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薪水存進銀行、每一筆花費都記帳,真的就是好的理財模式嗎?
身旁很多上班族的朋友對於財務管理的做法,大概不外乎都涵蓋在以下三種狀況。
1.完全沒有在做財務管理。
這類人唯一有的財務資料就是自己的薪資存摺。
每個月會找個時間去刷刷簿子,然後跟上個月存摺的數字比對一下。
2.是在財務方面稍微有點意識,於是開始記帳。
這類人可能會想清楚知道自己每個月的花費,於是多做了流水帳。
這流水帳可能很簡單,每天在筆記本上記帳一下,或有些人會更辛苦地逐筆發票登錄,對自己每天花了什麼如數家珍。
3.則是有在做投資、習慣非現金支付、有好幾個金融帳號等等。
這類人可能有資股票、有外幣、有買基金、有信用卡支出之類。
但是,不論是三種做法裡的哪一種,其實都無法讓我們看到財務全貌。
比方流水帳,如果真要談能分析出什麼,可能也就只是一些很細碎的發現,像是每個月如果晚餐都吃便利商店的即期便當,一個月大約能為你省下500元...
「錢」其實是我們達成人生目標的重要資源。
我們在錢的利用上,必須要有能力「數值化地掌握全貌」;如果做不到,就有可能做出錯誤的決策。
在管理金錢上面,從小到大並沒有人告訴過我們該怎麼做,因此我們時常跌跌撞撞。
本周更新的【用經營公司的思維經營你的人生】EP6-EP8將會帶大家用公司經營的思維,全局地審視自己的理財觀念。
裡面並不會逼大家去看懂複雜的財報,而是會讓大家了解三件事情:
A .定期統計 #資產的變化
B. 定期評估手上 #過去與未來現金的變化
C. 用 #損益表的概念 來看待自己的每個決策
此外,這三集也談了一些大家常見的迷思
- 為何只懂儲蓄、太早養成儲蓄習慣搞不好對你人生很有害?
- 為何CP值思維/省錢思維/花錢罪惡感的思維也可能對你很有害?
- 為何記帳幫助很低,幾乎是白花時間?
- 為何只有一本薪轉帳戶、為何讓財務簡單化對你很可能有害?
把自己當成是一間公司,思考如何正確地用金錢提升公司的收益,那麼或許會比花大量的時間記帳、當沖還要更有效果!
【用經營公司的思維經營你的人生】
>>https://bit.ly/2UL6oRG
發票存摺公司 在 台灣物聯網實驗室 IOT Labs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銀行如何提供超級個人化服務?百人數據團隊靠AI打造中信腦
為了顧及全產品、全客群、全通路、全覆蓋,中國信託採取的對策是走入AI與大數據,更為發展AI應用訂下3大KPI,來掌握研發資源的最適化;今年,中信更成立數據治理委員會,希望將數據治理走向更全行化的關鍵議題
文/李靜宜 | 2021-06-10發表
「透過科技力,來創造競爭力。」中國信託銀行數據暨科技研發處處長王俊權,用一句話點出中國信託大力發展AI與大數據的戰略核心。
3年多前,中國信託定調以AI與大數據作為主要發展方向,並成立了數據研發中心,要用AI來加值業務場景的服務與產品。設立初期僅有一人,到現在已擴大為百人團隊,更在2020年初正式提升為數據暨科技研發處。王俊權正是該團隊的一號員工,更是中國信託內部大力推動AI與大數據的關鍵人物。
中國信託的經營策略是,顧及全產品、全客群、全通路、全覆蓋。而為了守住既有的優勢,中信採取的對策是走入AI與大數據,來作為轉型的利器。不只要轉型,王俊權表示,中信更希望透過AI與大數據,孵化出不同於以往的經營模式。
「CTBC+AI」是中國信託發展AI的大方向,在各業務線上,都能將既有的經營方法加上AI,來提升效率與效能,更要以這樣的科技力創造競爭力。更以優化、平臺、全面、轉型、顛覆這5大階段任務,往下推動AI。
