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共兩萬多件!!!!今日大德名單~
今天總共對帳384筆,認購7430 件防護衣(但還有幾十筆沒對出來,數量還會增加),加上昨天的13535件,總共我們募集到20965件防護衣!兩萬件耶!!!真的太驚人了,我本來認為只會有五六千件的,導致我們得要再跟工廠追加訂貨。
今天超忙的,除了處理臉友寄來的訊息(我回了兩百個訊息吧),也在安排送貨事宜,明天下午我就會分別見到台北市消防局長和新北市消防副局長!太開心了,我都沒有採訪過消防隊!!!我們會把第一批已經到貨的六千件防護衣送到雙北消防局,各送三千,大家的細項需求我會跟消防局溝通。這只是第一批,新貨到了我們會繼續送達前線,後續會公佈所有收據。
今天台北市消防局跟我聯絡時,還說:可不可以不要拆開防護衣拍照,我們就拿包裝袋拍就好,現在真的物資珍貴,不要浪費。哇我可以感覺到他們真的是心理壓力感很大耶。
特別感謝南港輪胎認購30萬元,台北市議員許淑華之友會認購1500件。特別感謝新北市議員李坤城、台北市議員許淑華,明天他們會跟我一起捐贈。這次我本來預估只有五六千件,沒想到暴漲到兩萬多件,處理帳務與銷售的廠商也說他們要加碼捐贈,捐贈的物資嗣後公布。欸欸欸大家真的感動天地了嗎!
非常感謝大家,這週我們也會聯絡各個醫療院所和雙北警察局,處理送貨事宜。我可能會非常忙,阿北阿嗯不要太想念我!
還有幾十筆認購因為填寫備註時可能填太長了,表單出來時把匯款單後五碼吃掉,沒辦法辨認了,廠商會一一打電話給大家對帳,沒看到自己的名字請不用驚慌,明天客服會一一聯絡大家。
因為現在件數有點多,這週我要先把這些訂單處理完畢,所以等一下十二點我們就會把捐贈表單關起來囉,還沒匯款的人還可以匯款,但就不再接受新的表單了,如果後續還需要捐贈,我會再重開認購活動的。感謝大家~
今天的大德是:
劉曉嵐 20
吳宛蓉 10
林娉如 10
林君蔓 5
郭國伶 10
吳怡玫 10
陳汝芳 10
許峻偉 100
李泰妙 10
陳怡伶 10
李明珊 3
徐茂原 100
藍元勵 10
翁曼玲 5
李世欽 2
林*翠 50
吳博菁 5
柯佳伶 陳蓁 20
黃瓊齡 10
傅巧君 5
郭妍君 5
林嘉信 10
羅智駿 3
蔡幸育 50
陳映汝 10
薛郁霖 50
范雯鈴 10
陳立珊 5
黃才容 10
闕鈺樺 50
賴盈如 10
胡欣怡 10
楊寧靜 10
莊雅鈴 30
謝亞倫 20
Tan Chi Lu 6
鍾亞儒 10
蔡佑男 30
游心瑀 2
曾芳儀 10
陳台偉 10
朱冠凱 10
趙清煌 10
蔡玲玲 10
賴盈如 3
李天羽 3
黃郁紋 10
鄭曇湘 10
甘珮如 10
藍雯馨 15
李小姐 1
賴勝中 30
陳欣雨 5
不公開 10
黃振傑 20
黃彥怡 100
李沛盈 10
黎彥伶 10
王一芳 10
高家柔 10
曾柏元 3
江鳳慈 10
陳馨瑜 5
吳欣芸 10
徐芳瑩 7
杜亭儀 200
王宗仁 10
楊宗儒 10
呂偉君 5
林詩梅 100
蔡雅捷 10
李慕榮 50
洪凱泰 90
於逸寧 6
陳宜妏 3
李政浤 10
王怡文 5
柯乃心 5
黃于青 10
高豐達 50
池禹成 25
丁耕宇 25
蔡宜芬 20
李筱蓴 10
黃雅薇 10
陳韻帆 5
姚怡安 10
徐禮弘 3
黃介廷 50
吳庭君 5
傅淑芳 2
游皓鈞 3
陳宛儒 3
Jessica Cho 10
黃郅雯 4
陳靜惠 10
葉筑淇 5
周怡君 5
李易儒 50
許珊瑜 5
原木香 50
陳翠玲 6
陳香年 4
惠蘊德 3
陳玉萍 4
張齡文 10
王燕慧 10
趙淑雯 10
呂宜桂 5
周妏蒨 5
張芳菁 10
方慧萱 10
陳怡華 100
