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Netflix互利賺錢最多的明星是誰?
是的,很有可能是亞當山德勒
根據《綜藝報》一篇報導指出,亞當山德勒在Netflix的點播時間加起來高達20億小時,幾乎笑傲其他明星,更進一步指出,在亞當山德勒於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期間,Netflix就付給他高達4100萬美元的收益,這對近年的票房號召力原本已經不如從前的亞當山德勒來說,Netflix無疑是他的奶與蜜之地。
亞當山德勒到底有多厲害?
早從2015年的《荒唐六蛟龍》開始,亞當山德勒便與Netflix簽約,拍攝一連串喜劇,包括《奪命鴛殃》、《假死新人生》、《魯蛇鳥經紀》、《邁耶維茨家的故事 (全新增訂版)》再加上今年的《萬聖節救星修比》,就連他去年的大獲好評的《原鑽》,也在多個國家以Netflix形式獨家播映。
不僅如此,亞當山德勒多部電影佳作一如《命運好好玩》、《我的失憶女友》、《冒牌老爸》、《真情快譯通》等片也都能在Netflix看到,早從多年前就曾戲院轉戰Netflix,並在電影產量大幅減少後仍能維持高收益,某方面來說他確實是個先知。
即便是我們知道亞當山德勒的喜劇質感早就不若從前,近年低品質又胡鬧的喜劇太多,我們懷念《婚禮歌手》、《命運好好玩》以及《我的失憶女友》等電影,實際上,亞當山德勒也很懷念。
亞當正在思考再度與1998年《婚禮歌手》、2004年《我的失憶女友》以及2014年《當我們混在一起》的老搭檔茱兒芭莉摩合作的可能性。
「好吧,但還是要讓我們等到更好的創意,我們已經等待快10年了...但必須很特別,我們要創造一個能像是茱莉亞與羅比(《婚禮歌手》)、亨利與露西(《我的失憶女友》)一樣深具代表性的情侶搭檔,欸對了,我們在《當我們混在一起》裡面叫什麼名字?」
亞當山德勒最終仍不忘揶揄自己。
相關新聞:
亞當山德勒的票房美滿夢想 https://reurl.cc/2gnmD4
亞當山德勒想與茱兒芭莉摩再合作 https://reurl.cc/8nkpWM
Netflix
Adam Sandler
#adamsandler
#亞當山德勒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75萬的網紅NewShowBiz完全娛樂,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更多偶像獨家請訂閱完全娛樂youtube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X9VHpN62jkqCCntHxymPOA?sub_confirmation=1 【從地下到世界殿堂 五月天20年輝煌綻放】 曾經 師大附中的校園 有著男孩們的輕狂 下課後 怪獸...
「當我們 混在 一起 電影」的推薦目錄:
- 關於當我們 混在 一起 電影 在 白色豆腐蛋糕電影日記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當我們 混在 一起 電影 在 肥哥哥繪本介紹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當我們 混在 一起 電影 在 肥哥哥繪本介紹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當我們 混在 一起 電影 在 NewShowBiz完全娛樂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當我們 混在 一起 電影 在 那群依森TheChuniC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當我們 混在 一起 電影 在 [請益] 當我們混在一起電影音樂樂- 看板movie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當我們 混在 一起 電影 在 一部讓我感同身受的電影-Blended 當我們混在一起 - Dcard 的評價
