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時光倒轉,我會堅持放回父親的鼻胃管嗎?】
父親在過世前一年多,一年內因吸入性肺炎住進台大醫院三次,在與六位兄弟姊妹討論過後,我代他簽署了「不施行心肺復甦術」(DNR),同時最後與醫療團隊商量下,決定接受「鼻胃管攝取營養」的醫療決定。
我深知對一位神智清楚,最喜歡美食的老人家,接受這種生活方式是何等的困難,但在理智的衡量下,他十分勉強地答應了。最初他偶爾在深睡中,不自覺地自己動手拔掉鼻胃管,而他老人家尷尬地向我道歉的神情至今仍是我的夢靨。
之後每個月在幫他更換鼻胃管時,都會在前一晚拔管,讓他當晚睡得十分舒適,而隔天一早再幫他換上新管。幾個月後,他開始告訴我,他實在不願意再插回鼻胃管,「這種存活沒有尊嚴,沒有品質,不如不要活」。
後來他甚至一直搖頭拒絕,直到我告訴他,再這樣拖延下去我上班會遲到,他才閉上眼睛,滿臉不高興地讓我插上新的鼻胃管。在上班的捷運車上,有時我會想到幾分鐘前父子互相道歉的情景,而忍不住流下淚來。
2008年父親在沈睡中安詳過世,但我偶而仍會回想到那一幕我堅持他接受鼻胃管的難忘情景,而不自覺的愧疚落淚,因為我實在沒有理由強迫他接受這種他認為「沒有尊嚴的存活」。父親過世時雖然已經衰弱臥床好幾個月,但他心智清楚,他的意見應該被尊重。我們提供營養,延長生命固然重要,但當事人對「人生的意義與目的」的看法,應該遠比家人活過百歲的紀錄來得重要,我們這樣執意繼續使用鼻胃管到底是為了誰?
當台灣通過「病人自主權利法」之後,我常會想起,如果我們當年有機會讓他老人家主動與子女們討論自己人生旅程的最後階段要怎麼「走」,讓家人了解他的願望,我們一定能使他更無憾地走完美滿的人生[1]。
■我是醫師,我不要被插鼻胃管
第一次看到這位病人,只見她的雙手被綁著,很激動一直要去扯鼻胃管,甚至連腳都扭動起來。老太太的兒子對我說,她在家裏就是這樣,一不小心,鼻胃管就會被扯掉,把手綁起來是不得已的。
我試探性的問了這個兒子,「如果是您自己,您要這樣插著鼻胃管,然後被綁手嗎?如果是我,當我吞不下,我就要死了,我不要被插鼻胃管。」
兒子說:「最好不要插,但這也是沒辦法的事呀!一個人不能吃,就沒有營養,沒有營養會死吔,總不能看著媽媽活活被餓死吧?醫師,沒有鼻胃管,怎麼可以呢?」
結果,這個病人住院三天中自拔二次鼻胃管,就在第二次自拔管路當下,我剛好走進病房,我說:「鼻胃管不見了!」,只見媳婦冷眼的對著外籍看護說:「妳是怎麼顧的?」,可憐的看護說:「我就要翻身,才鬆綁,她就自拔了。」
好令人心酸的場景,但這樣的場景、類似的對話,每日不斷地在臺灣各地上演著,這是一個講究孝順的國度嗎?
