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認識核心幕僚:國安會印太主管坎貝爾+中國事務主管羅森伯格 】
這陣子「核心幕僚」這個詞似乎滿紅的,那到底誰才是真正的核心,我們又該去追縱哪些人物的動態呢?
今天我們來介紹的是白宮國安會(國安會的設計就是總統的最核心幕僚),對台灣來說最直接相關的官員。
▍亞洲沙皇
這屆的國安會裡面新增一個副顧問的職位,主管亞洲事務。拜登任命了坎貝爾(Kurt Campbell)擔任亞洲事務主管。媒體稱之為「亞洲沙皇」(Asian tsar),其正式官銜為「Deputy Assistant to the President and Coordinator for Indo-Pacific Affairs on the National Security Council」,或可譯為「國安會印太事務副顧問」。這個職位是新創造出來的,以因應美中關係以及亞洲事務佔據愈來愈重要的角色,同時為了將中國政策整合進跨部會的決策當中。
🔹 「tsar」這個字是由「沙皇」而來,在英文中的用法是指專責特定事務且有決策權的高階官員,請參見記者簡恒宇的整理:https://reurl.cc/E27eda
這個用法最廣泛使用可追溯到1942年《華盛頓郵報》把時任總統小羅斯福(Franklin D. Roosevelt)以行政命令設置的新職位稱為「沙皇」,這個習慣一直延續到現在。沙皇主要指稱任命無需經由聯邦參議院批准的特別事務官職,像是拜登任命的氣候變遷特使(前國務卿凱瑞John Kerry)一職就是「氣候沙皇」。
台灣媒體主要譯為「專責OO事務官職/特任官/負責人」,看來「特任官」這個用法最能反映職位任用性質,但中文似乎難凸顯該職擁有決策權。
拜登任命的白宮幕僚長克蘭(Ron Klain)在歐巴馬時期曾專責應對伊波拉疫情,因此是「伊波拉沙皇」;小布希時期新設的國家情報總監被稱為「情報沙皇」,同是小布希任內成立的國土安全部部長為「國土安全沙皇」,還有主管公眾外交的國務次卿是「公眾外交沙皇」。目前設置最多「沙皇」職位的總統是歐巴馬,8年任內有38個,小布希以33個居次,川普直到2020年4月才設1個(聯邦海事委員會委員索拉Louis E. Sola,專責調查疫情對郵輪業的影響)。
(以上這三段內容引自簡恒宇)
不過有時候這些新增的職位會和原主管機關有些重疊的問題,例如新設置的亞洲沙皇如果跟國務卿意見相左的話,那國務院亞太助卿要聽誰的呢?
回過頭來看坎貝爾,他是歐巴馬時期提出「重返亞洲」(pivot to Asia)的主要策士之一,雖說他並不認為中美之間會進入新冷戰(全面對抗),但他對中國的態度並不是屬於鴿派或建制派,多次指出中國是一個重大的挑戰。坎貝爾和新任國務卿布林肯以及國安顧問蘇利文的關係密切,長期一起共事,組成團隊應該不會有太大的問題。
坎貝爾和台灣的關係淵源頗深(請見這篇新聞:https://reurl.cc/3ND92V) ,曾參加國會聽證會表達台灣的重要,主張美國應積極協助台灣參與國際組織。在去年12月的時候,坎貝爾以視訊方式出席「2020台美日三邊印太安全對話」並發表演講(https://reurl.cc/NXj975) 表示:「川普政府做得很好的部分,希望看到美國政府延續下去」,因此我們可以大致上知道他對印太區域的想法。
