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所有的母親們,母親節快樂!
分享一篇由我很喜愛的中國騰訊體育明星記者,沈洋採訪了林書豪母親的訪問特稿。
由於兩岸閱讀習慣的不同,我將他轉成繁體。
在我剛結束前的Q&A中,有收到球迷朋友請我推薦一些優秀的華文體育類型的作者。
當然,台灣也有很多非常出色以及相當了解NBA運作的網路寫手跟作家,
不過真的要我推薦一位,我想到的始終是沈洋。
她是華文媒體第一位媒體工作者,由NBA賦予她NBA決賽MVP選票。
她就是第一人,目前在美國主流媒體中,華文媒體沒有任何人追的上她的腳步。
但這不是我推薦她的原因。
我永遠記得我認識她那天,是在2017年勇士的西區決賽某一個主場賽後。
我根本不知道她是誰,只覺得她看起來很兇。
在老舊的Oracle Arena不算寬敞的媒體工作區裡,她剛好坐在我的對面,
我們就這樣一直邊寫邊聊,寫到晚上12點,只剩我們兩個。
在聊天的過程中我發現她的不僅懂籃球,也擁有女性特有的細膩,觀察入微又帶著溫暖。
我當下就想說,我一定要偷偷去看她之前的寫作。
推薦給大家,她是我最喜歡的華文體育採訪稿作者,沒有之一。
———————————————————————————————
林瘋狂背後的“虎媽”:哈佛畢業後養了他兩年 不惜拿出養老保險
原文網址
https://tinyurl.com/y7hp4qmr
騰訊體育大人物
撰文/沈洋
編輯/王麗梅
“ 從前,母親習慣衝在林書豪前面當“衝鋒隊長”,後來選擇陪伴兒子一起追夢,再後來她學會站在原地,欣慰著目送他遠行。所謂母子一場,便是在時光中母親不斷抽離,恰當放手後隔空守望自己的孩子。這是母親節《不完美的她》系列策劃第一篇,林書豪與母親的故事。”
即便是現在,林書豪和母親吳信信之間也經常會聊天長談。
雖然他們現在分隔兩地,各忙各的,一個在北京刻苦訓練期待疫情過後正式回歸籃球場;另一個在台北,做義工教導小朋友們讀書。最近林媽媽的行程也很滿,從早忙到晚,正幫著她的新“孩子們”準備即將到來的月考。
母親無法再像當年那樣,開著自己那台老式福特汽車,隨時陪著兒子從小學,初中到高中,寒來暑往去一個又一個比賽訓練地打球,也沒辦法時常給林書豪做他最喜歡的蔥油餅、蟹黃酥。 二兒子自從踏上籃球職業道路之後,吳信信更不能再做當初那個永遠站在最前面,幫兒子和他所在的球隊張羅打點一切的“衝鋒隊長”。但母子的悄悄話時間,並沒有因為歲月累積和空間改變而有太多減少。
“我們常常都有聊很久的時候。”吳信信很是自豪地說。無論是她去北京看望兒子,還是兒子回來,和她一起去日月潭度過假期,又或者相約回到加州矽谷的家。母子之間,總有很多話要和對方說。
01. 一張空白支票
在吳信信眼裡,林書豪就是這樣一個非常貼心的兒子。
在NBA好不容易徹底站住腳跟後,林書豪也開始隨之擁有了穩定收入。但他從來不亂花錢。“他過得很節儉。除了吃他不會去計較錢以外,剩下的他都特別節省,存起來。然後就總想法子勸我,把我家的老房子拆了。”她說。
那是一樁並不大的老房子,是1992年由林繼明和吳信信兩夫妻購買的。雖然處在矽谷地帶,屬於極為優秀的學區,如今地價更是飆升至全美最為昂貴的地方之一。讓人有一提到出身矽谷,必是大門大戶,出身富裕的感覺。
但林家並不是這樣的。
雖然夫妻二人都是知識分子,一個做半導體工程師,一個做軟件工程師。但屬於初代移民的他們,並沒有殷實的家底。尤其是當三個孩子林書雅,林書豪和林書緯先後降生,手頭就更不算寬裕。能拿出的錢,多半用於滿足基本的飲食起居,以及孩子們的各項成長花銷。所以,一直以來他們都沒有能力去重整一下,那套已經有些老舊的房子。
林書豪總想著能把那棟老房子拆了重建,這樣一家人也可以住的更加舒服一點。後來,母親吳信信終於同意了他的建議。
“我也是很節省的人,但你知道蓋房子重新裝修有時候會超出預算,我的壓力就很大。但他總是跟我說,媽,我給你的是一張空白支票,你想買什麼就買什麼,想怎麼弄就怎麼弄,數字你隨便往上填,不要擔心錢的問題。我真覺得他做的很暖心。”吳信信回憶道。
閑暇時間,林書豪總會帶著母親嘗嘗各地美食
02. 倔強的“影子”
就像世界上大部分的母子關系一樣,盡管深深愛著彼此。但和風細雨並不是他們相處方式的全部。尤其是當這兩個人性格頗為相近,又都很倔強的時候。
“我們都很開朗,外向,愛關心別人,而且都特別有決心和毅力。”吳信信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兩個人都是家裡排行老二的孩子,在三個兒子中,媽媽總能從林書豪身上看到很多自己的影子。 尤其是性格裡都有的那份遺傳下來的倔強因子,總會讓彼此產生很多意見分歧。
“你問任何一個問題,我們的回答都會是不一樣的。”吳信信告訴騰訊體育。
在林媽媽看來,這個兒子並不是家裡最聽話的那一個。
“如果你要問他,他肯定覺得他是最乖的。”吳信信接著說,“但了解我們家的人都知道,他絕對不是最聽話的那一個,當然也不是最不聽話的那一個。”
林媽媽解釋說,哥哥書雅絕對不會跟你頂撞,但有時也不會聽。弟弟書緯會頂撞, 並且常常不會聽話。書豪也會跟你吵,可是到最後,反而會按照媽媽說的去做。
吳信信舉了一個例子。小時候,媽媽要求林書豪放學回家之後,必須要先寫完作業才可以幹自己想做的事情。可是他偏要試探家長容忍度的邊界,看如果自己不這樣照做,會有什麼樣的後果。家教嚴明的吳信信當然不會允許兒子對於“權威”的挑戰,便會狠狠懲罰他。
得到了教訓,知道後果嚴重性之後,他就會乖乖聽話。“他總是為了反對而反對,就是要跟你擰著來。“林媽媽說, “每次都是這樣,他在一番試探之後,就會去按我說的做。所以結果往往是好的。但是雙方在交鋒中總是伴著爭吵,過程很痛苦就是了。” 吳信信笑著回憶起過往,那些當時可以點燃自己情緒的事,現在想起來都可以成為笑談。林媽媽再去審視兒子很多的行為動機,一部分將其歸列在性格的層面,另一部分只能理解為在家裡排行老二,位置不上不下,“所以可能只是想刷些存在感吧。”她樂著說。