謝芷靜 5
邱文琳 10
陳以珊 15
詹煦屏 2
徐年慧 100
朱玉芳 10
陳軒珮 2
董瑋婷 30
林美利 100
林欣誼 10
王思雲 10
曾家瑩 楊家銘 楊哲睿 10
徐卉家 50
林淑英 50
王信偉 2
黃德仁 10
吳伊婷 10
簡怡卿 2
鄭惠中 5
林若芸 20
陳靜瑜 5
洪淑湘 10
吳欣瑜 10
詹仕靜 6
李璧如 10
江郁芸 100
石良文 10
鄧小姐 10
林俞萱 5
曾紫菱 10
陳蕙君 5
江品瑩 10
邱政偉 15
葉** 50
楊子慧 5
李家綺 4
陳怡甄 100
黃永吉 30
郭芝穎 15
林欣穎 20
陳昱彤 5
蔡煒正 150
潘柔安 10
吳珮綺 3
陳慶隆 10
莊千慧 10
鄭*穎 50
吳佩穎 28
張雯華 4
林*珠 10
吳思宏 2
Shawn Chen 30
鍾開芸 2
王淑樺 10
蘇佳慧 5
涂雯詩 20
方司璇 4
羅瑞鳳 5
盧*瑄 50
蔡慧玲 10
洪詣珍 10
鄭*君 5
吳宛郁 100
林品臻 3
李采芳 10
溫雅雲 10
康惠姿 5
黃文湘 5
黃舜斌 10
翁淑芳 10
黃亭嘉 3
邱威翰 5
陳苓甄 2
漫漫雪寶 5
陳沅百 2
劉瑋鈴 2
吳孟寰 20
陳健立 30
周小君 10
凌蜜穗 100
賴怡秀 10
鄧建華 50
蔡*潔 100
洪蕙茹 5
陳珈沂 5
游素美 10
張*榆 4
謝伊婷 5
張志緯 20
林育彣 1
賴婉青 5
簡世祥 10
曾姿綺 10
呂偉綱 20
廖雪君 1
賴致伸 10
李宏洲 10
李淑美/蔡佩伶/李欣宜 12
Frances Hey 10
張芬茹 5
Sunny Cheng 10
李依樺 10
謝素靜 10
王瑩鳳 10
陳*姍 10
吳瑋庭 2
趙珮辰 10
楊x婷 10
劉*瑜 5
詹子慧 10
余** 20
洪坤賢 2
曾怡菁 10
科小熊 5
陳詩婷 2
黃** 10
黃幼馨 50
何*如 10
吳思儀 5
林芝因 10
吳*潔、魏*益 20
顏嘉緯 5
吳*瑜 10
廖婷蔚 10
袁麗束 10
兆*承有限公司 10
陳羽新 10
黃玉姍 10
謝*蜜 10
黃*緜 30
Amily Chen 20
陳淑雲 10
張達文 100
蕭靖樺 5
林進忠 陳絲 10
Terry Tu 20
Arenia 50
謝馨誾 20
儒菓留學Sandy 20
徐芳瑩 10
邱 10
蔡依潔 10
梁祐嘉 10
王士瑋 10
吳佳玲 6
薛香蘭 10
許嘉穎 10
Wangruru 5
施世冠 5
蔡馨儀 1
羅浩元 1
張毓真 1
鍾O茹 10
呂柏鋒 5
陳*純 5
不用寫 10
郭哲志 3
許珮菁 10
林香蘭 10
許漢沅 11
許人文 12
陳品皙 13
許人仁 14
許人友 15
伍郁雯 13
蘇耀卿 10
蘇沈彩蓮 10
劉子頤 5
林姵伶 10
陳亭云 2
陳睿紳 4
劉俊希 5
陳怡君 10
黃瑞雯 10
明*嫻 10
丁于真 10
黎*臻 10
周O萍 10
吳*如 10
張欽榮,簡四郎 3+3
陳*萱 10
陳雅鈴 5
沈*心 15
何XX 20
黃*芬 20
無名氏 1
黃鳳儀 10
曾義智 5
高意淳 30
連彩妏 10
旋律音樂工作坊 10
陳仁杰 10
許姿婷 30
林荏蜂 10
蔡潔萱 2
李*雄 5
陳品妤 5
楊玉如 5
周*華 5
李*青 5
許瓊慧 10
夏德昌 徐千婼 夏英耀 夏睿廷 夏瑋蓁 50
雅 3
李慕樓 5
胡妙妙 5
胡*志 5
邱紫綾 5
莊*瑜 5
Fion 10
蕭妤倫 10
V 15
陳品妤 10
Yushen HSIAO 2
盧佳億 20
千千的虎掌燒-松山民生店 20
洪逸姍 50
劉簡桂英 20
劉德泉 40
劉果耘 10
莊蕙如 10
