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為何醫療糾紛不斷?想避免悲劇,手術前我該做什麼?醫師親授:用這「10大技巧」與醫師對話
撰文者醫勞盟法律顧問蔡秀男(現職醫師)
2020-12-16
報載:嘉義女拔二十顆牙返家昏迷亡,某法醫揭兩關鍵「對醫不利」:「如果是拔牙前感染,為什麼沒注意到?患者若是拔牙後感染更糟糕,難辭其咎,牙醫恐怕得負上醫療過失責任。」
「對醫不利」?「難辭其咎」?等一下!醫療事故的責任歸屬,與法律因果關係分析,有這麼簡單嗎? 「未審先判」?「網路公審霸凌」?到底是「醫醫相護」還是「醫醫相害」?
到底,醫療糾紛該怎麼看?
一般民眾與讀者可能也都是霧裡看花。到底,醫療事故的爭點與因果關係怎麼看?到底,醫療事故是過失還是難以避免的意外風險?
到底,醫療糾紛如何預防與避免?
事先的說明溝通釋疑與同意,是醫病信任關係的要素;
事中的小心注意與風險應變,是能否逢凶化吉化險為夷的條件;
事後的客觀行為分析與爭點整理,才是判定責任歸屬與圓滿調解的關鍵。」
「避免醫療糾紛的十大溝通技巧
對病人與醫療人員而言,如何促進醫病溝通互信,如何避免醫療糾紛?筆者建議可用這 「如何避免醫療糾紛的十大溝通技巧」:
1、仔細聽:仔細傾聽,要講也要聽。不論醫與病都要聽出重點,弦外之音。
2、清楚說:說出症狀,找出重點問題。說清楚,講明白。
3、認真讀:相關病情告知與醫療資訊。肢體語言,表達真意。
4、同意寫:表示抉擇與同意,尊重、信任、同意醫師的診療方針,醫者才能盡心盡力放手一搏,爭取最好的生命健康利益。
5、重點問:簡潔提出問題,說出心聲、需要與合理期待,減少醫病溝通落差。
6、多尊重:態度尊重,是最基本的就醫倫理,沒有尊重,沒有信任。
7、多信任:有了信任,才有實質的同意,有了信賴,醫病共同決定共度難關,才能全心全意創造最佳利益,創造奇蹟。
8、多配合:醫護盡力,病患滿意,互相協力,共創醫病雙贏。
9、多觀察: 分析彼此認知、需求與期待的落差,拉近差距、尋求共識。
10、多避凶:少數醫病關係無法建立共識與信任關係,善緣不在,就坦然面對醫病關係之無緣無解,或轉診高明,醫度有緣人,不強求,不強留,趨吉避凶。
醫療事故爭議怎麼看?醫病互關愛、醫醫麥相害!希望網紅法醫能尊重臨床專業實務,立刻「收回」「妄見」與「成見」!希望各界能尊重生命與醫療專業,落實全方位醫療爭議管理之關懷與溝通管理,期待建立以『關懷與同理心』為中心的醫療文化。
醫療充滿風險,病患與醫療專業同受尊重,醫病互關愛、醫醫麥相害!才能回歸良善和諧的醫病關係,彰顯行善互信互重的醫療本質,這也才是醫病雙贏之道!」
病情告知倫理 在 Roger Chung 鍾一諾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接受《時代論壇》訪問,講講催淚彈對公共衛生及公眾健康的潛在禍害。作為大學學者,我們不能夠草率及不負責任地因為外國文獻說最典型的催淚彈成份CS對健康無長期的影響便說在香港密集放題式發射的中國製催淚彈對公眾健康沒有任何影響,尤其催淚彈是一種會藏在衣襪、大廈與交通工具的空調系統等的aerosol。
//無法估計對社會的長遠危害
事實上,在過去幾個月,香港警察已發射逾一萬枚催淚彈,有統計推算全港已有88%市民受到催淚氣體影響,其中十一月十二日警方在強攻香港中文大學行動中單日已發射過千枚,恐怕造成嚴重的化學污染。對於催淚氣體殘留於社區的影響,市民人心惶惶,亦有不同有關催淚彈帶來人體長期危害的謠言流傳。香港中文大學公共衞生及基層醫療學院助理教授鍾一諾博士認為,現階段無法估計警方大規模發放催淚彈對社會的實際長遠危害,但他認為政府有責任盡快向市民公佈有關處理催淚氣體的健康指引,及制定社區大範圍受影響的修復措施。
鍾一諾在接受本報訪問期間不斷咳嗽,他解釋自己前一天於車上,嗅到隔一條街飄過來的催淚氣體,為時約十五秒,當日即不斷咳嗽,手腳等皮膚亦痕癢不止,出現嚴重的過敏反應。「我只是路過嘗到催淚氣體也是如此嚴重,真無法想像被催淚彈直接擊中的人會如何辛苦。」他指催淚彈本身是一種煙霧氣體,是一種刺激劑,目的是要刺激人體身上所有的黏膜,使中彈者的眼睛、鼻腔、氣管等即時感到呼吸困難,亦能引發皮膚敏感,哮喘患者更會被誘發病情。