只有一次,直到現在吳信信都沒辦法完全把它當笑話來講。“因為我當時差點氣暈過去。”
那是林書豪9年級時,他14歲左右。那個年紀的孩子,對所有家長來說,都最為頭疼。在英文單詞里, “teenager“(13-19歲的青少年)這個單詞,意味著孩子會因為走入青春期,突然開始叛逆起來。進入中年,壓力重重的父母需要繼續教導著一個以為自己已經長大,什麼都懂的皮孩子。
吳信信不記得當時是什麼原因,讓二人大吵起來。而一向很懂禮貌的林書豪卻突然對著她說起了髒話。
“在我家,是絕對不可以說髒話的。“ 吳信信說。林家是虔誠的基督徒,林媽媽平時在家里又對孩子們有著嚴格的行為舉止規範,她沒有想到林書豪不僅罵了臟話,還是對自己。兒子的行為讓母親大為光火。林媽媽將其視為林書豪從小到大,做的最離譜最叛逆,也最不像他會作出的事情。
那一天,林媽媽氣得喝令林書豪不能去參加球隊的訓練。她知道,這種懲罰對於林書豪來說是最為嚴厲的。很多家長總是感嘆拿自己的孩子無可奈何,似乎總是找不到“一招制敵”的方法。可在林媽媽這裡卻不用擔心。如果學習成績因為打球退步就不能打球,如果沒有遵守基本的行為規範,做了出格的事情,就不可以參加訓練。意識到兒子真正在意什麼之後,她總可以以此來幫助自己。
“記得那天我們有個很重要的訓練。我作為球隊家長負責人,要去主持家長會議。我告訴他,我照樣會去主持這個會議,但他不能去參加訓練,因為你做錯了事情。” 吳信信說。
美國學校籃球隊考勤制度很嚴格,競爭又非常激烈,一旦缺席訓練,那麼下一場的比賽就不能上場,很多孩子根本不敢缺席訓練,因為如果失去上場機會,就很有可能意味著你將長期坐在板凳上無球可打。
林媽媽當然知道這個道理,但她還是堅持自己的做法,不允許兒子訓練,留在家裡反思,直到認識到自己的錯誤為止。同時,她前往了會議,告訴教練和同隊的所有人,林書豪不能來是因為他做了不該做的事情。
在吳信信看來,教導和規範兒子的行為,比一場籃球比賽要重要的多。籃球的邊界並不僅僅是分出勝負,以及個人的輸贏,她希望可以借助籃球來幫助兒子成長,讓他意識到如何去做人和做事。
第二天,向母親承認錯誤的林書豪被允許來到球隊,但媽媽要求他必須要為自己缺席影響團隊訓練,而向每一個人鄭重道歉。
那之後,他就再也沒有重覆過相同的錯誤。
母子兩個,都是那種要強的性格。但毅力的磨練,品格最終的塑造,仍然要靠各自人生道路中的不同經歷。 吳信信作為初代移民,靠著知識,更靠著毅力才在美國掙得一片安穩的天地。而林書豪則因為籃球,因為他不被看好的膚色、背景,所選擇的這條道路,徹底練就了他不撞南墻不回頭的堅毅。
經歷的不同或許在事物發展最開始階段令人們產生意見分歧,可是相同性格和品質的人們,總會漸漸明白、理解和尊重對方的選擇。因為說到底,他們都是同一種人。
有太多次,無論是在大學期間,還是踏上坎坷的職業生涯,林媽媽都因為心疼兒子而說出,“實在不行,咱們就別打了吧”之類的話,可她心裡明白,執著的兒子會給她什麼樣的回答。
就是她們互相都懂的那份倔強和要強,讓林書豪在這條太難走通,並且還沒有誰真走通過的路上,一路跌跌撞撞地走了下來。
03.“虎媽”之柔
在沒有接觸林媽媽之前,單看很多報導,你會覺得她一直扮演了一個強悍母親的角色,但當採訪開始,電話那頭的聲音傳來,既親切又柔軟。她的開朗與平和在語氣和用詞中就能清晰感覺到,會模糊掉之前腦海中那些所有既定形象。
她的微信頭像是三個兒子站在一起頗有些搞笑的照片。哥哥書雅舉著傘站在中間,書豪背著書包站在傘外看向一邊,弟弟書緯則用一把沒打開的傘指著另外一邊。
據說,吳信信的郵箱地址是三個兒子英文名字首字母加英文單詞媽媽,吳信信選擇這樣去表達和代表自己。
從很多角度看,吳信信都是一個很特別的母親。
很多人把她當作是“虎媽”的典型代表。什麼是虎媽呢?一般長期生活在美國的華人媽媽,都會以對孩子嚴苛的行為管教,對未來成長幾乎是孤注一擲的全情投入,對學業成績幾乎苛刻的高度要求,對孩子接近完美的教育方式而著稱。
從很多層面上,她當然是虎媽。據說林媽媽要求兒子必須品學兼優,考試不得A不可以打球,必須拿下大學畢業證書才能去想靠籃球掙錢的事,她甚至會跑到曾經不選自己兒子的教練面前冷酷扔下一句,“當時就是你不選他的” 。有些或許是傳言,有些則是真實的故事。
比如,更小的時候,林書豪和哥哥書雅會和朋友打球,一打就打到午夜,媽媽就會一直陪著他們,之後帶大家去吃宵夜,然後再將他們帶回家。
後來,林書豪和弟弟林書緯做出要走職業籃球道路時,適逢金融風暴,不幸被裁員的媽媽竟決定拿出養老保險金,繼續供養孩子們的夢想。
“我跟他們說,如果你們要打職業,要去選秀,我可以養你們兩年,但兩年以後,你們要靠自己了。”吳信信淡然地說道。
其實當時林書豪也很疑惑,向來節儉的父母,怎麼突然拿出這樣一大筆錢,林書豪忍住沒問,林媽媽也並未說破,只叫他們專注自己的籃球道路,不必考慮其他。
事隔多年,要不是媽媽突然感嘆“那筆錢終於還回去了”,而說漏嘴,林書豪恐怕永遠都不會知道,當初自己的父母做出了多麼大的犧牲。
哈佛大學經濟學畢業後,還要靠家裡賣掉保險金去養,這在美國非亞裔家庭文化里,是不可能出現的事情,他們的孩子18歲以後便要開始自力更生。即便在很多亞裔家庭中,都不敢輕易做出這樣的決定。
一個華人孩子要到NBA靠打球掙錢,在誰看來,這個險冒得有點太大。
那時的林書豪去參加NBA選秀,因為是華裔不被看好,無奈落選。接著他一個又一個球隊試訓,或者在夏季聯賽里,搏命去掙得一份合同。可即便他得到一個合同,也可能隨時被下放或裁掉,有可能在聖誕節頭一天,被通知收拾行李回家,有可能一個10天合同,在它還不到10天時,就已經沒有了意義。
旁人看來,供養兒子打NBA,回報率實在有些低。可是吳信信和林繼明還是義無反顧拿出一生辛苦攢下的“養老錢”。
“我當時根本沒想那麼多,錢沒有了總可以再賺。可孩子們能打球的年紀就那麼幾年,不把握住,就沒有了。在我看來,這根本就是不用過多考慮的事情。”林媽媽說這句話時,很是淡然。
