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被死亡狩獵的人行路上 ◎米蘭.裡赫特,Daniela Czirakova Zhang、Paolo Zhang譯
昨天我遇見了熟人
一位著名、瀟灑且粗魯的事務專家
他作為醫生經常給我把脈
在奔跑的詩歌的血脈上
一眼就會發現病疾
但他如今已無法如此……
如今他想在進入墳墓前
望著遠方
在柏拉圖的沙漠裡挖掘阿勒泰茲之井
也許會挖到聖潔之水
那怕是理想中的。難道
在菩薩腳跟的傷口裡
或在斯賓諾莎的樹林裡
能找到傳染長生不死
的病毒之蟲?
昨天我遇到故人
在被死亡無法看見
狩獵人的路上
我們沉默著
像兩個醫生
在已無法醫治病人的床邊。
--
◎作者簡介
米蘭.裡赫特(Milan Richter),1948年出生於伯拉第斯拉瓦,斯洛伐克著名詩人、外交官與翻譯者,目前擔任斯洛伐克國際筆會會長。大學時攻讀德文、英文以及瑞典各語言學和文學,1985年獲哲學博士,1990年獲洛杉磯Fulbright研究獎學金,同時擔任捷克斯洛伐克分裂以來的駐挪威斯洛伐克首席大使。2000年在斯洛伐克創立the Jan Smrekrug詩節,並成立了自己的MilaniuM報紙。1973年開始,他的詩人、作家身份被禁長達十年;曾出版過八本詩集,詩選也翻譯成多國語言,除了寫詩,他還寫過兩部戲劇:卡夫卡的《地獄天堂》及卡夫卡的《第二生命》。米蘭.裡赫特從事各種翻譯工作,曾獲瑞典學院的翻譯獎和奧國金級勳章。
--
◎譯者簡介
張曙光(Paolo Zhang),中國詩人、翻譯家,現時任教於黑龍江大學。著有詩集《小丑的花格外衣》、《雪或者其它》、《陰陽之影》,譯有詩集《切斯瓦夫.米沃什詩選》等。張曙光用3年多的時間翻譯但丁《神曲》,儘量再現原詩的風貌,是最新的漢語全譯本。
Daniela Cziráková Zhang(唐藝夢),斯洛伐克人,捷克布拉格查理大學博士。斯洛伐克科學院東方研究所研究員,斯洛伐克司法部官方漢語翻譯。
--
◎小編林宇軒賞析
因為作品沒有公開發行中譯版的緣故,大家對於米蘭.裡赫特這位詩人可能非常陌生。本詩選自詩集《死神到訪》(普音公司,2019),從書名就可以感覺到裡赫特對於「死亡」在現代詩中的定位:他毫不避諱地書寫死亡,將其視為一種自然的生命狀態並且平靜、坦蕩地接受,這種書寫的態度和他的人生經歷在互相呼應下更能顯得他豁達的人生觀。
詩的開頭,裡赫特以回憶的口吻記錄自己昨天遇見了一位熟識的醫生,這位醫生能嫻熟處理「人生的事務」。他的詩歌有這麼一位瀟灑、粗魯且著名的「醫生」為之把脈是多麼幸運的事情;只可惜在生命與時勢的演進之下,「但他如今已無法如此……」為往後的敘述做了轉折與伏筆。這句關鍵的詩句除了能解讀成紀錄一位即將死亡的故人,往後的路上再也沒有理解我詩的知音,也或許暗暗表示了我的詩可能也已患有無法整治的病症,導致我「再也無法寫出真正的詩」了。
第二節中,他寫道在面對死亡的來臨,遠方也許能找到像柏拉圖理想世界中避免死亡的方法。裡赫特選擇將「長生不死」一詞用「傳染」來寫它的傳播,還用「病毒之蟲」來形容「長生不死」,可見裡赫特認為「永生」是一件「不正常」的事情;換言之,他將「死亡」定義為人生必經的過程。面對他人的死亡,裡赫特在文字中加入了哲理的思考:我們就像是被死亡狩獵的生命,無法逃離,也不須逃離。
這首詩初稿完成於1972年,定稿於1982年。在1977年至1986年期間,裡赫特因為他的詩歌而遭受非官方的出版禁令,直到1987年才被允許成為斯洛伐克作家聯盟的成員。在真實或抽象意義上的「死亡」狩獵下,「我們沉默著/像兩個醫生/在已無法醫治病人的床邊。」這裡的「沉默」或許蘊含了內心世界的掙扎,但可以看出他對於必將來到的事情坦然面對,且並不為「死亡」而懷有任何一絲悔恨或抗拒的意念。
詩中結合哲學、宗教的元素,讓讀者能以更多面向的角度去思考「死亡」的意義——無論是自己或他人、抽象或真實的,我們所能做的不多,只能努力生活,最多最多也只能像盡力的醫生目送這一切發生。醫生盡力了,而大家也看到了,我們所能做的就是這樣,畢竟在生命過程中,我們無法時時擔任一位急需醫治的病人,同時身兼一位稱職的醫生。
--
美術設計:驀地
圖片來源:unsplash
#外文詩 #斯洛伐克 #醫生 #長生不死 #死亡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https://cendalirit.blogspot.com/2019/06/daniela-czirakova-zhangpaolo-zhang.html
目送賞析 在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徹底 ◎葉青
錯誤已經在
沒有底的深深湖泊已經在
你不斷下沉的沉重決心確實存在
溺斃的溺斃存在
場景是客廳 不是家
門口 鐫刻了看不見的地獄箴言
「進門之時,放下希望。」
於是你自始下沉至終下沉
每一日更窒息更暗的水是我
你一切明白而將自己與唯一的心臟投入湖中
假裝能夠呼吸再露出歡笑的活的氣息
一點不受苦的樣子你是怎麼想的
想到完整之後身體是了一個石頭雕像
下沉很重 我說我沒有時間編織網