華府知名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智庫」(CSIS)的副總裁葛林(Michael J. Green,曾任職小布希政府的國安會,主管亞洲事務)寫文章讚揚坎貝爾任命案(https://reurl.cc/E27yek) 。他在文章裡面細數坎貝爾過去服務的經歷,以及他和多位共和黨人物共事的過程(有很多重要人士都曾在他主管的部門工作過),並且讚揚他是可以獲得兩黨高度共識的資深外交人員,可以實現兩大黨在亞洲政策上的共識:強化與盟友關係、保護重要的科技技術、在人權及民主議題對中國施加壓力。
🔹 同場加映坎貝爾與杜如松(Rush Doshi)最近的投書:「How America Can Shore Up Asian Order: A Strategy for Restoring Balance and Legitimacy」(https://reurl.cc/1gxrzG) 。這篇文章討論了美國如何與中國競爭,內容重點:美國該與東亞盟邦加強反中國介入(A2/AD)能力,務實地去處理與中國脫勾的問題(不盲目脫勾),協助供應鏈移轉至其他東亞國家,建構多層次的盟友合作關係等等。
▍鷹派中國事務主任
印太事務主管坎貝爾下轄三位資深主任,分別主管中國事務、南亞事務與東亞暨大洋洲事務。
國安會的中國事務主管將由蘿拉.羅森柏格(Laura Rosenberger)出任,而且這個職位的位階將提升為中國事務資深主任(Senior Director for China)。她曾在國安會擔任主管中國及韓國事務的資深官員,同時是布林肯擔任副國務卿時的幕僚長。
羅森柏格對中國的態度恐怕會讓中國很不好受,例如疫情爆發以來,不斷提醒大家,中國利用疫情來做大外宣,而且在國內消音反對者的聲音。她在2018年時就曾指出,中國介入影響美國國內政治,就如同俄國一樣。她近期的公開發言有不少,有很多是在華府的智庫出席研討會,談中國的資訊戰和大外宣,而且她對中國鎮壓香港群眾運動是非常感冒,多次撰文與發言撐香港。如果大家google羅森柏格,可以看到她的文章以及一些podcast錄製,口條很好,談中國資訊戰的部份滿值得一聽。
羅森柏格曾在2020年5月份智庫「威爾遜中心」(Wilson Center)的研討會上,談論台灣的角色,她除了肯定台灣防疫成果外,也提到台灣在打擊假資訊上的努力,其中還特別提到唐鳳。同場同台的還有駐美代表處政治組組長趙怡翔(https://reurl.cc/5oovpv,羅森柏格的發言大概從40分左右開始)。
而在中國事務資深主任之外,資深外交官凱根(Edgard Kagan)將出任東亞暨大洋洲事務資深主任;歐布萊特石橋集團副總裁古哈(Sumona Guha)出任南亞事務資深主任。
▍重點摘要
▶ 白宮國安會創了一個新的職位,印太事務主管坎貝爾。他是「重返亞洲」政策的主要規劃人,而且認定中國是重大挑戰。
▶ 過去中國事務主管在國安會位階為主任,現在提升為資深主任。擔任此職位的蘿拉.羅森柏格可以說是一位對中國的鷹派,是研究資訊戰的專家。
🔸 同場加映之一
蕭美琴大使獲邀出席美國總統拜登的就職典禮後,白宮國安會發言人霍恩(Emily Horne)評論表示:「美國對台灣的承諾堅定如磐石。拜登總統將與朋友與盟邦站在一起,在亞太地區推動共享的繁榮、安全與價值,其中也包括台灣。」
🔸 同場加映之二
每次政黨輪替的時候,要換的位子還滿多的,尤其美國的政治任命官員的層級非常多,大概是各部會副司長層級以上全部都要換掉。所以說,追蹤哪些人物到了哪個位子也是滿重要的事呢!