她甚至不喜歡兒子總是在人前人後提起這件事。每次林書豪一提,林媽媽就嗔怪地說,幹嘛總是提這件事。她明白兒子內心的震撼和沖擊,可從母親的角度,這是一個不用去過多言語,不用去考慮後果,必須要做的選擇。
“兒子們都很爭氣,根本就不到兩年,他們就都自己養活自己了。”吳信信驕傲地說。
吳信信記不清有多少次,她同是華人媽媽的朋友告訴她,自己這樣“縱容”孩子們打球是浪費時間和金錢。她們總是吃驚於,她堅持支持孩子們打籃球的理由。耳邊總有聲音告訴她,這是一條根本走不通的死胡同。
在美國華人家庭裡,學業永遠排在第一位,一切都要給學業讓步。然後就是要掌握一門高雅音樂的樂器,家家戶戶幾乎一台鋼琴,不然就要去學其它的藝術門類,畫畫或者聲樂。體育是最不被重視的部分。在學校各種運動隊裡,你很少看到在美國原生華人孩子的身影。原因有很多:
第一, 家裡很少有對體育項目的興趣培養。
第二, 華人的身體普遍不存在優勢。
第三, 他們根本得不到家長真正實質意義上的支持。
華人家長們很多都會將體育運動和玩樂聯系在一起。好像是,從事體育項目對眼前大學的申請和未來成功的人生毫無關系。
吳信信不是沒有過疑惑,甚至在林書豪的回憶中,小時候媽媽跟他說的最多的一句話是,“不能靠籃球吃飯。”
雖然林媽媽對於籃球是不是出路並不確信,但有一點她很篤定。那就是兒子們對於籃球的熱愛。那是爸爸林繼明在他們心中播下的種子,是真正可以讓兒子們開心快樂的選擇。
“每個人都有他自己存在的意義。有一句話說,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錯郎。在我看來,從事了自己不喜歡的職業才是入錯了行。”吳信信相信衡量成功人生的含義,是你真正是否去從事了一份你喜歡的職業。“聖經有一句話對我影響很深,就是說兒女是耶和華的產業,他們不是我的財產,我是替神來管這三個孩子。”她覺得讓他們做出想做的選擇,並且盡可能幫助他們去實現,才是父母應該做的事情。
所以,當林書豪回憶小時候媽媽最常說的話是“不能靠籃球吃飯”時,她總是提醒兒子說,“才不對呢,別忘記我說的最多的一句話是,要謙卑,然後就是盡你所能。”
這兩個人總有完全不同的答案。
現在,很多華人家長會去問吳信信,孩子應該從事什麼體育項目,才可以更容易上哈佛或其他常青藤名校。林書豪的故事已經為很多華人孩子趟出一條新路。可當初是一家人靠著不被外人理解的堅持和勇氣,以及對於成功人生不同的看法,才將這條路從不可能,變成了可能。
整個勵志故事裡最為可貴的,恰恰是這份成功,從來不能輕易被複製粘貼。
04. “我的兒子,終於被別人看到了”
母親吳信信永遠忘不了那一天,2012年的2月4日。尼克斯對陣籃網。
她跟哥哥書雅、爸爸林繼明就在比賽現場。林媽媽明白,那是他有可能在尼克斯的最後一場比賽。如果如之前一般,那麼他就要在第二天再次收拾行李離開,然後又要開始到處漂泊試訓,借住在誰家的沙發上,繼續過無法安定下來的日子。他們的內心其實做好了再一次失望的準備。
可是這一回,上帝給了林書豪,也給了他們全家一個機會,最為關鍵的是他也抓住了或許這一生只有一次會出現的機會。之後,便有了徹底改變他人生軌跡的“林瘋狂”故事。
當這一切開始發生時,穩重的哥哥書雅高興地跳了起來。吳信信用顫抖著的手,給林書豪的經紀人发去一行字,“Praise to our Lord! This is my Boy!”那一場賽後,林書豪在洗澡間裡痛哭,從更衣室出來,林家人緊緊抱在了一起。
“那一場比賽對我來說是最有意義的比賽。好像是在告訴別人,這是我的兒子。他終於被人看到了。”吳信信如今再回憶起那一天,仍然無法做到徹底的平靜。8年過去,那一個夜晚的一切都還歷歷在目。
熱情的球迷為林書豪而瘋狂
在整個林書豪的籃球生涯裡,無論是之前在學校還是後來進入了職業。命運總是在跟他開一些玩笑。讓這個熱愛籃球的少年,總是需要背負更多的東西,付出更多的代價,才能去親近自己的夢想。
愛是一種奇怪的情感,它往往不是選項且無法控制。籃球這個運動對於林書豪來說,就是愛,就是命中注定一般。但這一路上籃球所給予他的感受和情緒卻很覆雜,有喜悅,樂趣與自我認同,但也有苦澀、失望、等待、無奈和迷茫。
在吳信信看來,是因為籃球,讓這個孩子接觸到了人生的本質,體會到了很多其中的道理。十幾歲時他學會了控制自己的情緒,平衡自己的時間,懂得如何從自信和驕傲中學會謙卑。二十幾歲時,他懂得了無論如何都要堅持下去,有了永不回頭的決心和毅力,懂得什麼才是人生中最重要的追尋。
那樣一個夜晚,外人眼裡看到了神奇的力量,好像林書豪突然穿上了超人斗篷。可是在母親吳信信眼裡,這是過去所有歲月裡,兒子所學到的關於籃球,關於人生,所有靠堅持所累積起的集中釋放和爆發。
2012年NBA掀起的“林瘋狂”旋風
05.“他開心,我便安心”
時光倒回27年前的一天,吳信信從幼兒園接二兒子回家,坐在車上的還有他的兩個好朋友。其中一個小夥伴直接告訴林書豪,不準備邀請他參加自己的生日聚會,原因是這個孩子只能請兩個小朋友,而書豪不是其中之一。坐在車子駕駛位上的吳信信聽到這樣的話,很是驚訝,她生怕身後的兒子因為這些話而受到傷害。
可令吳信信驚訝的是,只有五歲的林書豪並沒有把這些傷人的話放在心上,反而對這個小夥伴說,“沒有關係,等到我生日的時候,請你們來。”
從那個時候開始,林媽媽就意識到,自己兒子的心比她想像的還要溫暖。“他這麼小,就有一顆寬大的胸懷,知道怎麼去愛別人和關心別人。”正是因為這個兒子給她巨大的觸動,吳信信在那年林書豪過生日時,為兒子舉辦了一個大型的生日聚會。讓他將所有的朋友全都邀請到了家裡。
自那以後,林媽媽從來都沒有懷疑過,兒子從五歲時就擁有的關愛別人的心。多年過去,他沒有因為這世間的很多不公平,而漸漸失去溫暖別人的能力。反而更加明白,能力越大,責任越大的道理。他帶著對於自己身份越來越多的自信和認同,披荊斬棘,不平則鳴,為同族裔的人們發聲。不僅如此,他的心裡還裝著更大的世界,裝著這個世界裡那些遭受各種不幸的人。
