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十萬人大閱兵震驚世界 西亞各國爭相示好|知史百家
歷史春秋網
對於現代各國來說,閱兵既是宣示國家實力,增強民族凝聚力的方式,也是擴大國家影響力的重要手段。蘇聯和美國都曾有舉世矚目的閱兵行動,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歷史上,幾次大閱兵,令人心潮澎湃。而在明朝歷史上,永樂皇帝朱棣也曾經有過一次震驚世界的「大閱兵」。
說到明朝閱兵,就不得不說說明王朝建立初期的「國際形勢」。
明朝是推翻元朝而起,但成吉思汗建立的「四大汗國」三個仍在。洪武二年(1369年),朱元璋調動40萬大軍,分三路北進,把遠逃漠北的北元皇庭徹底打成「遊牧民族」,但此後,大量曾在元朝任職的蒙古族、回族官員,流亡到中亞、西亞各國,這些「外來的和尚」拚命地鼓動所在國君主對明朝採取敵視態度。
1370年,西察合台汗國權臣帖木兒發動政變,推翻西察合台汗國,建立了赫赫有名的「帖木兒帝國」。帖木兒在擊敗奧斯曼土耳其後,隨即開始了遠徵中國的準備,派間諜到北京活動,並在接待埃及使臣時當眾羞辱被扣押8年的中國使臣郭驥,隨後在撒馬爾罕召開「蒙古人大會」,高舉起「反明復元」的大旗。但蒙古本部的韃靼以及瓦剌反派使者至南京通報消息。
永樂四年,帖木兒大舉東征,號稱百萬大軍,實際兵力20萬,而此時,明王朝在河西以及哈密早已嚴陣以待。然而不久後,帖木兒病逝於東征路上,一場大戰煙消雲散。
此後,帖木兒帝國諸皇子爭位,陷入內戰,所謂東征中國,可謂癡人說夢。
明朝方面,朱棣登基後,一面派遣鄭和下西洋,宣揚國威,另一面派遣陳誠出使西域,帖木兒帝國的繼任者沙哈魯放棄仇華政策,遣使向明通好,恢復了朱元璋時代「宗主國」的關係。但是中亞各國「反華勢力」仍在。
另一面,鄭和在永樂十八年前五下西洋,卻行至印度洋就返回,原因是埃及馬穆魯克王朝控制了紅海流域,嚴禁東方船隊進入。此後中亞以及西亞諸國正式承認了大明朝繼元之後的「天朝」地位。但對於明王朝的真實實力,各國也存有懷疑,因此,選擇一個合適的機會,宣示大明的強大實力,鞏固大明與中亞、西亞國家的「朝貢關係」,就顯得尤為重要。而閱兵,恰是最好的機會。
永樂十六年(公元1418年),明朝以陳誠為使,出使中亞,隨後,中亞、西亞國家均組使團隨中國使團回訪。永樂十八年七月,這支雲集了20個中西亞國家、人數多達600人的使團抵達嘉峪關,朱棣派遣6000精銳騎兵一路護送,沿嘉峪關經明朝九邊軍鎮「參觀」。
在每個軍鎮,明朝都特意派遣在明軍中的蒙族、回族軍官接待,介紹明朝的民族平等政策,「明朝虐待蒙古和回回人」的謠言不攻自破。而明朝「九邊」強大的軍事實力,也在各國使臣心中留下了深刻印象。
永樂十八年十一月二十日,朱棣在北京皇宮接見各國使臣,諸使臣皆行叩拜禮,唯獨帖木兒國使臣以「我國無此風俗」為由,堅持行鞠躬禮,朱棣卻並不在意。
這次帖木兒使團的首領是帖木兒帝國宰相阿爾都沙,副使是曾跟隨帖木的名將蓋蘇耶丁,在本國也是免跪拜禮的。外交禮儀後,朱棣安排使團先是在山東、河南、江蘇「旅遊觀光」,遊覽包括山東孔廟在內的諸多名勝古蹟,親眼見識中國內地城市的富庶繁華,兩個月後,各國使團接到通知,朱棣將在北京周邊開始大規模的「狩獵」,邀請各國使團前往觀覽。
