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中午看完丹尼維勒納夫的《#沙丘》,在漆黑盒子中與角色們共同歷經 2 小時 35 分鐘的異世界旅程之後,很難不認同這部片的宣傳口號——《沙丘》是「為大銀幕而生的史詩鉅片」。而我認為,丹尼維勒納夫的《沙丘》也的確優於 1984 年大衛林區的《沙丘魔堡》。
隨著時代推移、科技日新月異,視覺效果在影像生成的應用上不可同日而語,從當代眺望,《沙丘》的科幻未來感相較於《沙丘魔堡》顯然更具說服力。不過,這並非大衛林區的問題,或許可以誇大點說,大衛林區的眼界在技術未能跟上的時代,太早出手改編拍攝《沙丘魔堡》。
然而,我前述所指的「更優於」,並非為服裝、場景、視效等非戰之罪,反倒是兩名導演在這則史詩故事當中所選擇的「說故事方式」。《沙丘》的文本類似於《冰與火之歌:權力遊戲》,在科幻、非現實的架構之中,實則聚焦於宗氏家族的利益結構以及個人自我的徬徨與醒覺。其中,又以亞崔迪家族、哈肯能家族間的對抗作為敘事張力的源頭。
大衛林區開場讓觀眾進入故事的鋪陳,顯然欲先將兩大家族的人物、能力以及面臨的威脅/野心全數勾勒而出,但在多線敘事並行之下,大衛林區並未找到一個平衡,讓角色、世界觀、各方勢力雜揉於一團之際,就導致點、線、面模糊不清,失焦之外也丟了底氣,反倒將觀眾推向離故事更遠的距離。
丹尼維勒納夫則只做一件事,僅將視角單一放置於亞崔迪家族,敘事幾乎完全圍繞亞崔迪家族展延,亞崔迪家族每個重點人物雖並非鉅細彌遺,但皆有稜有角,致使觀眾輕易投射情緒,而哈肯能家族、姊妹會、弗瑞曼人、厄拉科斯香料等元素,皆透過亞崔迪家族的視角詮釋,在文本複雜且有限的篇幅之中,迅速建立起故事輪廓,便有效讓觀者理解各方立場與暗湧,進而輕易漫步於這場詭譎史詩。
丹尼維勒納夫好似底蘊深厚的內斂庖丁,有條不紊地肢解繁雜的故事肌理,再將家族、種族、角色等多樣素材整合成一席容易入口的滿漢全餐。
至於主角保羅亞崔迪就是絕對的故事核心,而推動此角色前進的是「夢」與「命運」,《沙丘》第一幀畫面就開宗明義地揭示全片題旨——「夢是來自深層的訊息」,由此進而預示後續的故事本質。
在我看來,全片宗旨內裡便是不斷進行「夢」與「現實」的「存在」辯證,尤其劍術大師鄧肯艾德侯的這句台詞:「夢創造好故事,但所有重要的事只在清醒時發生。」就大膽地與開場宣言相互刺激,拓展另一層曖昧格局。筆走至此,佛洛伊德等流派對夢的討論就有助於《沙丘》的理解判讀。
而在夢與現實的衝突、疊合之下,《沙丘》進一步展延出「恐懼」、「權力」、「慾望」等人性樣貌,更透過「沙蟲」埋進人類對未知事物的癡迷、敬畏與崇拜。丹尼維勒納夫透過科幻包裝的史詩鉅作,在浩瀚銀河、滾滾黃沙等斑斕奪目的天文地景之中,至始至終關注的,仍是渺小的人類,與其複雜質地。
《沙丘》能談的很多,有空再撰文深聊,且今年的《沙丘》僅是第一部分(Part One),此後發展要等到《沙丘》系列續集才能逐步揭曉,但不難想像,這會是保羅亞崔迪一場尋回自我的生命壯遊——科幻變奏版的「哈姆雷特」。
而本篇貼文真正想分享的,是導演丹尼維勒納夫 2020 年底的宣言,當時因肺炎疫情影響,華納兄弟對好萊塢業界投下震撼彈,宣佈將 2021 年的 17 部電影都採取「院線」、「串流」同步的方式,其中當然包含《沙丘》。
此舉引起強烈反彈,擁護電影院的導演們罵聲四起,丹尼維勒納夫也親筆寫一封長文公開刊登於《綜藝報》,丹尼維勒納夫信中將砲火對準華納,但最令人動容的,仍然是丹尼維勒納夫捍衛傳統電影院的聲明。在串流迅速崛起的當代,丹尼維勒納夫的這封信,可能更顯得重要。