在加護病房裏,曾經有一位九十多歲的老先生向我哭訴:「醫師,我又沒有做壞事,為什麼把我綁起來?」被插鼻胃管的病人吃下的食物,沒有經過味蕾的品嚐,無法感受到食物的酸甜苦辣,他們常說:「醫師,我都沒吃。」[2]
■居家醫療醫師陳乾原,自插鼻胃管實驗後的省思
試想插著一條塑膠管,從鼻腔通往胃,過一天的生活。吃飯、洗澡、睡覺,都不能拿下,那會是什麼樣的感覺?居家醫療醫師陳乾原,曾嘗試自行插鼻胃管,親身體驗患者的感受。
根據衛福部的最新統計,全台65歲以上的住院人口當中,插鼻胃管的人數多達12萬人,比例為17.94%。換言之,65歲以上住院的患者,幾乎每5人就有1人選擇以經鼻腔灌食的方式,維持身體所需的營養。儘管在醫療現場極為常見,鼻胃管卻也是生命末期最常引起爭議的醫療處置之一。例如,知名作家瓊瑤就曾為了先生平鑫濤在失智、中風後是否該插鼻胃管灌食,和繼子女發生衝突。
倘若有天,我們因故失去了自行進食的能力,究竟該不該插鼻胃管?比起紙上談兵,深耕居家醫療領域的醫師陳乾原決定自己試插鼻胃管,了解這項醫療處置對患者的身心影響。親自當過一回病人,才能以新的角度思索生命的困難抉擇。
陳乾原醫師笑說,第一次插管雖然不到3分鐘就放置完成,但插入不久後就有明顯不適感,他馬上拔出。吃完晚餐後,他再試插2次,結果竟然因為管路刺激腸胃蠕動,胃裡的食物全吐了出來!就這樣來回折騰了幾次,插管第4次,才成功完成灌食、睡過夜。
他形容,從鼻胃管灌食雖然沒有特別不舒服,但鼻腔始終有異物感,有時會需要張嘴呼吸。除了流眼淚、鼻涕外,夜間睡眠也受到影響,很難進入深層睡眠狀態。隔天一早灌完牛奶,他拿掉鼻胃管,最大的感想是:「以口進食真好!」
■既然鼻胃管會造成患者的極大不適,為什麼在臨床上仍如此常見?
陳乾原醫師解釋,插鼻胃管的患者,通常是因為疾病、老化導致吞嚥困難、容易嗆咳,或者經醫師評估以口進食所獲得的營養不足、大型手術或治療前需要灌食以獲得充分營養等。
儘管鼻胃管具有灌食、給藥方便、可快速補充營養等優點,陳乾原醫師也提到,不少意識清醒且還有力氣的患者,會因不舒服而自行拉扯鼻胃管。到頭來,家屬必須約束患者,限制其行動。
此外,愈來愈多研究也顯示,插上鼻胃管不會降低吸入性肺炎的機率。甚至若缺乏復健,口舌等咀嚼相關的肌肉會持續退化,將來誤嚥機率更高、更難恢復以口進食。
陳乾原醫師指出,從醫師的角度,若插鼻胃管無助於改變病程、增加復原機率,也不能讓患者過「自認有品質」的生活,就要審慎考慮插管的必要性。像是他有位患者是重度失智的奶奶,原本營養師評估,灌食可讓她多少恢復力氣。
但插上鼻胃管後,奶奶原有的褥瘡等問題都未改善,後來又發生吸入性肺炎。女兒同時照顧重病雙親,心力交瘁。他認為,在這樣的情況下,插鼻胃管的意義就不大。
■「透過餵食,家屬可以好好陪伴患者,反而是一個療癒的過程」
陳乾原醫師說:若吞嚥功能不佳又不想插鼻胃管,可考慮胃造口手術,藉由腹部上的管路直接灌食。或者,當患者年事已高、處於疾病末期,本人又沒有進食意願時,也可以只提供水分不餵食,不失為一種善終的選擇。
有些家屬擔心,不用鼻胃管或其他方式積極地給予營養,是不是就等同於讓患者「活活餓死」?陳乾原醫師提到,居家醫療的現場,常有許多年邁、接近生命終點的患者。他最大的體悟是,無論人的意志有多強、醫療有多進步,生命往往有自己的出路[3]。
■放棄無效醫療,讓病人走得安心!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黃勝堅總院長:「唯有認識死亡,才懂得如何善終」;鼻胃管,真的有必要嗎?鼻胃管的使用在台灣相當普遍,許多末期病人如癌症、失智症的患者,醫療人員為了維持其生命,通常都會建議使用鼻胃管提供營養,但對患者來說不但不舒服,對自尊也是一種傷害。
事實上,現在國際上的最新觀念是,不推薦末期失智病人使用任何管路,建議經口餵食,以細心的手工餵食方式,為病人保留尊嚴,並把時間留給患者和家屬。
黃勝堅院長舉例,曾經有一位腦部受傷的96歲老先生被送到急診,老先生的兒子主動告訴主治醫師:「拜託不要幫我爸爸插鼻胃管。」醫師回答:「可是不放鼻胃管就沒有營養,而且有用鼻胃管比較不會吸入性肺炎。」
兒子反問:「難道用了鼻胃管,就一定不會肺炎嗎?我爸爸都96歲了,他需要的不是再活那麼久,應該是尊嚴擺第一!」於是,老先生轉出加護病房,在子孫環繞、手中抱著愛貓的情況下安然辭世,了無遺憾又保有尊嚴[4]。
■身心健康五戒:吃對、運動、睡好、微笑、刷牙