永樂十九年三月,「狩獵」在北京北邊的懷來正式開始,共調軍隊10萬人,朱棣精心挑選的明朝「五軍營」、「三千營」、「神機營」精銳相繼表演了明軍騎兵包抄、步兵突擊、步騎合擊等項目,從廣西、雲南、四川調來的「土狼兵」、白桿兵演練了步兵勁弩齊射、長槍步兵刺殺訓練等「軍事科目」。
史載「軍容齊整」、「步調如一」、「兵甲鮮豔」,「列國使節俱驚」,尤其是明朝「神機營」的火器操練,展示的「虎威炮」、「火龍槍」(騎兵專用火槍)、安南銃(抬槍)、「一窩蜂」(火箭炮)、「火龍車」(火焰噴射器)等諸多「高科技」武器,令各國使節大開眼界。大規模的「狩獵」行動持續了整整一個月。
閱兵結束後,朱棣在土木堡的行營接見了各國使節。
這一次,帖木兒國使臣帶頭下跪磕頭,「叩首觸地」,全然不顧「我國無此風俗」。帖木兒使臣更奉承說,這次帖木兒進獻的名馬,正是當年帖木兒國王的父親帖木兒生前南征北戰專用的「御用坐騎」,贈送給朱棣,正是為了表達「最崇高敬意」。朱棣則手書信札托使臣轉交帖木兒國王,在信中表示「願兩國臣民永享太平安樂之福」。
這次聲勢浩大的閱兵無疑取得了良好效果,這次「觀禮」的各國使節,總數達27個國家。明朝軍威之盛與睦鄰友好的國策在各國引起了巨大反響。
其後中亞、西亞國家與中國的友好關係一直綿延到明末,單是帖木兒帝國,終明一世向中國派遣使節的次數就有60多次。
有關這次閱兵的詳情,也詳細記錄於中亞國家的典籍裡。帖木兒副使蓋蘇耶丁在回憶錄裡坦言:「我不得不承認,大帝(帖木兒)死在東征的路上是一件幸運的事情,這使他保全了一生的英名。」
而另一個「連鎖反應」是,觀覽閱兵的埃及使臣回國後,埃及隨即解除了在紅海對東方商船的禁令,而此後最後一次下西洋的鄭和,也終抵紅海沿岸,不但結好了紅海地區國家,更實現了他作為一個穆斯林終生的願望——麥加朝覲。
(本文由「歷史春秋網」授權「知史」轉載繁體字版,特此鳴謝。)
網站簡介:
歷史春秋網(www.lishichunqiu.com)成立於2010年6月,是一個以歷史為核心的文化資訊門戶網站,提供中國古代歷史、政治軍事、經濟文化、中醫養生、書畫藝術、古董收藏、宗教哲學等內容。致力於傳承國學經典,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6萬的網紅我是RT,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免費下載 War Robots: https://clik.cc/woshiRT_WR 就可以獲得帶武器的機器人+獨特颜色、100金币和50000銀幣的新手套餐!PC也可以玩: https://clik.cc/woshiRT_PC_WR 哈囉!我是RT ,秦良玉真的是史上最強 快來追隨O...
白桿兵 在 東森財經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現代啟示錄】白桿兵傳奇
明末女將秦良玉之所以能在多次戰役中攻無不克,靠的就是手中握有一支忠心耿耿的白桿兵,這支白桿兵都是苗族農民出身,有些還是女兵,憑什麼把後金勁旅打得膽戰心驚?他們手持的白桿槍有哪些妙用?敵軍甚至傳說白桿兵刀槍不入,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傳言呢?
