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時代力量的那些國中生,會不會以為拿東奧這數量的獎牌數是常態啊?
#超越上世紀百年總和
#超越過去三屆總和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4404192319601750&id=100000330772863
獎牌一直飛來,好累。
台灣納稅人贊助的奧運代表團,今年獎牌數已經超越上個世紀百年的獎牌總和;也超越了過去三屆的獎牌總和。
以前奧運季節多清幽!好懷念中國黨執政時代,那個少輸為贏雖敗游龍的中華健兒喔!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4404169592937356&id=100000330772863
建議多多轉貼
讓大家知道誰在做事,誰才是真的在收割
#藍白粉這麼愛帶風向
#事實勝於雄辯
一
多數人不喜歡政府收割獎牌數,但我也覺得話應該講清楚。
總統蔡英文把這一次奧運獎牌紀錄歸功於選手的付出,以及「國家運動訓練中心」各項後勤團隊長期的協助。並強調奧運過後,也會不斷提升環境,支持選手,因為台灣的體育實力,就是我們的驕傲。
我覺得這樣講很好,而且有把事實帶出來,相信包括同溫層都是這幾天才知道我們蓋了一個五星級的國家訓練中心,甚至很多人搞不清楚教育部體育署從2019年啟動的「黃金計畫」。
黃金計畫其中一部份是東奧的選手補助,我從網路抓下來的資料寫的清清楚楚,不但明文規定參賽選手一律搭乘商務艙,也規定必須由協會提出申請,讓選手可以專心準備比賽,協會領取政府補助就應該處理好這些細節,然後重點完全沒有規定協會成員需要搭乘商務艙。
我就問這一次沒有依照規定搭乘商務艙的錢是誰出的?
再來,下圖提到的選手補助從膳食費、住宿費、零用金、生活津貼都是有史以來最好。
簡單說就是讓選手吃得好住得好沒煩惱,專心準備比賽,拿獎牌還有高額獎金(全世界第三高),獎金還可以選擇月領,活到老領到老這樣。
是,我們確實不該收割獎牌,也無法收割,政府的角色就是付出,這些付出帶來的效應應該讓更多人知道,然後持續進步。
#補上畫面讓事實說話
現在的國訓中心,一年前的新聞專題報導:
https://youtu.be/KGZwdPzcmEs
以前的國訓中心,2014年的新聞報導:
https://youtu.be/P9wTAUk8Iiw
https://m.facebook.com/groups/406028153343038/permalink/898326457446536/
中國人嘲笑台灣獎牌少。
你把中國除以台灣人口,會發現中國人口數是台灣的56倍,那獎牌數呢?
好像沒有56倍吧?只有3點多倍。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0209350113267895&id=1775451270
加入人口因素,台灣真的是世界運動强國
一
【中國不是運動強國 台灣才是】
附圖是這屆奧運的獎牌統計(最新的數字)。
中國的累積獎牌數21面,金銀銅的分配是9:5:7。台灣的累積獎牌數是6面,金銀銅的分配是1:2:3。
如果有人說中國是運動強國,台灣遠遠落後,千萬不要相信這個說法。
中國的獎牌數高於台灣,靠的是人多勢眾,不是真正實力強。中國的人口是台灣的60倍。
根據人口數放大60倍,台灣的累積獎牌數應是360面,金銀銅的分配是60:120:180。
如果中國的人口縮小到和台灣一樣,累積獎牌數只有1/3面,落後台灣的6面一大截。
只要把人口數考慮進去,台灣在各方面的表現都領先中國。台灣人不要妄自菲薄,被中國的人海假象迷惑了!
https://m.facebook.com/groups/1916885648383686/permalink/5879648825440662/
這樣的台灣,你能不愛她多一些?