當我們 混在 一起 電影 在 肥哥哥繪本介紹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多角度思考 #哲學種子
「哲學種子」是國內第一套專為兒童及青少年所寫的哲學小書,以輕鬆幽默的文字,透過環環相扣的故事舉例說明,和孩子討論相對性的主題,如:公平、好壞、自由、工作或美醜…
培養孩子獨立思考與表達能力。
除了適合孩子獨立閱讀,亦可由老師或家長引導主題性的討論。
1. 自由與不自由
自由,似乎是每個人都渴望的!但矛盾的是,當我們擁有選擇的自由時,就必須「決定」自己要做什麼,也必須為自己的行為負責。因此,有些人會因為害怕承擔責任,而寧願放棄自由。也就是說,自由並不容易,當我們擁有更多自由時,相對的也要承擔更多的責任。
不論在家庭或社會,只要我們過著群體生活,像「自由」「公平」「快樂」「和平」這樣的課題,都是我們必須學習的重要課題。大人因為有生活歷練,比較能從內心去省思,但是,小孩要如何「認識」並「學習」這些課題呢?法國童書《哲學種子》的作家布莉姬.拉貝提出了一個好方法,那就是──透過故事!她希望藉由生活中發生的事,和孩子討論想法,在小孩的心中播下思考的種子。正如她所說的:『大人無法教導小孩所有的知識,但大人可以帶小孩去看見、去思考這個世界。』
2. 美與醜
穿過森林,卻不聆聽鳥兒唱歌;在沙灘上玩足球,卻不看一眼美麗的夕陽;騎單車環島旅行,卻只想一路衝到終點;在海裡游泳,卻不曾戴上潛水鏡欣賞海底悠游的魚群;住在一個城市數十年,卻不曾留意某些美麗的建築;經過一座雕像數百回,卻從未抬起頭仔細看看它…
我們可以閉著眼睛,塞起耳朵,這樣度過一生…但我們偶爾也可以繞道而行,放慢速度,好好去欣賞、探索生命沿途的風景…
當小孩閱讀本書時,他會以多元的角度去思考,並了解「真正的美令人感動,並帶給人們喜悅」這句話真正意涵,因為這20多個小故事,都曾經發生在每個人身上…
3. 勇氣與恐懼
我們都是恐懼的後代
獵人拼命地奔跑,他們知道太陽就要下山了,大地即將陷入一片黑暗。在黑夜來臨之前,他們必須儘快回到洞穴,以免成為毒蛇猛獸的獵物。在漆黑的夜裡,野獸還是能從很遠很遠的地方看到獵物,並且聞到獵物的氣味。獵人越想越害怕,顧不得路旁的樹枝打在臉上,他們跑得更快了。
恐懼讓獵人拼命地奔跑。如果沒有恐懼的話,他們就會繼續打獵,而忘了回家的時間,那麼大部分的獵人就可能會被野獸吃掉,或是在黑暗中跌落山谷,永遠都回不了家了。
恐懼就像是一種訊號,好讓人們懂得保護自己。如果人類不會害怕,不懂得遠離危險,那麼我們的祖先就很難存活下來,也不會有今天的我們了。
事實上,恐懼可以保護我們。在城市裡,我們害怕被車子撞到,所以不會走在馬路中間,或是隨便穿越馬路;當海上的風浪太大,人們便不敢游得太遠,以免游不回岸邊;爬山的時候,人們不敢靠近懸崖,以免不小心踩空跌落山谷。
4. 愛情與友情
友情的第一步,通常開始於短短的一句話、一封信,或是課堂上傳遞的一張小紙條…而愛情的故事則始於愛的表白。這些言語有一種神奇的力量,就像是故事出發點上的鳴槍聲;當我們把心裡的話說出口,似乎也讓人鬆了一口氣,就像打開籠子一樣,讓心中的感覺飛向對方,讓這份感覺可以成長茁壯。
沒有人知道故事會持續一秒鐘、一個月、一年,或是一輩子,但至少我們讓故事有了開始,讓感覺不會永遠埋藏在心裡,一直在心裡面打轉……
5. 領導者與其他人
原來世界上有這麼多的領導者,真是太不可思議了!而且領導者的上頭還有另一個領導者,領導者的領導者上頭也還有領導者,在這麼多領導者的上頭,還有更多的領導者…
為什麼世界上會有這麼多領導者呢?
想像一下,可以指揮、控制、命令別人,讓別人服從你,這是多麼令人愉快的一件事!而且當你成為領導者的時候,你會覺得自己很重要,大家都會尊敬你,這種感覺很讓人陶醉。也許就是因為這樣,世界上才會有這麼多領導者吧!
