滅證緩起訴,低價談和解,警黑一家親?
-
還記得前一陣子轟動全國的「松山之亂」嗎?
-
台北市政府警察局松山分局前楊姓教官於今年4月16日凌晨,在警局外與人發生衝突,遭一群黑衣人追罵,甚至衝進中崙派出所叫囂、砸壞電腦螢幕。
-
為求大事化小,當時松山分局長安排楊姓教官與黑衣人之一的四海幫徐姓男子,「公開握手和解」,聲稱徐男已寫悔過書,所內監視器也沒錄到畫面;後經議員質詢追問,台北市警局才坦承畫面遭人為刪除,還原畫面還原後,警方將徐男等10人依妨害公務送辦。
-
沒想到檢方調查後,
坦承為「維護警方形象」涉嫌滅證的許姓前所長→緩起訴;
縱放人犯的顏姓前副所長→不起訴;
10名黑衣人,只有砸壞螢幕的徐男一人→依毀損公物罪起訴。
-
而且,台北地方法院於8月19日開庭,徐男與當時值班員警以8,000元的條件低價成立和解(賠償新螢幕部分仍待單位確認)。
-
個人認為,維護治安、公正執法是警方天職,對於衝進派出所叫囂、砸壞電腦螢幕的黑道份子本來就應該依法逮捕嚴辦,才能維持社會秩序及執法尊嚴。
-
前所長知法犯法,坦承滅證還遭緩起訴,已有縱容犯罪之嫌;
-
針對顏姓前副所長的不起訴處分竟還認定:顏男僅對徐男施以強制力"制止",而非予以逮捕,待其情緒和緩後讓徐離去,並非故意縱放。
所以,未來若有人因為情緒不穩而大鬧警局、任意損壞公物,是否都可以要求比照辦理,只要接受制止,就可以不被逮捕呢?
-
至於10名黑衣人衝入警局叫囂,正面挑戰公權力,卻僅起訴徐男一人,已經顯有不妥,嗣後還以超低價和解,除了與台北地方法院109年度簡字第2455號的判決前例(與警員各以3萬元達成和解,且願意以1萬5,000元賠償電腦螢幕損害)不符,更有輕縱黑道份子之嫌。
-
衞航認為執法單位不宜對黑道份子「高高舉起,輕輕放下」,類似案件實有徹底檢討改進之必要,加強公正執法,才能真正符合人民期待。
「當教官的條件」的推薦目錄:
- 關於當教官的條件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當教官的條件 在 時代力量 New Power Party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當教官的條件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當教官的條件 在 [哈拉] 營長級當學校教官? - 看板Militarylife 的評價
- 關於當教官的條件 在 當兵後才知道教官多大- 男孩板 的評價
- 關於當教官的條件 在 「我要當教官」~僅3千缺額軍官擠破頭月薪9萬但角色職務多 ... 的評價
- 關於當教官的條件 在 解讀國軍軍事新聞- "據警方調查,該名42歲江姓女教官是少校 ... 的評價
- 關於當教官的條件 在 一位軍訓教官之敘說研究-教學、輔導管教與自我認同 的評價
當教官的條件 在 時代力量 New Power Party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還記得前一陣子轟動全國的「松山之亂」嗎?
台北市政府警察局松山分局前楊姓教官於今年4月16日凌晨,在警局外與人發生衝突,遭一群黑衣人上前圍剿,甚至衝進中崙派出所叫囂、砸壞電腦螢幕。
為求大事化小,當時松山分局長安排楊姓教官與黑衣人之一的四海幫徐姓男子,「公開握手和解」,聲稱徐男已寫悔過書,所內監視器也沒錄到畫面;後經議員質詢追問,台北市警局才坦承畫面遭人為刪除,還原畫面還原後,警方將徐男等10人依妨害公務送辦。
沒想到檢方調查後,
➡️ 坦承為「維護警方形象」涉嫌滅證的許姓前所長→緩起訴;
➡️ 縱放人犯的顏姓前副所長→不起訴;
➡️ 10名黑衣人,只有砸壞螢幕的徐男一人→依毀損公物罪起訴。
而且,台北地方法院昨日(19日)開庭,徐男與當時值班員警以8,000元的條件低價成立和解。
時代力量認為,維護治安、公正執法是警方天職,對於衝進派出所叫囂、砸壞電腦螢幕的黑道份子本來就應該依法逮捕嚴辦,才能維持社會秩序及執法尊嚴。
前所長知法犯法,坦承滅證還遭緩起訴,已有縱容犯罪之嫌。
針對顏姓前副所長的不起訴處分還認定:顏男僅對徐男施以強制力制止而非予以逮捕,待其情緒和緩後讓徐離去,並非故意縱放。
所以,如果以後有人也因為情緒不穩而大鬧警局、任意損壞公物,是否都可以比照辦理、不會被逮捕嗎?