最近由於TVBS和長風基金會的宣傳而很紅的艾利森教授,他最著名的著作就是外交決策分析,他認為外交決策通常是不同官僚之間互動下的產物。這個論點是所有國際關係學生必讀的。從這點來看,去分析官僚機構的人事以及偏好,會是理解一個國家外交事務走向的關鍵。
✨ 觀測站推特:https://twitter.com/ustaiwanwatch
✨ 贊助觀測站:https://ustaiwanwatch.soci.vip/
白宮國安會發言人霍恩 在 我是台灣人.台灣是咱的國家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打臉 #國眾黨 #柯韓粉 #4趴仔 的闢謠神文來囉:
轉述:
【#蕭美琴大使參加就職典禮:#常見謠言回應】
美國在1月20舉行了第46屆總統就職典禮,戰貓蕭美琴大使獲邀參加。這是1979以來,我國第一次獲得美國「就職典禮國會聯合委員會」的具名正式邀請,以外交使節的身份參加典禮,而不是由美國國會議員所提供的一般入場券參加(請見先前本站整理報導:https://reurl.cc/E2n7eA) 。
不過,現在網路上已經出現很多謠言,也有很多網友們拿來請教該怎麼回應,那讓我們來一一解惑。
1、蕭大使拍照的位置不在會場,是在牆外
蕭大使拍照的位置就在國會山莊前的草坪,如果這裡不是會場,何處才是會場?如果這裡是隨便就可以來的地方,那怎麼沒看到其他路人來這個同一塊草坪拍照呢?另外,華府市中心方圓大概5公里的地方就都封路了,車程半小時遠的地方都有FBI的人在駐點巡邏,還會給一般民眾跑到國會山莊前面去自拍?
網路上已經有人整理出來(https://reurl.cc/l0R02q) ,許多參加就職典禮的各國大使們,其實都在同一片草坪上面拍照。
2、蕭大使的位置非常邊緣,所以去了現場也沒什麼用
就職典禮的參與人數眾多,有50個州+DC(華盛頓特區)+數個海外領地的代表,國會議員有五百多位,國會山莊佔地16英畝,是台灣總統府的10倍以上,我們不能用台灣的就職典禮規模來推估美國。而且,美國就職典禮的目的以及主要觀眾一向都是美國群眾,蕭大使的位置已經在非常前面,就算不是在前面,這個說法也沒有意義。
另外還有一個冷知識:過去的這些就職典禮,除了看台上的座位之外,大多數都是沒有對號的,台灣代表團的位子都是由外交人員們提早進入「佔場」的喔!
3、蕭大使是用付錢的方式買來這個位置,據說花了將近一萬美元
這種說法滿常見的,過去每次有媒體或智庫報導台灣的好事,也會有人說是台灣買來的,甚至有些人說台灣的執政黨買通整個華府的智庫。如果台灣真的這麼威,那其實外交人員都可以回家洗洗睡了,也不用那麼辛苦的要加入國際組織,用買的就好了?還有,如果堂堂美國國會議員可以輕易被買通,行政官員也可以被買通,才一萬美元就可以買通國會聯合委員會,那全世界各國政府還不都來買爆!?
正經一點來說,像這次可以有這樣子的外交突破,都是長期累積而來的。我們在美國的外交工作做得好,國會議員們多幫台灣發聲,在政策圈也交到很多好朋友,多方條件之下才能夠有像這次就職典禮這樣的突破。
4、為什麼拿到邀請函都不講,一定是想要操弄民調
請相信外交專業。台灣的處境很特別,因為不管台灣做什麼事情,一定會有一個玻璃心大國在旁邊叫囂。前任國務卿龐培奧曾經發表公開演講,說中國連台灣人在高中參加科展研討會都要杯葛實在是很誇張。
其實我們大概也不難想像,若蕭美琴事前拿出邀請函,可能會被說炫耀(甚至會被說是假的);沒拿出來的話,會被說是在騙。不管怎麼樣都可以編造謠言攻擊。
以外交使節身份出席美國總統就職典禮這件事情事關重大,當然是由外交團隊來處理,在與美方相互協調配合下,他們會做最好的判斷。
5、美國故意拖到最後一刻才給邀請函,根本是玩弄台灣
這跟上面的攻擊正好相反(不管怎樣都會被念的概念)。外交部已經出來說明了,我方其實一兩週之前就拿到邀請函了,並也提早準備、配合美國就職典禮的防疫規範,只是實在沒有必要拿出來大聲嚷嚷。
