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造就了奇異的明朝士大夫(二) | 知史百家
歷史春秋網
(續)
以方孝孺爲例。此人清流立世、氣貫長虹,係名垂青史的明士。
使方孝孺名垂青史的事蹟是,他爲保朱元璋長孫、建文帝朱允炆的皇位,與造反奪位的朱元璋四子、燕王朱棣做鬥爭,拒絕起草登基詔書而悲壯就義——不但本人被「磔於市」,而且株連八百人、被「滅十族」。
誰也不能輕視方孝孺的氣節,然而方孝孺的犧牲,是死得其所,還是悲中有哀?
方孝孺死前,曾作絕命詩一首:「天將亂離兮孰知其由,奸臣得計兮謀國用猷,忠臣發賁兮血淚交流,以此殉君兮抑又何求,嗚乎哀哉兮庶不我尤。」
此絕命詩,道出了一個士大夫殉道的精神源泉,但這個道卻並非永恆真理,那裏既沒自然科學,也沒有社會科學,只是皇家大院欽定的道德,與其說殉道,不如說殉君。方孝孺的死沒有帶來大明王朝的絲毫進步,也未引發政治與社會半點變化。而就在方孝孺爲君主家事慷慨赴死時,與方孝孺同時代的西方才子哥白尼、布魯諾們,卻做著另外一件堪稱偉大的事:冒天下之大不韙,公佈日心說與宇宙無限,與政教合一的中世紀教會做鬥爭,爲追求科學真理而犧牲,成爲人類偉大的啓蒙者,推動了本國乃至世界文明質變。
相比他們,那些把精力、才華直至生命全部投在了皇帝大院中的方孝孺般東方士人,只是令人歎息,並不鼓舞人心。
當然,綿延近三百載的大明王朝,士林前赴後繼,大多既不是嚴嵩這樣的奸人,也非方孝孺這樣節士,而是如丁士美這般「標準照」。
丁士美是明嘉靖年間入仕的一個才子,在嘉靖三十八年高中狀元,深得嘉靖、隆慶、萬曆三朝皇帝贊許,可謂官場不倒之翁,明官標準樣本。
但他在有生之年都幹了甚麽呢?
史料記載,江淮才子丁士美自幼聰明絕頂,以狀元身份入仕。在得知高中狀元的消息後,他馬上給當朝皇帝寫了《及第謝恩表》,詞藻華麗:
「奎曜天開,萬國仰文明之象;乾符聖握,一人操制作之權。荷大造以相容,愧凡才之並錄。茲蓋伏遇皇帝陛下,道備君師,德侔天地。」
這封《及第謝恩表》,用的是標準「頌聖體」,引經據典,洋洋灑灑,卻無一點真知灼見。通篇就一個中心思想:拍皇帝馬屁。爲了討皇帝開心,這個狀元指鹿爲馬,瞪眼說瞎話,把史上以荒淫昏庸著稱的嘉靖皇帝,吹捧爲德高望重的聖人。
丁士美從政近二十載,歷經三朝不倒,累官吏部侍郎,中央組織部副部長,但卻沒有留下一篇可以傳世的作品,沒立下一件後人銘記的政績。史籍記載,丁士美的詩章著作所存甚微,除了他的《及第謝恩表》,《中國曆代狀元詩 · 明朝卷》錄他一首詩《春日遊寶光寺》,另外就是些官場酬文。此類詩章,基本是官樣文字、道德空話。
《明史》贊稱丁士美「縝密端重,以道義自持,淹貫經史,正直忠厚,朝野共欽」。嘉靖皇帝稱其「品高德正」,賜書「責難陳善」。
「縝密端重」成爲其安身立命兩大法寶。這四個字通俗點說,就是循規蹈矩。爲皇帝做事規規矩矩、在皇帝面前恭恭敬敬,不越雷池半步。
一生不出格的丁士美,知天命之年死了父親,五十多歲人了,不敢違越祖制,老老實實返鄉丁憂守孝三年, 其間心情壓抑,一病不起,終故鄉里,死時年僅五十六歲。
這種刻在模子裏的才子士人,竟是明朝中後期主流。
當然,如果他們不這樣做,註定做不成幾朝重臣、大明官場的不倒翁。因爲那是其時政治制度環境所緻。
遍覽明史,終明276年,可見只有像丁士美這樣「清、慎、獨」的大臣可以活下來,能在官場長命。凡是有個性,主張權利的都做了刀下鬼。
顯然,自明起,華夏民族的精英——士人,出現了嚴重的退化、喪失了活力。
這是誰刻造的呢?是誰構建了那種扼殺士人「造次」的環境?
熟悉明史的讀者知道,明朝有兩個祖皇帝,太祖朱元璋,成祖朱棣,他們是這個王朝政治奠基人。在他們相繼執政的洪武永樂時代,都有自己的寵臣,其中兩個寵臣,分別是承上啓下的兩個標誌性人物,一個是末代丞相胡惟庸,另一個是開山首輔解縉。同時他們也代表中國兩類傳統士大夫,權臣與狂士。但這兩人下場均不好,最終歸結爲大明罪臣。
熟悉歷史的讀者還應知道,一般寵臣的命運都是「主易寵遷」,是因換了主子倒運,即先帝的寵臣被後帝殺了立威。爲甚麽朱元璋父子當朝就殺寵臣?顯然,他們這樣做的目的,是想爲他們一手創建的這個王朝立規矩。爲此,他們費盡心機,各布了一盤很大的棋局。收官之後,隨著那兩棋子的棄殺,給大明官場及政壇,確立的是「君尊臣卑」的政治格局,奇異士大夫之形成,以及近代中國士人之不堪,和大明二祖所做的這一切,有著前因後果的關系,近代中國士人「劫後變種」之痛,就在其間矣。(程萬軍)
(二之二,續完)
(本文由「歷史春秋網」授權「知史」轉載繁體字版,特此鳴謝。)
網站簡介:
歷史春秋網(www.lishichunqiu.com)成立於2010年6月,是一個以歷史為核心的文化資訊門戶網站,提供中國古代歷史、政治軍事、經濟文化、中醫養生、書畫藝術、古董收藏、宗教哲學等內容。致力於傳承國學經典,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登基詔書 在 满洲国协和会(Concordia Association of Manchuria) 的帖子 的推薦與評價
皇帝登基詔書(1934.3.1)... ... <看更多>
登基詔書 在 歷史決議成恐習「登基詔書」? 六中遇「雷打雪」成崩壞預兆 ... 的推薦與評價
歷史決議成習「 登基詔書 」將永久執政? 六中遇「雷打雪」成壞預兆?!中國北方降雪創70年紀錄! 多地「雷打雪」六中全會遭遇天氣異象?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