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直走與繞路走〜#都是走⭐️
一月底有聊過日本春天常有突如其來的人事異動。
悠先生雖然拒絕了於一月拒絕調職去九州一事。但其實在三月中旬的星期五傍晚,他突然被告知有個部門堅持要他這個人。即使他原本的部門多次回絕也提議讓其他自願者人事異動過去。但這件事在被送往高層處理後,悠先生還是被人事異動了💡
記得,悠先生那天回家路上打給我時,他告訴我他當下很不能接受,甚至氣到頂主管。主管因為沒有看過這樣的悠先生,搞得主管很緊張👀
悠先生的底子真的就是一般聽話服從度高,凡事以工作,以公司決定事項為優先的日本上班族,也難怪他的主管會嚇到😂
接到他那通電話時,我先深呼吸了一下。
我很清楚知道這是一件
「已成大局」,「無法改變」的事。
而我只能利用一通隔著一個海的電話力量讓他冷靜,
所以我必須先暸解悠先生無法接受的原因,
知道了是因為他進這間公司後,
待過化妝品部門及飲料部門。
前前後後加起來也10幾年了。
他所學所累積的專業,知識,經驗都在那裡了。
但這次拼命向上級呈報堅持要他加入的部門,
是與醫院有關的。
跟他之前接觸的專業完全不相關。
這也是他比較不能接受的地方。
但悠先生的公司因為是典型的日本公司。
其實每2-5年被人事異動一次都很常見。
畢竟對公司來說,
員工多學一點都是公司的競爭力提升啊。
在與悠先生確認過後,確定了上班的地方依然是東京的總公司,雖然這個部門的人都是他沒看過也不認識的,但是,是同一棟大樓。
至少除了辦公室與工作內容外,他的生活環境是沒有改變,也不需要重新適應的。
在那之後幾天,我看了蠻多關於他接下來的部門相關工作領域的資料後,發現了一些跟我上一份工作的相關連部分。而這些部分有些有趣的地方,我說給他聽後,接著每天一起聊聊這塊他要接觸的新領域新知識。慢慢的,他不再那麼排斥了。
前幾天,他跟我說。
「現在想想,多學一些領域的知識與累積經驗,
說不定以後想要到台灣工作時,找工作能用的上。」
很開心,最後他樂觀的向前看了。
其實若悠先生真的想辭職或換工作。
我也是很願意支持他。
只是在日本疫情逐漸擴散,
許多公司開始裁員的現在,
是真的不適合。
我最近有時候靜下來想想,
覺得我之前的工作,
似乎也有個重要意義。
就是因為工作性質類似,
讓我能比較瞭解悠先生的想法,角度與心情。
能讓他不需自行承受,
能一起消化掉他工作上的煩惱。
覺得夫妻間也能像同事、像朋友。
我們算是幸運的。
每件事,真的都有它發生的意義。
每個經驗,真的都有它累積的意義。
🍀🍀🍀🍀🍀🍀🍀🍀🍀🍀🍀🍀🍀
人在前進的路上只有兩種走法。
前進和繞路走。
反正都要走。
走,就對了💪
🍀🍀🍀🍀🍀🍀🍀🍀🍀🍀🍀🍀🍀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