老後最理想的境界是無病無痛,自己和家人都不必為難。在陳乾原醫師的診所中,貼有一張提醒自己和患者的「身心健康五戒」:吃對、運動、睡好、微笑、刷牙。
▶吃對:
是以低脂、少糖、少鹽為原則,吃多色蔬果並喝足夠的水。
▶運動:
每週應有3次、每次至少半小時,胸、臂、腹、腿都要動到。
▶睡好和微笑:
則是早睡早起,心情愉悅,保持身心穩定。
▶刷牙:
一般人最容易忽略的刷牙,其實和老後的生活品質關係極大。陳乾原醫師指出,牙齒刷乾淨,才能維持咀嚼能力。再加上近年研究已顯示,牙周附近的細菌會提高罹患心血管疾病的機率,也會引發身體的炎性反應,導致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影響認知功能。可以說,口腔清潔做得好,需要插鼻胃管的機率也會減少[3]。
尊重生活品質與生命尊嚴的國家,退化的老人不會被插鼻胃管,照顧者會細心地、慢慢地進行餵食,如果真的不行了,不會強迫灌食,然後老人就順著生命自然的軌道,離開人間,展開另一段靈性之旅。
在歐美澳等國,他們不會為無法自然進食的臥床老人插鼻胃管,或採取經腸道營養等延命措施,他們認為,人終有一死,如果讓老人家這樣延長死亡的時間,反而讓其人權與尊嚴受損,是倫理不容的壞事。
陳乾原醫師說「我覺得人怎麼生活,大概就會怎麼死去。」。修行在日常,好好照顧自己,生命才會有圓滿的結束![2]
黃勝堅醫師表示「時間到了,該怎樣就怎樣」,死亡是生命的最高境界,完整的死亡才會讓生命更圓滿,無論醫師或民眾都必須了解死亡,唯有認識死亡,才懂得如何善終。當醫病雙方都具備「死亡識能」(Death Literacy),理解醫療也有極限,彼此才能互相尊重,成為生命共同體,一起幫助病人走向美好的善終,而不是強制施以插管、電擊、心肺復甦術(CPR)等急救[4]。
【Reference】
1.來源
➤➤資料
[1](元氣網)「醫病平台/如果時光倒轉,我會堅持放回父親的鼻胃管嗎?」:https://health.udn.com/health/story/6001/5685714
[2](幸福熟齡)「我是醫師,我不要被插鼻胃管 陳秀丹醫師:期盼十年後的台灣,沒有被捆綁的老人」:https://thebetteraging.businesstoday.com.tw/article/detail/201906210032
[3](50+好好:用新的方法,創造自己的理想老後)「居家醫療醫師陳乾原,自插鼻胃管實驗後的省思:老後不想插管,現在該做哪些準備?」:https://www.fiftyplus.com.tw/articles/20911
[4]幸福熟齡「放棄無效醫療,讓病人走得安心!黃勝堅:唯有認識死亡,才懂得如何善終」:https://bit.ly/2URlK46
➤➤照片
[2]
2. 【國衛院論壇出版品 免費閱覽】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出版品(電子書免費線上閱覽)
https://forum.nhri.edu.tw/publications/
3. 【國衛院論壇學術活動】
▶https://forum.nhri.org.tw/events/
#國家衛生研究院 #國衛院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國衛院論壇 #衛生福利部 #國民健康署 #高齡化社會 #低效益醫療 #鼻胃管 #病人自主權利法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 / 國民健康署 / 衛生福利部 / 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 /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0萬的網紅果籽,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你的皮膚有否出現一顆顆細小的紅點?它們看似油脂粒,既不痛亦不癢,一旦弄破,隨時流血不止。這些紅點究竟是何方神聖?皮膚科專科醫生陳湧指,這些紅點叫作車厘血管痣,學名「櫻桃狀血管瘤」(Cherry angioma),是最常見的血管增生瘤。他解釋,當正常的微絲血管聚集在皮膚一個極細小的位置上,稍微鑽出皮膚...