到目前為止,台灣拿到兩金,兩銀,三銅,已經超越雅典奧運的紀錄,若今晚小戴能夠再為台灣摘下金牌,那麼,台灣就十分完美了。台灣不是體育大國,但在這次奧運中,台灣選手彬彬有禮,勝不驕,敗不餒,與對岸的中國恰成強烈對比。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日本男雙輸給台灣麟洋配的時候,抱著我們的選手:你們一定要贏!令人感動。
我在臉書上看到政務委員張景森留下的一段話:「這個世界不是大的打敗小的,而是快的打敗慢的!台灣一定要掌握迅速,靈活,主動的優勢啊!運動,經濟,戰爭都是這樣!」這正是「唯快不破」的最高境界。我在麟洋配對戰排名世界第二的印尼選手,結果只花了28分鐘,直落二解決對手,我有預感他們奪金可能擋不住。過去卅年來,印尼一直是世界羽球的霸主,這次只剩下男單金廷爭銅牌。
如果從獎牌數來看台灣這次的成績,台灣的二金,二銀,三銅,到目前為止,台灣排名第17,比一下亞洲其他國家,除了中,日,韓,台灣可算是名列前矛了。印度只有一銀,馬來西亞一銅,印尼一銀二銅,泰國,菲律賓各有一金。菲律賓的舉重女選手為菲律賓拿到有史以來第一面金牌,舉國歡騰,杜特蒂要送她一棟豪宅。把數字放在一起比,我們就會知道台灣多麽不容易。
就像5月台灣疫情出現破口,在野黨罵死陳時中,為了疫苗,全台幾乎大炸鍋,但近兩個月下來,台灣慢慢控制疫情,每天確診控制在廿例以下,對照其他亞洲國家,像7月30日的數字,印度41645,印尼41686,馬來西亞16840,南韓1537,日本10592,越南7717⋯⋯拿確診病例來比對,大家可以看到台灣有多麼不容易!
台灣和越南一直是亞洲確診個案最少的國家,如今越南確診已突破14萬,死亡1161人。以色列全世界疫苗接種覆蓋率最高,但30日仍有2280人確診,死亡6469人。人口少於台灣的荷蘭,有186萬人染疫,17821人死亡⋯⋯
再看台灣第二季的經濟成長率高達7.46%,但仍然有很多媒體質疑造假⋯⋯台灣不可能凡事都盡善盡美,像疫苗不足,是台灣的痛,但經過這個防疫破口衝擊,台灣施打一劑疫苗履蓋率已達超過31%,這已經十分難能可貴了。
台灣5月以前面對缺水之苦,如今全台水庫都灌滿水⋯⋯台灣總是關關難過,關關過!這次台灣選手出國未坐商務艙,也引起外界議論,但台灣這次在東奧得到前所未見的關注,選手們的拼勁得到一致好評,這是滙聚台灣再起很大的力量。也許經過這次奧運,大家凝聚更多愛台灣的力量,我們都要愛台灣多一些!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4186701548083281&id=100002304327218
再說個笑話:「奧運選手待遇比官差」#藍綠一樣爛你還覺醒個屁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2058709427602459&id=584986081641475
白粉飛第三季 在 歷史哥澄清唬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澄清唬爆米花教室:韓戰71周年史實小八卦三】
(接續前兩篇)
(六)廣義的抗美援朝從1949年就開始。
解放軍在渡江成功後,其實就開始面臨「裁軍復員」的問題。此時又因金日成請求強化他的軍力,而史達林也指示予以支持,毛澤東和林彪開始把解放軍中的朝鮮族士官兵改編為朝鮮人民軍。
1.最早期的一批是原「朝鮮義勇軍」(左翼抗日朝鮮族軍,蘇聯起初不許它們回朝鮮,半強迫他們加入四野作戰),1949年初改編成為朝鮮人民軍第1師中的1團(這批算志願程度最高的)。