這些都讓吳信信感受到兒子那顆金子般的心和溫暖的靈魂。都可以讓她在書豪的身後為其喝彩和鼓掌。
可是,林媽媽更想知道,兒子可以將全世界都裝進心裡的時候,他又將如何看待和善待自己。
所以現在,她才總是想告訴林書豪,“要謙卑,盡自己所能,然後其餘的交給上帝。”
30多歲的人們,總是會比年少的自己,更加懂得人生的本來意義和真實面目。它不總是五光十色的泡泡,不總是那些戰鬥的口號以及光榮和夢想,它也是接受,也是面對,也是承認,承認當上帝就是不給你開那扇窗戶時,你如何強求也等不到它打開的那一天。並且相信上帝不打開這扇窗,一定是為你留了一扇敞開的大門。
至今為止,林書豪所作的一切決定中,最讓林媽媽感到驕傲的不是選擇籃球,不是做出走上職業的道路,不是每一次跌倒了再站起來。而是去年夏天,在台北做的那一次叫做《等待的藝術》的演講,那時林書豪潸然淚下,告訴別人自己掉進了深淵,將自己的擔憂和恐懼向外人道來。
吳信信說,她事前完全不知道自己的兒子到底會做怎樣的表達。在他職業生涯早期,媽媽和團隊會瀏覽他的演講稿,參與進一些意見。可最近幾年,都是林書豪自己拿主意。她也是在那個演講之後,才知道兒子在眾人面前所表現出來的那份隱藏很久的情緒。
“我還挺意外的,算是嚇了一跳,但卻真的為他驕傲。”吳信信覺得現在的兒子能夠有勇氣將自己的心底話說出來,將自己的不安和焦慮告訴別人,其實是他終於可以勇敢去接受那個最真實的自己,正面去擁抱他所有的情緒。那才是吳信信想要看到的,兒子對於他自己真正的接受和關愛。
“當時我就在想,孩子真的長大了。“吳信信的語氣中透著滿足和欣慰。
“對於我來說,希望兒子所能夠度過的人生就是平安喜樂,滿足於現在的所有。“她說,“我現在最常問他的問題是,你開心嗎?你確定這樣做,你是開心的嗎?“
只要兒子說,他是開心的。對於母親吳信信來說,就已經可以安心了。
平安、喜樂,是曾經掛在林書豪布魯克林所住地方墻壁上裝飾物的兩個單詞,也是作為母親吳信信最大的心願。能夠幫助他得到這樣的人生,就是作為母親能夠給兒子最好的傳承和禮物。
從前,吳信信會坐在那台福特車上的前排駕駛位帶著兒子一路前行;後來,她會選擇堅定的坐在他身邊陪伴和堅守著他的夢想;再後來,她開始遠遠的站在身後,欣慰的看著這個已經長大的兒子。
現在,她要去幫助更多的小朋友。識字、懂事、明理、然後走上他們的人生。
————————————————————
你可以在IG上找到她,但記得不要騷擾人家。
https://www.instagram.com/lisahsu0914/
畢竟廣義上來說,她算是我們台灣的媳婦喔,算半個台灣人。
圖片是我自己照自己配的,跟原作無關。
同時也有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萬的網紅Supper Moment,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和你一起走到現在,感激能有你譜動人的歌。 未來我們一起繼續前行,讓這承諾從動盪之中復活。 感謝黃婕妤 Remii Huang導演、 男主梁正群和小薰黃瀞怡。這不只是一個窩心的求婚故事,也是一個在疫情期間醫護人員犧牲奉獻的故事。 ➤ 全新大碟《Everything Is You》 一切都是你 •...
「相約在主裡詞譜」的推薦目錄:
- 關於相約在主裡詞譜 在 JCON 北美總編 勇士隨隊 shenjade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相約在主裡詞譜 在 堅離地城:沈旭暉國際生活台 Simon's Glos World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相約在主裡詞譜 在 小應(Xiao Yin、應蔚民、喜劇演員)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相約在主裡詞譜 在 Supper Moment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相約在主裡詞譜 在 派偉俊 Patrick Brasca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相約在主裡詞譜 在 相信音樂BinMusic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相約在主裡詞譜 在 相约在主里(C调)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相約在主裡詞譜 在 相約在主裡吉他譜的推薦與評價,PINTEREST和網紅們這樣回答 的評價
- 關於相約在主裡詞譜 在 粵語歌曲填詞詞典| 由上天而來的,無條件的愛,鄒立基作品 的評價
相約在主裡詞譜 在 堅離地城:沈旭暉國際生活台 Simon's Glos World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沈旭暉隨緣家書:平行時空🇬🇧] 美國總統特朗普除了帶動全球戰略「再平衡」,還令「假新聞」(Fake News) 這專有名詞一時風行。特朗普自然是傳統菁英,但他比同輩出色的地方,在於他懂得積極利用新時代的社會情緒,也就是兩極化的意見市場;當意見極化到某個程度,就會形成陰謀論。其中一個廣為流傳的陰謀論,就是自由派菁英腐化了美國、腐化了傳統價值,控制了金主、政黨、學院、傳媒,於是越是主流的傳媒,反而越不可信。當特朗普喊出「你是Fake News」的時候,不只是攻擊CNN,而是秉承著一個戲劇性脈絡:他這位美國保守派新強人,高調打擊被自由派腐化的主流傳媒網絡,甚至向其背後的「深層政府」(Deep State)宣戰。當相當部份的美國群眾相信這樣的陰謀論,對媒體生態,會帶來哪些衝擊?