以下為簡單翻譯節錄:
丹尼維勒納夫:「《沙丘》是至今為止我拍過最好的電影。我和我的團隊投入超過三年的生命創造獨特的大銀幕體驗。我們在影像和聲音上精心雕琢,這是為大銀幕而生的設計。
我代表自己發言,我也與其他 16 名現在面臨相同命運的電影人站在一起。請知道我和你們在一起,我們在一起很堅強。藝術家是創作電影的人。
無論華爾街那群人怎麼說,我堅信電影的未來是在大銀幕。自從黎明升起,人們就非常需要公共的說故事體驗。電影在大銀幕放映不僅是一項事業,它更是一種藝術形式,將人們聚在一起,慶祝人性,同時增進彼此的同理心,這是我們少數僅存的藝術。
疫情結束之後,熱愛電影的影迷們將再次擠滿電影院。那是我的堅定信念。不是因為電影產業需要它,而是身為人類的我們需要電影帶來的集體經驗。
看電影的經歷與眾不同。在黑暗的空間中,電影捕捉我們的歷史,教育我們,激發我們的想像力和集體精神。這是我們的歷史資產。
電影院長存!」
📝原文連結:https://bit.ly/33ZrAp6
眾 神 派對 史詩 角色 在 丹眼看電影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影評/《#復仇者聯盟:#終局之戰》-致我們終將逝去的英雄
※好讀無廣告網誌版:https://danslecinema.tw/?p=558
(無劇情雷,但觀影心得是否是雷就請自行斟酌)
從 2008 的《鋼鐵人》開始,21 部漫威電影的神話終於全部匯集到了 11 年後的今日。作為一部史上期待度最高的電影之一,《終局之戰》完全沒有令人失望,它是漫威影迷們所有願望的實現、它是比我們想像中更好的送行驪歌、它是電影史上難得一見的史詩級安可謝幕、是我們這輩的青春共同記憶。
導演羅素兄弟真的辦到了,不論是他們的場面調度或是對整個世界觀的掌握,甚至在《無限之戰》的僵局結尾後,他們也拋開了一切的包袱,巧妙地以我們預料之外的方式,切回到了一個我們所期盼的結尾。這樣的收尾再好不過了,一切的劇情鋪陳與角色曲線的發展,經過三階段的漫威電影,全都收攏圓滿了。
這是一部百分之百為了服務影迷們而誕生的電影。這本身並不是壞事,傳統電影的獨立性已不適用於漫威革命性的「影集模式」觀影經驗。這部作品本來就不該被獨立鑑賞,他充滿了前 21 部漫威作品的角色情感基礎、驚喜角色客串、經典台詞重現,就好比整個漫威的畢業典禮派對一樣,賣的就是屬於這世界的懷舊情懷,笑聲與淚水交織、記憶被重新翻攪,離情依依卻又滿懷祝福,惆悵哀慟與幸福滿足的淚水潸然落下。
然而厲害的是,這部電影也不只是一個回顧過去的經典串燒影片而已,它甚至還往回彌補了過去一些電影與角色的缺憾、進一步增強了整個系列作的整體意義。在敘事上以及角色上,它也嘗試了大膽的突破(電影前段反派的處理方式,你絕對料想不到),而不只是一味地守護傳統(不只一位角色有新髮型、也不只一位角色有新的體型外觀)。甚至如果我沒記錯的話,這部電影也包含了第一位公開出櫃的同志角色(由某位幕後人員客串)。整部片的笑點也帶有自覺性(例如有一個笑點是蟻人的 Paul Rudd 怎麼都不會變老,劇裡角色與劇外演員都嘲諷到了),浩克、蟻人、索爾儼然成了搞笑擔當,沒包袱的程度直逼《雷神索爾3:諸神黃昏》。