不過,並不是所有人都喜歡當領導者,有些人比較喜歡服從命令,而不喜歡自己做決定。因為自己做決定,就表示必須擔負起責任,所以他們寧願待在領導者底下,用這種方式來保護自己…
6. 身體與心靈
人類會化妝、穿著打扮,在有些國家,人類會紋身、刺青,或是在身體上穿洞,或在脖子上穿戴數十圈的金屬項圈…人類的心靈會改變人類的身體,心靈看不見、摸不到,但心靈是存在的。
當考古學家發現幾百萬年前遺留下來的骨頭,他們要如何確定這是人類的骨頭呢?畢竟猩猩或猿猴的骨骼和人類非常相似,因此必須找出能證明是人類骨骼的證據。
如果考古學家在骨頭旁邊發現被製作出來的工具,像是磨過的石頭或削尖的木頭;或是骨頭被放置在類似墳墓的地方,或是附近山洞的牆壁上有一些圖畫或符號,這些都可以證明人類曾經在這裡居住。
7. 什麼是好?什麼是壞?
我們常會說這是「好事」,這是「壞事」…那麼,什麼是「好」?什麼是「壞」呢?
如果能當一天的隱形人,你會選擇幫助別人?還是會去做一些平時不敢做的壞事?如果所有的「好」與「壞」都清楚的規定在一本「好與壞的辭典」中,那麼,我們是不是只要照著規定做就好了,完全不需要負任何責任?
如果我們無法自己去思考好與壞,而讓別人為我們決定,那世界會變成什麼樣子?
有沒有一種方法可以讓我們只做好事而不去做壞事呢?
8. 知道與不知道
知道,有什麼用呢?
知道,是為了能夠做決定,因為當我們要決定一件事的時候,我們是根據「知道的事」做出決定。
也就是說,我們只有在知道的時候,才能做出選擇。
如果我們什麼都不知道,要怎麼選擇自己的興趣和職業?我們怎麼知道自己喜歡音樂、繪畫或歷史?怎麼知道自己該選擇外語、理工或藝術學院?如果我們對這些事物一無所知,甚至根本不知道它們的存在,那要如何選擇呢?
當我們知道的越少,選擇就越少;當我們知道的越多,我們就擁有越多的選擇。
9. 男孩 ?女孩 ?
當我們對一個女生說她是男人婆的時候,其實是不希望它具備某些特質,例如勇氣,一點都不膽小....然而,如果我們在一個男生身上發現這些特質,我們就會覺得非常適合!在《男孩?女孩?》裡討論的範圍不僅是性別,更涵蓋:社會價值、複製人、大自然生物的性別、差異性與成見以及愛的產生
10. 快樂的秘密
每個人都在尋找快樂,卻不知道快樂是什麼?怎麼可能找得到?
然而,當幸福在我們身邊的時候,我們卻沒有發現它的存在,又怎麼會快樂呢?
每天有成千上萬的廣告,告訴我們怎樣才會快樂…但是沒有人能夠成為販賣快樂的商人,每個人的快樂都不一樣,而且沒有人能夠決定別人的幸福。
11. 生命的故事
星星有生命嗎?花朵有生命嗎?到底,什麼東西是有生命的?生命又是如何開始的呢?如果從遠古一直到現在,所有人都不會死,會發生什麼事呢?是不是因為人會死,我們才會更認真的活著?
還有,人類的生命和動物有什麼不同呢?對蜜蜂來說,牠的生命並不自由,牠生活在地球上,就是做一隻採集花蜜的蜜蜂而已;河狸也不自由,牠一生都在河流上築水壩。動物們就好像出生在一個大劇院裡,每種動物都有事先安排好的角色要扮演,牠們無法選擇自己想要的角色。而人類的生命和動物不一樣,人類可以創造自己的劇本,決定自己的人生。每個人的生命都是獨一無二的…
12. 成功與失敗
當人們認為自己一定會失敗時,就好像走進一條漆黑的隧道,我們甚至會有一種永遠走不出來的感覺。這時候,我們需要有人相信我們,為我們點亮一盞小小的燈,指引我們看到隧道盡頭的光,知道該往哪裡去,然後走出黑暗。當人們看到前方有「成功」等著他,他會因此充滿自信。有時候,成功需要其他人的支持…
有趣的是,我們常因為太渴望成功,反而在腦袋裡裝滿了「害怕會失敗」的念頭,在做一件事之前,我們會在腦中想像自己會遇到的困難,不過真正的情況往往和想像有很大的差距…
13. 公平與不公平
是不是常會聽見有人說:『真是不公平!』『真是沒道理!』然而,什麼才是真正的公平?大家都一樣,是不是就是公平?如果你遭受不公平的待遇,你會怎麼做?書中的「公平與不公平」,不僅討論個人甚至廣及全人類,讓孩子思考的重心不再只關於自身,更能以寬廣的心去看世界。
14. 真真假假大集合
我們一定要說實話嗎?什麼是善意的謊言?要在「應該說實話,說謊很不好」和「避免傷害別人」之間做選擇,還真不是件容易的事呢!只要觀察生活中的每一件事,你會發現很多事情沒有那麼簡單,真和假經常是混在一起的。
有趣的是,人類似乎不停的製造假的東西:我們發明了童話故事,也發明了電影、小說、電玩遊戲…可是世界上也有許多真的事物,它們也很有趣,譬如在真正的森林裡散步,在真正的海裡游泳,真正的擁抱…但是,為什麼我們那麼喜歡看或閱讀這些假的東西呢?
