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故宮很好玩
#ARVR3D通通有
#不用曬太陽就可以逛
大家知道「線上故宮」嗎?前一陣子我去逛了幾次,非常好玩,有AR/VR、3D、Podcast、Google Arts & Culture等各種介面,來跟大家介紹幾個有趣的。
首先是 #720度VR虛擬實境 ,帶你從故宮正門一路往裡走,平常曬太陽走到腳酸的超大場地和樓梯。在線上故宮,點點箭頭,就身歷其境!
也不用擔心不知道從哪裡逛,線上故宮同樣也有設定各種主題精選路線,就像有導覽員帶著你逛各個展間。我最喜歡「皇帝的玩具箱」,可以一覽皇帝過去把玩的珍品、金銀文物!
故宮最有名的 #翠玉白菜 、 #肉形石 、 #龍藏經 等經典收藏。在線上故宮,設計成3D展示,可以左翻右翻、各種角度觀賞,甚至比去現場看的還清楚😍
線上限定和Google Arts & Culture合作的展覽,精挑細選19個主題,也很值得看,未來也期待會有更多的展出。
其他還有開播到第三季Podcast,每一集講述不同文物故事,例如「張大千其實有些叛逆」、「朕知道了!揭露奏摺秘辛」、「古代的移動便利商店」,光是主題就讓人很想一探究竟。
還有 #線上展覽,除了故宮自己策展,也邀請民眾親自參與線上策展,用不同的角度詮釋文物。像是「超想睡特展」,介紹過去各種形態的床以及與床有關的圖畫,我才了解原來床在古代不僅是臥具,更是坐具被當作椅子使用。
Youtube頻道,不僅有文物與展覽精彩的介紹影片,還有一個相當新穎的主題叫作 #古畫動漫 ,讓書畫上的人物動了起來,就像在看動漫一樣。
#線上故宮
#還可以更好
今天正好教文委員會安排國立故宮博物院 National Palace Museum吳密察院長業務報告,我趁機和吳院長討論線上故宮怎樣可以更好。
院長說,故宮自2000年以來便開始投入 #數位 工作,只是過去都統一放在官網裡。隨著數位內容發展越來越多,又因為疫情,便另外成立 #線上故宮 集結所有的數位資源,讓民眾更容易使用。
#實體故宮國外遊客佔快8成
#線上只佔2成
統計顯示,2019年實體故宮遊客共350萬人次,國外遊客276萬人次,佔整體的78.86%。
但線上故宮2020開辦第一年的500多萬瀏覽人次,國外瀏覽量卻僅佔兩成。
還有,實體八成的國外遊客以中國、日本、南韓等國為大宗;線上兩成的國外旅客改變成以美國、日本、香港、新加玻等國為主。
明顯的是 #中國 消失了,院長回應我中國民眾可能是受到網路 #防火牆 的限制而無法瀏覽。
但我也發現,除了中國, #南韓 也不見了。
目前故宮官網的語言設定分別有中文、英文、日文;而線上故宮只有中文與英文。或許是因為語言限制,影響國外遊客瀏覽的便利性,我建議院長可以研究看看增設線上故宮的語言。
故宮作為我國最重要的博物館,實體遊客減少,正是 #化危機為轉機 的機會。
實體故宮外國遊客很喜歡,就要想辦法在線上故宮呈現,拉高線上故宮的國外遊客到訪數及比例。尤其是後疫情時代,台灣民眾有實體到訪的機會。外國遊客實體機會減少,必須要把遊客導入線上;更要努力觸及更多國家。
#線上故宮只計算總瀏覽人次
#改變計算項目才能對症下藥
#改善線上瀏覽品質
目前只有計算 #總瀏覽人次 作為成效指標,無法得知遊客平均在網頁的停留時間、不重複瀏覽量、跳出率、瀏覽頁數等資訊。
舉例來說,瀏覽者在網頁停留的時間越高,也就代表內容品質會讓瀏覽者想看完。跳出率越低,也就代表瀏覽者有再次點擊網站內的其他內容。
所以我也建議院長,要增加線上故宮的成效指標,加以分析研究,才能精進使者的線上體驗。
#線上帶動線下
#更好線上故宮可以吸引更多實體遊客
我認為線上故宮除了因應疫情,還要隨著數位科技發展做整體設計。更好的線上體驗,會促進瀏覽者「想要去現場看一看」的動能;就像我們看到超美的景點照片,也會想著有機會要去看看實體。
線上故宮絕對是一個值得再更多投入的方向,期許故宮進一步行銷到國際各國,帶動臺灣觀光。
#來逛線上故宮
https://theme.npm.edu.tw/npmonline/
邀請大家有空逛一逛、看一看。留言分享發現了什麼有趣好玩的內容,或是告訴我還有什麼可以精進的方向。
也請大家一起分享給你的朋友、家人,讓更多人都能參觀這麼棒的線上故宮!