這部電影長達三小時 58 秒,前段開場時,整部片呈現一種非常肅穆的哀悼節奏,聚焦在世界如何面對薩諾斯「彈指」的後續震盪。就如同《冰與火之歌》最終季的頭兩集一樣,我們一起經歷了這麼多,終於能好好坐下來喘口氣,跟著角色們忖度過去與未來。有了這麼多部作品的鋪陳,讓我們有餘裕可以用最少的前情提要就進入角色的狀態。而這整段面臨失喪與別離的冥想,也成了整個漫威系列的自我省察。一個角色問道:「我們真的需要復仇者計畫嗎」,弦外之音彷彿也是漫威自己在忖思超級英雄電影走到了今日,是否仍有存在的必要。同時,這段也是在為不可避免的結局先為觀眾做好心理建設:終點即旅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份,英雄終會離去,而我們也該繼續向前了。
跟《無限之戰》比起來,《終局之戰》少了非常多的角色,也因此更能專注在每個角色的發展與刻畫。整個劇本的文戲可謂漫威的前幾名,聰慧又圓滿地為每個角色找到最好的出路。角色們各自對未來的想望、對過去的悔悟、對自我內心的掙扎,都一一在此獲得了紓解。特別是東尼、鷹眼與黑寡婦,各自交出了精彩的表演。看到角色終於從心魔中爭逃出來,或是了結了各自的心願、彌補了過去的虧欠與遺憾,是這部電影最精心的安排,也是讓我們得以心滿意足放手的關鍵。十年來的情感重量被穩妥承接住,又安穩地各自重獲救贖,我想不到更好的出場方式了。
這部片完全是一個以角色為中心出發點的電影,即便是高潮的大場面戰鬥戲完全如想像中的令人興奮與痴狂——毫不愧對「史詩」這兩個字——但相比過去漫威電影,確實更安靜一些、更帶有沈思的意味。在這些留白處,Alan Silvestri 的配樂終於能夠透露出光芒,而不只是重複過去超英電影常見的弦樂重複促音。作為《復仇者聯盟》第一集的配樂師,Silvestri 適當地為整個系列帶來有始有終的音樂基調。除了一些熟悉的主題再現與變奏之外,這次配樂的法國號幽鳴與弦樂獨奏旋律,都讓配樂更添風味,絕對是漫威系列配樂的前段班。
在其他技術方面,攝影畫面、場景設計與動作設計則稍微略遜《無限之戰》一籌,薩諾斯在泰坦星的那段隕石打鬥恐怕太難以超越了。若真要挑剔的話,我覺得美中不足的一些部分還包含:為了聚焦在元老六人而令許多配角們相對被邊緣化、美國隊長與鋼鐵人之間的理念爭執、班奈博士與娜塔莎的曖昧情愫,以及大場面 CGI 的一些混亂感,都是可以再更細膩處理得地方。這畢竟不是一部完美電影,也登不上什麼電影藝術的最高殿堂,但他也不必去承受這些期待,他該做到的,也確實都做到了。
所以回到前段角色們在討論的:「我們如何面對英雄的離去?」回顧這一系列,《復仇者聯盟》讓我們看見英雄集結所帶來的可能性;《復仇者聯盟:奧創紀元》則解構英雄神話,將盔甲卸下去看待他們各自人的本身;《復仇者聯盟:無限之戰》則又再度反轉正義與邪惡的兩端,並提出了毀滅與重生乃是一體兩面的;而到了這部《復仇者聯盟:終局之戰》,則教導我們如何與過去和解、取得自我的和平與諒解。
我們需要英雄嗎?也許英雄的離去,也讓我們逐漸學習不再過度仰賴他者。即便我們無法成為我們每個人理想中的英雄人物,但或許頓悟到沒有人能夠成為完美的樣子,卻仍願意完全接納自己的樣子,才是真正的長大。盾牌、錘子、裝甲、弓箭、電擊棒、綠色拳頭,致我們所鍾愛的英雄,你們永遠是最閃亮的無限寶石。
—
∥ 延伸閱讀 ∥
★《復仇者聯盟:奧創紀元》:脫去裝扮後的英雄,真實存在的本質
https://danslecinema.tw/2015/04/the-avengers-age-of-ultron/
★《復仇者聯盟:無限之戰》: 登峰造極之後,是煙消雲散,還是浴火重生?