猛霸 5
J.F. 10
溫*慧 100
Samantha Chien 1000
不同意 20
姜虹羽 3
蔡佳真 10
徐** 10
許育嘉 10
蔡美娟 20
廖*芳 10
謝曉菱 10
蔡瓊慧 10
林*穎 5
劉小宜 10
Cathy 10
陳*瑤 20
石岱容 10
戴誌男 20
黃美玲 10
謝*真 10
林俊名 100
傅雅娟 10
劉秀晏 10
Connie 5
黃意涵 3
Dorothy 5
Riva Liao 30
盧*穎 100
林玉蝦 10
張*綺 10
楊品修 10
鄧*敦 10
張榮貴 35
陳*雅 4
林貝芳 10
mimic Lu 5
辜*嫻 20
蕭梅西 3
郭至鈞 100
chun 15
簡苡婷 10
Missy Yang 50
游*政 5
沈小姐 5
Soren Hong 3
梁*琦 1
陳*慈 5
Judy Su 10
蘇鈺雯 3
陳怡伽 5
盧怡君局長 在 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讓台灣能源拚轉型更順利 台電董座楊偉甫:需積極引進跨領域人才 促進跨領域創新..... (12/23/2020 中央社、大紀元)
(記者張建中報導)台灣能源拚轉型,連帶讓跨界人才需求急迫,台電董事長楊偉甫表示,過往傳統電力人才以電機、機械與土木科系為主,如今需要增加招募化工、生態、水利與統計等相關人才,透過跨領域人才滿足分散式能源發展,並迎合大數據趨勢。
工研院今天舉辦綠能跨域創新新世代人才菁英論壇,工研院院長劉文雄說,電力系統是台灣經濟成長重要基礎,政府推動能源轉型與智慧電網,都需要電力及電網相關人才加入,推升電力、電網求才若渴。
劉文雄表示,為鼓勵既有工程人員及學生加入電力領域,工研院雙管齊下,除設立電網學校,培養有意進入電力的人員相關基本知識,並設立電網人才發展聯盟獎學金,鼓勵在學學生就讀電力相關課程。
楊偉甫說,過去傳統電力人才以電機、機械與土木系為主,隨著政府推動能源轉型,台電近年積極招募跨域人才。
他進一步說,由於分散式能源發展,電力調度、儲能設備與大數據分析都相當重要,再加上,政府推動風電及太陽能國產化,帶動生態議題,台電現在增加招募化工、生態、水利與統計等相關人才。
此外,為了增進與外界的溝通,楊偉甫說,台電同時招募大眾傳播人才,增加行銷溝通管道。
台達電人資處長陳啟禎表示,台達電對儲能人才需求迫切,只是相關人才除了要精進專業技術,同時也要提升通訊、人工智慧及表達等能力。
引進新世代跨領域人才促進產業創新
(大紀元記者宋順澈台灣新北市報導)台灣沒有自產能源,石油是遠從萬里迢迢之外的產油國家進口,而石油對地球的污染日益嚴重,石油也有枯竭的一天,發展綠能可以讓地球的污染減到最低,也是全世界各個國家的重要政策之一,因此台灣的綠能研究也是需要大量年輕一輩的人才揖注,才能讓產業界、學術界、研究界、所有民眾產生共識,才能讓綠色能源永續傳承發展。
根據IEK Consulting的資料顯示,若未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有改善,太陽光電、風力與儲能能產業預計將在2021年逐步反彈成長,全球市場產值將從2,076億美元成長至2,461億美元,漲幅18%。政府日前也宣布《一定契約容量以上之電力用戶應設置再生能源發電設備管理辦法》明年起正式上路,約束部分企業導入綠電做法,勢必帶動再生能源或儲能設備等加速發展,也因此相關應用人才百花齊放,電力及能源產業已被視為跨領域的新興高科技產業。
