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檳榔變綠林 廢園轉作再現新生機】
檳榔園的廢園轉作,大略可分為4個階段。首先,提出書面申請檳榔廢園、轉作,申請者須備齊3個月內的土地登記簿謄本及地籍圖謄本(或分管契約及分管圖)、身分證和農會帳戶,並決定廢園方式及轉作作物。
砍掉檳榔容易,然而砍完之後農民要種什麼?農委會目前依據造林、經濟農業,或是各地方的特色發展等面向,分別推薦較無產銷失衡問題的轉作作物名單。中寮曾是柑橘王國,曾種植柑橘的農民多,技術與經驗也豐富,農友廖坤雄就選擇了新興柑橘——珍珠柑轉作。
-
🤜看更多農報導:https://agriharvest.tw/
#檳榔園廢園及轉作 #珍珠柑 #補助 #農村勞力
登記簿謄本是什麼 在 Ingay Tali 穎艾達利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關於族群機關別的預算問題,有個背景還是不得不說。
這兩天議會進行的預算審查來到原民會與客委會。當然,因為提交預算書時,臺南市政府還是「民族事務委員會」的架構,所以預算自然還是以「民族事務委員會」的架構編列。更精確的講,即便《臺南市政府組織自治條例》已經修改,但在中央正式核備下來之前,還是得按原來的架構編列。
只是,對於議員同仁們質疑而提出「臺南原住民人數比客家人數少,為何客家預算比原住民少」的問題,Ingay覺得,恐怕對這個「族群」的命題有太多誤會。
先講結論,Ingay認為就預算內容與金額來說,臺南的客家單位(目前的民委會客家科、日後的客委會)確實有更豐富的必要,這是毫無疑問的。
這個預算,就算扣除掉其中原住民因特定法規而給予的社會福利性經費外,許多議員先進對兩會(或以「錯誤統稱」分類的原、客)預算,以「人數」來比較,其實是一個很不對襯的命題。原因在於「原住民」與「客家」的身份認定完全是兩回事,這恐怕也是大多數人從未注意到的問題癥結(先說明,這邊主牽涉的是「法定原住民身份」,所以尚未復名的平埔族親請原諒,以下行文裡「原住民」的指涉群不在其中)。
根據《客家基本法》第二條一項一款:「#客家人:指具有客家血緣或客家淵源,且自我認同為客家人者」。從目前對客家的「法定義」可以注意到「開放性認同主義」的設定。在「血緣」上也許還有外顯的判斷基準,比方日治時期各類戶口、人口調查記錄,在種族別欄位註記以「廣」者,但要注意條文裡並未針對親緣與從姓做限定。而條文中寫定的「淵源」二字,更是極端開放狀態。最重要的是,採取了「自我認同」的寬鬆條件。
而談到 #原住民 身份,必須先回到《原住民族身分法》。在這部法規中,原住民身分受到極端嚴格的規定:
首先,根據《原住民族身分法》規定。所謂「原住民」已經被限定分類成兩種:「山地原住民」與「平地原住民」。而根據第2條規定,要「被認定」為原住民者,必須是在日治時期的《戶口調查簿》裡的種族欄位就已經明確登記(生/熟)者,或者是被登記者的直系血親卑親屬(希望看到這裡的人,能去翻翻這個原住民族身分法,也許會更瞭解Ingay為什麼特意強調「被規定」的意思。法條請參考: https://tinyurl.com/y32w8245 )。
這還沒完,在《原住民族身分法》的規定下,並不是直系尊長是原住民、晚輩就一定是原住民,這還有「從姓」的問題。如果父親非原住民、母親為原住民,孩子沒有跟著母親姓的話,也「沒有」原住民身分。這個延伸線上,就會發生「原住民阿媽生不出原住民孫子」的荒謬問題(請參 https://tinyurl.com/y39kozxe )。並且,最關鍵處在於,就算符合上述的條件,還必須完成最重要的關卡:在戶政機關完成申請登記,也就是記錄在戶口名簿/戶籍謄本,白紙黑字的載明「原住民」,才會有原住民身分。且,如果一旦變更身分,就不能再回復(有點像《美人魚》的故事吧?!從內容到寓意都很近似)。
從以上法規的限制,就可以知道要拿「原住民」與「客家」的「人數」來比較,會有多不可思議。亦即,原住民人數可以透過戶政機關的統計來確定,但客家人數呢?