病人自行拔管 在 麻的法課 - 邱豑慶醫師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我不是第一次幫國軍發聲,之前就寫過很多次社論,隨便搜尋也可以找得到,軍、警、醫、護四種職業我親愛的家人裡也都佔全了。
我戰的也不是國防醫,是幾個搞不清楚狀況又到處私訊騷擾我粉絲,連執照都沒有的個人,好笑的是他還私訊嗆到了軍系醫院大P的女兒,我只能幫他念聲佛號。
但這篇文我從晚餐時間收到訊息,就一直猶豫要不要寫。
老實說啦,全台灣每個人都覺得自己有優先施打疫苗的理由,我相信每個理由也都有各自合理的原因。
我猶豫的原因是,我身為一個天天要接觸第一線病人的麻醉科醫師,我身處一個有確診、有困難插管各式各樣任務都要第一個去支援的科別,我的AZ第二劑時間到卻還沒有著落,說等疫苗通知。
我家中除了我母親因為滿65歲在屏東已經打了之外,其餘同住家人包含太太都還沒有打疫苗,難道她們被我傳染的染疫風險不高嗎?
先別講醫護,醫護之外的醫事人員更是弱勢,醫檢師、放射師的家屬呢?我想大概是沒有人會理他們。
優先順序這碼子事,其實說穿了就是看各個團體的遊說力還有角力。
疫情指揮中心一直向行政院宣稱,醫護人員家屬有150萬人,所以不敢貿然開放施打,這何償不是權衡之下的決策,與醫學證據無關。
但我還是想幫忙發這篇文,軍人真的是很委屈的一群人,有事國軍幹,沒事幹國軍,然後受到任何傷害,卻不准發聲被禁言。
如果這個粉絲私訊為真,想像這種情景:
✅不准說出施打率
✅鎖卡限制你不准自行預約
✅朝令夕改,一下不准上1922登記,一下又要你快去登記
其實鎖卡加上不准自行預約登記就真的超慘超違反人權得好嗎?
雖然登記也不一定排得到,但這些人從一開始連公平排隊的機會都沒有?如果颱風又來了,救災等等勤務又是他們扛?
然後這些軍人連自己和眷屬的臉書都是一片祥和,甚麼委屈都不敢說,合理嗎?
國防部?國防委員會的委員們?
可以主持一下公道嗎?