為布局下世代電力人才培育,工研院、台灣電力與能源工程協會攜手LinkedIn及產學研今(23日)舉辦「綠能跨域創新,新世代人才菁英論壇」,邀請重量級專家分享電力產業動態與人才需求,並於論壇上頒發首屆「劉書勝紀念獎」以及「電網人才發展聯盟獎學金」,藉以鼓勵更多優秀人才投入電力產業。論壇現場吸引近三百位產官學研各界人士蒞臨參與,顯示此一議題已廣受社會各界重視與關注,希望透過相關產業、學術界、研究界等的集思廣益,積極擘畫台灣電力與能源人才養成之發展方向,也期盼讓千里馬與伯樂相遇,帶動台灣電力與綠能產業全面發展,為台灣供電穩定及再生能源發展盡份心力,創造永續未來。
經濟部能源局局長游振偉表示,蔡政府上任後把能源轉型列入首要工作,將綠電及再生能源產業為六大核心戰略產業之一,並透過「5+2產業創新計畫」,將綠能科技視為重點發展項目。綠能已發展為跨領域產業,可預見未來電業供應鏈上會有許多創新商業模式,如電網規劃、設計、運轉與維護之人才培養等,而人才攸關電力產業競爭力,台灣迫切需要投入資源培育電力菁英。這次論壇對於電力與能源人才養成幫助甚大,除了匯集許多業界先進跨界參與對談,給予台灣電力人才的培養與發展方向上寶貴的建議,也頒發電網人才發展聯盟獎學金以及劉書勝紀念獎,透過實質獎金鼓勵有潛力的學子加入電力相關領域。很榮幸能將首屆劉書勝紀念獎頒給優秀年輕電力菁英,期盼藉此拋磚引玉,帶動台灣電力人才的世代傳承。
工研院院長暨台灣電力與能源工程協會理事長劉文雄表示,台灣現在正處於能源轉型的過程,這當中電力與能源產業,都已在ICT科技的導入下,逐漸變成具有前景「科技產業」,衍生許多新興的機會與商業模式。最近工研院才跟台電簽署MOU共同培育人才,就是希望結合工研院跨領域創新科技的優勢與台電豐厚的實務經驗,共同開創出電力產業的新藍海。本次論壇,邀請國內指標級學界、企業界專家,共同找出下世代電力人才的新契機。另外,現場也頒發電網人才發展聯盟獎學金,以及由台灣電力與能源工程協會成立的劉書勝紀念獎,希望以實質獎勵,培育更多年輕世代菁英。
劉文雄表示,除了優秀電力菁英挹注,凝聚社會共識也是推動能源轉型重要關鍵,不可能只靠政府單打獨鬥,更需要電力發電端、用電端攜手合作,且必須人民、政府、產業相互合作,建立正確能源觀念的公民素養才能達成。在全球面對2050年碳中和議題上,能源就扮演了關鍵角色,台灣在發展再生能源、維持供電穩定上,也應導入電力承載順序概念,在解決電力問題上,可依序優先思考從節約能源、需量反應、分散式電源等著手,如果這三者都不可行,再來規劃蓋變電所或新電廠,確保供電穩定與友善環境,幫助台灣朝碳中和目標邁進。
電力與綠能產業名列全球Top10,成長最迅速產業綠金人才搶手論壇,邀請考試院第13屆考試委員,同時也是台北科技大學電機工程系講座教授姚立德、以及LinkedIn 台灣區資深客戶經理顏淑芬,分別以「跨域新契機─如何建立永續能源世代的人才培育」、「電力與能源產業人才需求─你準備好了嗎」為題進行專題演講,並與中山大學電機系教授盧展南、台電副總徐造華、台達電人資長陳啟禎、台積電廠務處資深處長莊子壽、達德能源法務與人資總監申心蓓、以及工研院產業學院執行長周怡君進行綜合座談,共同探討電力與能源人才需求與發展。
考試院第13屆考試委員,同時也是台北科技大學電機工程系講座教授姚立德表示,台灣近年來積極發展綠電及再生能源產業,並訂下2025年再生能源占比20%目標。人才是產業的基石,隨著電力與能源產業蓬勃發展,業界迫切需要優質及充分的人才投入能源科技產業,培育人才不只是單靠學校,應整合產官學能量,產業界提供具挑戰性及未來性的職缺、政府建構友善的教育法規環境、學界則增設電力或能源相關課程,讓學子可以學習精進,藉由三方攜手並進,才能幫助台灣電力人才生生不息。