請鎖定本周日(4/7)晚間十點整,東森財經台57頻道,《現代啟示錄》。
#現代啟示錄 #秦良玉 #史上唯一封侯女將軍 #穆桂英 #比武招親 #明朝 #崇禎 #三度勤王 #白桿兵 #苗族 #刀槍不入
白桿兵 在 我是RT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免費下載 War Robots: https://clik.cc/woshiRT_WR 就可以獲得帶武器的機器人+獨特颜色、100金币和50000銀幣的新手套餐!PC也可以玩: https://clik.cc/woshiRT_PC_WR
哈囉!我是RT ,秦良玉真的是史上最強
快來追隨Odysee頻道 :https://odysee.com/@%E6%88%91%E6%98%AFRT:1?page=1
鋪浪:https://www.plurk.com/lilen0017
Twitch實況台:https://www.twitch.tv/imrtmi
請我喝飲料:https://twitch.streamlabs.com/imrtmi
FB詐騙終結者系列:http://t.cn/E4q75XD
新番驗貨系列:http://t.cn/E4q7xbs
RT說遊戲系列:http://t.cn/E4q78eT
R說書系列:http://t.cn/E4q7FiM
如果喜歡RT的影片,別忘了分享出去!
也可以動動你的貴手按下喜歡和訂閱哦!
歡迎在下方留言處留下評論與建議唷!
------------------------------------------------------------------------------------------
This channel is only used to recommending anime, comics and games.
All the videos are not intending to against copyright law, only to assisting commentary and recommendation.
If it cause any lost of yours, please contact me immediately.
このチャンネルでは、 主にアニメ、マンガ、ゲームの推奨や評価などしております。
本チャンネル管理者は、本チャンネルにて推奨・評価する画像・音楽データ等(著作物)が作成者(著作権者)のものであることを認め深く尊重しており、侵害する気は一切ございません。
万が一、著作権などの侵害を感じられた場合、また質問やお気付きの点などがございましたら、下記のメールアドレスへご連絡ください。
#秦良玉 #白桿兵 #崇禎四詩歌
白桿兵 在 【現代啟示錄】白桿兵傳奇 的推薦與評價
【現代啟示錄】 白桿兵 傳奇明末女將秦良玉之所以能在多次戰役中攻無不克,靠的就是手中握有一支忠心耿耿的 白桿兵 ,這支 白桿兵 都是苗族農民出身, ... ... <看更多>
白桿兵 在 明末最強女將,精銳部隊“白桿兵”的指揮官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史上最強女將,死後有48座墓,張獻忠血洗四川不敢踏進這半步秦良玉(1574年-1648年),字貞素。四川承宣布政使司忠州直隸州(今重慶忠縣)人,明末 ... ... <看更多>
白桿兵 在 [心得] 白桿兵- 看板Warfare 的推薦與評價
網誌圖文版:https://cimonnomis.blogspot.tw/2017/11/blog-post_27.html
--
白桿兵
晚明女將秦良玉麾下石砫土司兵,又號稱「白桿兵」,以善戰著稱。究竟這裡的「白