面對我自己的太太,第一線醫護的家屬都還沒得打,國軍還一堆人不能打,然後你們個這些忘拔蛋,還在那邊對疫苗挑三揀四?真的是枉為人子。
國防部發言人
趙天麟
3Qi.tw 陳柏惟
林昶佐 Freddy Lim
病人自行拔管 在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病患、家屬與醫者,每份DNR後面都有無數的掙扎】#精選書摘
「你們看,她好有精神,」我一派天真爛漫地說:「還會舉手。」此話一出,眾護理師馬上爆出一片譁然,接下來便是手忙腳亂地壓緊病人的右手。
有位護理師悲憤地指責我:「剛才她想自行拔管,你還有心情看熱鬧!」我再度看見那位婆婆時,是幾天後的事情了,在她的病歷上已夾好一份〈不施行心肺復甦術(DNR)同意書〉。
#醫病關係 #不施行心肺復甦術同意書 #DNR #溫故知新
病人自行拔管 在 果籽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你的皮膚有否出現一顆顆細小的紅點?它們看似油脂粒,既不痛亦不癢,一旦弄破,隨時流血不止。這些紅點究竟是何方神聖?皮膚科專科醫生陳湧指,這些紅點叫作車厘血管痣,學名「櫻桃狀血管瘤」(Cherry angioma),是最常見的血管增生瘤。他解釋,當正常的微絲血管聚集在皮膚一個極細小的位置上,稍微鑽出皮膚,其後纏繞,再鑽回皮下,便會成為車厘血管痣。
陳湧醫生說:「現時確實成因未明,任何年齡的人都可以出現這類血管痣,一般在20至30歲開始出現,亦有機會隨年紀漸長而變多、變大。」在正常情況下,車厘血管痣只有數毫米大,加上大多屬良性增生,對健康無影響,一般不用太擔心,只須定期觀察其外形、大小或顏色的變化便可。「若認為有礙觀瞻,可與醫生作進一步諮詢,醫生會根據車厘血管痣的所在位置,決定合適治療方法,包括激光治療、冷凍治療或手術切除。」陳湧醫生提醒,病人不宜自行以手擠或以鉗夾等方法,移除血管痣,因為此舉只是將增生的部份暫時移除,但皮下的微絲血管仍會再度鑽出皮膚增生,並非「連根拔起」,更有機會令傷口流血,甚至增加感染風險。
影片:
【我是南丫島人】23歲仔獲cafe免費借位擺一人咖啡檔 $6,000租住350呎村屋:愛這裏互助關係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XSugNPyaXFQ)
【香港蠔 足本版】流浮山白蠔收成要等三年半 天然生曬肥美金蠔日產僅50斤 即撈即食中環名人坊蜜餞金蠔 西貢六福酥炸生蠔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Fw653R1aQ6s)
【這夜給惡人基一封信】大佬茅躉華日夜思念 回憶從8歲開始:兄弟有今生沒來世 (壹週刊 Next) (https://youtu.be/t06qjQbRIpY)
【太子餃子店】新移民唔怕蝕底自薦包餃子 粗重功夫一腳踢 老闆刮目相看邀開店:呢個女人唔係女人(飲食男女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7CUTg7LXQ4M)
【娛樂人物】情願市民留家唔好出街聚餐 鄧一君兩麵舖執笠蝕200萬 (蘋果日報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e3agbTOdfoY)
果籽 :http://as.appledaily.com
籽想旅行:http://travelseed.hk
健康蘋台: http://applehealth.com.hk
動物蘋台: http://applepetform.com
#果籽 #肝病 #皮膚科 #血管痣 #車厘血管痣 #櫻桃狀血管瘤 #StayHome #WithMe #跟我一樣 #宅在家

病人自行拔管 在 早安健康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當摯愛親屬臥病在床,醫師建議放置鼻胃管時,究竟該不該同意?」知名作家瓊瑤認為放鼻胃管是對丈夫平鑫濤的折磨,但前妻的三個子女卻持相反意見,掀起兩方論戰,「鼻胃管」也成為熱門話題。
鼻胃管是什麼?