在今天的社交媒體時代,資訊的世界變得平坦,百年大報和一個時事KOL發出的tweet,在網民timeline上的曝光能力,可能差不多。社交網媒本來就是極致個人化的「體驗」,我們開一個新帳戶的時候,平台會推薦一些「我們感興趣」的話題或專頁,讓我們「Follow」,這個過程已經是一個「人機互動」:我們先向社交媒體的演算法進行自我介紹,演算法開始了解我們的喜惡,然後就會分派我們應該喜歡的資訊。
隨著我們不斷使用服務,轉發、點讚,全部都是「人機互動」的一部份,最終演算法會比我們更了解(某部份的)自己,而我們的資訊接收,則完全被演算法包攬。除了坊間討論已久的「回音牆效應」以外,這種已經成為世界通例的傳播公式,也改變了媒體本身。以前甚麼消息值得廣播、消息如何撰寫,是由相對菁英的傳媒業界中人主導,而現在他們的權威已大致上遭瓦解,這個權威已經被分散到受眾身上,受眾通過點讚和轉發的互動數字,反過來左右傳媒生態。在網絡社交化的過程中,本來被邊緣化的小眾口味,也在網絡時代成為點擊和影響力,得到了與主流相約的權力;成立傳媒的門檻亦大為降低,不斷有新網媒誕生,服務本來不受注意的邊緣社群。這些傳媒多數是光譜最左和最右,甚至是新聞材料的陰謀論詮釋中心。今天大多數媒體的選材,已經被大數據主導,例如大數據假如顯示「奧巴馬」和「假出生證明」這兩組詞彙有高點擊率,媒體就會倒果為因的根據這組詞彙創造「新聞」。
「美國傳媒偏頗指數圖」
曾經製作「傳媒偏頗指數圖表」的獨立研究員Vanessa Otero在去年成立了一個名為Ad Fontes Media的組織,宗旨是教育公眾如何「更聰明」地閱讀新聞。組織剛製作了更新第三版的「傳媒偏頗指數圖表」,這個圖表包覽了美國的主流及非主流傳媒,分析他們的政治立場、新聞風格和偏頗指數。在圖表的X軸,是自由派和保守派讀數,越左越自由派,越右越保守派。圖表中「最左」的媒體是一個名為Patribotics的極自由派獨立媒體,在「關於我們」的頁面中,Patribotics以「揭露普京對美國發起的戰爭」開頭,文章又有一段:「我們會閱讀所有留言,但請不要因為我們不回覆而不開心,因為普京對美國的戰爭產生了大量資料,需要研究和報道,這是一份全職工作﹗」在Patribotics頭版的消息,不少自然都是關於特朗普「通俄」的指控。
在X軸最右邊,特朗普前「國師」班農曾任執行長的Breitbart自然榜上有名。Breitbart同樣走陰謀論路線,強烈反移民、反伊斯蘭文化、反民主黨等等,被視為「另類右翼」的消息集散地。Breitbart也批評同樣處於保守派光譜的霍士新聞,認為他們已經菁英化和「離地」,不再關懷「貧苦大眾」的觀點。
至於主流傳媒和大報,在光譜中自然是擠在中間。被圖表歸類為「主流 (較少偏見)」+「單純報道事實」的傳媒包括美聯社、彭博、法新社和路透社;「主流 (較少偏見)」+「轉述報道」的傳媒包括ABC、NBC、CBS、BBC、《華爾街日報》、《紐約時報》等等。圖表認為這些傳媒在意識形態上處於相對中立,而報道質素較佳。在圖表的Y軸,最上面是「單純報道事實」,之後是「報道事實」。然後是帶有主觀判斷立場的報導,由上至下是「複雜的分析」、「分析」、「意見;合理的說服」以及「選擇性或不完整的故事,不合理的說服」。筆者在個人社交媒體分享了這幅圖後,反應異常熱烈,以上分類自然亦有大量爭議,例如不少右翼眼中的《紐約時報》已失去中間位置,但一切都是相對概念,看看左方右方出現甚麼,就明白何謂「中間」。
再等而下之的是「政治宣傳、包含誤導的資訊」,最差劣則是「包含錯誤或編造的資訊」。上面說的極左和極右翼的Patribotics和Breitbart,都在「包含錯誤或編造的資訊」的範圍,被劣評。但整個圖表最右和最「無譜」的「媒體」,其實是Infowars。Infowars被視為「Fake News」製造工場,經常報道假新聞,以及鍾情陰謀論,大部份事件都會解釋為「美國政府幕後操縱」,包括9/11恐襲和美國國內的槍擊案。大部份的社交網媒都會封禁Infowars的連結,《維基百科》的編輯在去年底投票決定,禁止使用Breitbart作為編寫條目的參考來源;他們也認為Infowars是一個陰謀論和假新聞網站,應該普遍禁止參考。雖然如此,Infowars在現實裡,卻大收點擊旺場,流量比起不少主流傳媒網站還要強大。這個結果似乎是說明,二戰以來各方面的「菁英共識」,其實並沒有成為所有人的信仰,陰謀論盛行,其實就是不滿現時運行的政治秩序。
互聯網和社交網絡的出現,的確加強了個人和「民主」的力量,不過其後遺症十分明顯:更多的加入者,拉闊了傳媒和意識形態市場的光譜,信奉陰謀論以及各類極端意見,對於圖中的主流,其實是呈現「農村包圍城市」的情況。上次大選,全美傳媒一致看淡特朗普,但後者卻成功當選,全球自由派菁英都對戰果大惑大解,一些較有風度的人則會承認自己有所忽略:與主流意見極為不同的「另一批人」,在自己看不到的地方團結聚集起來,這是傳統傳媒圈中人不容易看到的「月亮暗面」。
而我們的資訊閱讀習慣,基本上已經「演算法化」,極端的兩邊會繼續變厚,而中間則逐漸被瓦解和分散。這張「傳媒偏頗指數圖表」大概是說,以前我們相信傳統大報的公信力、之後依賴演算法,但其實真正的解決方法,是人民應該能夠分析新聞可信性,即所謂「媒體素養」(Media Literacy)其實應該是通識,而每個人的話語權都增強了,媒體素養亦不應只是知識份子專利,而是所有人都應該涉獵的基礎知識。這一天何時到來,恐怕漫漫長路,就像美國普及教育不可謂不成功,但陰謀論在網絡之盛行,還是如此壯觀。等而下之的地方,要改變現狀,談何容易。
相約在主裡詞譜 在 小應(Xiao Yin、應蔚民、喜劇演員)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小應創作「自我對話」單曲專輯深入訪談。應該是我所有公開發言、最深入的觀點分享。包含玩樂團時期、表演、多元創作的感想。
不好意思、這次分享是以沒管讀者看得懂或看不懂的態度來侃侃而談...🙂
一次把20幾年創作人生講爆掉😑
結論是:
「我現在覺得『自我』居然是:我跟別人合作的時候就會被破壞,我很珍惜目前這種私密的創作。」
p.s. 瓦瓦抄寫錄音真得很敬業👍
單曲專輯歡迎聆聽...
KKBOX https://kkbox.fm/XA21ov
myMusic https://www.mymusic.net.tw/ux/w/album/show/624439
Omusic https://omusic.friday.tw/albumpage.php?album_id=1503477
海外平台:
http://www.soundscape.net/a/1890
夾子一人樂隊 小應的創作散言
小應從夾子電動大樂隊時期的名曲〈轉吧七彩霓虹燈〉以「台客搖滾」形象登場,再到出演《海角七號》開創演藝事業版圖,他是獨立音樂圈成功跨越戲劇領域的創作人。兩個「自我」的轉換與拉扯,不僅自己產生矛盾,螢幕上的搞笑形象,也讓人忽略音樂創作上的才華。
最近發行個人數位單曲《自我對話》,重回臥房電子音樂人的身份。
7 月的午後,我們相約在公館的咖啡廳。
1. 從哪邊開始聊?新歌嗎?
對,因為現在是自己個人創作嘛,大概從 2013 年的年初開始。
我的創作剛開始的發想都是「我」,20 多年前到現在都一模一樣,但比較不一樣的地方是,樂團時期就必須要寫出一個團員都看得懂的譜,再邀請他們來練習再表演。但是,我現在不用走這樣固定流程了。我可以在不清不楚的情況之下就直接到電腦前面(創作),可以沒有詞沒有曲,或是只有編曲其它什麼都沒有,即時進行一些有趣的事情。
最近發行的個人單曲《自我對話》,完全就用宅錄的方式寫出來。我沒有玩樂團之後才再去探索這種創作模式,因為這種過程非常抽象,沒有答案。我並沒有對於自己的創作過程有一個商業的 SOP 流程。
因此在 2013 年,我寫了最初 2 首歌〈都會夜鶯〉與〈報名火星〉的時候是一個完全混亂,完全不知道這件事情有任何可能性的情況,後來寫完之後就不理它了,因為我覺得這個太枯燥,而且太孤獨了⋯⋯
2. 所以這些都沒有發表嗎?
有有有,你可以在 KKBOX 聽到。〈報名火星〉的點閱數很高耶,還有前年的單曲《酸手》裡面的〈不要比啦〉,居然發行的半年內被點閱了 2 萬多次。
3. 可能比你自己以前好?