鍾一諾解釋,催淚彈中最常見的活性成份是CS,學名是「鄰——氯代苯亞甲基丙二腈」(2-chlorobenzalmalononitrile),而因CS含有苯環,以共價鍵連接一個氯原子,而含氯有機化合物經高溫燃燒會產生類二噁英的化合物。他指現時無法估計催淚氣體對社區的長遠危害,因有關警方使用的催淚彈槍的成份屬軍事機密,坊間無法知道他們的催淚彈除了使用最原始成份CS外,還有沒有加入其他材料,如近月便有示威者認為警方施放的催淚彈比之前的更刺鼻。
政府有責任制定社區修復措施
鍾一諾認為,催淚彈雖然是各國常會用來驅散人群的工具,但本質上亦是一種化學武器,國際社會早已在一九四九年主張人道精神的《日內瓦公約》中,加入許多對催淚彈的批判與限制。他反指如今香港警方不單用來驅散群眾,更是無差別地發放,甚至射上民居。他認為這點可能違反有關的醫學倫理,和生物及生命倫理,相關原則仍值得商榷。
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助理院長(外務)陳英凝教授日前聯同多名學者,在權威醫學期刊《刺針》(The Lancet)發文,引述研究指催淚氣體及胡椒噴霧可以導致死亡及永久殘障。文章批評,港府未有帶頭清潔催淚彈遺留的污染物,亦沒有提供官方指引及建議,幫助市民應付催淚彈的副作用。在香港炎熱潮濕的環境之下,警方在港鐵站等密閉空間使用催淚彈,可令人長時間暴露於高濃度催淚氣體之中。此外警方亦在高密度住宅區及老人社區放催淚彈,受影響的社區場所眾多,民眾只能夠自己找方法清潔。鍾一諾認同陳英凝的研究,指催淚氣體容易殘留在衣服、接觸物件等不同縫隙當中,當催淚氣體進入民居時,會造成極大的清潔問題。而催淚氣體會殘留在社區設施當中時,如商廈、交通工具的冷氣槽等,他批判政府沒有想過這是需要很多措施去處理,「政府長遠有沒有想過應如何善後,包括更換這些社會設施?這又牽涉巨大的經濟問題。」
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在十月中反駁陳英凝的觀點,指衞生署一直有監察相關情況,並有發指引給食環署人員及有關外判承辦商指示應如何清洗。不過她亦指若是涉及私人地方,有關人士則有責任自己清洗;同時她在十一月初承認政府對警方目前使用的催淚氣體成份資料了解「有限」,衞生防護中心提出的建議,是建基於以往有關催淚彈的文獻及研究而制定。鍾一諾指政府有責任盡快向市民發出指引,告知應如何處理催淚氣體的清潔及善後方法,並長遠制定相關社區修復措施。//
https://www.christiantimes.org.hk/…/Read…/News/ShowNews.jsp…
病情告知倫理 在 Roger Chung 鍾一諾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接受《時代論壇》訪問,講講催淚彈對公共衛生及公眾健康的潛在禍害。作為大學學者,我們不能夠草率及不負責任地因為外國文獻說最典型的催淚彈成份CS對健康無長期的影響便說在香港密集放題式發射的中國製催淚彈對公眾健康沒有任何影響,尤其催淚彈是一種會藏在衣襪、大廈與交通工具的空調系統等的aerosol。
//無法估計對社會的長遠危害
事實上,在過去幾個月,香港警察已發射逾一萬枚催淚彈,有統計推算全港已有88%市民受到催淚氣體影響,其中十一月十二日警方在強攻香港中文大學行動中單日已發射過千枚,恐怕造成嚴重的化學污染。對於催淚氣體殘留於社區的影響,市民人心惶惶,亦有不同有關催淚彈帶來人體長期危害的謠言流傳。香港中文大學公共衞生及基層醫療學院助理教授鍾一諾博士認為,現階段無法估計警方大規模發放催淚彈對社會的實際長遠危害,但他認為政府有責任盡快向市民公佈有關處理催淚氣體的健康指引,及制定社區大範圍受影響的修復措施。
