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4 星期五 絕對音樂】
「人生的奔跑,不在於瞬間的爆發,取決於途中的堅持;
能激勵你溫暖你感動你的,不只是勵志語錄上的心靈雞湯,
還有身邊志同道合、 積極向上、充滿正能量的人…」
SO~~不要讓你的生活被所謂「必須」「應該」而淹沒;
讓自己的內心所向去決定怎樣過好每一天~~
下午4:00-6:00
「絕對音樂」~~ON AIR))))))
把耳朵借給我,
芳翎和你/妳分享~~
趕快下載南投廣播的APP,一起加入我們的行列!
*************************
《辛苦18年的媽媽有話說:一個75級分的孩子,其實是「如此特別」的長大》
倘若你有個特別的孩子。
我的大兒子從出生便不是一個好帶的孩子,比一般孩子容易驚嚇啼哭,也較敏感怕生,身體更無法接受別人的觸碰,包括我。
當你擁抱他時,你會發現他僵硬的身軀,及不自然緊張的表情。尤其當他看到電視或者聽到音樂,抑或者家裡有一點點奇怪的聲響,他的反射反應便會讓你出乎意料之外的措手不及。
例如:當他看完一般孩子愛看的迪士尼卡通「飛機總動員」,短暫機器人廣告,忍者龜,介紹維他命的小人,常常上一刻好好的,下一刻他卻要你馬上關掉電視、音樂、奇怪聲音,不能控制地來回不停奔跑,恐懼地大叫,怎樣都無法安撫他。
面對一個連媽媽擁抱都不愛的孩子,我常懷疑自己教養出了問題,甚至質疑是否懷孕時太過抑鬱,讓孩子在娘胎裡便感染不愉快的種子。
第一次當母親,又是在語言不通的異地,透過電話尋求母親的協助又屢屢受挫,老實說在養育第一個孩子時,我實在很難體會到一絲為人母的喜悅。
孩子兩歲多時,有一次我們回台灣探親,孩子的反應也著實嚇壞奶奶,整個諾大的院子,你就看到一個又失控來回不斷轉圈,找不到出口的哭泣孩子,無助的母親及慌張頻頻詢問的奶奶。
我只能安慰婆婆「他都那樣,一會兒冷靜下來便好了,只是我們家不看電視,不聽音樂,因為他會很緊張。」「你愈說他,他愈緊張,所以讓他轉一會兒,他發現都沒聲音了,便會好些了。」
返鄉住在公婆家那一個多月,讓爺爺奶奶難受極了,平時習慣沒事便打開電視,讓家裡有點聲音的老人家,突然家裡不能有一點點聲音,簡直要他們的命,總會問他:「那爺爺可以看一下新聞嗎?」
我只好沒事身上揹一個手裡牽一個,頂著大太陽進行著我們母子三人(包括他妹妹)無盡的鄉間之旅。
75級分的孩子,他曾經經歷什麼?
鄉下的好處便是,不論你走到哪,哪一戶人家都是認識的親戚,一次外子的堂姐便招呼我帶孩子進門坐坐,她是個合格保母,和我也挺有話聊,幾次聊下來倒也熟稔起來。
有一回他看到我無奈的樣子,便也打開話匣子聊了些自己孩子的事,她的孩子是個學測75級分的孩子,算是那時當地地區高中第一人,她並無意炫耀這孩子的智力,雖帶有為人母親的一絲驕傲,但她在意的卻是這孩子其他的事。
她看著我的大兒子,說:「其實他和我兒子很像,所有的行為幾乎一模一樣。」
從幼稚園他就被老師通報是有問題的孩子,算是五感神經過度敏感的孩子,所以他從幼兒園便一直被逼著去看兒童身心發展科。當下我看著他,看著他攤在桌上那報紙上報導著那個75級分的孩子,突然有點連不起來。
她說了些他兒子在18歲前的故事,比較小的時候,她嘗試過兒童身心發展科醫師的各種建議,用刷子刺激孩子的皮膚,讓孩子適應別人的碰觸,隨時注意他的情緒問題,找出和他相處的模式。
最大問題都還是在上學後,小學那孩子功課並不好,對很多事又很敏感,容易對別人家孩子動手,她得不斷去學校和老師道歉,和其他家長道歉,甚至過份一點的老師直接便判定那孩子有問題,直接挑明地說:「請她繼續讓孩子就醫治療。」