對,有些歌曲真的很低。
4. 可是這些個人作品,也沒看你在宣傳。
對,我連宣傳的模式都不知道。因為我一直發展這些音樂到了現在,我才知道社群這件事情是相對的,我不一定要走社群路線。我跟小白兔(唱片)已經很久沒有關連了,或是說是音樂祭、獨立音樂圈、iNDIEVOX⋯⋯這些不論數位、實體、演唱會都是社群。
2014 年之前,我對於社群是很看重的,我參加了 20 年的春吶;夾子電動大樂隊發行《情慾教室》的時候,我也參加樂團成果展、覺醒音樂祭。所以我對於音樂社群通常像是理念性的支持,但我到了近 2 年才發現音樂社群這件事情對我來講是侷限。
我在音樂社群裡面,我聽不到自我與社群之間的交流,最近慢慢發現自己的音樂和社群裡面的音樂距離很遠。
而且我還發現音樂性的自我,跟社會化其實是相抵觸,例如我現在去演戲、寫樂團作品的時候,那裡面的成就感就是「自己」這一部分創意的殺手。所以近半年來,我很少社會性的工作,例如演戲、夾子的表演都沒有了。
5. 你說音樂創作對於演戲是比較有阻礙的嗎?
演戲成功以後就會覺得去創作音樂這件事情是不需要的。但是,沒有那種(演戲)成就感的話,自我就會慢慢的出現。我覺得成就感,或是說一種喜樂的心,跟自我是相抵觸的。
6. 你覺得演藝事業比較成功的話,自我就會不見嗎?
對,我會覺得像經紀公司肯定我的時候,自我的東西就會不覺得需要,而且還會覺得不社會化、會看不起⋯⋯
7. 你會覺得演戲比較不是自我嗎?可能會演另外一個角色之類。
我在創作音樂的時候,那個(演戲)地方就會變成我要想去要否定的。
可是像我昨天晚上熬夜拍一個夜戲,劇組的人對我很好,我知道這件事情是一個肯定,可是當我想要去演戲的時候,我就會覺得這個東西(音樂創作)是不對的。所以其實是一個在本位來看對面都是不對的。
8. 那你會覺得說,那些劇組對你的肯定是因為演戲的成就嗎?而非音樂的成就嗎?
是人的成就,是小應的成就。所以我就會覺得這件事情對我來講是干擾的。
《自我對話》裡面的〈不擔心嗎〉寫完了之後,我接了一個拍戲的 case,拍完了以後就有很快樂的感覺,自己的想法能夠執行 80% 以上,可是就會變得不想(音樂)創作了。
但,再過幾天獨處的日子以後,那個自我的混亂又出現了,開始想要用(音樂)創作來表達,〈心裡咖啡廳〉的原型就是這間咖啡廳(路上撿到一隻貓),四周全部都是自己,自我不斷地再分裂、聊天。
9. 跟你跨很多界有關吧?
對,我覺得是很自然的一件事情,可是在台北的氛圍來起看就變成我是分裂。YAMAHA 不是也是樂器?不是也是馬達?企業多角化經營成功的例子不會在台灣的事業發展裡面成為一個典型。我們台灣的藝文圈不論主流或非主流都是單一傾向,可能對於其它面向完全是空的。
我覺得到了 90 年代以後⋯⋯噪音也是,DINO、王福瑞,或是聲音訊號的支持者像是羅悅全、電音的 @llen,大家都從一而終做一件事情。我在觀念沒有其它領域的環境裡面,還是會覺得有所距離。我有音樂、影像創作,今年我所執導的電影又入圍日本影展,現在想要朝向多元創作藝術家的方向發展。
10. 音樂比起演戲對你來說還是私密一些。
我現在還沒有發展出比較私密、邊緣的影像。但是在音樂部分已經慢慢呈現了,最近〈不擔心嗎〉與〈心裡咖啡廳〉發行以後,我接下又去寫更分裂的作品,音樂工作的流程也慢慢建立起來了。
我後來發覺一人大樂隊的模式,每天花的時間不用多,一天有時候只花 5 到 10 分鐘寫一點節奏,我都不覺得只有一點點時間這件事情是進度緩慢、效率不張,還是很有效能執行完整成果的一步。
11. 演戲的部分從演員變成導演,但音樂創作又從樂團變到個人,剛好是兩個極端的相反。
《海角七號》成名之後,那時候幾乎是一個禮拜演《敗犬女王》,一個禮拜又去做夾子電動大樂隊的演唱會,那時候這兩件事情對我來講是分裂的。現在做導演也是一樣,我必須去找製作團隊去跟他們溝通。然後回到自己個人的詩意創作裡面,有大方向但沒有明確的論述對我來講是好,可是在工作團隊不行這樣子。
12. 但兩者似乎又有互補到。
可能,是不是更詩意思考的自我才能知道跟人溝通的眉角,我就不清楚了。但至少在處理兩件事情的當下,一個位子看另外一個位子的時候是矛盾的。
我覺得反而是突破各種不同形式比較有意義。「台客搖滾」那個東西是很有個性沒錯,但相對於個人來看還是比較商業性,〈轉吧七彩霓虹燈〉其實是從 1996 年來不斷社會化的過程,從夾子樂團出現,再找 dancer,然後一直不斷更換團員,一直不斷把作品改成「台客搖滾」方向到 2000 年,其實整個是很社會化的過程,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但是,後來到了 2002 年底就崩解掉了。我發覺我跟團員之間永無和諧的矛盾,這是我到了 33 歲才確定,沒有組一個 team 合作一輩子的個性。《情慾教室》之後,夾子又散了也是一樣。所以集體創作永遠不存在夾子的概念裡面,全都是我個人的創意。
13. 所以有比較滿意當下音樂創作的狀態嗎?