而且話說回來,目前美國的疫情還是非常嚴重,這個大型的典禮到底能否辦成、怎麼個辦法,先前沒有人有把握。由於疫情嚴重,所以沒辦法再用以前那樣子由國會議員邀請的方式去參加,因此我們外交團隊看起來是很早就做了因應。
6、蕭大使根本沒拿到邀請函,你看她根本沒戴識別證
警察把國家廣場跟國會大廈四周都封閉了,沒有邀請函,怎麼能夠去現場?(其他請參見1和2)
7、蕭美琴害軍購沒過?要凍結蕭美琴交際費用30%
國民黨立院黨團21日提案刪減蕭美琴大使的交際費用三成,新聞說:「立法院21日協商今年度總預算,國民黨立院黨團指出,蕭美琴過去曾公開稱,美國要賣給我國防部智慧型水雷,但遭到否認,顯然是公然釋放假新聞,提案要求凍結蕭美琴交際費用30%。」
這個我們先前寫過一篇,可供大家參考:【蕭美琴害軍購無法通過?台美互信被破壞?】
https://reurl.cc/mqLqoM
▍小結
以上大概是常見的幾種攻擊或者謠言。蕭大使以外交使節參與就職典禮,對台灣來說是一件開前例的重要大事。我們這邊再來整理一下就職典禮後一些重要人士的反應
#白宮國安會發言人霍恩(Emily Horne)說:「美國對台灣的承諾堅定如磐石(rock-solid),拜登總統會和包括台灣在內的亞太區域的盟友們站在一起,共同推進共享的經濟繁榮、安全,以及價值觀念。」
#參院外委會主席里契(James Risch)以外委會的官方推特表示:「我很高興看到台灣的代表出席了就職典禮,而且是從1979年以來的首次。我對於新政府這個邀請表示讚賞,並且鼓勵新政府能夠在台美關係方面更加推進,依此來回應我們所面對的挑戰以及地緣政治現實。」
友站 TaiwanWarmPower 很真誠地寫了一封信(https://reurl.cc/OX01ng) 給質疑台美關係的人們,很值得大家參考。
這次蕭大使出席就職典禮,讓我們看到台美關係的一個延續性存在。台美關係是兩大黨高度共識的議題,也是台灣的外交團隊及台美人長期耕耘之下的成果累積。我們要持續給予前線人員鼓勵!尤其大家要想想看,現在美國是嚴重的疫區,每天確診數甚至超過二十萬人,在這種狀況下要去交涉各種外交事項,等於是在槍林彈雨中前進啊!
▍最後來一篇推薦閱讀
【你希望蕭美琴是個聽天由命還是相信事在人為的外交官】
by上報李濠仲
https://reurl.cc/7yryLN
quote:
「先例」很重要,在外交上更重要,對台灣外交尤其如此。如果能理解台灣外交自1979年來,沒有一件好事可以躺著就自己來找你,或能領悟台灣是全世界最需要自我爭取,別人才會以正式身分看待你的國家。
…… 就像1979年的「外國機構或外國組織」車牌,2015年的台美「特權、免稅暨豁免協定」,以及這回「JCCIC」總統就職觀禮正式邀請函,哪一樣不是靠第一線積極任事才能得來。
…… 包括蕭美琴在內,台灣駐外人員將在外,很多時候為與不為,做與不做,存乎一心,那麼,你會希望蕭美琴是一個聽天由命還是相信事在人為的外交官?當然,如果打從心底不希望台灣被當成一個國家對待,一切就又另當別論了。
白宮國安會發言人霍恩 在 US Taiwan Watch: 美國台灣觀測站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蕭美琴大使參加就職典禮:常見謠言回應】
美國在1月20舉行了第46屆總統就職典禮,戰貓蕭美琴大使獲邀參加。這是1979以來,我國第一次獲得美國「就職典禮國會聯合委員會」的具名正式邀請,以外交使節的身份參加典禮,而不是由美國國會議員所提供的一般入場券參加(請見先前本站整理報導:https://reurl.cc/E2n7eA) 。
不過,現在網路上已經出現很多謠言,也有很多網友們拿來請教該怎麼回應,那讓我們來一一解惑。
1、蕭大使拍照的位置不在會場,是在牆外
蕭大使拍照的位置就在國會山莊前的草坪,如果這裡不是會場,何處才是會場?如果這裡是隨便就可以來的地方,那怎麼沒看到其他路人來這個同一塊草坪拍照呢?另外,華府市中心方圓大概5公里的地方就都封路了,車程半小時遠的地方都有FBI的人在駐點巡邏,還會給一般民眾跑到國會山莊前面去自拍?
