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務局於6月25日拍板將台灣獼猴等8種動物從保育類除名,降為一般類動物;也就是表示未來台灣獼猴危害農林作物時,農民得捕捉、宰殺不須通報。不過林務局強調,台灣獼猴降為一般類,並非農損,主要是考量族群。另外提醒一般類動物,除非是基於公共安全、危害農作物等原因,仍不可任意騷擾、虐待及獵捕。
公視新聞 / 台灣獼猴、山羌等8動物 降為一般類動物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397914
自由時報 / 獼猴傷農作 滿州「驅猴大隊」舉槍誓師成立 http://news.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2427342
窩編有感:
近期因專題採訪了石虎媽媽陳美汀博士,多年來她見證了石虎因為「偷雞」事件而不斷遭到誘捕籠、捕獸鋏、毒餌、甚至捕捉後食用的各種對待,哪怕在保育等級已屬「瀕臨絕種保育類」的石虎,仍受到淺山在地放養雞戶的衝突以對,並且難以舉證或開罰。
而越演越烈的人猴衝突,正是這次台灣獼猴降級後主要被擔憂的現況,是否會因農損問題而遭到不當獵捕,更遑論長期以來遭到污名化的蛇類,如眼鏡蛇、龜殼花、雨傘節等降級後,都使得其物種的生存處境更為堪慮。
因為根據野保法第21條指出,保育類野生動物有危害農林作物、家禽、家畜或水產養殖,在緊急情況下,未及報請主管機關處理者,得以主管機關核定之人道方式予以獵捕或宰殺以防治危害。一般類野生動物入侵危害農林作物時,甚至不需「緊急情況」即可獵捕宰殺。也無怪乎屏東滿州鄉已組成「獵槍驅猴大隊」準備獵捕台灣獼猴。
此次降級事件,突顯了相關的討論是否不夠嚴謹、及配套措施是否並未完善等疑慮,而我們除了替野生動物憤恨不平之外,更應該全面性地了解保育與產業之間的衝突,釐清問題所在,才能提出正確的應對之道。
【延伸閱讀】
八種保育等級動物被降級 台灣獼猴引論戰 / 胡慕情 https://pse.is/858QB
台灣獼猴到底是三十萬隻還是只有一萬五千隻? / 林美美 https://pse.is/7QLZZ
台灣獼猴自保育類下架(下):除名後一定要面對的問題 / 顏聖紘 https://pse.is/7TZB7
Search
眼鏡蛇被除名的原因 在 窩窩wuowuo 的推薦與評價
林務局於6月25日拍板將台灣獼猴等8種動物從保育類除名,降為一般類動物;也就是表示未來台灣獼猴危害農林作物時,農民得捕捉、宰殺不須通報。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