再大些上了中學,還是因為同樣問題讓孩子在學校受到罷凌,甚至集體要圍毆他。
高中老師甚至放話「不要以為他成績好,有啥了不起」,這孩子一路因為五感神經太過敏感,無法合適表達自己情緒,不習慣與人接觸吃足苦頭。縱使智力沒問題,但當母親的一路該擔得心卻從沒少過。
她笑著說:「今年我兒子說要去讀醫科,但我卻希望他去念警校,安安穩穩捧個鐵飯碗過一生。」「其實我是多麼擔心,他真的好了嗎?他可以有天開業當醫師,好好替別人看病,不會誤診。醫生可是救人命的職業阿!」
眼見不一定為憑
聽著她說著她兒子的點點滴滴,我明白她無非想安慰我「其實有個特別點孩子也沒關係,就是多點耐心和陪伴,孩子吃得苦不會比父母少」。
如果我不認識她,我也會像一般人一樣只看到學測75級分的表象,我不會聽到一個特別孩子和他母親的故事。
這是個貼上75級分,有著分級標籤的世界,今天他拿到75級便表示他是天才,他是優秀,他什麼都棒。
新聞不會告訴你,這孩子與母親辛苦的18年歲月,不會告訴你,他曾經被罷凌被師長羞辱,所有過往的一切,在他拿下75級那刻,十年榮辱一朝全彈指湮滅。
我在中醫診所等待看診的時候,遇上這個孩子,他有著和我兒子一樣遇上不熟悉的人,容易緊張跼促不安的模樣,他輕輕和我點點頭,說家人在等他,快步離去。
有一天他應該會成為一個醫師,每天得面對各式各樣他不認識的病患,他將如何克服他天生的五感敏感,和病人有效的溝通,將是他下一個人生課題。
75級分那刻,他的人生完美落幕了嗎?
他的人生那一刻才剛脫離他母親保護的羽翼,開始用自己的力量正面迎戰這個未知的世界。
路一直在前進,地球依然在旋轉,他依然在寫下自己生命的扉頁。
(文章來源:http://www.cmoney.tw/notes/note-detail.aspx?nid=45760)
***************************
眼見不一定為憑這廣告你一定要看完 在 陳珮騏打氣團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昨晚「報告老師!怪怪怪怪物!」到政大宣傳,
一位同學問了我一個問題~
在拍這部戲時讓我最困難最辛苦的地方是什麼?
在現場回應了,
回來的路上我又思考整理了更完整的答案~
除了要真的出手打師弟巴掌讓我很心疼之外,
從和導演九把刀面談考慮要不要接老師角色開始到拍攝,
一直到現在,甚至未來電影上映,
<自卑>才是我接演這部戲最讓我辛苦。
我是大多數人認定的台語八點檔演員,
原本是模特兒、活動主持人、偶像劇、綜藝出身,
只是近8年我專心投入台語八點檔的演出。
我不覺得台八不好,
也為自己可以跨界做不同的表演而開心慶幸。
當然在台八更讓我賺到了我從來沒想過的年收入,
讓我能做很多想做的事,
這點讓我非常的感恩,
更甚至認為台八演員天天打仗真的都好強。
在政大我也有先向大家道歉,
不是我想要做區分或者是貶低誰、捧高誰,
但這是現實情況:
例如我的師弟妹他們是偶像也跨足國際,
但若我們大家一起到市場走一趟,
看看觀眾到底認識誰?
八點檔的演員在台灣辨識度最高,
我們的宣傳力也很強,
但廣告市場還有社會大眾的心態,
更甚或是有些媒體人、公益單位卻也經常是看不起我們的,
例如很多觀眾每天一定要看台八卻又總嫌棄我們Local。
所以我很擔心觀眾會不會因為社會給我的台八演員定位反而破壞觀眾對九把刀電影的期待,拖垮了電影的水準?
就像還是有些觀眾會在各大小論壇評論:
聽陳珮騏講國語台詞很不習慣、
原來陳珮騏的國語也蠻標準的、
這戲有陳珮騏?那不就變台語八點檔了嗎?