我剛換一個筆記本,我自己有想些什麼事就會用螢光筆畫一下,例如「想別人給我工作就輸了」這件事情對我來講是很有意義,可能未來就會發展成為創作。我這種筆記本已經寫了 30 幾本了,近 3 年來,我很需要這種自我觀念的養成,最近的這些創作都是從自我思考的成長裡面所產生出來。
我現在覺得「自我」居然是:我跟別人合作的時候就會被破壞,我很珍惜目前這種私密的創作。
(原刊於小白兔通訊#9)
相約在主裡詞譜 在 Supper Moment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和你一起走到現在,感激能有你譜動人的歌。
未來我們一起繼續前行,讓這承諾從動盪之中復活。
感謝黃婕妤 Remii Huang導演、 男主梁正群和小薰黃瀞怡。這不只是一個窩心的求婚故事,也是一個在疫情期間醫護人員犧牲奉獻的故事。
➤ 全新大碟《Everything Is You》
一切都是你 • 一切也取決於你
13首全新樂章 12/22 正式發行
➤Patreon: http://patreon.com/suppermoment
Instagram: http://www.instagram.com/suppermoment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suppermoment
《Yes I Do》
曲:Supper Moment
詞:Supper Moment
編:Supper Moment, J1M3
監:Bert, Supper Moment
Yes I Do
讓這承諾從動盪之中復活
在這世間猶幸遇上你
從此 凡夫 完整 圓滿
Yes I Do
共你平靜渡過每一波巨浪
共你沉默凝視著彼此時光
面前有你的我
共同營營役役亦在慶賀
道謝仍愧欠很多
你是我每首歌
但願銀髮那天相約到天荒
時間如梭
相處從來並沒特別秘方
Yes I Do
讓這承諾從動盪之中復活
在這世間猶幸遇上你
從此靈魂有了軀殼
經過離離合合遇上你的我
道謝仍愧欠很多
你是我每首歌
但願銀髮那天相約到天荒
時間如梭
相處從來並沒特別秘方
若未來看這一生
慶幸有這花火
感恩能有你的應允才不枉
這份愛 彌貴如初
相愛從來平平淡淡裡覓答案
道謝仍愧欠很多
你是我每首歌
但願銀髮那天相約到天荒
時間如梭
相處從來並沒特別秘方
混沌時晦暗的心
你像烘烘星火
默默來獻上這一吻營救我
再做我 浮世如歌
找對和弦才能成就韻律去愛
感激能有你譜動人情歌
➤ Song credit
Written by Supper Moment
Arranged by Supper Moment, J1M3
Produced by Bert, Supper Moment
Programming by Supper Moment, Bert & J1M3
Chorus by Benny King, Coey Young, Jan Curious, Joyce 鄭欣宜, Lo/o & 吳林峰
Chorus arranged by Supper Moment & Bert
Production Assistant: Gary Tsui
Studio Engineers: Jamie Tam and Lee Ho Ming
Digital Editor: Bhushan M Govilkar
Drum Technician: Fung @TechForm Music
Mixing engineer: Matthew Sim
Mixing assistant: Jonathan Sim
Mastering: Aria Mastering
Album Sequencing and Authoring: mamankin
➤ Music Video credit
製作公司 Production Company | 不聽話映畫有限公司
導演 Director | 黃婕妤 Remii Huang
導演助理 Director Assistant | 黃牧謙 Mu Huang
製片 Producer | 江修杉 Johnny Chiang
執行製片 Line Producer | 楊育承 Jog Yang
製片助理 Production Assistant | 王懷憶/林洛潔/李宥
攝影指導 Director of Photography | 潘星佑
攝影大助 First Assistant Camera | 王士偉
攝影助理 Assistant Camera | 游皇修/梁頌軒
燈光師 Gaffer | 余志祈
燈光大助 Best Boy Electric | 陳重佑
燈光助理 Electrician | 邱麒叡/劉麗仁/江冠陞
美術指導 Art Director | 陳熹弘
執行美術 Set Decorator | 李丹宇
美術助理 Art Assistant | 李庭萱/程凱揚
場務 Grip | 陳信宏/江鈺翔
造型指導 Costume Designer | 陳宜君
化妝師 Makeup Artist | 周乃群
梳化助理 Makeup Assistant | 黃宇夢
平面攝影師 Stills Photographer | 陳柏佑/常少謙
影像側拍 Behind the scenes | 梅澤
演員 Cast |
Randy / 梁正群
Phoebe / 黃瀞怡
捷運站演員 | 許瀚中/廖家逸/徐嘉平/龔俊德/林芳瑩/李由/詹婉欣/李姝漁/張渝仟/陳奕璘/楊竣珽/許耀仁
醫護站演員 | 張全緯/龔俊德/郭若婧/吳怡儒/戴瑜萱/黃韋捷/蔡孟珊/張智盛/起慕德塔娜/謝承恩
視訊開會人員 | Deena/Steven/George/Mulin
視訊求婚親友團 | 陳國裕/陳惠慈/陳昕諾/王懷憶/楊育承/宋婭彤/陳泰中/劉桂蓮/社長/陳明揚 West/Otis Kao/ Pocky Yen/Kerry Lu
狗狗演員 | 波波 / 主人 林靖
梁正群經紀團隊 | 經紀人 張靖齊
黃瀞怡經紀團隊 | 經紀人 林彥彤
劇組司機Driver | 陳建生大車隊 亓魯正/張舜嘉/陳志郎/葉雙輝
剪輯師 Editor | 林佳穎 Rémi Lin
調光師 Colorist | 阿鞭(繼續映畫工作室)
特效師 VFX Artist | 林貫洋 Guan Lin ( @Finger and Toe ) / 林孟學
燈光器材 Lighting Equipment | 貞寶企業社有限公司
攝影器材 Camera Equipment | 宏達數位影業有限公司
特別感謝 Special Thanks | 新北大眾捷運股份有限公司/南港展覽館外貿協會/Ciao Studio
相約在主裡詞譜 在 派偉俊 Patrick Brasca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Stream and download #忘記你 here : https://patrickbrasca.lnk.to/4GetBoutU
繼2月底推出的《Don’t Wanna Lie》單曲在串流平台上大獲好評,Patrick這回找來志同道合的香港新銳R&B歌手Tyson Yoshi一起合作,推出洗腦失戀療傷情歌《忘記你》。兩人合力譜寫的track,搭配如喃喃自語、無限迴圈般的唱法,透過洗腦般的Loop旋律,展現出失戀症候群無法自拔式的自我反省狀態,反面表現出根本無法忘記與分手戀人之間的種種回憶。
Patrick和Tyson在2019年底透過共同朋友介紹認識,當時Tyson剛好在台北有演出,兩人趁工作空檔相約在錄音室一起聊音樂與彼此的創作。兩人雖然是首次見面,但可說是一拍即合,在短短幾天就順利完成了這首單曲。Patrick和Tyson在錄音的時候就非常期待可以一起拍MV,原本打算找一群玩攝影的好朋友一起來完成這支MV,但沒想到當時疫情日趨嚴重,在分隔兩地的情況下,只好放棄一起拍攝的念頭。經過一番討論之後,他們決定《忘記你》這首歌詞版MV主要以大玩影像視覺特效為重點,除了Patrick和Tyson各自在台北與香港拍攝取景的畫面,在後期製作上更下足功夫,特別找來字型設計師為MV設計新鮮有趣的字體圖案,營造出如80年代老電視放映出來的視覺感受!
