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老師,從不說老師壞話開始】
~祝各位老師教師節快樂~
最近加拿大與澳洲學者共同發表了一篇研究教育工作者工作狀況的論文,刊在《劍橋教育期刊》,驚訝發覺,竟有高達九成的教育工作者,表示自己經常的被下屬或學生們「言語霸凌」,其中近半(35%)已達極不舒服程度。
比較特別的是,這種「言語霸凌」由於是下對上,因此往往並非面對面的,而是被底下的同事、學生流傳著老師各種「不是」,有些流言蜚語,老師根本就有做過、也沒說過,此研究為這樣的霸凌行為許了一個專有名詞,稱為「不文明」
(incivility)。
此名詞特別引人注意,私底下亂說老師壞話,學者並不稱它為「不禮貌」,而更進一步稱其為「不文明」,到底不文明與不禮貌之間的差異在哪裡?
當年全家移民到加拿大,在當地公立高中念書,有一位華裔老師,說話有些廣東口音,長相土土的,有幾位白人學生就私底下為這位老師取綽號,學他口音說話,捉弄這位老師。
有一次,同學過火了點,老師交辦作業,幾位同學賴在座位不起身,表情輕蔑不屑,還有同學故意用手指拉高自己眼睛兩角,歧視東方面孔,突然間,角落有一個同學倏地猛然站起,義正嚴詞的說:「不要再鬧了!」
我記得,那是一個綁了兩條辮子的本地女孩,她大聲且堅定的喝止這些同學:「你們這樣不對!」(This is not right!)
我記得,這一喊,猶如敲了一記響鐘,把那些不能說的、不敢說的全都打得一乾二淨,當下,所有的人都停止了說話,華裔老師仍繼續寫黑板,教室只剩下粉筆在黑板上磨擦的沙沙聲。
那件事到了今天仍記得非常清楚,歐美並沒有明顯的「尊師重道」概念,但不表示他們不尊敬老師,而是他們並不會因為某人是老師就必須言聽計從的順著他,然而,他們卻有另一個觀念,不只對老師,而是對所有事情,皆有一套「什麼是正確、什麼不是正確」的辯證理路,當他們觀察到一些細微的不對勁,總會有人力排眾議、不畏異樣眼光、適時發聲,讓每一個人都受到平等的尊重,無論是老師,還是學生。
回到台灣,這個理應被儒學之尊師重道影響深遠的地方,我發現,老師似也慢慢變成被批評的對象。有一次,孩子年紀尚小,某天,一群家長聚餐,家長們聊八卦,孩子在旁邊玩耍,某位家長說,老師最近作業出得多,學生寫到半夜寫不完,家長們七嘴八舌起來,說這個老師早就臭名在外,本來就應該有人站出來發聲,還有家長問旁邊同班的孩子,這位老師這麼過份,要不要家長們出面和校長報告?桌上討論氣氛熱烈,旁邊玩的孩子全都被吸引過來,大人與小孩全部一起對這位不在場的科任老師,進行一番「指教」。
我覺得不妥,轉頭和我孩子說,記著,老師就是老師,我們不要這樣說老師,但,另一個家長馬上說,老師也會做錯事呀,老師錯了,就應該糾正呀!
察覺氣氛不太對,我將我家孩子帶開,但我自己一時也覺得不解,我是不是一個老古板,從小被教育一定要尊師重道,尊師重道是否真的已經是一個過時的概念?有的老師管教過當,是否會又因為尊師重道的舊習而難以被揭發?我在國外受教育這麼久,怎麼會如此老腐呢?
不過,這篇研究卻讓我終於豁然開朗──原來,令我感到不安的,並不是老師被批評,而是大人無意間教了孩子可以如此言語霸凌一個長輩(老師)。透過孩子無知之口,老師的形象在口語交談之間失控的愈變愈糟,家長與孩子的行動計畫也愈發誇張、愈更激化。我不要求孩子進行腐舊又無知的無條件的禮貌,但,我真的不希望孩子從小就感染到這種「不文明」啊。
(本篇刊於2021年9月27日《國語日報》)
同時也有28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萬的網紅白同學生活日常,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這是最寫實的台灣人生活實況記錄,把觀眾當朋友互動聊天 【酸/甜/苦/辣/零距離生活直播分享】 覺得內容精采想打賞贊助白同學的朋友們,歡迎您贊助打賞~謝謝 綠界斗內入口 https://p.ecpay.com.tw/7799A89...
