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以為愛可以讓自己幸福,追求男女關係,尤其女性,容易以男友為中心,對方的一通電話一封訊息,足以影響妳的心七上八下,臉書、IG佈滿了恩愛照,我發現這是一個很危險的事情,因為當你把幸福依賴在別人的給予上,你終究敵不過生活的變遷、人心的變化,沒有人可以真正的滿足你,唯有獨處的能力與工作才可以。
和大家分享一位受過嚴謹精神分析訓練的英國精神科醫師,史托爾,他是主張好的人際關係不是幸福的唯一來源,他認為愛被理想化被視為得救的唯一途徑,這樣非常容易受到傷害,他提醒大家不要忘記費洛德曾說過精神健康的要素是愛與工作的能力,只是許多精神分析都太專注於人際關係,而忽略了自我獨處的能力。
關於獨處的能力,另外一個話題,和大家分享,獨處可以激發你的天賦,孤獨可以培養想像力有助於大腦的整合與潛能的發揮,英國童話作家碧瑞斯.波特 就受到孤獨的童年激發他的想像,很多偉大的發明家都是孤獨的,包括牛頓與貝多芬。
這些偉大的創作家一生少許有性愛或是其他的親密關係,但是他需要長時間孤獨的研究和寫作,他在與人為伍同樣也很快樂活耀與社交的生活,但是他的自尊與樂趣卻主要來自於他的工作,這點在他們自傳很容易看見。
對於習慣在網路上曬美食貼美圖的平凡男女,雖然不是上述的天才,但若成天流連虛擬世界,八成是缺乏孤獨的能力,這其實是一種逃避面對真實自我的能力不足。
以心理學來說,從當代盛行的各派精神分析理論流傳下來的看法,我們普遍相信人類是社會性動物,從生到死都需要他人的陪伴和喜愛,而且親密人際關係,是主要的幸福來源,
但是你可以發現許多創作者、哲學家、藝術家、發明家、思想家...很多都是不曾建立家庭或親密的關係,
他們也不把愛情當成唯一的追求與幸福來源,這些天才機乎很喜歡孤身一人,他們因本身天賦而受人敬畏、遭人嫉妒,他們也常被視為異數,很自然的用自己的方式生活,
那這些人是否被判定為人格障礙對於人際關係的無能?
但這些人,不論是音樂、藝術、宗教、科學、還是史哲學領域他們都對自身的天命及潛力有著極高的需求,不論從哪個角度來說似乎都很難判定這樣的人具有不健康的人格走向。
許多創造者的幸福都至於工作不是愛,而是高度抽象概念形成需要長期孤獨與極度的專心,一個人若有了配偶子女的牽絆就很難孤獨或專心。
我們要找到自我價值,就是先找到興趣,興趣無論是記錄歷史、從事證券或是股票買賣、設計工具、彈奏鋼琴,或是從事園藝,都可以使人幸福快樂,主要是興趣的重要性遠大於精神分析師的想像。
在我們認識的人當中一定有些人因為投入興趣無論他們的人際關係是否圓滿,婚姻是否順利,他們同樣擁有意義非凡的人生,因為他們有孤獨的能力與生活的興趣。
愛情愛情和友情固然是重要的來源但絕非唯一,不應該被理想化也不能被視為達到個人滿足唯一的途徑,婚姻大概是人際之間最親密的一種結合,但站在心理學層面來說,婚姻破裂的原因也許就是人際關係過於被理想化,如果我們不把婚姻視為幸福主要的來源那以淚水收場的婚姻就會比較少了。
如果你不先學會愛上自己一個人,你進入婚姻也會很孤獨。
你有孤獨的能力嗎?如果你有,恭喜你,可以不被任何人事物所擺佈。
#歡迎轉發
#當然我們被創造需要有肢體
#但獨處的能力會讓你強大
#不被任何人牽絆
#幸福只有自己可以給
Search
當然我們被創造需要有肢體 在 Hana's wonderland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如果你不先學會愛上自己一個人,你進入婚姻也會很孤獨。 你有孤獨的能力嗎?如果你有,恭喜你,可以不被任何人事物所擺佈。 #歡迎轉發 · #當然我們被創造需要有肢體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