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領初_中期──官員補褂(常服)|
◆福建分巡臺灣道
這邊選擇的官職是「臺灣道」,是清代台灣未建省之前的最高官職之一。
「道」(又稱「道員」)是清朝時,「省」與「府州」之間的一個類似於行政區的規劃。道員的權力凌駕於臺灣「府」之上,但仍受福建省管轄。
「臺灣道」的位階為正四品文官,清朝為避免培植地方勢力,主官皆從外地輪調,所以此官職不會是臺灣人擔任。除此之外,清廷也會增設「監察御史」,來制衡道員的權力,像是之前參考的〈番社采風圖〉,就是由當時駐台的監察御史命令畫工繪製的。
◆官員補褂(常服)
清代官服在不同場合有不同的差別。比如「朝服」、「吉服」,都是在比較正式的特殊場合裡才會穿的禮服。「朝服」為最正式的服飾,大多在大典、祭祀時被穿上,而吉服是略低一個層次的禮服,大多使用在節日宴請時。除此之外,在畫「容像」時也會把朝服拿出來穿,因為朝服較常服來的華麗精緻,也能象徵社經地位,大概就跟拍沙龍照時會穿上自己最正式的衣服一樣。
但官員們最實用的仍然是「常服」,常服並不是像我們想像的「日常之服」,而是「常朝之服」,有點類似辦公服裝。常服的長袍可以單穿,有時也會有「袍+褂」的搭配,將常服袍穿在裡面,外面套一件代表官職的「補褂」便算常服。這邊介紹的就是這種搭配。
[#常服冠(吉服冠)+#頂戴]
清朝帽子有分多種,這頂「涼帽」是官員夏日所用官帽,材料大多為藤、竹製成,先裹一層白色的綾羅,外面再覆著紅纓。
而上面的那顆「頂戴」,則是代表著他的官職,隨著每顆頂珠的寶石不同,他的位階也不一樣,像這邊的四品就是「青金石」。除此之外,若是功勳卓著的大臣,則有可能會被皇上封賜孔雀羽毛製的「花翎」。
[#朝珠]
朝珠是清朝官服的一種佩掛物,掛在頸項垂於胸前,通常共108顆,每27顆間穿入一粒大珠,大珠共四顆,稱分珠。
[#常服袍]
這件「常服」分為二部分,一件是「常服袍」。
常服袍通常是石青色或靛青色的,形制上與一般長袍相差不大,但是袖口處多有蓋至手臂的「馬蹄袖」。若官員是皇親國戚,則衣襬會開四岔(前後左右,我們在此參考的是此類常服袍),一般官吏則是開兩岔(前後)。因為是常服袍,不同於大型場合用的朝服、吉服等,在袖口、衣襬處皆沒有刺繡。
[#補褂]
套在常服袍外面的那件則是「補褂」,又稱為「補服」。
補褂名稱由來主要是因為胸前後背都綴有一塊方形「補子」,補子是區分官品階級的重要特徵之一,補子上的動物,文官是禽鳥,武官則是猛獸,不同種類的動物也代表不同官階。
[#套褲+#方頭靴]
因為常服袍有開衩的設計,所以要搭配穿在內裡的套褲,才不會因此走光;「方頭靴」的靴類在清代多為官吏階級穿著,而且「方頭」在清代才開始興起,明代靴類則多為尖頭。
◆山雨欲來風滿樓
臺灣道為1727年-1885年的最高官衙之一,這個職位在台一百多年,經歷了好幾位皇帝的轉換,相較起來人類短短的生命,在綿長的歷史交替裡顯得渺小脆弱。那時的臺灣尚未建省,也未曾想過在遙遠地區傳來的戰役,會影響未來的台灣政權轉移。
這是清領初、中期的倒數第二篇介紹,我們接下來會介紹清朝開港後的台灣服裝。西化影響、多元族群,地方的仕紳與蓬勃的文化,那是一個文物極多、豐富多彩的年代,也是一個影響台灣極為重要的年代。
#網友廖伯豪先生補充:
所謂清代涼帽正名是夏「常服冠」同時亦作夏「吉服冠」,其制皆以白色羅覆面,並作有帽緣,並未有所謂湖色。
另清代常服規制,一般官員所謂二開裾是指前後開,並非開兩側,唯皇帝等覺羅宗室方能再開左右側(是為四開裾)。
頂珠僅為清代帽頂的寶石結構,故宜稱頂戴、頂子、常服冠頂。四品帽頂寶石除青金石外,更多是使用藍色涅(不透明)玻璃。
想了解臺灣清代官帽及官服最詳盡的研究內容,可參考拙作《清代官帽頂戴研究:以臺灣考古出土與傳世文物為例》以及發表於《故宮文物月刊》402期〈華服彰祿-從王得祿蟒炮彈清代官員吉服〉。
委託繪師:伊藤笑
參考資料:王金華〈中國傳統服飾:清代服裝〉
皇帝帽子垂珠 在 知史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皇帝帽子前面垂下的珠子起什麼作用呢? | 舊史新知
冕的造型非常講究,最上面的木板稱為冕板,前圓後方,代表天圓地方,象徵天子必須效法天地之德。後面比前面髙出一寸,呈向前傾斜形狀,提醒國王應該時刻關懷百姓。冕冠兩側,各有一孔,用以穿插玉笄,以與髮髻拴結。並在笄的兩側系上絲帶,在頜下繫結,在絲帶上的兩耳處,還各垂一顆珠玉,名叫「充耳」。不塞入耳內,只是繫掛在耳旁,以提醒皇帝切忌聽信讒言,這就是「充耳不聞」這個詞的來歷。
皇帝帽子垂珠 在 知史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皇帝帽子前面垂下的珠子起什麼作用呢?
古代的皇帝在參加不同的典禮時,要穿上不同的服飾。在參加最隆重的典禮上所使用的皇冠,稱為冕,它的形狀就像我們今天見到的大學畢業帽。
冕的造型非常講究,最上面的木板稱為冕板,前圓後方,代表天圓地方,象徵天子必須效法天地之德。後面比前面髙出一寸,呈向前傾斜形狀,提醒君主應該時刻關懷百姓。冕冠兩側,各有一孔,用以穿插玉笄,使冕冠與髮髻拴結。 玉笄兩端各垂一顆珠玉,名叫「充耳」。充耳不塞入耳內,只是繫掛在耳旁,以提醒皇帝切忌聽信讒言,這就是「充耳不聞」這個詞的來歷。
冕板前後各懸十二旒,每旒長十二寸,穿有十二塊五彩玉,按朱、白、蒼、 黃、玄的順次排列。旒的作用主要有兩種:
—是為了「蔽明」,也就是隨時提醒皇帝,作為一國之主,必須洞察大局而能包容細小的瑕疵。
二是這種設計使得珠子會在皇帝的眼前不停晃來晃去,使他極不舒服,這樣就能時刻提醒他必須保持端莊的儀態,不能輕浮造次,影響君王的威儀。
其實最早除了天子外,一些王公貴族也戴冕,只不過按照使用者的身份地位分別,旒的數量不同罷了。後來旒漸漸只限於帝王使用,於是冕旒也就成了帝王的代稱。
歡迎留言一起討論💁💁
更多歷史知識👉🏻 @mychistory_ig
Facebook 👉🏻知史
#文化 #古代 #皇帝 #歷史 #小知識 #hkig #hkd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