當我們在看電影、看漫畫或是玩網路遊戲時,感覺上就像到一個很特別的地方旅行,讓我們可以進入一個假裝的虛擬世界去探險。不過,如果我們無法分辨真和假,問題就來了…
💢 哲學種子 - 14冊 - HK$ 680 (原價:HK$ 1078)
💡下單方法:
👋Pm下單或
👋Whatsapp 下單: 5406 9088
🔸可加$20👉包郵到香港順便智能櫃
(*如選擇熱門智能櫃,需提供多一個非熱門智能櫃)
🔸可加$30👉包郵到香港工商
🔸可加$50👉包郵到香港住宅
🔸可加$30👉包郵到澳門自取點
📍地址:荔枝角長沙灣廣場第2期 503-4室 (荔枝角港鐵站A出口)
⏰:星期一至五:10:00a.m.-8:00p.m.
星期六: 10:00a.m.-5:00p.m.
⚠星期日及公眾假期休息
☎ 電話: 5406 9088
👩👩👧👦👩👩👧👦快d share埋比朋友黎搶先入手👩👩👧👦
✎ 優惠以訂單最後報價為準
提提你:為咗方便大家日後search書方便D,肥哥哥嘅YouTube頻道已經上線啦: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bowo7-DoG2Ujlw_l_00VSg
記得幫手subscribe啦🙏
當我們 混在 一起 電影 在 肥哥哥繪本介紹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多角度思考 #哲學種子
「哲學種子」是國內第一套專為兒童及青少年所寫的哲學小書,以輕鬆幽默的文字,透過環環相扣的故事舉例說明,和孩子討論相對性的主題,如:公平、好壞、自由、工作或美醜…
培養孩子獨立思考與表達能力。
除了適合孩子獨立閱讀,亦可由老師或家長引導主題性的討論。
1. 自由與不自由
自由,似乎是每個人都渴望的!但矛盾的是,當我們擁有選擇的自由時,就必須「決定」自己要做什麼,也必須為自己的行為負責。因此,有些人會因為害怕承擔責任,而寧願放棄自由。也就是說,自由並不容易,當我們擁有更多自由時,相對的也要承擔更多的責任。
不論在家庭或社會,只要我們過著群體生活,像「自由」「公平」「快樂」「和平」這樣的課題,都是我們必須學習的重要課題。大人因為有生活歷練,比較能從內心去省思,但是,小孩要如何「認識」並「學習」這些課題呢?法國童書《哲學種子》的作家布莉姬.拉貝提出了一個好方法,那就是──透過故事!她希望藉由生活中發生的事,和孩子討論想法,在小孩的心中播下思考的種子。正如她所說的:『大人無法教導小孩所有的知識,但大人可以帶小孩去看見、去思考這個世界。』
2. 美與醜
穿過森林,卻不聆聽鳥兒唱歌;在沙灘上玩足球,卻不看一眼美麗的夕陽;騎單車環島旅行,卻只想一路衝到終點;在海裡游泳,卻不曾戴上潛水鏡欣賞海底悠游的魚群;住在一個城市數十年,卻不曾留意某些美麗的建築;經過一座雕像數百回,卻從未抬起頭仔細看看它…
我們可以閉著眼睛,塞起耳朵,這樣度過一生…但我們偶爾也可以繞道而行,放慢速度,好好去欣賞、探索生命沿途的風景…
當小孩閱讀本書時,他會以多元的角度去思考,並了解「真正的美令人感動,並帶給人們喜悅」這句話真正意涵,因為這20多個小故事,都曾經發生在每個人身上…