王俊權解釋,中信的策略是,從最小且最有把握的項目開始,所以,透過AI來優化既有的經營方式,是中信切入AI的第一項任務。運用AI優化的專案成功後,下一步,中信就能將AI技術進一步平臺化;有了平臺之後,就能將AI技術全面導入到銀行。
走過了優化階段、平臺階段到全面發展階段,AI已經落地到中信的金融場景,也陸續有了一些階段性成果。王俊權表示,中信現在聚焦「轉型」與「顛覆」,希望透過AI幫助組織轉型,最終期待是要用AI提出顛覆的想法,創造新的經營模式,他透露,目前已有幾個專案正在進行中。
依循著CTBC+AI這項大主軸,中國信託打造了「中信腦」,定調3條研發路線: 電腦視覺、自然語言處理(NLP)、機器思考,也成立了3大實驗室,聚焦研發6大AI應用核心,包括了精準行銷、市場預測引擎、文字與文件辨識應用、人臉與物件辨識應用、機器閱讀到機器對話。從應用場景來看,則鎖定營銷經營、流程優化、風險控管這3項。累計至今,中信在業務單位落地的AI專案超過了20個。
第一類應用場景的AI,中信稱為「營銷經營+AI」,囊括個人化推薦、需求預測,目的是協助增加收益,並提升客戶滿意度、客戶資產、新申購產品數等。王俊權提到,像是推薦引擎專案,中信金控整體客戶數有1,100多萬戶,產品與通路又多,需要透過AI推薦引擎來實現精準行銷,預測顧客未來的金融需求,才能進一步推薦。中信也將這類預測技術,應用到金融商品的預測,比如房價預測、股市預測、匯率預測等。
「流程優化+AI」則是中信第二大類應用場景,包含法金作業流程、客戶申請流程、線上作業流程,希望用來協助內部提升作業效率,來減少作業成本,最終目的也同樣要能夠提升客戶滿意度。 目前,中信內部有多項端對端的流程數位化專案,像是個金、法金、AML(反洗錢)、HR等業務,都有導入AI來優化既有流程。
最後一類場景的應用是「風險控管+AI」,則應用在AML作業、偽冒偵測、稽核,來改善內部作業效率,減少風險的損失。比如,王俊權提到,前年底,中信銀行上線了一套用自然語言處理技術分析負面新聞的平臺,這個AI反洗錢專案的成果,後來更從臺灣擴大應用到7個國家的海外分行。
王俊權表示,3大實驗室所負責的6大AI核心,就是沿著這3大類應用分頭進行,其中,因為銀行面對數位化的壓力較大,所以,又以銀行為應用主力,再逐漸將AI技術擴大到金控旗下子公司,如投信、台灣人壽、中國信託資融等。
自行培養AI研發能力,更訂定3大AI管理KPI
AI發展策略上,中國信託除了自主研發,也會與廠商協作。不過,這兩種策略該如何拿捏,中信內部也走過一段辯論的路。王俊權表示,最後的判斷依據是,「金融業需要的核心能力,中信會投入有限的研發資源。若不是中信認為的核心能力,則盡可能用市場上的解決方案,來加快回應市場的時間。」
舉例來說,銀行業使用分析模型並非新鮮事,AI技術與傳統統計回歸最大的不同是,能夠處理大量非結構數據,像是人臉、電文等資料,可是,這些數據機敏性較高,如果銀行不能自行掌握技術,而需委外,王俊權認為,第一個問題就是,銀行創新的保密性較弱,再者,廠商進入銀行接觸到如此多的機密性資料,有時也有法遵問題。
尤其,金融業對個資的管制嚴格,非結構化資料很難離開金融業,但是,在臺灣,許多AI技術原廠來自海外,對於銀行來說,整體應用或導入的彈性都相對較低,這些都是中國信託選擇培養自家AI研發能量的關鍵因素。
中信在AI應用發展策略,更訂出3大關鍵績效指摽(KPI),作為研發資源最適化的參考。王俊權表示:「對資源有限,需求無限的單位而言,研發的管理是一大關鍵。」首先,中信不會輕易增加AI生產線,因每開一條生產線就會涉及維運與資源分散的議題。所以,「AI生產線的管理」是第一項KPI。
