況下都不得回應強制開業令」等指示,實際上大多數專攻醫師都以手機關機,來迴避領取開業(復診)命令書通知
這場醫生們的抗爭,起因於文在寅政府有意擴大醫科招生,官方發佈統計指,韓國平均每千人有2.3名醫師,低於OECD的3.4人,第一波大邱疫情爆發時,更面臨醫護人力不足 情況一度危急,因而規劃從2022年起,以10年時間,增收4千個醫科生名額 增設公立醫學院,並將傳統醫學與線上教學納入正式課程,保健福祉部認為,醫科生擴招有助消除區域醫療差距,培育充足醫療人力因應大流行病。但醫師協會卻認為當前醫生最需要的,是改善當工作環境及待遇,增加大量醫科生做法,將導致醫學教育品質下降,醫院更加剝削醫護人員,而地方及偏鄉從醫人員更不會因此增加,醫師協會在8月7日及14日,就先以遊行方式表達反對擴招立場,專攻醫師協會接著在21日發動第一波罷診行動。儘管在總理丁世均出面與基層醫師對談,承諾疫情穩定前不會推動擴招政策後,(實習醫師們)一度同意停止罷診行動,但大韓醫師協會會員大會否決這項議案後,罷診行動升級,擴大動員範圍和人數。面對政府祭出醫療法中的強制開業(複診)命令,嚴重可取消醫師執照,基層醫師更以集體請辭,拒絕參加醫師考試等方式強勢回應。
(高基榮/法務部次長)
視為政府政令要求撤回之團體行動一環,(醫師個人)即使提交辭職書,政府仍可依法對其下達開業令,沒有正當理由拒絕開業令,根據醫療法可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3000萬韓元以下的罰款 並處以刑事處罰
(文在寅/韓國總統)
疫情危機時刻醫護人員離開醫療第一線的做法,就如同軍人在戰爭期間從戰場上逃走是一樣的,因而不得不依法律及國家原則來處置,政府能夠選擇的餘地並不大
醫師罷診三天後 (8/28)韓國政府再宣布,強制開業(復診)令施行範圍擴及全國醫療機關,並且在現場檢核首都圈醫師復診情況後,對十位未遵守開業(復診)令回到醫院的急診醫師予以告發,醫師協會揚言,罷診行動將無限期進行下去,青瓦台與醫師協會對峙態勢未有緩解,第一線醫療缺口正快速擴大。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2sJMKE8P4yc
含主持人陳文茜解說,請點閱【完整版】2020.08.30《文茜世界財經周報》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_gNA5DrISg
當前政府重大政策課程 在 許淑華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受新冠肺炎疫情擴散全球,國際景氣明顯趨緩,貿易及消費動能減弱,影響實質經濟供需,金融市場劇烈震盪;多國調降利率,擴大寬鬆貨幣政策或財政支出,以期舒緩疫情的衝擊。而在疫情爆發之前我國觀光產業就因陸客團影響,疫情爆發無疑是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而南投為我國觀光大縣,接連幾次事件對南投縣都影響甚鉅,我們期許府院能拿出完整的擘畫協助相關產業度過寒冬。為因應新冠肺炎的對於產業的影響,目前依行政院公布紓困振興1.0部份的600億以及2.0部份的1500億共計2100億。自第一部份紓困方案三讀通過後,還有紓困政策尚未實施或進度緩慢。加上現有新的2.0紓困目前已提出院版,應盡快安排進入院會討論。
再者,台灣觀光產業中,餐飲業觀光GDP及從業員工數最多約佔5成左右;而旅行社、住宿服務業、航空運輸業及汽車租賃業的產業觀光比重合計約為5成,因此,一旦國內外旅客在台旅行活動趨於停滯,上述觀光產業恐面臨極大困境。
【旅宿業、旅行業】
受到陸客減少影響,觀光旅館的住用率持續下降,2015年一般觀光旅館住用率為63.49%,2018年為58%,2016年的營業收入負成長,2018年底甚至出現旅館倒閉潮,而一般旅館住用率自2016年跌破50%的大關。在整個觀光產業鏈都受到影響之際,對於未來觀光產業發展復甦恐需長時間恢復。根據中華民國旅行業品質保障協會評估,2020上半年將有逾500家旅行社面臨停業、1,500家被迫放無薪假,若下半年疫情未解,恐有3,500家、逾九成旅行社業者斷炊,虧損將逾千億元、影響從業人員恐逾15萬人。