桿」是指甚麼呢?董榕的《芝龕記》裡頭是這樣描述的:
「俺(秦良玉)練這白桿兵,各持白木棍,棍上釘有雙鉤,一鉤向上,一鉤向下,俱係
百鍊鋼鐵打成,銳利無比,上鉤既可當鎗,又可掛旗;下鉤既可鈀城,又可鉤馬。棍下各
綴鐵環,若遇過嶺越山、渡溪探澗之時,便環鉤相屬,引來即可萬丈。此乃開闢以來未有
的軍器。」
據說在萬曆年間的三大征之一、播州之役中,石砫土司就靠著這「白桿兵持鉤環杖」
(《芝龕記》)立功,面對正面難以攻克的山險桑木關另闢蹊徑,「將白桿兵分左右鉤連上
山,出關後破之」 (《石砫廳志》)。白桿兵用的是攀爬與作戰兼用的白木棍。
問題似乎解決了。然而解決問題的資料來源卻有更大的問題:《芝龕記》(1751)與《
石砫廳志》(1775)的成書年代都在乾隆年間;《石砫廳志》成書時間既然在《芝龕記》之
後,其中「鉤連上山」的記述大概是蹈襲自《芝龕記》。而《芝龕記》的成書時間不僅遠
在秦良玉謝世百年之後,其本身更不是史籍,而是還敘述了另一位明末女傑沈雲英的傳奇
小說,創作色彩濃厚──實際上,在播州之役相關的史籍當中,好比說李化龍的《平播全
書》裡頭,關於秦良玉的記載非常之少 ;記述桑木關之役的〈克桑木關烏江關三報捷音
殊〉(卷三)當中也有立功的秦姓將士,惟獨沒有秦良玉的名字。桑木關也並非被奇兵從後
襲取,而是正面攻破。說到底,《芝龕記》也沒有說明白桿兵何以要用「白」桿。
而《明史》〈秦良玉傳〉原本也只說秦良玉「所部號『白杆兵』」;但在後世的輾轉
傳鈔當中,白桿兵卻逐漸被超譯為秦良玉的發明。檢視幾份晚明史料原文,白桿兵的相關
記載雖然零零落落,但卻足以說明在秦良玉之前已有人槍桿用白,以及白桿兵不限於石砫
土司的記載。李化龍《平播全書》卷七〈塘報播事〉:
「又據塘報雷得勝報稱:『探得播目王繼先,令夷人各置重三斤白腦包一頂,重九斤
白絮被一牀,槍桿俱用白。…』」
反而是秦良玉的播州對手用了白槍桿。《明實錄》當中有「白杆羅網壩(羅網壩在今
天萬縣境內)兵三千」 、「蜀兵稱勁者,惟南岸白桿子耳」 等記載,李馥榮《灩澦囊》
中也有提到「…萬縣土官調龍玉(從後文來看,應為「王」)壩白杆子土兵三千人」 ,不
是含糊說在四川長江南岸,就是說在川東南的萬縣左近,離石砫土司雖近卻不在點上。在
天啟年間的奢安之亂中,也有大概同出於羅網壩的「白杆營」 現身,但不少記錄中提及
的「白桿槍」則是剿獲敵械,戰利品來自於同明軍對抗的永寧奢崇明部 。「白杆營」有
時省稱為「杆營」、「杆兵」 ,其他文獻中也有川南「杆子營」、「杆子兵」 的紀錄,
如與奢安叛軍作戰的忠州營也因作戰英勇而被讚揚為「真桿子手也」 。這就意味著白桿
槍的使用本不限於秦良玉的石砫土司,實際上廣及於川南一帶,東至萬縣,西至永寧,南
方甚至及於播州土司。
明代統治少數民族的土司,其轄下的少數民族兵稱為土司兵,有時候也簡稱為土兵;
但土兵也用來稱呼衛所軍士(隸於軍籍)以外的鄉兵或民壯(隸於民籍)。在上面引述的文獻
當中既有隸屬於土司(播州、石柱、永寧)的白桿兵,也有忠州、萬縣等地的桿兵、桿子手
。也就是說,所謂的白杆子土兵,同時兼有少數民族兵以及鄉兵、民壯兩個類型。民兵類
型的白桿兵對我們的推論來說比較關鍵。明中葉的成化年間,為了擺平四川高、拱、筠連
一帶的都掌蠻,明朝一樣也是動用的鄉兵。然而出主意的謀士想的並不是普通的鄉兵:
「國子監學錄黃明善陳征勦夷寇事宜:『一,宋時多剛縣夷為寇,用白艻子兵破之。
白艻子者,即今之民壯;多剛縣者,即今之都掌多剛寨也。前代用鄉兵平夷既有明效,今
宜選熟知道路、識達民隱官一員,馳驛赴彼,招募民壯,協助官軍。…』」
據學者劉复生的考證,宋代的「白艻子兵」也是一種鄉兵,活躍範圍除了川南瀘州附
近之外,也遠及於夔州、施州交界處。換言之,與明代風行白桿兵的川南地區大部重疊,
相當吻合。而「白艻子兵」,宋代原文多寫作「白艻子弟」,兵其實應為弟之誤;那「白