3. 勇氣與恐懼
我們都是恐懼的後代
獵人拼命地奔跑,他們知道太陽就要下山了,大地即將陷入一片黑暗。在黑夜來臨之前,他們必須儘快回到洞穴,以免成為毒蛇猛獸的獵物。在漆黑的夜裡,野獸還是能從很遠很遠的地方看到獵物,並且聞到獵物的氣味。獵人越想越害怕,顧不得路旁的樹枝打在臉上,他們跑得更快了。
恐懼讓獵人拼命地奔跑。如果沒有恐懼的話,他們就會繼續打獵,而忘了回家的時間,那麼大部分的獵人就可能會被野獸吃掉,或是在黑暗中跌落山谷,永遠都回不了家了。
恐懼就像是一種訊號,好讓人們懂得保護自己。如果人類不會害怕,不懂得遠離危險,那麼我們的祖先就很難存活下來,也不會有今天的我們了。
事實上,恐懼可以保護我們。在城市裡,我們害怕被車子撞到,所以不會走在馬路中間,或是隨便穿越馬路;當海上的風浪太大,人們便不敢游得太遠,以免游不回岸邊;爬山的時候,人們不敢靠近懸崖,以免不小心踩空跌落山谷。
4. 愛情與友情
友情的第一步,通常開始於短短的一句話、一封信,或是課堂上傳遞的一張小紙條…而愛情的故事則始於愛的表白。這些言語有一種神奇的力量,就像是故事出發點上的鳴槍聲;當我們把心裡的話說出口,似乎也讓人鬆了一口氣,就像打開籠子一樣,讓心中的感覺飛向對方,讓這份感覺可以成長茁壯。
沒有人知道故事會持續一秒鐘、一個月、一年,或是一輩子,但至少我們讓故事有了開始,讓感覺不會永遠埋藏在心裡,一直在心裡面打轉……
5. 領導者與其他人
原來世界上有這麼多的領導者,真是太不可思議了!而且領導者的上頭還有另一個領導者,領導者的領導者上頭也還有領導者,在這麼多領導者的上頭,還有更多的領導者…
為什麼世界上會有這麼多領導者呢?
想像一下,可以指揮、控制、命令別人,讓別人服從你,這是多麼令人愉快的一件事!而且當你成為領導者的時候,你會覺得自己很重要,大家都會尊敬你,這種感覺很讓人陶醉。也許就是因為這樣,世界上才會有這麼多領導者吧!
不過,並不是所有人都喜歡當領導者,有些人比較喜歡服從命令,而不喜歡自己做決定。因為自己做決定,就表示必須擔負起責任,所以他們寧願待在領導者底下,用這種方式來保護自己…
6. 身體與心靈
人類會化妝、穿著打扮,在有些國家,人類會紋身、刺青,或是在身體上穿洞,或在脖子上穿戴數十圈的金屬項圈…人類的心靈會改變人類的身體,心靈看不見、摸不到,但心靈是存在的。
當考古學家發現幾百萬年前遺留下來的骨頭,他們要如何確定這是人類的骨頭呢?畢竟猩猩或猿猴的骨骼和人類非常相似,因此必須找出能證明是人類骨骼的證據。
如果考古學家在骨頭旁邊發現被製作出來的工具,像是磨過的石頭或削尖的木頭;或是骨頭被放置在類似墳墓的地方,或是附近山洞的牆壁上有一些圖畫或符號,這些都可以證明人類曾經在這裡居住。
7. 什麼是好?什麼是壞?
我們常會說這是「好事」,這是「壞事」…那麼,什麼是「好」?什麼是「壞」呢?
如果能當一天的隱形人,你會選擇幫助別人?還是會去做一些平時不敢做的壞事?如果所有的「好」與「壞」都清楚的規定在一本「好與壞的辭典」中,那麼,我們是不是只要照著規定做就好了,完全不需要負任何責任?