「AI研發資源調度的管理」是第二項KPI。王俊權提到,資源有限狀況下,應該分配多少資源,投入短期的落地變現,還是長期的亮點顛覆,「是一種決策的藝術。」過去,中信希望AI可以迅速擴大到各單位,所以,王俊權採取80/20法則,將80%的資源用在短期落地變現,讓大家有感,保留20%在真正創新的研發。不過,他表示,這個比例每年或每季會進行調整,要讓研發資源投入到需要的地方。
第三項KPI則是「核心複用的比率」,也就是同一項核心技術盡可能重複利用的比率。王俊權要求研發團隊,每條AI生產線至少要有3個落地應用。目前,中國信託共有6條AI生產線,以及20幾個AI落地應用的專案,他提到:「平均每條AI生產線,有3~4個核心複用。」未來,更希望將每個AI核心,擴大到金控內各個應用,所以,要盡可能提升核心的複用,他對團隊的期待是,能提高到兩位數的複用率。
他進一步舉例,3年前,中信導入工研院智能文審技術,來辨識客戶申辦信用卡、貸款所需檢附的財力證明,像是存摺、扣繳憑單等金融常用的固定格式文件。去年,中信將文字辨識應用,複用到分行的場景,上線AI票券辨識服務,在審票機中加入AI、OCR技術來辨識支票,來減少櫃員人工審票與顧客等待的時間,及提升作業人員登打的產能。
目前,中信已做到一張支票上的7個要件,包括到期日、抬頭人、金額、禁止背書轉、發票章讓章或手寫、背書、帳號,都能夠用AI辨識。王俊權提到,中信將自行研發的印刷體的文字辨識核心、手寫英數的AI辨識核心、文印鑑辨識技術,通通導入支票辨識上,「這就是一種AI核心的複用」。此外,為了持續優化辨識正確率,中信更導入AI反饋機制,內部自己發展出標記功能,來改善標記效率,長期目標是達到9成的辨識正確率。今年,中信預計將該AI應用擴大到22家分行。
中信還有另一項AI核心應用是人臉與物件辨識應用,王俊權坦言:「人臉辨識技術,對於組織的轉型與顛覆是亮點有餘,可是力道不足。」不過,若能結合防偽能力及數位流程,可能會創造出藍海的新應用。中信正在思考,如何運用人臉辨識、活體辨識、微表情辨識、情緒辨識等AI核心,交錯組合來打造遠端核身相關應用。
金融業需緊跟科技的腳步,轉變為自身的競爭力,才能在指數型成長的趨勢下,站上領先地位。AI與大數據,正是下一波競爭力的最大利器。─── 中國信託銀行數據暨科技研發處處長 王俊權
推動超級個人化服務,中信靠大數據建立5大行銷策略
「中信銀行每個月有1.5億筆的金融數據,1.9億筆的非金融數據。更可觀的是,疫情期間,顧客更加喜歡使用數位服務,每月高達2億筆的顧客數位數據。」王俊權首度揭露了中信內部統計的海量數據。不只如此,中信銀行1年與顧客會有20億次的行銷溝通,顧客造訪行動銀行、網路銀行或到行銷網頁觀望的次數,更是高達16億次。
「中國信託的數據含金量很高,因此,全都要採集起來,作為銀行KYC的關鍵第一步。」他提到,光在2017年到2018年這段期間,中信內部就採集了大量數據,來建立360度客戶全景標籤。即便,當時各個單位已有自己的全景標籤,中信仍認為要有一個可以全行共用的主數據庫。
有數據來了解顧客,銀行就能出手,中信的策略是以數據掌握顧客人生不同階段需求,提供超級個人化服務。王俊權表示,中信策略是運用AI與大數據,透過個人化溝通方式,來提升顧客的成交機會。中信更先將這種作法,落地到銀行的「艱困區」,若在艱困區測試後有成效,再轉移到「黃金區」主戰場。「一方面不會影響到既有的業務動能,另一方面團隊也會比較有信心。」
在推動超級個人化服務,中信採取了5大行銷策略,並各自搭配合適的AI技術。第一項策略是使用最適合的通路對不同顧客溝通;第二項是尋找顧客有興趣的話題來互動,王俊權透露,今年底將從人工轉為全自動化,用AI生成銀行與顧客行銷的文案。
選擇對的時間,則是第三項策略,比如,當外幣跌到一定數值時,跟該名顧客歷史申購外幣的成本有競爭性,就能在此時發送推薦資訊給顧客。