網路上已經有人整理出來(https://reurl.cc/l0R02q) ,許多參加就職典禮的各國大使們,其實都在同一片草坪上面拍照。
2、蕭大使的位置非常邊緣,所以去了現場也沒什麼用
就職典禮的參與人數眾多,有50個州+DC(華盛頓特區)+數個海外領地的代表,國會議員有五百多位,國會山莊佔地16英畝,是台灣總統府的10倍以上,我們不能用台灣的就職典禮規模來推估美國。而且,美國就職典禮的目的以及主要觀眾一向都是美國群眾,蕭大使的位置已經在非常前面,就算不是在前面,這個說法也沒有意義。
另外還有一個冷知識:過去的這些就職典禮,除了看台上的座位之外,大多數都是沒有對號的,台灣代表團的位子都是由外交人員們提早進入「佔場」的喔!
3、蕭大使是用付錢的方式買來這個位置,據說花了將近一萬美元
這種說法滿常見的,過去每次有媒體或智庫報導台灣的好事,也會有人說是台灣買來的,甚至有些人說台灣的執政黨買通整個華府的智庫。如果台灣真的這麼威,那其實外交人員都可以回家洗洗睡了,也不用那麼辛苦的要加入國際組織,用買的就好了?還有,如果堂堂美國國會議員可以輕易被買通,行政官員也可以被買通,才一萬美元就可以買通國會聯合委員會,那全世界各國政府還不都來買爆!?
對了,參議院外委會主席James Risch用了官方推特來發文稱讚行政部門發邀請函給蕭大使。難道參議員的推文也是用買的?
正經一點來說,像這次可以有這樣子的外交突破,都是長期累積而來的。我們在美國的外交工作做得好,國會議員們多幫台灣發聲,在政策圈也交到很多好朋友,多方條件之下才能夠有像這次就職典禮這樣的突破。
4、為什麼拿到邀請函都不講,一定是想要操弄民調
請相信外交專業。台灣的處境很特別,因為不管台灣做什麼事情,一定會有一個玻璃心大國在旁邊叫囂。前任國務卿龐培奧曾經發表公開演講,說中國連台灣人在高中參加科展研討會都要杯葛實在是很誇張。
其實我們大概也不難想像,若蕭美琴事前拿出邀請函,可能會被說炫耀(甚至會被說是假的);沒拿出來的話,會被說是在騙。不管怎麼樣都可以編造謠言攻擊。
以外交使節身份出席美國總統就職典禮這件事情事關重大,當然是由外交團隊來處理,在與美方相互協調配合下,他們會做最好的判斷。
5、美國故意拖到最後一刻才給邀請函,根本是玩弄台灣
這跟上面的攻擊正好相反(不管怎樣都會被念的概念)。外交部已經出來說明了,我方其實一兩週之前就拿到邀請函了,並也提早準備、配合美國就職典禮的防疫規範,只是實在沒有必要拿出來大聲嚷嚷。
而且話說回來,目前美國的疫情還是非常嚴重,這個大型的典禮到底能否辦成、怎麼個辦法,先前沒有人有把握。由於疫情嚴重,所以沒辦法再用以前那樣子由國會議員邀請的方式去參加,因此我們外交團隊看起來是很早就做了因應。
6、蕭大使根本沒拿到邀請函,你看她根本沒戴識別證
警察把國家廣場跟國會大廈四周都封閉了,沒有邀請函,怎麼能夠去現場?
再說,參院外委會主席James Risch都用官方推特來發文稱讚行政部門發邀請函給蕭大使了。難道參議員的推文是假的嗎?