當然還是要講,就Ingay個人立場來說,並不認為要對「客家」做嚴格的法律限制,相反的,是希望被嚴格限制的「原住民」認定,該要鬆綁了。至少,不必刻意律定「從姓」限制,而多增加「自我認同」的成分。正如同研議中對「平埔族群」的採列,同時採納父或母系的血緣與認同主義。
所以,在預算審查時,同事先進以「客家人數」與「原住民人數」為立論基礎,進而「計算」預算份額,這個算式顯然就有相當容疑的空間了。
另一個影響預算份額的問題,事實上也同樣發生在臺南的原住民族群身上,那就是「地區」問題。有同事提問,為何中央客委會的經費臺南無從申請?
這是因為客委會的經費裡有極大量是著重在「#客庄」,也就是《客家基本法》第4條規定的「客家文化重點發展區」。根據條文,所謂「客家文化重點發展區」,是指「客家人口達1/3以上之鄉/鎮/市/區」,目前被指定者包含11縣市70個區(參 https://tinyurl.com/yys2jdeb ),很遺憾的,臺南並不在其中(其實這條規定還有另一個問題,就是「客家人口達1/3」這個部分:正如前述,關於「客家人」的「認定」並非採戶政登記而是自我認定,所以所謂人口達1/3這個條件,恐怕又陷入另一個循環論證)。
在原住民方面,中央原民會的經費也極大量的集中在「#原鄉」,也就是法律用詞的「原住民族地區」,目前被指定的包含12縣市55個鄉鎮區(參 https://tinyurl.com/y2qeoos2 ),很遺憾的,臺南也不在其中。(這邊也同時請大家注意,如果西拉雅族正式復名,對這個「原鄉」的認定又會有什麼影響,也請大家想想唷!)
Ingay要再次強調,這篇貼文並不是要從法規角度去阻絕不同族群別的預算可能,相反的,應該可以理解為什麼包含Ingay在內的原住民運動者的主張之一,就是把身分認定/審定這個法律枷鎖給解開。
身為原住民議員,我們自然堅持聲揚且主張族人的法定權益;同時身為臺南市議員,我們當然也要保守在臺南這塊土地上共存共榮、不同群體的權益。
可,千萬別因為誤會、誤導,或者對於現實法制的認識不足,而錯紮稻草人猛打,那絕對不會是公平、也絕對不會是正義。
#很多數字其實不是數字
#臺南好原住民才會好
#臺南好客家族群也才會好
#這個給自己在現在工作上的提醒不是只有字面上的意義
#真的請大家共同思考
登記簿謄本是什麼 在 賣厝阿明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阿明小教室 #房事辭解 #產權過戶
Transfer of property rights
買方:
終於要過戶了!
有一種名下真的有房屋的感覺了!!太棒啦~~
阿明:
先別急著開心,
產權房屋時有許多需要特別注意的事情,
你可千萬不能大意!
買方:
不是簽名跑流程而已嗎?
有什麼需要注意的?
阿明:
產權過戶指的是房屋的「所有權」
和「土地使用權」,除了帶證件跑流程,
還要特別注意房屋的水電費、瓦斯費、房屋稅、
地價稅等等都要按天數比例分攤,如果是大樓,
還要向管委會詢問對方是否有欠繳管理費等相關情事
,才不會到時候虧大了!
買房知識家 https://reurl.cc/K6QkEy
========================================
過戶細節壟滴家:
一、 買方準備資料
1.土地及建物買賣所有權移轉契約書正、副本
2.身份證影本一份
3.契稅單
4.過戶尾款(剩餘全部屋款)
5.代書費
6.登記規費(土地及房屋現值之千分之一)
7.印章
8.戶籍謄本一份
9.戶口名簿影本一份
二、 賣方準備資料
1.增值稅單
2.土地、建物所有權狀
3.身份證影本一份
4.印章
三、注意事項
1.雙方依實際交屋日按天數比例分擔計有水、
電、瓦斯費、房屋稅
2.可至管委會確認是否仍有欠繳管理費之情事
3.點交時務必確認房屋有無漏水或瑕疵,
附贈設備是否與契約簽訂相同,鑰匙是否正確等等
確認以上細節更能確保您的不動產交易安全呦~
買房知識家 FB社群 https://reurl.cc/K6QkEy
================================
買房知識家 LINE 社群 https://reurl.cc/2021v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