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生活中的小世界史----窮而繽紛的「波希米亞風」是怎麼來的?]
天阿這個我想做超~久的系列,終於要開始了!!
從以前我就一直覺得,歷史幹嘛只能在課堂上面讀
畢竟食衣住行各方各面,哪邊都有過去的痕跡啊!
.
所以,這個系列就這樣出現啦~
今天要主打的,就是我個人喜歡到爆的波希米亞風
到底這玩意是怎麼出現的?怎樣才算是「波希米亞人」?
還有,這種風格到底該怎樣運用在居家和服裝上面??
一起看下去吧~
.
#真的不是什麼民俗風編織物都是波希米亞
.
[什麼是波希米亞最重要的元素?]
事情要從我在留學時開始說起,那時我去了一位朋友家
一進去我下巴就整個掉在地上:天啊實在是太美了!!
古舊的房間裡灑滿昏黃燈光、
踩起來嘎嘎作響的木地板上,擺立著幾幅及腰的幾何圖畫
另外整個房間還特別用了燈串裝飾,讓房間更顯溫馨
.
回來之後,我就一直很想在台灣複製這樣的居家風格
但不管我怎樣搜尋網路上的圖片,總覺得少了一種味道。
我也說不出來是什麼,直到有天晚上散步時,我突然看到一間民宅的後陽台
.
那間房子顯然已經很老舊了,用來防盜的鐵窗滿是斑駁
鐵窗裡面吊著幾件衣服,看起來真的很像在台北隨處可見的日常景象
.....但唯一不同的是,房屋的主人在鐵窗上,綁上了燈串。
那一瞬間我驚聲叫了出來:這就是波希米亞!!!
.
那一瞬間,我終於找到最重要的元素了!
其他人說的那些民俗風、花花草草當然也是波希米亞的元素,
但將這些東西完美融合成一種獨特生活美學的,卻是一個字:窮!
.
[波希米亞:不是服飾、不是居家裝飾,而是一種生活]
當然,這不是在說那種絕望到底的貧窮,而是有點破舊、有點滄桑的生活。
事實上,波希米亞風本來就起源於19世紀的窮苦藝術家
這個字的現代意義是起源於亨利穆傑的小說《波希米亞人的生活情景》(Scenes de la Vie de Boheme)
描述巴黎四個窮到快被鬼抓的藝術家,還有他們的各種生活情景
後來普契尼看到這本小說,才編出舉世聞名的歌劇《波希米亞人》。
只要一看這本書,你就會發現很多波希米亞風格的常見元素,當年都是窮出來的:
.
為什麼波希米亞風喜歡席地而坐?才不是什麼性好自由
而是天氣太冷,窮藝術家把木製傢俱全都拆了生火;
為什麼波希米亞風喜歡把畫擺地上?因為當時詩人的房間會漏風
接下來他看到畫家朋友的畫,臨時起意就拿過來擋一下
.
但在這一切表象的背後所代表的,是那四個藝術家所過的自由、繽紛、反主流的生活。
也許這就是波希米亞的魅力-----
在眾人不認為它會美的地方,它美了;眾人不認為他會快樂的人,他快樂了;
.
而在華美的大廈中出現這樣的風格也不是不可以,但按照眾人的價值觀
華美的大廈本來就該是漂亮的,所以那樣不期而遇的美的震撼就沒那麼強烈了。
.
下次,我們就要來分析這種風格的幾種常見元素
為什麼這種風格要有一大堆枕頭?為什麼要有民俗風的掛飾或編織物?
什麼樣的植栽適合波希米亞風?
之後的星期三再見啦~~
#如果我沒拖稿的話啦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