至於10名黑衣人在警局叫囂,卻僅起訴徐男一人,還以超低價和解,除了與台北地方法院109年度簡字第2455號的判決前例(與警員各以3萬元達成和解,且願意以1萬5,000元賠償電腦螢幕損害)不符,更有輕縱黑道份子之嫌。
執法單位對黑道份子「高高舉起,輕輕放下」,讓民眾難以信任對執法單位貫徹掃黑的決心。類似案件實有徹底檢討改進之必要,加強公正執法,符合人民對社會治安的期待。
當教官的條件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健身,也健心:傳奇教練丹約翰的人生與肌力訓練講堂」推薦序
肌力訓練,是一段豐富的旅程
怪獸肌力及體能訓練中心總教官 何立安博士
沒有比旅程更適合形容訓練這件事了,沒錯,在不同的場合裡,我們會說肌力訓練是科學、肌力訓練是技術、肌力訓練是人類文化的資產,不過,如果你真的想要形容肌力訓練從開始到結束的整個過程,那真的很像一段曲折離奇的旅程。丹.約翰很知道這件事,所以,他選擇了用小品文集的方式,述說這趟旅程。
這對於想要接觸硬底子訓練科學的人來說,這種切入點可能會讓人覺得十分錯愕,新訓練時代之所以來臨,正因為運動訓練成為一門獨立科學,我們有實驗室、研究所、博士班,甚至幾乎要有自己的象牙塔,這時候突然把一個這麼科學的東西,透過描述生活的點點滴滴的過程,以感性的口吻來述說,彷彿背離了所有科學的鋼鐵規律。但是,如果你願意細細品味,你就會發現從這種口述經驗的小品文集裡,你很可能獲得比教科書更多的有用知識。你可以熟讀所有運動科學的教科書,但是仍無法解釋為什麼某種以前有效的訓練方法突然對你無效了,但是另一種看似無用的方法卻突然奏效。你也可以抬出所有恆心毅力,遵守所有科學原理卻一無所獲,但隨性輕鬆訓練一陣子卻開始突飛猛進。訓練就是這樣,有時看似很科學,但是卻又不太規律,看似很沒道理,卻又不是全然不可預期,這現象像極了旅程,你可以上網搜尋所有的相關知識,甚至調出最艱澀的水文地質氣候人文資料,但是怎樣都無法取代親自走一趟的經驗。
為什麼訓練這件事如此捉摸不定呢?不是因為訓練不科學,而是因為牽涉的因素太過廣泛,同一時間檢視每一條道理的細節,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但是後退一步,從宏觀的角度著手,反而可能同時做對了無數的細節。舉例來說,肌力訓練不外乎刺激、疲勞、恢復和向上適應這幾件事,所以理論家會跟你說:「你現在呢,就是要找一個『適當』的刺激,之後你可能會感覺到『有限度』的疲勞,不過別擔心,如果你有『好』的恢復條件,那你就可以獲得『顯著』的向上適應,於是你就進步囉。」這樣的敘述一點都沒有錯,也絕對不會沒有用,但是,每個真正扎扎實實訓練過的練家子都知道,在你找到那個『適當』的、『有限度』的、『好』的和『顯著』的什麼和什麼之前,那是一個摸著石頭過河的過程,你會經歷失敗、挫折、成功、驚喜,偶爾會恍然大悟,但接著又無比困惑,這並不表示前面那些對於訓練的科學論述有任何錯誤,而是這個論述底下隱含的變因實在太多,你幾乎不可能同時完全掌握。
那丹.約翰會怎樣處理這件事情呢?舉個例子,他會告訴你說,在你打算開始一個訓練計畫的時候,你要記得「出席」、「不放棄」和「問問題」這三件事,因為這是要做成功任何一件事的必經之路。出席:你必須親臨現場,挽起袖子真的做你該做的事;不放棄:很少有事情只需要做一次就結束,訓練是一個累積性的功夫,你必須要不斷重複再重複;問問題:事情不會百分之百如你預期,訓練也不會,而你必須要持續問自己,現在到底是在面對怎樣的問題?可以怎樣修正?需要做出哪些改變?因此,「出席、不放棄、問問題」這三件事,變成冷硬的運動科學和追求真實人生的運動表現之間最重要的橋樑,你不再硬闖那個死守教條但做不出成果的死胡同,也不會因為人間世事無常變幻莫測,就認為一切虛無飄渺無從掌握,乾脆放棄。
在丹.約翰的訓練版圖裡,肌力訓練從來就不是獨立在人生之外的一件事,反之,肌力訓練有賴整個人的生活方式、行為風格和思想習慣去配合,你不可能吃得很糟、睡得很糟、不注重衛生甚至不注重交通安全,然後期望肌力訓練可以給你帶來福祉,事實上,你需要把生活的各個面向調整好,讓身體充分的恢復到可訓練狀態,然後進行下一次訓練,並且期待這樣的循環可以為你帶來真正的改變。而這看起來像是把已經夠複雜的訓練科學,擴及到變項更多的整個人生,好像越來越脫離你的掌握,實際上,這樣反而更貼近了現實,而這現實就是:訓練像一個旅程,你不僅僅需要水文地質氣候和人文的科學調查資訊,你更需要一個識途老馬來告訴你,哪些準備要做足,哪些風險該避開,哪些風景不該錯過,如此一來,你會有一趟最滿足的旅程。
