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書活動】
#運動傷害完全復健指南 https://bit.ly/2wfQAuo
這是一本全面的導覽書籍,帶你綜觀從復健到運動表現的過程中可以使用的實務工具、技術及系統,幫助你建立一套可以因運動員情形不同而調整的復健模式,並在與其他專業合作的過程中找到自己的定位。本書將帶你屏除僵固的想法,重新思考既定觀念,並納入新觀點。」
✔專業教練、臨床醫療人員與進階運動者的必讀之作!
✔功能性訓練專家麥克.波羅伊推薦
✔全美最大全方位運動訓練機構EXOS創辦人Mark Verstegen專文作序
任何層級的運動員都難免陷入因傷而無法上場的困境,這也使臨床工作者的角色變得至關重要。為了讓運動員可引進快重返賽場,各個臨床專業,包括醫師、物理治療師、運動防護員、專業教練,以及參與在其中的每個人都必須密切合作,並且將運動員的利益擺在第一,才能讓復健過程更有效率。
然而,建立一套連接專業之間的系統並不容易,過去單一角度的研究與訓練容易讓我們以狹隘的視角看待這個其實亟需互相合作的過程。
現在,這本《運動傷害完全復健指南》補足了這個缺口,它為參與回場過程中各階段的專業人員,從傷害評估、疼痛控制,心理恢復到生理訓練,提出了一套包含中西醫學、各學派的建議的復健系統,並解釋各專業在過程中扮演的角色,是一本臨床專家必讀的完全指南。
本書作者蘇.法松擁有二十餘年的臨床與教育經驗,特別是在運動防護、物理治療及肌力與體能訓練的專業上。多年來與其他專業合作的經驗讓她體認到「好的復健系統必須以運動員為本」,因此著作了這本書。法松包容各專業的精神深深影響了許多專家及運動員,閱讀本書,你將會看見自己所屬專業的定位,以及與其他專家合作的契機與重要性。
📙看更多 #臉譜出版《運動傷害完全復健指南》https://bit.ly/2wfQAuo
===========================================================現在只要在2020/04/13(一)下午15:00前,按讚「城邦讀書花園」官方粉絲團,公開分享本文,並在本文下方留言:@_____ 「我想看《運動傷害完全復健指南》從修護傷痛至恢復運動表現,國家級防護員提供最完善的照護技術與訓練系統,讓你順利重返賽場。」
🎁就有1位朋友可獲得《運動傷害完全復健指南》1本哦!
※得獎名單將於2020/04/13(一)晚上20:00前公布於粉絲團:)
※得獎名單會直接在原贈書活動貼文上,以「留言」方式公布。
※贈書寄送限台澎金馬地區。
※城邦讀書花園粉絲團擁有變更活動內容的權利。
疼痛評估臉譜 在 徐國峰 HSU KUO FENG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Melt Method 與 Pose Method 的共通點】
前陣子剛收到Melt Method的二版書,但一直沒有時間重讀,最近重讀之後才更加認識到這本書的寶貴,而且Melt Method這套體系也很強調「知覺」的重要性,因為當時還不懂得「知覺」是什麼,所以對書中的這個部分很無感,但現在讀來竟跟Pose Method所強調的技術訓練與知覺開發產生強烈的連結,所以打算花時間好好來研究與實作書內的內容。
這本書在2012年的時候是由我負責審書推薦給出版社,重新檢視當時的審書報告,最後一段寫道:「我個人非常喜歡這本書,甚至會一再重讀。因為裡頭有許多新的觀念與知識,而且作者本人的知識背景、思考邏輯、實作與治療經驗太豐富,所以得值得信賴。」
審書報告的最後一個問題是:你會如何評斷? 當時選的是「非讀不可」,而且立即請美國的朋友把MELT的按摩工具和教學DVD買回來研究。