(其他請參見1和2)
7、你看有一張民眾的照片顯示,一般民眾都可以參加,所以蕭大使根本沒有受邀就自己跑去的
該照片是由台灣民政府的人士提供,從照片背景看起來,照片中人們都穿雨衣、沒有戴口罩,天空中雲層很厚;但今年1/20華府大太陽,而且現在疫情嚴重,每個人規定都要戴口罩,該照片很顯然不是今年拍的。
過去的就職典禮本來就有開放一般民眾參加,都是由國會議員們安排入場。
8、你看我住在加州也收到邀請函了,顯見這個是隨便一般群眾都可以拿到邀請函,沒什麼了不起
根據主辦單位2020年12月16日發布的新聞稿,其中指出,由於COVID-19疫情的流行,JCCIC決定限縮現場觀禮人數,並增設線上直播,讓民眾透過線上觀看典禮轉播。而按照慣例,JCCIC會分發20萬張門票給國會議員,讓議員提供給選民,但在「第59屆就職典禮上,國會議員的邀請函僅限於自己和一位來賓」。
9、蕭美琴害軍購沒過?要凍結蕭美琴交際費用30%
國民黨立院黨團21日提案刪減蕭美琴大使的交際費用三成,新聞說:「立法院21日協商今年度總預算,國民黨立院黨團指出,蕭美琴過去曾公開稱,美國要賣給我國防部智慧型水雷,但遭到否認,顯然是公然釋放假新聞,提案要求凍結蕭美琴交際費用30%。」
這個我們先前寫過一篇,可供大家參考:【蕭美琴害軍購無法通過?台美互信被破壞?】
https://reurl.cc/mqLqoM
▍小結
以上大概是常見的幾種攻擊或者謠言。蕭大使以外交使節參與就職典禮,對台灣來說是一件開前例的重要大事。我們這邊再來整理一下就職典禮後一些重要人士的反應
#白宮國安會發言人霍恩(Emily Horne)說:「美國對台灣的承諾堅定如磐石(rock-solid),拜登總統會和包括台灣在內的亞太區域的盟友們站在一起,共同推進共享的經濟繁榮、安全,以及價值觀念。」
#參院外委會主席里契(James Risch)以外委會的官方推特表示:「我很高興看到台灣的代表出席了就職典禮,而且是從1979年以來的首次。我對於新政府這個邀請表示讚賞,並且鼓勵新政府能夠在台美關係方面更加推進,依此來回應我們所面對的挑戰以及地緣政治現實。」
友站 TaiwanWarmPower 很真誠地寫了一封信(https://reurl.cc/OX01ng) 給質疑台美關係的人們,很值得大家參考。
這次蕭大使出席就職典禮,讓我們看到台美關係的一個延續性存在。台美關係是兩大黨高度共識的議題,也是台灣的外交團隊及台美人長期耕耘之下的成果累積。我們要持續給予前線人員鼓勵!尤其大家要想想看,現在美國是嚴重的疫區,每天確診數甚至超過二十萬人,在這種狀況下要去交涉各種外交事項,等於是在槍林彈雨中前進啊!
▍最後來一篇推薦閱讀
【你希望蕭美琴是個聽天由命還是相信事在人為的外交官】
by上報李濠仲
https://reurl.cc/7yryLN
quote:
「先例」很重要,在外交上更重要,對台灣外交尤其如此。如果能理解台灣外交自1979年來,沒有一件好事可以躺著就自己來找你,或能領悟台灣是全世界最需要自我爭取,別人才會以正式身分看待你的國家。
…… 就像1979年的「外國機構或外國組織」車牌,2015年的台美「特權、免稅暨豁免協定」,以及這回「JCCIC」總統就職觀禮正式邀請函,哪一樣不是靠第一線積極任事才能得來。
…… 包括蕭美琴在內,台灣駐外人員將在外,很多時候為與不為,做與不做,存乎一心,那麼,你會希望蕭美琴是一個聽天由命還是相信事在人為的外交官?當然,如果打從心底不希望台灣被當成一個國家對待,一切就又另當別論了。
同場加映事實查核中心的查核:https://www.facebook.com/taiwantfc/posts/741032856551841
✨ 觀測站推特:https://twitter.com/ustaiwanwatch
✨ 贊助觀測站:https://ustaiwanwatch.soci.vip/
白宮國安會發言人霍恩 在 #白宮國安會發言人霍恩 - Explore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美國在1月20舉行了第46屆總統就職典禮,戰貓蕭美琴大使獲邀參加。這是1979以來,我國第一次獲得美國「就職典禮國會聯合委員會」的具名正式邀請,以外交使節的身份參加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