針對旅宿業的補助方案,據本辦公室向觀光局了解有部份方案尚在與其他部會討論之中,所以暫無明確施行時間。而目前因部份銀行業者對觀光旅宿業的前景不太樂觀,許多業者都無法獲得貸款,看得到吃不到如同虛設,許多業者也陳情希望能召開協調會,這不僅造成作業上的困擾,且作法有失公允。另旅宿業的融資周轉貸款協助及利息補貼目前以銀行為主,部份業者是向信用合作社、農會、漁會體系貸款,這波紓困專案沒有納入補助範圍內,此部份要再思考以何種方式修改確保民眾權益。
【航空業】
自2019年起全球高達 17 家航空公司收攤,2020年航空業受新冠肺炎重創。而桃園機場旅運量也雪崩式下滑,據悉3月29日當天實際入出境旅客僅2474人,遠比1979年啟用第1年每天平均1萬3000人少很多,創下桃園機場啟用41年來單日旅運量最低紀錄,連帶影響周邊如免稅商店、運輸業等,都受到嚴重影響。
而航空業飛機一般都靠貸款融資,再加上日常維修,需要每天都有航班起降才有收入。但如今班次減少,每天成本卻持續進行中,長久下來對於航空業資金周轉將會產生重大影響。目前除了利息補貼外,紓困2.0的方案中增加了500億的專案貸款保證金,然目前2.0相關方案皆在討論之中,何時能夠上路也未定,我們期許院長能盡快推動方案。另航空業因資金需求龐大,且不知何時產業可以復甦,故貸款時政府也因審慎評估,避免造成金融體系受到連帶衝擊。
【陸運業】
本次清明連假,各大眾運輸系統售票較往年少。許多民營客運業者紛紛減班高達2成之多,特殊路線砍班幅度高達3成。原本每年2、3月為進香團的旺季,但是今年遊覽車業者非但沒有團客可接,還因疫情不斷遭到退訂,計程車業者也紛紛反映近幾個月載客量減少約莫5成。足以顯見對於陸運業的影響是全面性的。遊覽車業目前面臨的困境,遊覽車及小客車造價高,且八成都有貸款,沒收入根本無力償還貸款,目前政府雖有協調融資公司給予車輛融資貸款應繳交本息展延3-6個月、每期應繳金額降為30%至50%、展延加計利息最高以不超過2%等原則,但部分業者面臨的是資金不足需在增加貸款額度。
另針對油料補助以及汽燃費減免的部分也可再行檢討,目前相關紓困措施為汽燃費減免50%,並另以向中油或台塑申請油卡的方式補助每月2000元的油料費,但客運業者當前面對的問題是客源不足,如何有效將特別預算花在刀口上,未來尚需審慎思考。
【觀光產業勞工】
本次疫情影響受到衝擊的不僅僅是業者,其員工也可能因本次疫情受到影響。據交通部統計觀光從業人員約14萬餘人。上月底部分業者出現裁員的狀況,也有部分勞工因為公司倒閉而失業。根據勞動部3月下旬無薪假統計通報資料彙整,共計有308家事業單位、7916人實施無薪假,為8年來(2012年2月)新高數字,因疫情影響未來的情況可能更加嚴重。
目前多以人才培訓方式協助勞工獲得薪資補助,但以每人能領取最高上限18,960元來計算,觀光業預算第一階段紓困為5億,約可供給26,400人為總人數的18%;公路運輸業為3億約可供給16,000人,為總人數的8%。經換算補助所佔比率都不高,為確保相關產業勞工能有獲得妥善照顧,行政院應於相關部會經費不足時積極協調提撥預算,讓特別預算能用得其所。
另目前針對餐飲業經濟部提出相關紓困方案如利息補貼、信保基金單保、抵用券、員工課程、大型行銷活動等政策,然步調緩慢部分業者已在反應若政府資源再不下來,恐難撐過這兩個月。然經濟部近日提出編列1.65億元經費,補助1.1萬家餐飲業者導入外送平台服務的政策,然而這對業者協助甚微,雖美其言是協助餐飲業者擴大銷售、增加營收,但實際獲益的是外送平台,且可能因改為外送為主,部分餐飲業將減少人力需求,造成勞工工作機會減少,這樣的作法與紓困本意背道而馳,應審慎評估。
【結論】
目前紓困方案時常有內容更動的狀況發生,如旅行業薪資補助從一萬增加到兩萬,航空業保證金從300億增加到500億,可以理解中央政府為了安定民心而提前公布未定案之措施,然卻恐造成民眾對於措施內容的不解,致生宣導上的困難及混亂,我們期許中央部會未來在公布相關措施時能更審慎,不是為了畫大餅而喊口號。
再者,根據新聞報載清明連假各地區飯店都出現爆滿的情況,但這是一則以喜一則以憂,喜的是可以暫時紓緩觀光業困頓的情況,憂的是後續會不會造成更大的群聚感染,清明連假過後院長應責成相關單位,密切追蹤後續疫情情況。南投縣為我國觀光大縣,本次疫情對於南投產生莫大的衝擊,我們期許院長能在紓困結束之後積極辦理振興方案,確保南投產業的永續發展。最後目前政府振興方案有發放酷碰卷、抵用卷等措施種類繁雜,應重新思考相關票券的發放對象及使用方式,或是參考國民黨團之建議以收入級距排列發放現金,確保弱勢民眾之生活及權益可以獲得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