第四項策略則是打造貼合顧客需求的產品,他提到,中信已有不同產品的預測模型,能預測未來3個月或1周後,該名顧客可能需要的產品。可供業務單位、EDM數位行銷,來聚焦其中高成交率的顧客。最後一項策略是對的活動,即便是賣同一項產品,不同活動的優惠或行銷設計都要不一樣。
王俊權認為,不僅不要過度叨擾顧客,更希望提供一次就能擊中顧客的服務。甚至,目標是做到自動化行銷,他透露,目前正在建置平臺的階段,除了要能自動採集數據,更要自動反應顧客下一步的預測,讓銀行出手可以更快,或盡可能減少PM或行銷出手時會遇上的人工斷點,甚至,讓每次出手後的反饋可以更為即時,來推動多波段行銷。
成立數據治理委員會,優先梳理2類數據
「數據治理是比下水道還要更下水道的底層工程。」特別對於大型金融機構來說,海量的數據勢必要有與過往不同的梳理方式,王俊權如此說著。
因此,今年中信銀行成立了數據治理委員會,由總經理親自主持,各個業務單位主管都參與,「希望將數據治理走向更全行化的關鍵議題。」他坦言,今年是試行階段,但中信已經注意到這個趨勢,而且必須往這方向走。
中信在數據治理特別強調「以用為治」,去年,更研究了全世界數據治理做得較好的企業,比如,數據治理發展超過20年的華為。王俊權坦言:「對中信而言,數據治理既然是一場長期抗戰,就必須明確為何而戰。」
由於資源有限,中信在數據治理的戰略,優先從兩類業務來推動,第一類是不能犯的錯,這類資料的處理一旦犯錯,銀行容忍度很低,如監理報送這類數據就需要優先梳理。另外一類是業務效益較大者,王俊權表示,若沒有好的數據治理標準,業務效益很難有長期的呈現。這是中信今年訂下數據治理的方向,也希望從小開始,慢慢擴大到全行。
經理人小檔案
王俊權
中國信託銀行數據暨科技研發處處長
學歷:臺灣大學國際企業研究所商學碩士
經歷:早年在美國矽谷的科技公司做美股分析,回臺後陸續待過4家銀行,主要負責風險管理;2005年加入中國信託銀行擔任全球個金風險管理處處長,2018年兼任數據研發中心最高主管;現為中信銀行數據暨科技研發處處長,兼任中信金控數據主管
附圖:中國信託銀行數據暨科技研發處處長 王俊權 (攝影/洪政偉)
資料來源:https://www.ithome.com.tw/people/144842?fbclid=IwAR0XaBPczoiqTWTEQH8qHfNDbmyyTpA43Akd2gYWhsBbh0oIbWsBNWdF4Fk
發票存摺公司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我是遺物整理師》:連「關注」都學不會,你憑什麼講「同理心」?】
近來, Netflix 韓劇《Move to Heaven:我是遺物整理師》被網友盛讚是年度催淚神劇,由演員李帝勳、陳俊翔和池珍熙等人主演,講述「人」與「物品」間暗藏的情感紐帶。
《Move to Heaven:我是遺物整理師》總共有 10 集,故事從一家遺物整理公司出發,主角們都是「遺物整理師」,透過他們整理離世者遺物的過程裡,發現亡者們生前不為人知的故事和秘密。
每樁死亡事件中,編劇會巧妙點出當前韓國的社會問題,例如同性戀、老人長照、恐怖情人、無法取得國籍的韓國孤兒,以及 1994 年三豐百貨公司倒塌事故造成的心理創傷等等。
然而,撇開「亡者故事」和「社會議題」,整部劇集給我印象最深的角色,其實是男主角韓可魯的已故父親「韓靜佑」。
韓靜佑,這個早在第一集就已經領便當的角色,其精神卻扎實貫穿整部劇,並在後面深刻影響兒子韓可魯和男主角曹尚久看待事物的角度。
我發現韓靜佑觀看物品的心態,內裡其實裹著浩瀚的哲學命題,那就是:
觀察與關注,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態度。
—
