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ery interesting local SALT tasting
昨天參加了一場有趣的「品鹽」活動,終於有機會更進一步地認識台灣海鹽。
簡單介紹:嘉義的洲南鹽場是清朝(西元1824年)時所設立,2001年廢曬,2008年由老鹽工們和鹽場團隊重建,花了5年多的時間才把鹽田還原,並讓洲南的海鹽重新上市。目前,此地霜鹽的年產量約為八千公斤左右,而鹽花更只有兩、三百公斤,相較於台鹽量化生產的精鹽,只能說是九牛一毛。
海鹽有趣的地方,除了每個海域的海水鹹度、藻類與微生物種類與含量外,也會因為曬鹽的方式、時間等,產生稍略苦澀、甘甜、金屬感或微酸的滋味,以及不同的結晶形狀與顆粒大小。
多年前,曾造訪西西里和西班牙南部安達魯西亞的鹽田,大家似乎都面臨相同的問題=>工業生產的精鹽普及、價格低廉+人工生產的海鹽成本高、產量不穩定(尤其是台灣,常常遇到颱風、梅雨等天然環境上的劣勢),讓這個不轉型就難以生存的夕陽產業。
不過,當同樣的問題存在世界不同的角落時,表示這個還不算太糟 :) 至少有其他不同的案例可借鏡、學習。而且,當市面上越來越多不同產地的鹽花、調味鹽、藻鹽推陳出新,也表示市場的成熟度也逐年升高,好的鹽是有需求的 :) 當然也很佩服投身於這個傳統產業的每個工作者,頂著太陽、耐著性子,重新學習製鹽,也很努力的推廣這蘊含了寶島風土、耐人尋味的結晶。
昨天,以米飯、雞高湯、地瓜、stracchino & 無鹽發酵奶油,搭配洲南的霜鹽、藻鹽、還有幾種其他不同產地的鹽(法國、日本),說實在的在鹹度、持久度與層次感上真的有很細微的差異、非常有趣。
個人感覺,一般台灣人(家庭主婦或者普遍掌廚者)在於調味時,多半仰賴醬油的鮮與鹹。相較於西餐桌上擺著的鹽、胡椒、油&酒醋、速食店裡一瓶酸、甜、鹹、鮮通包的番茄醬或東南亞則以魚露、檸檬、辣醬等不同文化飲食習慣的調味料,台灣大小餐廳裡,桌上或料檯上擺的幾乎都是醬油、米醋、辣椒醬(東泉在台中稱霸)、香油&青蔥(以前有些餐廳還會擺放糖罐),鹽巴似乎都跟味精多在廚房裡...
我們家鮮少滷肉、紅燒、三杯或想得到要拿醬油來做什麼... 好像只有一年吃個三、五次水餃的時候才會搵到醬油,所以買一瓶三年都用不完。但鹽倒是真的有分很多種,有洗水果用的、餐桌上擺的喜馬拉雅粉紅岩鹽、煮麵用的粗鹽,還有好奇買來的鹽花和各種天然香料調味鹽(通常用來爐烤雞、豬或牛肉)。除了鹽,我們家的硬質乳酪也蠻多的,最近也開始收集鹹鴨蛋 :),還有furikake (拌飯素)很好用 :)
下次,希望有機會可以去嘉義走一趟,看鹽田、鹽山、順便認識嘉義當地的小吃 :)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