艻」又是甚麼呢?艻可讀樂,又可讀作棘;「白艻」其實就是「白棘」──白棘,現在通
常稱作馬甲子,又稱為羊矢棗、君遷子、鐵籬笆、馬鞍樹等,是一種材質堅硬的灌木,可
長到6公尺高。由於木質堅緻,可以耐久,以往常用來製作農具柄、車軸,或者用來豎立
寨柵作臨時工事 。之所以叫「白棘」,一說是因為「莖白如粉」,《本草衍義》則說白
棘是「肥盛紫色枝,自有皺薄白膜先剝起者,故曰白棘」 。大概以這種枝幹上有白膜的
木材制作長柄戰具的,就是所謂「白艻子弟」了。
明代四川南部地區 。地名下標線紅色的是明代白桿兵的出處,紫色下標線為宋代白
艻子兵的活動範圍,綠色為都掌蠻所在地。
而宋代使用白艻幹材作戰具的鄉兵,大概到明代也是如此,因而才衍生出晚明白桿兵
的鄉兵版本。這個推論必須要面對的質疑是,那為什麼白艻子兵之後,宋、明之間過了數
百年的空窗期,才有晚明的白桿兵出現呢?依筆者拙見,假如某個兵種能夠單純依靠某種
戰具,長保甚至多達數百年的戰術優勢,反而更不合理。晚明白桿兵之所以有名,白桿槍
還在其次;更要緊的還是一整個配套下來的戰術設計、依戰術安排的戰鬥隊形與兵器編裝
。
右圖 :白棘樹幹。
我們已經看到,晚明白桿兵並非秦良玉或者石砫土司所獨擅;石砫白桿兵勝過川南他
處的白桿兵,恰恰不是因為都用白桿,而是因為秦良玉所練兵有獨到之處,以至於所到之
處皆有戰功,才有白桿兵的赫赫威名。秦氏白桿兵的特殊之處,由於史料有限,現在已難
於知曉其全貌。但從其他一些蛛絲馬跡還是可以大約推論一二。魏禧《兵跡》中有這樣的
說法:
「川兵心潑氣雄,服勞耐苦,涉險甚健;有膽力,善筅、白桿子尤壯。戰則當陣直前
,有進無退,可為蹈陣摧鋒。」
特別把川兵當中善用狼筅、白桿子的相提並論。晚明兵援遼東,在渾河與後金兵血戰
的川兵,其中就包括由秦邦屏率領的石砫兵四千人 。而在《滿州實錄》當中是這樣描述
這些川兵的:
「四川步兵…執竹杆長鎗、大刀利劍,鐵盔之外有綿盔,鐵甲之外有綿甲。」
針對同樣場景,《滿文老檔》這樣寫道:
「那三隊的步兵沒有弓、撒袋,都拿三庹長竹柄長槍(《清太祖實錄》作「丈五竹柄
長鎗」,約4.5公尺 ),銳利的腰刀。在身上披甲冑,在外套厚棉,冑(加添)暖帽。身上
像披著棉被一樣,射箭、刀砍都不能傷,…」
上引文雖然都沒有提到狼筅,但在《太祖實錄戰績圖》中的〈太祖破陳策營〉一圖(
下圖為其局部)中,倒是有把狼筅(下圖圈紅處)給畫出來。圈藍處為長槍。此外有許多兵
丁用的是大刀/關刀、長刀(圈紫處),還有不少藤牌兵(綠圈)。所有兵丁都在鐵盔鐵甲之
外再罩上棉盔棉甲。
換言之,除了長槍之外,川兵也依賴其他冷兵器編組,以及鐵甲厚甲帶來的防禦力。
狼筅以及藤牌的使用或許是受到了戚繼光的影響,暗示川兵戰術戰技的源頭;至於大刀、
長刀以及棉被、戰被,則是川滇黔一帶兵丁慣用戰具,翻撿明軍記錄中在西南一帶的兵裝
配備、繳獲的戰利品清單便可知曉 。值得注意的是,援遼川軍所用的長槍長度與戚繼光
所要求(一丈二尺五寸至一丈七八尺,即3.8~5.4公尺之間 )約略符合,槍桿卻是竹柄而非
白桿,可見合於戰術戰技的標準才是重點,用甚麼材料、是不是「白桿兵」反而次要。
--
https://cimonnomis.blogspot.tw/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42.79.136.93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Warfare/M.1511722577.A.F30.html
艻才對…謝謝已更正。
其實我沒看過明代有甚麼原始文獻說槍桿要用白蠟桿的,清代才有…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