白同學八卦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夜遊八卦山到底有多可怕
白同學八卦 在 JJ5色廚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蘑菇濃湯 #香港學生快餐 #酥皮濃湯 #低卡濃湯
香港大多的國中高中,午餐是在校外吃的,很人性讓學生「放放風」的概念。
我讀的學校,有飯堂,有廚師叔叔,供應包月的桌菜+例湯,但我從沒包過(我要放風)。
也有每天三種碟頭飯的選擇,趕著練歌練球時才會吃。
學校在市區也是住宅區,附近很多餐廳,記得國一的時候常去一家好像叫迪士尼的快餐店吃便當。
香港的便當跟台灣完全是兩回事,只有主菜沒配菜,主食倒給得大方,尤其是快餐,一定能吃飽。菜式是一種改良西式概念,接近台灣早餐店。
記得國一時最便宜的便當是從HK$5.0起跳,普遍的選擇是~
🍳煎蛋+腸仔或火腿 飯或意粉 番茄醬/白菌醬/粟米醬/黑椒醬
🍗炸雞脾 飯或意粉 番茄醬/白菌醬/粟米醬/黑椒醬
🥩豬扒飯或意粉 番茄醬/白菌醬/粟米醬/黑椒醬
就是一個肉 + 主食 + 醬 。
醬都是先做好一桶一桶的,先盛飯或意粉,淋醬,放肉。
義大利麵早就煮好,不會幫你現做,不要再在平底鍋與醬乳化。
Just $5.0!還想怎樣?
因為醬可以天天換,所以同一家也是可以天天吃的,不會覺得味道一樣。
到底好吃嗎?我現在想起來蠻懷念的,會想再吃。
只要蛋煎得好吃,醬調得好,就是療癒的一餐。
為什麼會勾起這一段回憶呢?
也許因為最近我喝完一個口味又一口的 #匙碗湯 湯包。
喝到#thesoupspoon 的蘑菇濃湯,真的是非常多料的濃湯,濃度比得上醬,包裝寫500ml=2份,但這個濃度我覺得加水可變成4人份了。
做了一個酥皮濃湯,又做成煎豬排的淋醬,然後,就想起想復刻國一便當的 #義大利麵醬 了。
#煎蛋蘑菇醬義大利麵
在家煮了彈牙的義大利麵,蘑菇濃湯加熱淋上去,再加點初榨olive oil。蛋煎成脆的焦邊,沒香腸沒火腿,但有女兒做的漢堡肉!
很好吃呢!醬的濃度剛好,很容易掛在麵條上。
國中的片段又浮現~與同學邊吃邊聊男老師的八卦,女校嘛,哈哈哈。
#懷舊酥皮濃湯
酥皮濃湯總給人一種小時候第一次吃西餐的興奮感。
長大後,卻嫌棄現成酥皮的人工奶油味,其實是酥皮下的湯太稀了,酥皮的奶油味不小心搶了戲。
想到一般餐廳的濃湯,就是奶油跟麵粉炒成白醬,加點調味粉,蔬菜丁快速做成,造成我們從來不會對濃湯有什麼期待。
但不應該是這樣的。
這個濃湯的濃郁蘑菇味把那個我不喜歡的奶油味蓋住了,真好,酥皮不再討厭了!
我看著手上的湯包成份,湯底就是蔬菜高湯,而且還列出是什麼蔬菜煮成的。再加上兩種菇,香草,玉米粉及乳脂。真材食料,這已經是飯店餐廳才喝到的濃湯了。
包裝透明、食材也透明,好的產品不怕被人看透。
#豬排蘑菇醬:
小時候香港的鐵板餐,不管牛排、豬排、雞排,一律是問你要黑椒醬還是蘑菇醬。台灣好像也是這樣。
我把濃湯淋在快煎熟的豬排上,濃度已夠,不用再加麵粉了。
比起超市的瓶裝蘑菇醬,我選擇用這個湯包來做成麵醬,
因為 #真材食料,#沒添加物,#沒防腐劑,#味道非常好,一包可以喝湯,又可當醬來用,#一包多用途。
還有很重要的一點,沒有加水調稀前,一份250ml只有155.9卡路里!如果加水調稀,就更 #低卡路里 了!
匙碗湯還有很多口味,全系列12種口味(包含詢問度非常高的 #新加坡辣椒蟹醬)會在下星期三9/22,#中秋假期後開團 喔!
白同學八卦 在 白同學生活日常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這是最寫實的台灣人生活實況記錄,把觀眾當朋友互動聊天
【酸/甜/苦/辣/零距離生活直播分享】
覺得內容精采想打賞贊助白同學的朋友們,歡迎您贊助打賞~謝謝
綠界斗內入口 https://p.ecpay.com.tw/7799A89
白同學八卦 在 白同學生活日常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這是最寫實的台灣人生活實況記錄,把觀眾當朋友互動聊天
【酸/甜/苦/辣/零距離生活直播分享】
覺得內容精采想打賞贊助白同學的朋友們,歡迎您贊助打賞~謝謝
綠界斗內入口 https://p.ecpay.com.tw/7799A89
白同學八卦 在 Asian aquarium life shooting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白同學水族動物以輕鬆生活化拍攝直播紀錄為主,歡迎您訂閱收看3Q
覺得內容精采想打賞贊助白同學的朋友們,歡迎您贊助打賞~謝謝
綠界斗內入口 https://p.ecpay.com.tw/7799A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