LinkedIn 台灣區資深客戶經理顏淑芬指出,為分析綠能產業發展以及相關所需技能,利用LinkedIn獨有的經濟圖譜(Economic Graph)資料庫,連結7.22億的會員大數據進行分析後發現,綠能人才可從事的產業非常廣泛,而且在美國、德國、法國、英國荷蘭等國家對於相關人才需求都非常旺盛。相關人才技能需求除全球共通的再生能源外,全球綠能人才共通技能更多側重於能量效率及永續。此外,不論台灣或全球,具備大數據/機器學習/資料分析技能則是共同的成長趨勢。
電力獎金挹注 讓綠金產業永續傳承
論壇上也特別頒發由台灣電力與能源工程協會設立專款專用的兩項獎學金:劉書勝紀念獎,以及電網人才發展聯盟獎學金。
首屆「劉書勝紀念獎」為鼓勵投身電力系統與電網領域且表現出眾之優秀青年,經由其家屬、親友及同業支持,藉以紀念劉書勝先生畢生對於台灣電力系統與電網發展的卓越貢獻,以及嘉勉初入職場的傑出電網與電力人才,薪火相傳。首屆劉書勝紀念獎由台電公司電力調度處工程師鄭宇軒獲得。28歲的鄭宇軒大二就下定決心要為台灣電力產業盡份一己之力,加入台電至今僅三年時間,他研究電力系統頻率控制的碩士畢業論文,不但被台電採用,更成為少數資歷不到十年就派到國外,參與國際級研討會的台電人。鄭宇軒獲獎提名人,電力調度處處長吳進忠表示,鄭宇軒是台電重點栽培的電力精英,他參與智慧電網推動方案時,透過宣傳影片、設立網站等不同行銷手法,促使台電於新加坡智慧電網國際指標(SGI)於今年擠進前十名。鄭宇軒表示,台電給他很大空間發揮所長,包括智慧電網、輔助服務、電力系統預測等工作,讓他有機會成為推動台灣未來電力永續的推手之一。
「電網人才發展聯盟獎學金」旨在培育電網與電力領域人才,由30個頂尖產學研界共同支持下成立,吸引優秀人才投入此領域進行研究與就業。此次電網人才發展聯盟獎學金共分為優秀專題提案獎、優秀學生獎、傑出專題成果獎、電網學校實務菁英班特別獎等4項,總計22人得獎,其中,獲得傑出專題成果獎肯定,來自台北科技大學電機系的吳學儒表示,他在課堂上看到老師播放電線桿維修人員切斷電力時,瞬間噴出來的電光,有如電影般畫面讓他印象深刻,對電力的興趣開始萌芽,大學期間積極修習電力相關課程,厚實自己的電力領域實力,這次獲獎專題「適用於LLC諧振轉換器之優化頻率調變複合式最大功率追蹤器之研製」,主要是探討如何透過軟體演算法偵測,提高太陽能電力轉換效率。榮獲此獎項對他是一大肯定,會好好運用這筆獎金,投入更多電力研究。
「電網人才發展聯盟獎學金」得獎名單:
https://college.itri.org.tw/powerschool/1091214.pdf。
完整內容請見:
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5612/5115145
https://www.epochtimes.com/b5/20/12/23/n12640405.htm
♡
盧怡君局長 在 張秀華粉絲團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上午】
工業會理事長古宏麟來訪
華視採訪
【下午】
文化局長盧怡君來訪
民眾請託
北園國小校長吳長頴來訪
今天是忙碌的星期一
盧怡君局長 在 世新新聞嘉市文化局長佈達盧怡君設計專才打造美學之都 的推薦與評價
109年8月06日(四) 世新新聞嘉市文化局長佈達盧怡君設計專才打造美學之都嘉義市政府6日舉行新任文化局長盧怡君佈達暨宣誓典禮,由市長黃敏惠親自主持, ... ... <看更多>
盧怡君局長 在 盧怡君- Explore 的推薦與評價
我們+起來每年都非常熱門的#人才孵育養成計畫 在5/26~5/28三天的馬拉松式工作坊的參與中圓滿落幕。 #台東縣政府原住民族行政處 #方銘總處長 還到場頒發結業證書!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