鍾一諾在接受本報訪問期間不斷咳嗽,他解釋自己前一天於車上,嗅到隔一條街飄過來的催淚氣體,為時約十五秒,當日即不斷咳嗽,手腳等皮膚亦痕癢不止,出現嚴重的過敏反應。「我只是路過嘗到催淚氣體也是如此嚴重,真無法想像被催淚彈直接擊中的人會如何辛苦。」他指催淚彈本身是一種煙霧氣體,是一種刺激劑,目的是要刺激人體身上所有的黏膜,使中彈者的眼睛、鼻腔、氣管等即時感到呼吸困難,亦能引發皮膚敏感,哮喘患者更會被誘發病情。
鍾一諾解釋,催淚彈中最常見的活性成份是CS,學名是「鄰——氯代苯亞甲基丙二腈」(2-chlorobenzalmalononitrile),而因CS含有苯環,以共價鍵連接一個氯原子,而含氯有機化合物經高溫燃燒會產生類二噁英的化合物。他指現時無法估計催淚氣體對社區的長遠危害,因有關警方使用的催淚彈槍的成份屬軍事機密,坊間無法知道他們的催淚彈除了使用最原始成份CS外,還有沒有加入其他材料,如近月便有示威者認為警方施放的催淚彈比之前的更刺鼻。
政府有責任制定社區修復措施
鍾一諾認為,催淚彈雖然是各國常會用來驅散人群的工具,但本質上亦是一種化學武器,國際社會早已在一九四九年主張人道精神的《日內瓦公約》中,加入許多對催淚彈的批判與限制。他反指如今香港警方不單用來驅散群眾,更是無差別地發放,甚至射上民居。他認為這點可能違反有關的醫學倫理,和生物及生命倫理,相關原則仍值得商榷。
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助理院長(外務)陳英凝教授日前聯同多名學者,在權威醫學期刊《刺針》(The Lancet)發文,引述研究指催淚氣體及胡椒噴霧可以導致死亡及永久殘障。文章批評,港府未有帶頭清潔催淚彈遺留的污染物,亦沒有提供官方指引及建議,幫助市民應付催淚彈的副作用。在香港炎熱潮濕的環境之下,警方在港鐵站等密閉空間使用催淚彈,可令人長時間暴露於高濃度催淚氣體之中。此外警方亦在高密度住宅區及老人社區放催淚彈,受影響的社區場所眾多,民眾只能夠自己找方法清潔。鍾一諾認同陳英凝的研究,指催淚氣體容易殘留在衣服、接觸物件等不同縫隙當中,當催淚氣體進入民居時,會造成極大的清潔問題。而催淚氣體會殘留在社區設施當中時,如商廈、交通工具的冷氣槽等,他批判政府沒有想過這是需要很多措施去處理,「政府長遠有沒有想過應如何善後,包括更換這些社會設施?這又牽涉巨大的經濟問題。」
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在十月中反駁陳英凝的觀點,指衞生署一直有監察相關情況,並有發指引給食環署人員及有關外判承辦商指示應如何清洗。不過她亦指若是涉及私人地方,有關人士則有責任自己清洗;同時她在十一月初承認政府對警方目前使用的催淚氣體成份資料了解「有限」,衞生防護中心提出的建議,是建基於以往有關催淚彈的文獻及研究而制定。鍾一諾指政府有責任盡快向市民發出指引,告知應如何處理催淚氣體的清潔及善後方法,並長遠制定相關社區修復措施。//
https://www.christiantimes.org.hk/Common/Reader/News/ShowNews.jsp?Nid=160342&Pid=102&Version=0&Cid=2140&Charset=big5_hkscs
病情告知倫理 在 不讓病人親簽同意書? 當病患拒絕輸血時 『見死不 ...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好書推薦護理倫理案例精選集歡迎訂購目錄 癌末個案治療計畫與家屬期待不同之倫理議題 我最後一定會簽的! 愛滋學童病情告知及就學權利的倫理衝突 愛滋病情 ... ... <看更多>
病情告知倫理 在 50613_病情告知(9分鐘版)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HPA版權所有: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請尊重智慧財產權,欲利用內容者,須徵求本署同意或書面授權) 電話:02-25220588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