而這些評論卻多半出現在我角色才剛出場之際。
幸好,真的很感謝把刀熱情信任的邀請並且對我的肯定,
也非常的感謝我的公司經紀部全體上下看見了我不同樣貌的可能空間,
經常給我很多台八以外的資源和支援,
讓我在沒拍台八時也可以在非八點的市場順利的接下一部又一部的好戲。
看到這裡也許有些人會覺得我很矛盾,自掌嘴巴?
為什麼我一向為台八加油,
也常說以自己能成為台八演員為榮,
卻在今天又承認我的自卑?
我的擔心和自卑是這些年社會長期的歧視養成的,
其實,這也是一種霸凌。
就像是白人看不起有色人種、
講國語的人看不起講台語的、
有錢人看不起窮人…etc.,
不是絕對,可也很常如此。
是一種階級的分類,
是一大群人無意中霸凌了另一大群人。
但事實上,
被視為不如的人、事、物,
也不真的比較差。
昨天和觀眾的對談中有了這樣深切具體的體會,
所以我更期許自己不因他人的目光而給自己設限了,
反而更要累積自己更多的實力和正能量來迎接每一個挑戰。
再一次誠摯邀請大家,
請不要有任何先入為主的想法,
打開你的心,
不分年齡、身份、職業,
7/28和我們一起進戲院看「報告老師!怪怪怪怪物!」,
這真的是一部非常值得您買票進電影院看的好戲!
這真的不是只有霸凌或怪物而已。
看完戲,
每個人一定都會有很多的感觸和想法!
#眼見不一定為憑
#你我所認知的不一定是事實
#什麼是善良
#真正可怕的是什麼
#報告老師怪怪怪怪物
最後,
我真的是柴姐的藝人,
十多年了。🤣
眼見不一定為憑這廣告你一定要看完 在 DJ 芳翎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3/18 星期五 絕對音樂】
「人生~~不是取決於生活帶給你/妳什麼,而是你/妳將怎樣的態度帶到生活中;
不是你/妳遭遇了什麼,而是你怎麼看待你/妳所遭遇的事~~。」
相信我,人生真的不是你呼吸的次數,而是那些令你/妳屏息的的時刻~~
下午4:00-5:00
「絕對音樂」~~ON AIR))))))
繼續把耳朵借給我,
芳翎和你/妳分享~~
線上收聽快點這裡:
http:// http://www.kiss.com.tw/radio_hq.php?radio_id=238
*************************
《辛苦18年的媽媽有話說:一個75級分的孩子,其實是「如此特別」的長大》
倘若你有個特別的孩子。
我的大兒子從出生便不是一個好帶的孩子,比一般孩子容易驚嚇啼哭,也較敏感怕生,身體更無法接受別人的觸碰,包括我。
當你擁抱他時,你會發現他僵硬的身軀,及不自然緊張的表情。尤其當他看到電視或者聽到音樂,抑或者家裡有一點點奇怪的聲響,他的反射反應便會讓你出乎意料之外的措手不及。
例如:當他看完一般孩子愛看的迪士尼卡通「飛機總動員」,短暫機器人廣告,忍者龜,介紹維他命的小人,常常上一刻好好的,下一刻他卻要你馬上關掉電視、音樂、奇怪聲音,不能控制地來回不停奔跑,恐懼地大叫,怎樣都無法安撫他。
面對一個連媽媽擁抱都不愛的孩子,我常懷疑自己教養出了問題,甚至質疑是否懷孕時太過抑鬱,讓孩子在娘胎裡便感染不愉快的種子。
第一次當母親,又是在語言不通的異地,透過電話尋求母親的協助又屢屢受挫,老實說在養育第一個孩子時,我實在很難體會到一絲為人母的喜悅。
孩子兩歲多時,有一次我們回台灣探親,孩子的反應也著實嚇壞奶奶,整個諾大的院子,你就看到一個又失控來回不斷轉圈,找不到出口的哭泣孩子,無助的母親及慌張頻頻詢問的奶奶。
我只能安慰婆婆「他都那樣,一會兒冷靜下來便好了,只是我們家不看電視,不聽音樂,因為他會很緊張。」「你愈說他,他愈緊張,所以讓他轉一會兒,他發現都沒聲音了,便會好些了。」
返鄉住在公婆家那一個多月,讓爺爺奶奶難受極了,平時習慣沒事便打開電視,讓家裡有點聲音的老人家,突然家裡不能有一點點聲音,簡直要他們的命,總會問他:「那爺爺可以看一下新聞嗎?」
我只好沒事身上揹一個手裡牽一個,頂著大太陽進行著我們母子三人(包括他妹妹)無盡的鄉間之旅。
75級分的孩子,他曾經經歷什麼?