拉起濕透的你的放棄
我不會有眼淚的
我覺得理應如此 站在湖邊灑了幾把鮮紅色的鹽
一眼一眼送你走進無盡的死
--
◎作者簡介
葉青,生於民國68年10月16日,卒於民國100年4月2日。
北一女及台大中文系畢。曾任誠品書店商品處影音企劃,定期於誠品好讀撰寫評述,並為KKBOX古典樂、爵士樂長期約稿作者,曾翻譯音樂相關影片。另曾擔任教育部國語辭典編輯,及桃園縣立慈文國中國文老師。出版作品有《生死密碼─名人死亡之謎》《生存密碼─世界未解之謎》,譯有《陽性反應》。
大學時期積極參與同志活動,努力在身分認同與輿論壓力下找到平衡。堅決相信「清醒不是人生唯一的正途」。病後開始新詩創作,累積作品逾千首,文字淺白,卻觸動人心,靈感多來自身邊他喜愛的人、事、物,常說自己的詩刪去贅詞只剩三個字:「我愛你」。
--
◎小編江欣桂賞析
這是首沉重的作品。
在首段可以看到,錯誤是從一開始就存在的,而這樣的錯誤造就了一個無底的湖泊、不斷下沉的沉重決心,以及最終溺斃這種必然的結果。那麼這份錯誤是什麼?是身為同志的那個「你」的錯?或是這個對於同志有著不諒解的社會的錯?答案見仁見智,但無論如何,這個錯誤造就的結果從最初就已經存在。
第二段刻意強調了場景是客廳,並不是家。對於「你」來說,這個家庭並不是一個給予溫暖和愛的地方,只是和其他場景無異,冷冰冰的一個名詞。鐫刻在門口的箴言也揭示了一切,「你」的所有希望、夢想是不能帶進這裡的,這些念想在地獄中是不存在的。
第三段裡,開始敘述「你」的下沉,「我」也在這段首次出現了。由於「你」是在水中不斷下沉的,所以可以知道「我」是每日包圍著「你」的。「我」大概就是家人的身分。「我」與「你」的距離是非常近的,一般而言,「我」會是那個了解「你」的存在,但「我」做了什麼呢?只是每日變得更暗,更令人窒息。「你」是明白的,卻還是把自己的同志身分捨棄,通通丟進無底的湖,假裝自己能夠呼吸,假裝自己是社會所定義的擁有「正常性向」的人。
然而假裝終究是假裝,即使能被家人接受,自己最終也還是無法承受。
第四段可以看到「你」其實還是盼望著的,還是會想著那個一點不受苦的樣子。不過一切都晚了,「你」已經在湖裡下沉,成為一個被社會價值觀束縛著的石頭雕像。「我」依舊冷漠,看見「你」的下沉卻無法織網將你的放棄拉起。「因為我沒時間,所以不能救你。」深刻描寫了「我」一切盡收眼底仍毫無行動的旁觀者樣貌。
末段的「我」眼睜睜看著「你」走進死亡。不過「我」卻在最後首次做出了一個動作:「站在湖邊灑了幾把鮮紅色的鹽」。表達出或許「我」對於「你」也並不是全然的冷漠,實際上還存有那麼一點點的關心,以致於看「你」走向死亡仍會感到傷痛、會想要哀悼,心中不免會感到些微苦澀,但「我」是不會有眼淚的,因為家庭、同儕、社會都是這樣子的。大家都是這樣子,所以理應如此。「理應如此」,在這裡成為一個非常沉重的詞,是誰決定「理」的定義?又是誰決定「應該」怎麼做?一切都是遵照大眾的價值觀認定,於是他人的「理」成為了最正統的「理」,與其相悖的人們,就這麼被送進無盡的死。
是什麼樣的「正常」才能讓最親近的家人選擇目送「你」一步步走向死亡?
這首詩的標題:〈徹底〉。看得出詩人希望有底。希望那個深深湖泊、那個使人窒息的痛苦能有底,能夠結束。但也可能像詩中一樣是沒有底的,是必須放下希望的,就像如今的我們,心裡也還是沒有底的。
--
美術設計:靖涵/Instagram:c__nh_n
https://cendalirit.blogspot.com/2019/05/20190503.html
#葉青 #徹底 #同志詩 #身分認同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目送賞析 在 陳可蒂 Onebaby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https://www.facebook.com/ayg3937j/posts/330333017373606
19:00來分享直播送鴻佑好禮哦🎁
💎今晚19:00開播🌟
分享直播節目送出免費幸運好禮:
綠髮晶 市價3000元
黑瑪瑙 市價3000元
青金石 市價3000元
三選一
共有3位得主
直播節目最後公布幸運得主👍
-星座排行榜
-星座命盤解析
-寶石賞析
目送賞析 在 夜读1董卿朗读《目送》 How to improve Chinese by reading. 的推薦與評價
《村晚》雷震(南宋)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诗歌 赏析 (小学语文). NADA LIAO. NADA LIAO. ... <看更多>
目送賞析 在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起風 坤輿 在每一個起風的夜裡我想起你每 ... 的推薦與評價
從語法的敘述邏輯來判斷,詩中的我「不想道別」,而「只能」目送;而詩人更 ... 說明:賞析及評論作品對象以新詩(現代詩),並已公開發表(不限媒體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