如果我們無法自己去思考好與壞,而讓別人為我們決定,那世界會變成什麼樣子?
有沒有一種方法可以讓我們只做好事而不去做壞事呢?
8. 知道與不知道
知道,有什麼用呢?
知道,是為了能夠做決定,因為當我們要決定一件事的時候,我們是根據「知道的事」做出決定。
也就是說,我們只有在知道的時候,才能做出選擇。
如果我們什麼都不知道,要怎麼選擇自己的興趣和職業?我們怎麼知道自己喜歡音樂、繪畫或歷史?怎麼知道自己該選擇外語、理工或藝術學院?如果我們對這些事物一無所知,甚至根本不知道它們的存在,那要如何選擇呢?
當我們知道的越少,選擇就越少;當我們知道的越多,我們就擁有越多的選擇。
9. 男孩 ?女孩 ?
當我們對一個女生說她是男人婆的時候,其實是不希望它具備某些特質,例如勇氣,一點都不膽小....然而,如果我們在一個男生身上發現這些特質,我們就會覺得非常適合!在《男孩?女孩?》裡討論的範圍不僅是性別,更涵蓋:社會價值、複製人、大自然生物的性別、差異性與成見以及愛的產生
10. 快樂的秘密
每個人都在尋找快樂,卻不知道快樂是什麼?怎麼可能找得到?
然而,當幸福在我們身邊的時候,我們卻沒有發現它的存在,又怎麼會快樂呢?
每天有成千上萬的廣告,告訴我們怎樣才會快樂…但是沒有人能夠成為販賣快樂的商人,每個人的快樂都不一樣,而且沒有人能夠決定別人的幸福。
11. 生命的故事
星星有生命嗎?花朵有生命嗎?到底,什麼東西是有生命的?生命又是如何開始的呢?如果從遠古一直到現在,所有人都不會死,會發生什麼事呢?是不是因為人會死,我們才會更認真的活著?
還有,人類的生命和動物有什麼不同呢?對蜜蜂來說,牠的生命並不自由,牠生活在地球上,就是做一隻採集花蜜的蜜蜂而已;河狸也不自由,牠一生都在河流上築水壩。動物們就好像出生在一個大劇院裡,每種動物都有事先安排好的角色要扮演,牠們無法選擇自己想要的角色。而人類的生命和動物不一樣,人類可以創造自己的劇本,決定自己的人生。每個人的生命都是獨一無二的…
12. 成功與失敗
當人們認為自己一定會失敗時,就好像走進一條漆黑的隧道,我們甚至會有一種永遠走不出來的感覺。這時候,我們需要有人相信我們,為我們點亮一盞小小的燈,指引我們看到隧道盡頭的光,知道該往哪裡去,然後走出黑暗。當人們看到前方有「成功」等著他,他會因此充滿自信。有時候,成功需要其他人的支持…
有趣的是,我們常因為太渴望成功,反而在腦袋裡裝滿了「害怕會失敗」的念頭,在做一件事之前,我們會在腦中想像自己會遇到的困難,不過真正的情況往往和想像有很大的差距…
13. 公平與不公平
是不是常會聽見有人說:『真是不公平!』『真是沒道理!』然而,什麼才是真正的公平?大家都一樣,是不是就是公平?如果你遭受不公平的待遇,你會怎麼做?書中的「公平與不公平」,不僅討論個人甚至廣及全人類,讓孩子思考的重心不再只關於自身,更能以寬廣的心去看世界。
14. 真真假假大集合
我們一定要說實話嗎?什麼是善意的謊言?要在「應該說實話,說謊很不好」和「避免傷害別人」之間做選擇,還真不是件容易的事呢!只要觀察生活中的每一件事,你會發現很多事情沒有那麼簡單,真和假經常是混在一起的。
有趣的是,人類似乎不停的製造假的東西:我們發明了童話故事,也發明了電影、小說、電玩遊戲…可是世界上也有許多真的事物,它們也很有趣,譬如在真正的森林裡散步,在真正的海裡游泳,真正的擁抱…但是,為什麼我們那麼喜歡看或閱讀這些假的東西呢?