顧名思義,鼻胃管是一種導管,因為需從鼻子一路放入胃部,管長超過100公分都有,胸腔重症科醫師蘇一峰說明,主要是患者出現「吞嚥困難」的情形時會使用。
怎麼樣的患者可能會出現吞嚥困難?他表示,老化、失智、中風等,都會造成吞嚥困難,患者就容易嗆到導致吸入性肺炎,更嚴重還可能會需要插管,進加護病房。「此時我們就會建議患者使用鼻胃管,透過鼻胃管餵食,就不用自己吃東西。」
鼻胃管的缺點
1、造成患者不適
蘇一峰醫師透露,鼻胃管是會造成患者相當不舒服的醫療處置,經過口咽會有嘔吐、咳嗽反射,因此患者插鼻胃管時,通常都會出現咳嗽、嘔吐、乾嘔等症狀。
2、裝設過程困難
「不是醫師推鼻胃管就好,還需要病人配合吞口水,」蘇一峰醫師解釋,要順利裝置鼻胃管,需要患者配合醫師吞嚥鼻胃管,就像平常吃飯一般,將導管吞進食道中。
但問題在於,有些患者已經失智或中風,無法自行吞嚥,甚至會抵抗放置,就會以咳嗽、嘔吐等方式排拒鼻胃管,導致過程非常困難。加上鼻胃管一個月必須更換一次,因此患者每個月都必須重複痛苦的過程;而有些患者因為鼻胃管造成不舒服,會自行將導管拔除,同樣又得經歷一次痛苦的重放鼻胃管的過程。
3、易造成鼻腔受傷
蘇一峰醫師說明,鼻胃管放久了容易造成鼻腔受傷,包括鼻腔壓瘡、潰瘍、出血等;放置過程也可能桶到鼻腔黏膜造成流鼻血,「其實是相當不舒服。」
胃造口是什麼?
胃造口,是透過手術或內視鏡在腹壁上打洞穿孔至胃內,擺置一條胃造廔管,作為長期灌食之用。蘇一峰醫師表示,胃造口的好處在於施行時患者幾乎沒有感覺,「有時候病人一邊看電視,我們一邊就完成了。」
比起鼻胃管,胃造口手術較舒適
雖然相較鼻胃管,胃造口聽起來對患者負擔較小,台灣目前使用率卻不高,蘇一峰醫師提及,原因在於錯誤迷思。許多人聽到「胃要打一個洞」,心裡就難以接受,因此傳統鼻胃管仍然是多數人的選擇。
蘇一峰醫師說,如果患者的鼻胃管並非暫時性的,要放置半年、一年,甚至更久,通常會建議以較舒適的胃造口、胃造廔手術替代,「而且對病人而言也是比較有生活品質的選擇。」
更多精采內容請見早安健康4月號《病床上的選擇權-關鍵18課》
全台各大超商書店熱賣中,早安健康嚴選商城免運特惠中!
https://shop.everydayhealth.com.tw/product_detail.php?product_sn=1710
【相關影片】
重症醫師的生命課程。到那一天,我不要被插鼻胃管︱陳秀丹醫師
https://youtu.be/cG-F2baV7Bs
不抽菸卻得末期肺癌!醫師警告:空汙正嚴重威脅你我生命!|蘇一峰醫師
https://youtu.be/Ej3_8PNlee4
必學!照護2堂課。鼻胃管、胃造口︱蘇一峰醫師
https://youtu.be/xnb2oZUVs3U
【相關文章】
病床上的選擇權,關鍵18問:當家人倒下,你能做對醫療、照護的選擇嗎?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21431
「醫師,幫爸爸放鼻胃管好不好,我不想看他餓死...」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13716
陳秀丹醫師:我是醫師,我不要被插鼻胃管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20744
#蘇一峰 #鼻胃管 #胃造口
----------------------------------------------------------------------------------
早安健康網站: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
早安健康FB:
https://www.facebook.com/Everydayhealth.Taiwan
早安健康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c/EverydayhealthTw

病人自行拔管 在 路RuSiRu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這場有兩個人燒了加倍,卻有人拔線,再加上我們玩的是護士,原本應該會很有趣的,可惜了。
友情演出:病人X4
另譯:黎明殺機
黎明死線播放清單Ω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_A7cMYip1Q&list=PLq0LLEuv4Oogp4GUabNfBJmO54SaIonC3
──簡介──
直播主:路、魚仔
年紀:6歲、16歲
感情狀況:放閃中
寵物(貓):點點、琪琪、燈燈
居住地:暫居地球
台龜馴養員:楊廣、南瓜、楓語、小小貓、奈特、萌萌
──配備──(能否跑動遊戲請直接詢問原價屋或巴哈討論板)
直播程式:OBS / 剪輯軟體:Aviutl
CPU:i7 6700 / RAM:DDR4-2400 16G
主機板:技嘉GA-H170-D3HP
顯示卡: MSI GTX970 4GD5T OC 鎧甲虎
擷取卡: 圓剛AVerMedia LGP2 GC510(爛)
鍵盤:Tt eSports Knucker(耐用)
螢幕:Acer KG271(CP值高)
滑鼠:FOXXRAY 熾星獵狐 FXR-BMP-06(便宜好用)
滑鼠墊:海獸迅雷防潑水電競鼠墊(不錯)
耳機:ATH-M20x
麥克風:Audio-Technica AT4040
──常見問題集──
Q:我是男生還是女生 A:重要嗎?