第一集,罹患亞斯伯格症的韓可魯對物件擁有敏銳觀察力,一律採用「客觀」邏輯推理,舉凡從亡者留下的一疊發票中見到各種泡麵明細,鐵口直斷對方是個「喜歡吃泡麵的人」。
父親韓靜佑卻透過亡者留下的存摺、照片上「轉正職」的自我喊話,再結合發票收據,轉而向兒子溫柔推理:亡者應該是個很孝敬父母、努力存錢的有為青年,吃泡麵不是他愛吃,是因為他想省錢。
後面我們知道,韓靜佑的推測是對的。
韓可魯,他完整呈現何謂「理性觀察」,是一個「用腦活動」的觀看方式。
但是韓靜佑,他已經到達「感性關注」這個最高層次,是一個「用心感知」所產生的共情視角。
—
20 世紀法國女性哲學家西蒙韋伊(Simone Weil),她也是彼時知名靈性作家,曾被同期女權先驅西蒙波娃(Simone de Beauvoir)稱讚是:「西蒙韋伊有一顆橫跨全世界跳動的心,我很羨慕她。」(兩個都叫西蒙呢)
西蒙韋伊提過對「關注」的論述,直言「關注」跟「專注」是兩碼子事。
她認為,專注,是一個人必須繃緊神經才能得出的結果。
但是,當人的身體與大腦都處於高速運轉的狀態,他就會很容易用自己的投射去看待事物,而不是整件事物背後的真相。
故而,西蒙韋伊指出:「關注,是一種情感的引導,它不是意志的強迫。」
「關注,包含懸置我們的思考,在思考上必須淨空,不需要特別去探求任何事物,因為過於急促的想法,會使真理無法朝我們完整開放。」
—
另一個對「關注」頗有領略的是知名導演王家衛。
在引導張曼玉、張國榮和梁朝偉等人演戲時,王家衛喜歡先將他們置身於角色所處的環境裡,不馬上給台詞、不直接給意境,反而要求他們花上三、四個月,甚至更久的時間去「好好過生活」。
直到演員們放鬆一切,終至真正成為角色本身,王家衛才正式開拍。
拋下大腦,用心關注、讓情感流動,你就能得到比用腦專注時還要更廣的禮物;當你的心情越是放鬆,越是將自己全然託付給身旁環境,你對周遭事物的「同理心」才會完整跑出來,真正實踐感同身受。
一如《Move to Heaven:我是遺物整理師》中的韓靜佑,他僅是靜靜地坐在床沿感受亡者一切,不疾不徐,尊重有耐心,卻能帶給別人力量。
我想正因如此,韓可魯才會說出這句台詞:
「爸爸說只要仔細看著遺物,亡者就會讓你聽到他們想傳達的話,但如果沒有『用心』,就會聽不到。」
用心不用腦,想想真的好難,如果不學而時習之,到底有什麼資格跟別人談「同理心」呢?(我是在說給我自己聽,不是在嗆大家)
#Adaymag
發票存摺公司 在 發票存摺金幣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推薦與評價
在發票存摺公司這個討論中,有超過5篇Ptt貼文,作者jeffery0858也提到☆職業類別:工程師☆年資:2.5年☆年齡:26 ☆申請卡片: 申辦一銀ileo 永豐sport ☆年 ... ... <看更多>
發票存摺公司 在 鯨躍科技有限公司-電子發票解決方案的絕佳選擇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鯨躍科技是一個年輕活潑、充滿創意、努力不懈的公司。 ... 鯨躍科技有限公司-電子發票解決方案的絕佳選擇. Software ... 統一發票對獎機+雲端發票存摺. App page. ... <看更多>
發票存摺公司 在 發票存摺金幣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推薦與評價
在發票存摺公司這個討論中,有超過5篇Ptt貼文,作者jeffery0858也提到☆職業類別:工程師☆年資:2.5年☆年齡:26 ☆申請卡片: 申辦一銀ileo 永豐sport ☆年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