丹.約翰對「簡單肌力」的詮釋,簡直可以用精彩絕倫來形容,雖然簡單肌力另有一本專書,但是在這本內外兼修的文集裡,真的不能不提到簡單肌力。如果你不曾接觸過這樣的概念,那麼它對你可能會有革命性的影響。傳統的肌力訓練法則裡,都充滿了對「未來進程」的規劃,「你如果把你最大肌力的百分之多少,做個幾組幾下,每週做個幾次或幾次,經過幾週之後,就可以將強度提高到百分之多少到多少,然後再進行幾組幾下的訓練,這樣一來,在幾個月之後你就可以舉起多少或多少的重量。」這樣的敘述屢見不鮮,有些時候幾乎像是算命仙一樣,試圖鐵嘴直斷你的未來,但是實際上我們經常發現,預測的數字與真實的事件總是有些距離,這些差異往往被忽略,或是被隨便歸因,或甚至被視為正常的誤差值。許多時候誤差之大,幾乎到了讓人懷疑預先規劃的必要性。但是很少人發現,預先規劃之所以往往變成過度規劃,是因爲我們少考慮了一個因素,就是我們的身體對重量刺激產生的實際反應。
「簡單肌力」的原理,正是反其道而行,它完全不規劃你應該要從多重開始訓練,它只給你幾條簡單的規則,然後讓你持續一直去「摸」重量,不預先規劃,所以純粹憑感覺,尋找你覺得輕鬆愉快的重量,然後在還沒累、還沒喘,甚至有點不過癮的情況下,結束一天的訓練,其他明天再說,如果練著練著覺得輕,就加重量,如果覺得重,就減重量,然後就這樣一直練下去。然後,就在不經意的某一天,你破紀錄了。
關於簡單肌力的細節,當然你要從書裡仔細閱讀,但這種訓練看似隨性,其實卻扎扎實實抓住一個很多人都忽略的重點,就是既然肌力訓練的基本原理,是對身體施予刺激,然後期待恢復後的向上適應,那我們為什麼不讓身體來決定怎樣的劑量我們恢復得最好?畢竟無論教科書說多少的重量有助於提升最大肌力,如果你無法從這訓練中恢復,結果還是只有停滯甚至退步。讓身體決定訓練強度,讓身體決定何時往前進,讓身體決定何時減量休息,讓身體永遠都處於沒傷沒痛且精力充沛的狀態,其實對很多人來說,成功率遠高過用盡恆心和毅力去艱苦完成的課表。
總之,看這一本書,像是一位識途老馬,在述說著訓練旅程上會發生的一切,你可以用簡單肌力的概念去「簡單閱讀」這本書,在不知不覺之間,你會發現許多過去艱澀難解的問題,在丹.約翰的陪伴下豁然開朗,其人,其書,就是這麼神奇。
當教官的條件 在 當兵後才知道教官多大- 男孩板 的推薦與評價
還記得國中高中時狂嗆教官,大一軍訓課愛去不去的,當兵後才知道,教官的階級在部隊是可以橫著走的啊,通常學校教官軍階是少校至上校,上校幾乎等於是 ... ... <看更多>
當教官的條件 在 「我要當教官」~僅3千缺額軍官擠破頭月薪9萬但角色職務多 ... 的推薦與評價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我要 當教官 」~僅3千缺額軍官擠破頭月薪9萬但角色職務多│記者陳君傑謝孟哲│【LIVE大現場】20171229│三立新聞台. 58K views · 5 years ago ... <看更多>
當教官的條件 在 [哈拉] 營長級當學校教官? - 看板Militarylife 的推薦與評價
大家安安
本肥進營區知道軍中位階後
才了解..
媽呀原來之前回學校辦兵役折抵
學校教官都是中校上校….
在營區可以橫著走路了
那他們來學校算是爽缺還是屎缺呢?
怎麼不讓班長來練一下,反而叫他們來
-----
Sent from JPTT on my Asus ASUS_X01BDA.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1.71.143.234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ilitarylife/M.1574579386.A.DD8.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