2.第二批是解放軍47軍朝鮮獨立團,1949年中改編為朝鮮人民軍第四師第18聯隊(團級單位)。
3.第三批是解放軍164師,1949年8月改編為朝鮮人民軍第5師、解放軍166師,1949年8月改編為朝鮮人民軍第6師
4.第四批是解放軍獨立15師(原156師為骨幹,加入其他單位的朝鮮族成員),1950年5月改編為朝鮮人民軍第7師,後改番號為朝鮮人民軍第12師,另有一個大隊編入平壤機械化步兵團。
也就是在韓戰開始之前就有4萬解放軍老兵改編為朝鮮人民軍。當時的美方與南韓方並不清楚這一點,導致之後吃了大虧。
(七)美軍初期戰鬥慘不忍睹,「少爺兵」的印象傳遍共黨陣營
到大田戰役為止,美軍24師傷亡逾半,其中超過3000人陣亡,之後在南部的河東郡,美軍29師3營被人民軍6師(即原解放軍166師)前鋒突擊,全營覆沒,逾半陣亡。主因是美國第一批援軍是當時駐日美軍,士兵都是戰後去日本「當大爺」的新兵(真正經歷過大戰的美軍,反而在戰爭一結束時,絕大多數就迫不急待地解甲回家),而朝鮮人民軍的事實主力則是解放軍四野改編而來,多數經歷過四平、長春、遼瀋、平津等地的決戰,戰鬥經歷豐富,素養高,而且行動迅速。不過美軍初期潰敗的印象,讓共黨軍隊錯誤地真以為美軍通通如宣傳般是「少爺兵」。
這錯誤認知很快就會讓共軍付出驚人代價。因為戰事爆發後,許多大戰時期表現優異的美軍軍士官都被召回,釜山環形防衛圈的美軍已經和大田戰役或河東突擊的美軍完全不是相同檔次。
※在同時期韓國國軍損失超過7萬人,凸顯出原先多數只有警察任務與治安作戰經驗的韓軍部隊與經歷過國共內戰大規模野戰、攻城戰的原解放軍部隊戰力差距有多大。
(八)朝鮮族援軍變成陣亡人數的爛帳
北韓中央政府因一度被迫「疏散」,導致其動員資料變成大爛帳。另外,在聯軍攻入平壤後,北韓把名義上的9個師撤到東北「整訓」,當時就有發動朝鮮族青年參軍。之後隨中共「志願軍」大量入朝,又有朝鮮族成員被派到北韓部隊中以協助「聯繫」或補充已經空洞化的北韓部隊。然而因北韓上層領導的指揮根本更「瞎」,真正具有指揮戰鬥經歷的金策又因煤氣中毒身亡,北韓部隊在上層瞎、中層與士兵在沒有老兵帶領下就派上火線,損失慘重,只好又補入新兵,處於不斷空洞化的消耗,導致整體損失更為驚人。然而這些編入人民軍的朝鮮族陣亡人員,當然不計入志願軍烈士。這也是所謂的韓戰中國死亡人數(鄧小平曾説韓戰中,中國死了40萬人)和志願軍烈士總數差異的最大原因。
(九)共軍手榴彈擊落美機是真的
這不是神話宣傳,而是「無間道」。1952年美軍在中共「志願軍」戰俘中尋找反共份子,特別是黃埔軍校學生,藉以徵召組織敵後偵查人員(他們熟悉志願軍與朝鮮人民軍組織、單位、呼號,不容易露餡),其中一位被找上的是陸官23期(大陸上最後一期)的張文榮。張文榮視此為以英雄身分回大陸的機會,故表現積極意願,更流露出之後想返台繼續為國府效力的希望。美方不疑有他,因為當時確實有好幾位陸官畢業的志願軍戰俘希望能在為美軍效力後,回歸國府陣營,他們都是屬於成都失陷時,被陸官成都分校教育處長李永中一起指揮「包裹起義」的人。美方將他們派往仙甲島受偵查訓,之後在1952年2月19日,美軍3架C-46飛機載著這些志願軍裝束並佩掛手榴彈的偵查人員前往鐵原地區空投,但張文榮卻在跳傘下機的那一刻往機艙裡丟手榴彈,炸掉美軍飛機。該機美方僅有哈里森軍士長也緊急跳傘逃生成功。有人認為張文榮成了雙面間諜,但當時美方認為他的動機可能是想回大陸,不想去陌生的台灣,所以在最後一刻又變了心。對美軍而言這是慘劇,但他們仍然繼續進行類似任務
(十)韓戰中的主要傷亡方仍是韓國人
