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亞中現象,如果真的還有一個點該談,卻沒有被談的。
我覺得就是「葉公好龍」。
徐巧芯、羅智強、趙少康,這幾個人都是希望積極主動搶食「不滿民進黨」這塊大餅。疫情嚴重影響全球經濟,沒有一個政府倖免被抱怨的狀況,本來就不可能大家都滿意。
他們不承認國民黨整個黨在國家認同上就與台灣產生歧義,對美政策、國際地位被這些立場上,都被台灣人民否決。
他們自己沒問題,問題都是民進黨。
雖然其實做出決定的是台灣人民,所以如果國民黨自己沒有錯,那...。
不管,他們也把台灣主體意識與國民黨漸行漸遠,詮釋為民進黨的「洗腦」與「教科書」,而國民黨在國家願景上的「空洞」,他們用態度來填補。
雖然這完全是深藍自我催眠的被害者情節作祟,但這部分我們先按下不表。
因此他們很主張要「戰鬥藍」。戰鬥藍的戰鬥,比較是態度,而不是內容。
所以什麼都可以戰鬥,什麼都要反對,廣義的一般大眾,本來就不見得能、會,跟上整個政治論述的繁複邏輯,就算如國民黨這般簡易的。
直線思考仍然佔大宗,A-B,差不多這樣就緊繃了。
他們要展現的,他們希望他們的群眾看到的,以及,大眾,看到的,是他們「不服輸,戰到底」的態度本身。
民進黨政府採購的疫苗,到貨慢,他們就說民進黨擋疫苗。民進黨美日關係好,他們就說你親美媚日。兩岸關係冷,他們自然就要主打自己才能處理好兩岸關係。
遭遇到每個議題,似乎都有個兵來將擋、水來土淹的反射性反對的立場,只要抓緊了與你民進黨在光譜上最極端的對立面就好。
什麼東西都是信手捻來,夾到籃裡的都是菜,天文地理臭水溝都能講,因為逢民即反的政治思考很膝反射,很廉價,也很量產、很迅速。
但問題來了,不是每個人都像他們這些戰鬥藍一樣。
遇到像是張亞中這種念茲在茲,就只有兩岸統一的真統派、真極端派,這群「戰鬥藍」就顯得都是假貨了。
所以不斷召喚「戰鬥藍」的「戰鬥藍們」,召喚來了真正的「戰鬥藍」,要拿著國民黨的統派立場來去跟中共談統一的張亞中。
某種程度上,張亞中不只是代表著統派嗆獨派「有種你就宣佈台獨啊」,張亞中甚至也代表著明統嗆暗統「有種你就去談統一啊」,在張亞中的狀況裡,可能更是「在這裡我最有種,要談統一,就該讓我來!」
對真統派來說,台灣不見得授權他去談統一,但只要國民黨授權他去,就成了,國民黨在全國各公職得到的選票,就是他去談統一的民意背書。
其實,這也是國民黨內部,明統派的崛起,而且這不是開玩笑的,三成的黨員票是很堅實的支持基礎。
而這個明統派的崛起,對台灣國家是帶著立即危險的。
這表示,一般人投給任何一個地方國民黨籍里長、國民黨籍議員的票,都將會是為助長日後極統派國民黨人前往中国談判統一的籌碼。
徐巧芯羅智強這些人整天要走極端偏鋒,結果召喚來了張亞中這個真正的極端統派。
這也是為什麼,趙少康在最後幾天反而急了。
為什麼幾乎所謂的「戰鬥藍」,都是力挺朱立倫的國民黨公職?
就是因為,這些人在國民黨內最焦慮,他們急於要國民黨有個可以與民進黨抗衡的氣力,但他們苦於國民黨在2021的現在,已經論述破產、中空了。
所以他們在「態度」上的極端,沒有「立場」上的極端來支撐。但也因為如此,他們的立場,就被張亞中這樣的真統派,代言了。
這些人真的遇到民意考驗時,全都被打回原形,別的不講,就說2022的地方首長選舉,國民黨的候選人,敢不敢踩像這樣的深藍立場?
所以他們表面上是「戰鬥藍」,事實上,就是假貨,假戰士。他們不敢真的為自己的中國人認同做出相對應的付出與犧牲,嘴巴上講講是最緊繃了。
而假戰士,遇到了真戰士,隨時能上場談統一的張亞中。
他們自然是又驚又怕,自然是防張亞中比防蔡英文還嚴陣以待。
但現實卻是,張亞中已經參選了,已經拿了3成票了,這組織拉不回來,大頭控制不了的黃復興票,已經連續三次違抗軍令了。
身為民進黨人,我的立場一向是,政黨競爭不讓我憂心。
讓我憂心的是政黨對台灣的不認同,持續成為影響最基本的政治判斷與資訊。
所以,只要在台灣的政黨,都能認同台灣,為台灣謀福祉,而不是運作讓台灣被中国併吞,才是台灣之福。
誠摯希望,看到這樣的發展。
※
基隆市議員 張之豪
PS。
1. 照片是昨天日本台灣交流協會副代表橫地晃先生來民進黨基隆市黨部參訪時的會議照片。
2. 這篇文章,是我在閱讀鏡週刊這三篇深入報導的感想(我也有受訪)。鏡週刊的人物組的報導,一直都非常切中要點,觀察敏銳、文字巧妙。我剛才為了讀這篇報導而加入會員,建議大家都去加入會員,以後才有這麼好的報導可以看。據說下個月開始要收費了,所以要當免費仔就是趁現在。 文章連結: https://www.mirrormedia.mg/premium/20210928pol001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9萬的網紅不囉嗦看董仔,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其實一邊開車一邊所講出來的話都是下意識的 不見得是實話 因為還是要專心開車不能分心 所以這次影片內容大家不要模仿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訂閱董仔 跟隨董仔:https://tgophannah.pse.is/MQSYY ♡影片不夠多 先來看群人:...
