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床墊開箱
_生活已經夠苦,不需要硬扛著一身痠痛過日子
.
長年背痛,必須時不時就做伸展運動,不至於痛不欲生,但也算擾人痼疾,長時間固定姿勢坐在電腦前,工作壓力讓肌肉加倍緊繃,整個人快要石化,按摩師傅見到我總是問:「最近又開始忙囉?」每次得先幫我用溫熱毛巾鬆開筋絡,才有辦法按得下去。
.
他的手像聽診器般能察覺我五臟六腑是否安好,睡眠品質不好是肯定的,吐槽這是通用的話術,他耐心解釋著:「你的背部筋膜明顯沾黏,肌肉長期緊繃,運動選手比較常有這種狀況,可見你連睡覺都沒辦法放鬆,想也不用想就是睡不好。」一語道破我的疑慮。
.
床墊跟睡眠品質有直接關係,我對好床墊的定義很狹隘,以為像飯店那種一躺下去會被吃掉的軟度才是最高品質。床墊過軟卻讓我越睡越累,不是休息,反而像參加自由搏擊。上個月,決定換成 2018 年床墊類募資王者 #居家先生(MR.LIVING)的「#恆溫冷凝記憶棉床墊」來救援我的脊椎。
.
🔥 脊椎友善體驗:http://mrl.tw/3myl7p
.
從 8 月 18 日收到當天晚上開始,因為背痛造成的淺眠減緩很多,這年紀要一覺到天亮不可能,若不是起身上廁所,半夜痠到醒來的頻率幾乎沒有,那種翻來覆去無論姿勢怎麼換,就是睡不好的惱人情緒少到我想不起來。睡夠,心情就好。
.
整體軟硬適中,恆溫冷凝記憶棉完美貼合我的背部,舒服之餘又給足支撐力。為證明內建獨立筒的吸壓減震實力,旁邊放了杯咖啡做實驗,無論身軀要如何挪動,不用擔心它會灑出來,穩定度好到不行,大推給枕邊人睡相很差的苦命讀者。睡得好不好,我的背都知道。
.
最近忙到必須晚睡早起,偶爾逮到時間小瞇一下,即便是躺個半小時也能讓我有回血的感覺。試睡兩週,差點忘記起床會腰痠背痛的感覺是什麼,我想,大概會有好一陣子見不到按摩師傅了。
.
_#限時優惠
.
床墊如果虧待你,其實不需要屈就它,整條脊椎有被鬆到的感覺不能只有我懂。現在正是「#北歐復古生活節」推出限時折扣,再享一件 95 折,兩件 9 折的優惠,凡購買恆溫冷凝記憶棉床墊即享枕頭加購優惠,划算到爆,換了換了!
.
🔥 揪團來睡好床:http://mrl.tw/3myl7p
.
_ product by MR. LIVING 居家先生
_ photo by 找象攝影室
.
#ourmrliving #psychodoc #精神科觀察日記 #有質有感的生活方式 #床墊 #絕世好床 #記憶床墊 #居家先生 #睡一覺就好了
痼疾定義 在 心靈僻靜花園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幾歲,才算老呢?
還記得小時候希望被看得比實際年齡大,因為成熟的表徵代表能負責、有能力、懂事等「類成功」的縮影;但過了三十邁向四十之間,會開始希望他人看自己比實際年齡小,因為這時期走向下坡的中老年,似乎在市場行情上呈現「夕陽」的人生狀態。而現階段四十走向五十的中年期,則開始要為老年時期的心理而作準備。
我記得當我35歲時,有一位學生42歲,那時的我好難接受4開頭,總覺得40幾歲就算老了;而現在我44歲時,竟然沒有感覺到自己當年認為的年老。這是為什麼呢?
西蒙.波娃的「論老年」裡提到,老年問題的複雜性在於,老年是在「我的為他存有」和「我透過他人而得到自己的意識」之間的辯證關係。「為他存有」的意思是意識到別人在觀看我們時的一種存在,我們因他人的注視而成了客體,成為被「他有化」的自己,把他人的主觀轉嫁,因而感到不自在、失去自由,引起存在不安的感覺。換句話說就是,年紀大的是別人,那個我對於他人而言的別人。我們總是看不到自己的外貌、年齡,然而我們卻又像一面背對自己的鏡子,照著別人,看到別人的外貌。
但我們卻能在自己的照片中,肉眼瞧見什麼是「時光」。
除了年齡數字及代表老年的疾病、器官退化、白髮或皮膚狀態所揭示的生物現象之外,人幾乎在變老的過程中不覺得自己在變老。只有等到一定積累的時間過後,回頭看到當年的照片才會意識到。然而對他人,則是很明顯地能從相見時看出對方變老的過程。
在普魯斯特「重現的時光」中有一個段落就能夠看出以永恆觀點在看待他人:
「在第一時間,我不明白為什麼我遲疑不敢認出這家的主人和賓客,不明白為什麼每個人好像全都化了妝。有人對我提到一個名字,我愣住了,因為我想到,這個名字既是指我從前認識的那位跳華爾滋的金髮女郎,也是指步履沉重地從我身邊走過的這位臃腫白髮婦人。有些人的面貌幾乎沒什麼改變,但是我一開始以為他們雙腳患有痼疾,直到後來才恍然大悟,原來是高齢給他們繫上了鉛鑄的鞋子。還有一些人並沒有變老,還是一副十八歲年輕人的模樣,他們不是老頭,只是憔悴至極的十八歲小伙子。這像是一場變裝舞會,看見了浸泡在歲月非物質色彩的玩具娃娃。」