當我們在看電影、看漫畫或是玩網路遊戲時,感覺上就像到一個很特別的地方旅行,讓我們可以進入一個假裝的虛擬世界去探險。不過,如果我們無法分辨真和假,問題就來了…
💢 哲學種子 - 14冊 - HK$ 680 (原價:HK$ 1078)
💡下單方法:
👋Pm下單或
👋Whatsapp 下單: 5406 9088
🔸可加$20👉包郵到香港順便智能櫃
(*如選擇熱門智能櫃,需提供多一個非熱門智能櫃)
🔸可加$30👉包郵到香港工商
🔸可加$50👉包郵到香港住宅
🔸可加$30👉包郵到澳門自取點
📍地址:荔枝角長沙灣廣場第2期 503-4室 (荔枝角港鐵站A出口)
⏰:星期一至五:10:00a.m.-8:00p.m.
星期六: 10:00a.m.-5:00p.m.
⚠星期日及公眾假期休息
☎ 電話: 5406 9088
👩👩👧👦👩👩👧👦快d share埋比朋友黎搶先入手👩👩👧👦
✎ 優惠以訂單最後報價為準
提提你:為咗方便大家日後search書方便D,肥哥哥嘅YouTube頻道已經上線啦: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bowo7-DoG2Ujlw_l_00VSg
記得幫手subscribe啦🙏
當我們 混在 一起 電影 在 NewShowBiz完全娛樂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更多偶像獨家請訂閱完全娛樂youtube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X9VHpN62jkqCCntHxymPOA?sub_confirmation=1
【從地下到世界殿堂 五月天20年輝煌綻放】
曾經
師大附中的校園
有著男孩們的輕狂
下課後 怪獸家
玩著音樂聊著夢想
轉眼間
五人已身在當時幻想的未來裡
走進了世界殿堂
成為華人世界最偉大的樂團
20年的輝煌
沒讓他們忘記初衷
成軍日這天
穿過時間的任意門
再次回到初登台的地方
是的
這是五月天送給自己跟歌迷的禮物
坐上時光機
回到第一天
1997年3月29號
五月天正式成軍
在野台開唱的舞台上首次獻唱
同年六月就被李宗盛相中 確定簽約滾石唱片
1999年7月7號
五月天第一張創作專輯發行
原本的地下樂團
以超乎想像的速度被主流市場接受
除了唱片銷量大破30萬
更創下發片一個月就舉辦萬人演唱會的驚人紀錄
2000年7月7號
五人發行第二張專輯愛情萬歲 銷量超過35萬
當時他們已經是台灣最受歡迎的樂團
隔年更以這張專輯
首次奪下金曲最佳樂團
而這也是金曲獎第一次設立這個獎項
沒錯 當時五月天人氣之旺
聲勢已不可小覷
但卻因兵役問題決定暫別樂壇
而在五人或當兵或進修之前
他們先是發行了第三張專輯人生海海
接著一連舉辦北中南三場暫別演唱會
也讓當時的五月天
有了唯一可以唱過濁水溪以南的藝人稱號
暫別之後五月天也沒閒著
2002年他們推出了華人音樂史上首部紀錄片電影
三天超過120萬的票房
讓人看到這個年輕樂團
即使休團也沒下滑的人氣
歌迷的等待反而醞釀了更大的能量
2003年8月16
天空之城復出演唱會
五月天在當時的台北市立體育場
創下了四萬人的記錄
直到他們自己超越
當然 也就從這一天開始
五迷自發性的藍色螢光棒
從此成為了五月天的標記
復出演唱會後同年11月
五月天發行第四張專輯時光機
2004年也以這張唱片二度奪下金曲最佳樂團
走到了這裡
五人算是在自傳裡寫完了精彩第一章
2005年他們邁出新夢想的第一步
正式開始往世界前進
從哈爾濱不到20人的簽唱會現場開始
五月天努力的唱
用著他們頑固不肯放棄的倔強
在”FINAL HOME當我們混在一起”的首次世界巡迴中
他們就累積了北京上海日本等14個場次 甚至唱進了美國
其中更包括了從2006年開始與香港歌迷的五月之約
正因為更清楚知道要追尋的是什麼
2006年五人離開了他們永遠感激的老東家 滾石唱片
成立了自己的品牌 相信音樂
除了更完整的掌控創作
更開始把唱到全世界的夢想一步步落實
2007年開始的離開地球表面世界巡演總共累積23場
不只是把目標放遠
之所以五月天現在粉絲年齡橫跨各世代
在於2007年底這個團隊
做了一個非常重要的決定
沒錯 搭配上年底發行的第七張專輯 後青春期的詩
五人決定在全台校園免費舉辦100場演唱會
2008年的這100場
讓五月天的音樂正式向下紮根
演唱會之王的地位再也無法撼動