很幸運的,這本書最後在二〇一三年於台灣順利出版,看來這幾年來也獲得讀者的支持,今年五月再版。本書的作者蘇.希茲曼(Sue Hitzmann) 原本身兼有氧舞蹈的老師與健身教練,曾上過《肌肉健身雜誌》的封面人物,經常在美國健身界大會擔任主持人,在當時可是美國健身界的知名教練,但後來有天早上起床後腳跟疼痛,接著擴及到上唇麻痺,長期都解決不了,最在顱薦骨治療師的幫助下,一次就解決了,使她忽然對治療這個領域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十多年後創立了MELT,代表的是「肌筋膜能量長度技術」(Myofascial Energetic Length Technique的)的縮寫。
希茲曼在自序中的一段話也深深打動我:「我沒有研究領域背景,也沒有博士或醫師執照資格,而熱愛人體科學和它的運作模式一直影響著我,讓我花了超過二十年的時間學習任何首人類身體相關的一切。……我獨立研究神經學和筋膜學,加上研究圈的熱情擁護,證實並啟發我的徒手治療工作與MELT療法的開發。」(台北:臉譜,二版,22頁)
重讀之後,有很多的啟發。印象最深刻的部分是希茲曼對「重新連結」這個概念的重視,下面引用書中95~96頁:
--
每一個連續動作前後做「重新連結」的重要性,我是在工作室和琳恩做完第一次檢測後的幾年才發現的。有一位和我學MELT療法技術的學生來告訴我:「我發覺做MELT療法一陣子後,它就無法完全發揮作用,或者持久了。」我問他:「你說的無法發揮作用是指什麼?你檢測時,沒感覺到改變嗎?」他回答我:「這個嘛……我已經知道它的好處是什麼了,所以也沒再確實做檢測了。」
我也沒真的預先想過自己接下來該說什麼就回他說:「嗯……如果你不做檢測,怎麼會知道它是否發揮作用,然後評估當中的改變呢?重點不在於你知道或感覺到改變,而是你的自律神經系統能意識到改變。你想要連結無念的本我(non-thinking self),傳達想幫助自己的企圖。可是如果你不停下來,讓『自動導航器』去偵測身體的失衡,身體要如何徹底明白你正在為它做的一切呢?」
我發現自己先前從來沒有將「檢測」的重要性講得這麼清晰明白。這番話實在太有道理了。如果每一個連續動作的前後階段不做「重新連結」,你會失去一半以上的MELT療法成效,因為「自動導航器」無法偵測到你處在失衡與錯位的狀態,所以它無法有重新校準的機會。我在這時候也領悟到檢測真的是MELT自我療法中的強力關鍵。每一個MELT連續動作的前、中、後的檢測,是為身體創造最持久改變的必然要件。重新檢測給「自動導航器」有機會重新接收到自己的全球衛星定位系統訊號。這也是我之所以在MELT療法中,將「重新連結」擺在4R的第一位。
--
4R是MELT Method的四個核心概念:
1) 重新連結(Reconnect)
2) 重新平衡(Rebalance)
3) 再水合(Rehydrate)
4) 釋放(Release)
目的都只有一個:解決身體裡「卡住的壓力」。其中,「重新連結」這個概念最重要, 它其實就是治療最後的「自我檢測過程」,希茲曼在書中非常強調它的重要性,過去看不懂,但現在知道它好比PoseMethod的技術訓練動作之後都要「慢跑」一樣。它正是在把「改變」連結到無念的本我(潛意識),傳達想幫助自己想跑得更好的企圖,使「自動導航器」逐步接受新的跑姿。所以羅曼諾夫博士強調每一個跑步技術練完一定要慢跑,才能讓關鍵跑姿的知覺內化到跑步動作中。這就跟希茲曼強調每一個療程結束都要檢測一樣。
非常有意思!
疼痛評估臉譜 在 VAS疼痛評估量表(台語)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進入診間以前要幹嘛勒 懇請大家幫忙填寫#VAS 疼痛評估 量表#彰化秀傳骨科部#關節重建科#古鳴洲醫師#VAS # 疼痛評估 量表 醫師介紹看這 ... ... <看更多>
疼痛評估臉譜 在 安美得生醫- 手術後傷口的疼痛是最讓人感到擔心的原因之一 ... 的推薦與評價
手術後傷口的疼痛是最讓人感到擔心的原因之一大家知道「臉譜疼痛評估表」是什麼嗎? ... NATROX® Wound Care is a specialist wound care company based in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