鄉下的好處便是,不論你走到哪,哪一戶人家都是認識的親戚,一次外子的堂姐便招呼我帶孩子進門坐坐,她是個合格保母,和我也挺有話聊,幾次聊下來倒也熟稔起來。
有一回他看到我無奈的樣子,便也打開話匣子聊了些自己孩子的事,她的孩子是個學測75級分的孩子,算是那時當地地區高中第一人,她並無意炫耀這孩子的智力,雖帶有為人母親的一絲驕傲,但她在意的卻是這孩子其他的事。
她看著我的大兒子,說:「其實他和我兒子很像,所有的行為幾乎一模一樣。」
從幼稚園他就被老師通報是有問題的孩子,算是五感神經過度敏感的孩子,所以他從幼兒園便一直被逼著去看兒童身心發展科。當下我看著他,看著他攤在桌上那報紙上報導著那個75級分的孩子,突然有點連不起來。
她說了些他兒子在18歲前的故事,比較小的時候,她嘗試過兒童身心發展科醫師的各種建議,用刷子刺激孩子的皮膚,讓孩子適應別人的碰觸,隨時注意他的情緒問題,找出和他相處的模式。
最大問題都還是在上學後,小學那孩子功課並不好,對很多事又很敏感,容易對別人家孩子動手,她得不斷去學校和老師道歉,和其他家長道歉,甚至過份一點的老師直接便判定那孩子有問題,直接挑明地說:「請她繼續讓孩子就醫治療。」
再大些上了中學,還是因為同樣問題讓孩子在學校受到罷凌,甚至集體要圍毆他。
高中老師甚至放話「不要以為他成績好,有啥了不起」,這孩子一路因為五感神經太過敏感,無法合適表達自己情緒,不習慣與人接觸吃足苦頭。縱使智力沒問題,但當母親的一路該擔得心卻從沒少過。
她笑著說:「今年我兒子說要去讀醫科,但我卻希望他去念警校,安安穩穩捧個鐵飯碗過一生。」「其實我是多麼擔心,他真的好了嗎?他可以有天開業當醫師,好好替別人看病,不會誤診。醫生可是救人命的職業阿!」
眼見不一定為憑
聽著她說著她兒子的點點滴滴,我明白她無非想安慰我「其實有個特別點孩子也沒關係,就是多點耐心和陪伴,孩子吃得苦不會比父母少」。
如果我不認識她,我也會像一般人一樣只看到學測75級分的表象,我不會聽到一個特別孩子和他母親的故事。
這是個貼上75級分,有著分級標籤的世界,今天他拿到75級便表示他是天才,他是優秀,他什麼都棒。
新聞不會告訴你,這孩子與母親辛苦的18年歲月,不會告訴你,他曾經被罷凌被師長羞辱,所有過往的一切,在他拿下75級那刻,十年榮辱一朝全彈指湮滅。
我在中醫診所等待看診的時候,遇上這個孩子,他有著和我兒子一樣遇上不熟悉的人,容易緊張跼促不安的模樣,他輕輕和我點點頭,說家人在等他,快步離去。
有一天他應該會成為一個醫師,每天得面對各式各樣他不認識的病患,他將如何克服他天生的五感敏感,和病人有效的溝通,將是他下一個人生課題。
75級分那刻,他的人生完美落幕了嗎?
他的人生那一刻才剛脫離他母親保護的羽翼,開始用自己的力量正面迎戰這個未知的世界。
路一直在前進,地球依然在旋轉,他依然在寫下自己生命的扉頁。
(文章來源:http://www.cmoney.tw/notes/note-detail.aspx?nid=4576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