直線思考 在 Stay Fit with Mi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小孩們長越大,越能看的出他們的個性。
哥哥的個性比較敏感、細心、自尊心強、邏輯思考,而妹妹卻是截然不同,她很樂天、大剌剌、直線思考、依賴卻又堅強。
但我常覺得妹妹直線思考+大剌剌個性有時還蠻白目,簡直是從異次元來的,常常啼笑皆非😂
例一:
媽媽,杏包菇好好吃,杏包菇是從信裡面生出來的嗎?(覺得自己很聰明的表情)
原來她一直以為那是 信包菇啊😂 這邏輯好像也沒錯
例二:
因為吃飯不做好一直被我唸,眼看我就快生氣罵人了,她居然在此刻用很認真的眼神對我說「媽媽,我已經聽到了,妳不用再講了」
可惡,這句話是平常她要我給她吃點心、喝果汁無限repeat時我會不耐煩對她說的話!居然回到我自己身上🤦🏻♀️ 而且媽媽我都快生氣了她還這麼白目😆 覺得被她白目到氣不出來了啦
例三:
妹「媽媽,我想要養院子裡抓到的蟲蟲」
我「不要吧,我怕蟲蟲欸,讓他住在院子就好了啦」
妹「那你怕蜘蛛嗎?家裡有時候有住蜘蛛」
我「我不怕,但我不想要養」
妹「那等你以後死了之後,我可以養蜘蛛嗎?」
我「……. 嗯,我死了以後妳就可以養了」(想一想真的可以,因為我不想養,我死了就能養了很沒錯)
妹「耶耶耶!」(開心的離開)
😅😅😅😅 我相信我死了她會很傷心,但這個當下她想到的只有「能不能養蜘蛛」這件事呢😹 是否太直線思考+白目!
洋裝 #revolve https://bit.ly/3tXZN3Y
直線思考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我們是不一樣的人》
以前總覺得,和另一半有這麼多的「不一樣」,該怎麼相知、相惜、相愛?
我心思敏感,情緒細膩。容易因為小事而感動,在乎細節又脆弱。他則是個很理性的人,直線思考、比我更重於解決問題,但傾聽陪伴就並非是他在行的。過去有時候會因為他的過份理性,而覺得不被愛或不被在乎,卻在相處幾年後發現慢慢地有了變化,因為漸漸可以理解彼此的不同了,深知對方表達愛以及對妳好的方式也不同。
這幾年來,透過許多時間的磨合才找到最適合彼此的方式去相處。在一起的時間,我時常提醒他保持溫柔,避免因為我們過於熟識的尖銳,而不小心傷了彼此。不相信有天生合得來的心靈伴侶,因為看起來契合的愛侶們,都是經由無數的摩擦與磨合,才達到兩人之間的平衡點。
即使我們山下的興趣很不一樣,卻可以互相理解,Mao從不批評我喜歡的事情,偶爾也會願意陪著我去做。他熱愛看動漫,如果題材我感興趣,我也會跟他一起看、一起分享劇情。甚至更多時候,我們可以分開去做自己有興趣的事情,也不會勉強對方一定要一起。例如,最近的居家運動就很明顯,我很喜歡HIIT,也會邀Mao一起,但他比較喜歡跳繩,所以運動時間一到,我們就會分頭執行自己想做的事。
「不會要求什麼事情都得一起做,而是重要時刻有你有我。」
就像爬山是否要登頂一樣,對我們來說那從來都不是重點,重點是「我們一起到了這裡」。現在的生活中,我們保有自己的空間,擁有自己的時間;卻也能夠在重要的時刻彼此分享,我認為這是最好、也最平衡的一個狀態了🥰
近期更新都在IG,歡迎追蹤👉🏻 http://bit.ly/2POmI1
直線思考 在 不囉嗦看董仔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其實一邊開車一邊所講出來的話都是下意識的 不見得是實話 因為還是要專心開車不能分心 所以這次影片內容大家不要模仿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訂閱董仔 跟隨董仔:https://tgophannah.pse.is/MQSYY
♡影片不夠多 先來看群人:https://tgophannah.pse.is/KUM52
三花自創品牌【3.one 】開賣啦!
https://www.3one.com.tw/
這群人的攝影棚【兩班半攝影棚】開幕啦!有需要的朋友們快來看看!
https://www.17hrs.com.tw/
你要的董仔在這邊
➥Facebook: https://tgophannah.pse.is/K75WC
➥Instagram: https://tgophannah.pse.is/MSAKG
➥合作邀約:
可以寄信到 thisgroupofpeople@gmail.com
就可以找到我嘍!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UvhcgnFjNEs/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