《忘記你》
詞/曲:派偉俊Patrick Brasca / Tyson Yoshi
//Patrick Brasca//
照片依然留在床頭
我想解釋衝破了頭
你電話卻不通
試著挽留你的那晚
沒想過那一句話後
再也沒聯絡
都是我的錯
你說我 給你的安全感還不夠
我不懂 也許光愛你那還不夠多
失去你 比我想像的還難很多
忘記你 忘記你 我會試著忘記你的
壞脾氣 壞脾氣 就算還是會想到我們曾經 的回憶
我會讓他留在你寫的信裡
放下你 我會學著放下你
//Tyson Yoshi//
Oh What can I do
Oh What can I say
你走遠了
我卻留在原地
I wanna know how
I wanna know why
你放了手
我卻更不自由
是不是我不夠成熟
是不是我不夠溫柔
I wanna know oh I wanna know
What's the cause of death
I've been calling a thousand times
等待了多少個day and night
One last call I'm gonna go
Forget about you
忘記你 忘記你 我會試著忘記你的
壞脾氣 壞脾氣 就算還是會想到我們曾經 的回憶
我會讓他留在你寫的信裡
放下你 我會學著放下你
//Patrick Brasca//
You came into my life and leave me alone
Why you took my heart away
Don't say that it's ok
//Tyson Yoshi//
You came into my life
I'm fxxked up I wonder why
You took my heart away
Leave me No goodbye
//Patrick & Tyson//
忘記你 忘記你 我會試著忘記你的
壞脾氣 壞脾氣 就算還是會想到我們曾經 的回憶
我會讓他留在你寫的信裡
放下你 我會學著放下你
//Patrick & Tyson//
忘記你 忘記你 我會試著忘記你的
(You came into my life and leave me alone)
壞脾氣 壞脾氣 就算還是會想到我們曾經 的回憶
(Why you took my heart away Don't say that it's ok)
我會讓他留在你寫的信裡
(You came into my life I'm fxxked up I wonder why )
放下你 我會學著放下你
(You took my heart away Leave me No goodbye)
詞Lyrics:派偉俊Patrick Brasca / Tyson Yoshi
曲Composer:派偉俊Patrick Brasca / Tyson Yoshi
製作人Producer:派偉俊Patrick Brasca
編曲Arrangement:派偉俊Patrick Brasca
和聲Backing Vocal:派偉俊Patrick Brasca / Tyson Yoshi
錄音師Recording Engineer:派偉俊Patrick Brasca
錄音室Recording Studio:JVR Studio
混音師Mixing Engineer:Ken Matsuoka
混音室Mixing Studio:Showastation
母帶後製處理工程師Mastering Engineer:陳陸泰aTai
母帶後製處理混音室Mastering Studio:原艾音樂Mugwort Music
◆來電答鈴/手機鈴聲Ring Back Tone / Ring Tone◆
中華電信:手機直撥700→按4→輸入代碼 016165
遠傳電信:手機直撥900→按4→輸入代碼 093808
台灣之星:手機直撥700→按4→輸入代碼 012973
派偉俊 Patrick Brasca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patrickbrasca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patrickbrasca
Weibo http://www.weibo.com/patrickbrasca
JVR Music
Official Website http://www.jvrmusic.com
Lyric MV https://goo.gl/JjelVn
#派偉俊PatrickBrasca #TysonYoshi #忘記你
相約在主裡詞譜 在 相信音樂BinMusic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等著我歸去
變成一座
守護著你的城牆
[為你平定的天下] 李劍青
由唐人電影製作有限公司投資拍攝,改編自《步步驚心》作者桐華的小說《大漠謠》之經典華劇《風中奇緣》,為2014年最受注目歷史古裝戲劇,由劉詩詩、彭于晏及胡歌領銜主演,講述一段橫跨大漠與京城、將軍與素人的唯美曲折愛情故事。
相信音樂與唐人電影製作公司合作戲劇配樂和插曲,經過長時間的磨合討論,所有歌曲都是量身定做。而在尋找主題曲的過程中,製作單位希望有一首「既帶有古典氣質、又能將俠骨柔情以現代樂風詮釋」的歌曲,五月天阿信以中國古代的將軍故事為藍本,寫出「為你平定的天下」的歌詞,唯美詩意的文字,格局開闊卻又柔情無盡,切中故事核心。李劍青對歌詞很有感覺,譜出了讓製作單位滿意的旋律,一版定案,而他唱的DEMO一給製作單位聽,所有人都為之驚豔,當時也並不在乎這位音樂天才其實還名不見經傳,立刻確認為《風中奇緣》的主題曲。
故事在感傷的旋律、「為你平定的天下」亦柔亦剛的歌詞引導下,莘月、衛無忌、莫循三位主角悉數登場,歷歷在目的刻劃了三人在劇中的愛恨情仇,有喜有悲,有甜蜜溫存,也有苦斷愁腸,幕幕動人心弦。同時為了貼近劇情,這首歌更特別製作了兩個版本「柔情版」和「奔騰版」,前者以柔和溫情的弦樂為主,後者加入澎湃的搖滾元素,詮釋出將軍在天下與愛情之間的掙扎選擇。
華語樂壇音樂教父李宗盛15年來唯一男弟子的李劍青,沈潛十年磨練,在師父的演唱會上一鳴驚人,是集結了歌手、小提琴手、作曲人於一身的天才型音樂創作人。清瘦的身材、斯文的臉孔,卻擁有一個清亮厚實的嗓音,李劍青在數次現場演出時一開口就技驚全場,彷彿要把整片大地都唱進一個萬人的空間裡。
李劍青來自中國廣西鄉下的一個小城鎮,七歲開始學習小提琴,1990年考入廣西藝術學院學習小提琴演奏專業,經歷過廣西交響樂團小提琴副首席,紫太陽樂隊的主唱兼節奏吉他。音樂風格在古典的基礎上注入流行元素,卻不媚俗、不跟風,始終以自己的品味與步調,走一條獨特的路。
李劍青於2013年發行了單曲《匆匆》,李宗盛談起與李劍青的緣分,直說這個才華橫溢小伙子的旋律,總能帶給他許多的靈感與感動。正因《匆匆》獨特的音樂氛圍以及詞曲韻味,受到樂迷注目。熱愛音樂的劍青,一直確認這是他最想走的路,也不急不躁,始終跟在李宗盛大哥身邊學習,慢工出細活地進行著落實許多音樂想法的計劃,他將用他的才華給這世界更多更好的音樂。
《風中奇緣》將於10月1日起,每週三、四晚10點於湖南衛視播出。
為你平定的天下
詞|五月天 阿信
曲|李劍青
我不敢再看那月牙 像你溫柔的眉 高掛 照映大漠思念無涯
我不怨連年的爭殺 只要有一天能回家 嚐一片和你安居的晚霞
讓我的臂膀 變成你的城牆
如果我倒下 也相約在天堂 就讓逆風的野望 風乾最後的淚光 直奔向 生死的前方
讓我的臂膀 變成你的城牆
如果我倒下 就相約在天堂 因為我知道你也望著 這月亮 等著我歸去 變成一座 守護著你的城牆
(等著我歸去 輕輕獻上 為你平定的天堂) 軍令急如火星落下 思念也從不曾駐紮 亂未平定何以為家 此一去勝負無定甲 孤軍長驅祈連山下 馬一跨 那怕生命是代價
讓我的臂膀 變成你的城牆
如果我倒下 就相約在天堂 就算我血液變成紅花 般綻放 就讓我落在 你的土壤 從此再也不流浪 就讓我落在 你的土壤 為你灌溉著希望
相約在主裡詞譜 在 粵語歌曲填詞詞典| 由上天而來的,無條件的愛,鄒立基作品 的推薦與評價
曾沉迷墮落罪孽但主捨身拯救我. 舊我空虛失落中喝醉色彩再美也嫌太乏味 ... 防疫靠自己為人為己相約亦要改期 ... 黃志華古詞譜曲《至道無難》編唱/袁州鷹John Yuen. ... <看更多>
相約在主裡詞譜 在 相约在主里(C调)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邀請大家開口唱詩歌,敬拜我們的主!鼓勵帶領詩歌敬拜的弟兄姊妹用歌譜來練習詩歌!Hello, welcome to my channel! I'm inviting you to worship our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