Q:帥不帥 A:有自信就帥,而我很有自信。
Q:要不要露臉 A:臉書專頁有照片,視訊不開,你是看顏藝還看遊戲?如果真的想看,請自行在螢幕右上角貼一張宋仲基的照片。
Q:有沒有女朋友 A:請往上拉,答案在上面。
Q:圖像是誰畫的 A:魚仔。
Q:魚仔是誰 A:是笨蛋。
Q:魚仔是我的誰 A:把這幾題綜合一下就可以得到答案了。
Q:年紀多大 A:請往上拉,答案在上面,比較小那個。
Q:你有用變聲器嗎 A:小朋友可能會當真,我只好說沒有了,真可惜。
Q:要怎麼樣才能當管理員 A:可以倒過來默寫台龜的內容請再聯絡我。
Q:哪裡人 A:外星人。
Q:住哪裡 A:你心裡。
Q:有沒有玩手機遊戲 A:沒有。
Q:為什麼不玩手機遊戲 A:加拿大惡魔很可怕的!
Q:怎麼認識阿神的 A:加拿大北方墜機時認識的。
Q:為什麼多人影片的時候都不太講話 A:怕搶到話。
Q:為什麼想開實況 A:這要從三百年前說起,是個可歌可泣的勵志故事,不過我怕字太多你會不想看,所以簡單縮成三個字。因為,我開心。
Q:為什麼不和誰誰誰一起玩 A:管那麼多,你住海邊喔?
Q:為什麼不玩什麼什麼遊戲 A:唉唷,海龍王喔?
Q:這款遊戲不是玩過了嗎? A:這家爌肉飯不是吃過了嗎?
Q:為什麼一直說早安 A:等我想到再告訴你。
Q:幾點關台 A:直播就跟愛情一樣,什麼時候結束不重要,重要的是享受當下。
Q:畫質怎麼這麼差 A:剛上傳都是360P,可以晚點再看,至於直播畫面差,可能是網路問題。
Q:怎麼這麼LAG A:機房有人打翻泡麵了。
Q:這款遊戲好玩嗎 A:就跟人生的意義一樣,只有你自己才知道。
Q:這款遊戲多少錢在哪裡下載 A:請自己找,小時不Google,長大豬隊友。
Q:遊戲漢化在哪邊找 A:真的真的找不到再問我。
Q:沒有信用卡要怎麼買Steam的遊戲 A:請搜尋"VISA金融卡"。
Q:有沒有養寵物 A:請搜尋"路的小虎爺記事"。
Q:我是學生嗎 A:已經不在學校念書了,但是人生的課題永遠沒有學完的一天。
Q:是不是全職Youtuber A:不是,我的正職是守護宇宙和平。
Q:喜歡看電影嗎 A:喜歡。
Q:喜歡看動畫嗎 A:喜歡。
Q:喜歡看漫畫嗎 A:喜歡。
Q:喜歡吃美食嗎 A:喜歡。
Q:喜歡看書嗎 A:喜歡。
Q:喜歡長澤雅美嗎 A:喜歡,我也喜歡戶田惠梨香、真野惠里菜和新垣結衣。
Q:如果我媽和魚仔同時掉到水裡要救誰 A:救魚仔,因為我媽會游泳,笨蛋魚仔不會。
Q:為什麼想開實況 A:......給我往上拉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