同時也有97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8萬的網紅公視新聞網,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日本知名作家村上春樹,陸續捐贈自己的作品跟專訪文章、書評等給母校早稻田大學。校方以這些資料為基礎,請來建築大師隈研吾,將舊校舍改建為「村上春樹博物館」,預計在10月1日開放。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公視新聞網】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546141 - 由台灣...
疫情 博物館 在 IC 之音 FM97.5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顫動的靈魂,終於得以解放
「即日起至5月28日止提升全國疫情警戒至第三級,措施如下:
關閉觀展觀賽場所,包括展覽場、展演場所、表演廳、博物館、美術館……」
那天起,所有藝文展覽活動按下暫停鍵,充滿回音的美術館、大門深鎖的表演廳,種種畫面在腦海中依舊清晰。但還好,我們的努力讓一切有所改變!
被迫延期的展覽再度開放!其中令藝文迷最期待的莫過於「塩田千春:顫動的靈魂」巡迴個展。《藝術ABC》規劃三集節目,特別邀請擁有14年專業導覽經驗的郭金福老師,與聽眾分享此展。
詳細全文點我:https://pse.is/3q5cma
前往收聽《藝術ABC》:https://pse.is/3mrfr4
訂閱我們:https://pse.is/3f9p2f
---------------------
以下是本週為您精選的節目內容👇:
🔺追求自我實現,大學生就是要玩社團!
🎧https://pse.is/3jgqn4
🔺AI晶片設計實驗室超展開
🎧https://pse.is/3pvql3
🔺藝術史上最短暫卻最激烈的碰撞-高更、梵谷
🎧https://pse.is/3jm33l
---------------------
IC之音由衷感謝您的支持,如果您喜歡這期電子報內容,我們竭誠歡迎您分享給所有親朋好友們,讓更多人聽見我們的節目,使知識傳得更遠,滿足更多好奇心。
#IC之音電子報 #IC之音 #電子報 #藝術ABC #陸潔民 #塩田千春 #顫動的靈魂 #郭金福 #藝文展覽
疫情 博物館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老版友們應該有些人有印象
從這棟年糕博物館還在蓋的時候我就一直引頸期盼想去
它們延後開幕沒去成
之後就疫情爆發連飛都飛不出去了🥲
看照片感覺很好玩 好!想!去!
疫情 博物館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日本知名作家村上春樹,陸續捐贈自己的作品跟專訪文章、書評等給母校早稻田大學。校方以這些資料為基礎,請來建築大師隈研吾,將舊校舍改建為「村上春樹博物館」,預計在10月1日開放。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公視新聞網】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546141
-
由台灣公共電視新聞部製播,提供每日正確、即時的新聞內容及多元觀點。
■ 按讚【公視新聞網FB】https://www.facebook.com/pnnpts
■ 訂閱【公視新聞網IG】https://www.instagram.com/pts.news/
■ 追蹤【公視新聞網TG】https://t.me/PTS_TW_NEWS
■ 點擊【公視新聞網】https://news.pts.org.tw
#公視新聞 #即時新聞
疫情 博物館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荷蘭梵谷博物館在當地時間16日公布已故知名畫家梵谷,過去不曾公開、被私人家族收藏一百多年的素描練習畫作。這幅畫名為《筋疲力盡》,被認定是梵谷作品《永恆之門》的初稿。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公視新聞網】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545286
-
由台灣公共電視新聞部製播,提供每日正確、即時的新聞內容及多元觀點。
■ 按讚【公視新聞網FB】https://www.facebook.com/pnnpts
■ 訂閱【公視新聞網IG】https://www.instagram.com/pts.news/
■ 追蹤【公視新聞網TG】https://t.me/PTS_TW_NEWS
■ 點擊【公視新聞網】https://news.pts.org.tw
#公視新聞 #即時新聞
疫情 博物館 在 從從唐從聖官方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主持人:從從唐從聖 + @賈桂琳阿龜
導覽解說員:北投文化基金會 - 朱孝慈
拍攝地點:
A.北投溫泉博物館
B.新北投車站
C.北投瀧乃湯浴室
主辦單位:經濟部中小企業處
協辦單位:台北市溫泉發展協會
時序漸入初秋,又來到適合泡湯的季節,隨著疫情降級,這時來趟溫潤舒暢的溫泉之旅,舒緩緊張的身心,還可增進新陳代謝,對免疫力提升也很有幫助。
歡迎大家來北投泡溫泉喔!【好物快購 X 台北市溫泉發展協會好湯網】
https://taipeisprings.brandstudio-ec.com/
●本片拍攝依據疫情指揮中心及文化部拍攝防疫管理措施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