這也難怪人常說:「歲月是把殺豬刀」。雖然殘酷,卻也是每個人都會面臨的議題。變老,就如同長大一樣,它是個流動的過程。沒有所謂的好或壞,接受或抗拒,它就只是自然的發生。
如果把變老比喻成下坡,那麼頂點在哪兒呢?定義的標準在於目標的設定,而這目標是在於外部或內在呢?也就是說如果我們把目標設定在身理機制上,那麼很顯然過了三十歲就是走下坡了;但若是我們把目標設在邁向完整的個體上,那麼也許我們目前都尚未走到頂點處,無論年歲多寡。
因此對任何事的擔憂及恐懼,可能都出自於相對層次(也就是「不是老就是年輕」或是「不是前進就是後退」)的設定值,;若沒了那個設定,一切也就沒什麼好擔憂了。這大概就是襌宗六祖慧能所說的:「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照片為我個人變老的過程
#十幾二十幾三十幾到四十幾歲
#人生啊
痼疾定義 在 陶傑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港大微生物學家袁國勇及其助教,以專業身份,指出武漢肺炎源自中國;並進一步指出是中國人殘殺濫食野生動物的劣質本性所致;再進一步抨擊世衛隱瞞疫情,並使用武漢肺炎一詞,不是甚麽「新冠狀病毒」,雙騎殺出,橫掃千軍,令中國網民深為震動。
袁國勇是科學家,不是官員,卻為林鄭月娥倚重,亦即屬於「建制陣營」之内的醫學專家。因為親中建制陣營人口以教育水準偏低為多數,另加一批因利益安全和中國市場憧憬的專業人士,至於商人則個個精明,其實全部是口頭的建制派。
在這種理性智商比例高度不均的結構之下,極少數理性清醒而又因香港大亂時期需要以專業知識協助行政管理者,袁國勇是罕見的一位。
但既然為所謂建制派,像袁醫生這類人士,除了必須謝絕大量祝酒剪綵的社團飮食應酬,還必須長期忍受政治凌駕科學、情緒騎劫理性、個人意志順從組織指揮的政治生活。
以袁國勇教授顯赫的西式教育資歷(不要忘記連孫中山也是一位西醫出身),若討厭政治,又對人大政協這類職銜缺乏興趣,性格正直善良,在這種鮑魚之肆,若要久而不聞其臭,漸由醫學家轉型為統一口徑的政治工具,將會是非常困難的挑戰。
袁國勇醫生所謂豁了出去的 come out 言論,動機很簡單,只是一個醫生最終選擇了科學和事實,忍無可忍,一手拉著徒弟,掩著鼻子,急步走出那間人頭湧湧的茅厠的動作。
儘管此一動作,在中國人社會,已經可視為壯舉或者奇跡。
一百年前,五四運動就提倡民主與科學,既然民主做不到,胡適之類的留美思想家,勸諭中國人不妨由科學做起。胡適教導他們:所謂科學,不是叫每個中國人都做科學家,而是「有幾分證據,說幾分話。」
袁國勇和一度中國輿論被吹捧為「華人之光」的何大一醫生一樣,只是參照他所得到的醫學證據,講出他的醫生話。
這一點,對於一個常識人,只是步入文明世界的基本消費。不過在文革情緒再一次煽動仇恨的一群思想喪屍之間,袁國勇的常識之論,當然會引起歇斯底裏的詛咒和咆哮。
然而「袁國勇現象」不止是他個人事件,而有如一滴血呈現之體檢報告,顯示這個他論定擁有劣根性的民族一百年來如何百病叢生,痼疾難醫。
他在所謂的建制陣營裏,由沙士開始,環顧四周,但見正常人愈來愈減少,分階段幻變為喪屍者愈來愈增加,好像荒謬劇作家歐仁·尤內斯庫的舞台劇「犀牛」,我猜想他可能不甘變種,以一聲魯迅式的呐喊,堅持宣示:我是一個人,是西方文藝復興以來定義的一個人。
在所謂建制陣營裏,三年五載總會有一個半個公然改變立場的精英「豁出去」,還有一個半個猶抱琵琶、半遮掩在對黨忠誠和堅持常識之間繼續留下而感到痛苦。
這些異類都擁有高學歷,或西方名牌學府畢業,他們當初上了這條船,有各自的原因,眼看形勢不對,他們也不甘與周圍的生物為伍,萬般掙扎,只是想做回一個正常人。
站在袁國勇身邊的林鄭月娥,處境最為尷尬,在中國人社會的生物病毒、行政病毒、思想病毒三大層面之間,林鄭與袁國勇不同,她只是殖民地行政官僚出身,在英國人領導下,相安無事,豈知因戀棧某種虛榮,1997 年之後,莫名其妙地像夢游般走進了(sleep walk into)此一三層的迷離幻境,正如她對洋人説過,她想辭職,但已經身不由己。
「林鄭現象」,也不止個人,卻又是人類學的另一學術範圍了。
一場武肺,中國說疫,世界勾奇,民族基因,人性特點,衝突千變,荒誕萬象,令人目不暇給,蔚為大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