雖然韓戰中韓國一度崩潰,生產也大半停滯,舉國幾乎靠美國「養」(1950.6-25 ~ 1951年秋季間),美軍也為事實上的主力,但韓軍本身還是承擔許多衝擊,累計陣亡超過15萬人,另外輔助部隊「國民保衛軍」又因貪汙問題與寒冬聯軍潰散時顧不上,有9萬人因此而死。韓國平民也因北韓佔領期間抓丁10萬人、保導事件大屠殺、北韓屠殺、逃難中死難等原因有近百萬人死亡。
解放軍在1950年11月以後始終為共黨方主力,但這不代表北韓損失輕微。北韓軍在第一批援朝骨幹被消滅後就打回原型,平壤-元山戰役時,15萬的北韓守軍高達90%陣亡或被俘,而聯合國軍傷亡不到2.000人。之後北韓軍雖然靠持續動員與蘇聯裝備武器補充,但一直沒脫離空洞惡性循環。前面提到,北韓因中央政府曾經疏散,故很多資料遺失,但就兩點可以看出北韓人員損失之重:
1.韓戰爆發前夕,北韓人口為960萬人,停火協定簽字時,人口只剩850萬人。
2.韓戰爆發後1個月,北韓在其領土與佔領區內「動員」的志願兵就達74萬人。
3.1954年3月,蘇聯駐北韓使館回報北韓戰後統計「人口損失」原因:空襲—28.2萬人,南逃或失踪—79.6萬人,向其他共黨國家疏散—8萬人,在停戰線成立後改為南韓領土居民—4萬人,動員參軍—60萬人。
這區區幾字「動員參軍」的人口損失,默默地說明北韓軍隊實際損失慘重的情形。如果加計中共讓朝鮮族解放軍或青年改編成人民軍的數目,損失更加慘重。
※停戰線在東部比38度線推進不少,戰後南韓淨得是3,900平方公里。
(十一)「橫濱瑪麗」的悲劇真相很可能是軍官死在韓戰
1948到1950,橫濱有位頭牌小姐西岡雪子,會英文、會畫畫,談吐舉止出眾,一位美國軍官對她如癡如醉,送了她定情的翡翠戒指,韓戰爆發後他向她保證,他一定會回來。但軍官失信了,她只好回去接客,她開始只穿純白色的蕾絲裙,戴著純白的蕾絲手套,清秀的臉上抹滿厚厚的白粉底,描著厚厚的眼影和眉毛,塗着鮮豔的紅脣。但隨著她年歲漸長,在一般人們眼裏,這不像女神,更像一個怪物。一般的說法是美國軍官被召回後就沒有回來失信了,但更殘酷的可能是那位軍官很可能已經死在韓戰。因為當時美軍馳援韓國,老練的解放軍射手與迫砲手(不管是1950年就改編入朝鮮人民軍的解放軍或之後成建制開入的志願軍),都會先對軍官射擊,以造成部隊混亂,所以沒有戰地經驗的年輕軍官經常在初次遭遇的突擊中就陣亡。
=========2021韓戰小八卦集福編最後感言
#草菅100萬人民與1000人民的性命一樣都是草菅人命
#刁難BNT疫苗的人請記得金日成愛喝伏特加
#你們以後一定會見面
白粉飛第三季 在 妮妮在東京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0.03.29 春雪❄️
昨晚的天氣預報今早會下雪❄️
果然早上起床
窗簾一拉開
就看到大雪紛飛
要四月了還下雪
春雪打在櫻花上
看起來白白粉粉
感覺挺浪漫的🌸
下雪加上「 東京外出自肅中 」
住家附近街道上人很少很少
只有同大樓鄰居小孩
在中庭做雪人中⛄️
這場春雪讓我回憶起
剛來日本生活的第一年
那時對「東北亞地區春天季節 」沒有經驗
以為 春天 = 春暖
只帶了棉外套+薄長袖就來日本生活
抵達日本生活第三天
就也剛好下了春雪
那次真是冷死我了🥶
聽台灣家人說這兩天很熱
我們這昨日與今日溫差有20度
乎冷乎熱的天氣實在很容易感冒
大家都要注意身體健康喔❄️☀️
#東京雪日
#東京外出自肅中
#春雪
#春雨
#路面結冰
#櫻花
#櫻花雪❄️
#雪人⛄️
#遊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