也因此到了2009年DNA世界巡演
累積場次暴增到44場
幾乎是離開地球表面的兩倍之多
其中首次唱進高雄世運主場館
同場超過五萬粉絲聚集再次創下新紀錄
同年 五月天三度奪下金曲最佳樂團
有時候忍不住想問
五月天還能有多忙
光是2011年他們就推出了
華人首部演唱會電影 五月天追夢3DNA
然後發行了作品八號 第二人生
接下來再度開啟了全新巡迴諾亞方舟
而這個巡演全球累積共計82場
又幾乎是DNA的翻倍
其中當然也包括了
2012年首次唱進兩場二十萬人的鳥巢
還有2014年
成為第一組唱進全球指標性場地紐約麥迪遜花園廣場的華人樂團
而以世界末日作為專輯概念的第二人生
更在2012年第23屆金曲獎
入圍七項勇奪六項大獎
寫下了難以超越的亮眼成績
第23屆金曲獎之後
的確把五月天的人氣地位又推高了一層
但不論是公益演唱會
或是主辦音樂祭
各個層面他們從不遺餘力的回饋這個社會
2016年底
粉絲終於等到了五月天的第九張專輯 自傳
隨著唱片概念同步企劃的第十代大型巡演 人生無限公司
也終於在2017年高雄開業
連續四天20萬人的記錄
已是無人能超越
這20年五月天的大型演唱會
總共累計已經超過200場
觀看人次更多達600萬
每一個數字的堆疊
無法細數的輝煌成績
都把五月天往更遠的夢想送去
五月天說拄著拐杖
也要跟大家一起唱到80歲
還好 我們還有大約40年的時間
可以跟五月天一起創造更多的歷史
寫下更多驚人記錄
你準備好了嗎
就讓我們從今晚開始
往下個20年邁進吧
完全娛樂 曾琴 整理報導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v4lNxtGqqSQ/hqdefault.jpg?sqp=-oaymwEbCKgBEF5IVfKriqkDDggBFQAAiEIYAXABwAEG&rs=AOn4CLCuhl9l08CHwY3tFBQ-aK8Nn7irWQ)
當我們 混在 一起 電影 在 那群依森TheChuniC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有大痘痘!
Just saw Adam Sandler and Drew Barrymore's new movie "Blended". The warmth and Sandler's style of humor can always bring me laughter haha:)
This song is from Adam Sandler and Drew Barrymore's another movie called "50 First Dates", which is one of my favorite movies from Adam Sandler. One of my friends introduced me this song then it got me interested in the movie. It is very very sweet and soulful when Adam sings this song to Drew in the scene:)
昨天看了亞當山德勒的和茱兒芭莉摩的新電影"當我們混在一起"。想起來也是同男女主角的"我的失憶女友"這部片,當時是一位朋友先給我聽Forgetful Lucy這首歌,因為很喜歡便去找了該部片來看。亞當山德勒唱這首歌的這一幕真的很深情可愛。你們有看過這部片嗎?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TheChuniC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ZuIBnzTNn6E/hqdefault.jpg)
當我們 混在 一起 電影 在 一部讓我感同身受的電影-Blended 當我們混在一起 - Dcard 的推薦與評價
一部讓我感同身受的電影-Blended 當我們混在一起. 電影. 2015年6月18日01:11. 我的成長史大概就跟亞當山德勒的大女兒一樣只是在我成長過程中是媽媽帶著我們三個小孩 ... ... <看更多>
當我們 混在 一起 電影 在 [請益] 當我們混在一起電影音樂樂- 看板movie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