https://danslecinema.tw/2018/05/avengers-infinity-war/
—
Marvel Marvel Studios Disney Avengers
台灣於 4/24 上映
眾 神 派對 史詩 角色 在 丹眼看電影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不愧是令人傻眼的金球獎 《波希米亞》奪最佳影片】
▲ 好讀網誌版:https://danslecinema.tw/2019/01/golden-globes-2/
有在追影視新聞的人應該知道,金球獎是由 90 位派駐好萊塢的(大多是老白男)外籍記者所組成的「好萊塢外媒協會」(HFPA)所票選而出。也就是說,他們的口味既不代表影視人員,也稱不上是美國觀點,基本上跟奧斯卡會員幾乎是零重疊。過去他們被詬病的是,往往好大喜功、喜歡頒給新秀來彰顯自己的新潮,也喜歡頒給明星來沾沾星光。不過作為數一數二大型的直播典禮,仍不能否認金球有一定程度的風向影響力,明天剛好就是奧斯卡開始投票的頭一日,對於今天的結果,想必會讓一些投票會員的意向有所變動。
先從幾個中規中矩的獎項看起:《一個巨星的誕生》以〈Shallow〉一曲奪得最佳歌曲,但卻也是這部片唯一的獎項(原本呼聲高的女主、男主都落馬)。原以為最會是金球獎愛的片型,卻黯然收場,獎季後續更為辛苦,奧斯卡除了歌曲穩拿之外,大概只剩男主角有得一拼。同樣被視為金球類型電影的《愛滿人間》,竟也全數槓龜,金球獎實在讓人越來越無法理解。最佳配樂給了《登月先鋒》的 Justin Hurwitz,這部片從一開始影評盛讚,到現在奧斯卡只剩下配樂,也是不勝唏噓。奧斯卡應該就這部跟《藍色比爾街的沈默》相爭了。
《比爾街》的女配角 Regina King 順利摘金球,她也成為史上少數幾位獲得紐約影評人協會、洛杉磯影評人協會、國家影評人協會、全國影評人協會四大滿貫獎的得主,偏偏上個月公佈的演員工會獎(SAG)獨漏入圍,但目前看來勢不可擋,SAG 的遺珠反而會讓她更穩定地奪得奧斯卡。男配角方面,則頒給了《幸福綠皮書》的 Mahershala Ali,算是彌補當年《月光下的藍色男孩》沒頒給他的安慰獎。就奧斯卡來說,目前還是《她的偽造遊戲》Richard E. Grant 與《一個巨星的誕生》 Sam Elliot 之爭。
外語片不意外地頒給了《羅馬》,而導演大獎竟也頒給了艾方索柯朗,足見本片的強大支持度。可惜的是,《羅馬》不具備金球獎最佳影片的入圍資格,因此無法提前與其他片廝殺。可以確定的是,目前奧斯卡導演的風向也逐漸收攏,在《巨星》與《真寵》都後繼無力時,好像也沒有其他更強的對手了,除非《黑色黨徒》的 Spike Lee 殺出。
這邊又再度前情提要一下:金球獎的影片獎及男女主角獎分為劇情類與音樂/喜劇類。自從《絕地救援》被歸類在喜劇而貽笑大方後,金球獎已重新制訂規則,儘管片商可以自己提報組別,但最終審核權仍在金球獎。要注意的是,所謂的「音樂類型」指的是音樂劇(musical),也就是角色走一走會在路上突然唱歌跳舞那種(請見《樂來越愛你》、《悲慘世界》),今年的代表就是《愛滿人間》。所以,《一個巨星的誕生》與《波希米亞狂想曲》以型式來說不是音樂類型是合理的,而兩部片的調性上又不是喜劇,因此歸到劇情類還算可以理解。
男主角分別頒給了《波希米亞狂想曲》的 Rami Malek(劇情類)與《為副不仁》的 Christian Bale(音樂/喜劇類),但在兩部片評價都不甚好的狀況下,奧斯卡應該有機會頒給《一個巨星的誕生》的 Bradley Cooper 作為安慰獎(導演跟影片不會頒給他)。女主角則分別給了《愛欺》的 Glenn Close 與《真寵》的 Olivia Colman。前者雖然影片本身評價中庸,但 Glenn 是史詩級陪榜人物(入圍六次奧斯卡,均未得獎),這次算是終身成就補償獎。奧斯卡應該也會比照辦理,當然,《真寵》的 Olivia Colman 還是有機會一拼的。
最佳影片則是整晚最令全場傻眼的部分。最佳音樂/喜劇電影頒給了《幸福綠皮書》,一部被影評針砭為老白男視角的黑人故事電影,而最佳劇情類電影則給了皇后合唱團傳記片《波希米亞狂想曲》。回顧過去 10 年,《波希米亞》是影評評價(以 Metacritic 的加總分數來看)最差的金球獎最佳劇情類影片:《社群網戰》95分、《繼承人生》84 分、《亞果出任務》 86 分、《自由之心》 96 分、《年少時代》 100 分、《神鬼獵人》 76 分、《月光下了藍色男孩》99 分、《意外》 88 分....... 《波希米亞狂想曲》49 分。顯然,影評與老一輩的普通觀眾觀感是有所差距的,但若要跟一同入圍的《黑色黨徒》、《藍色比爾街的沈默》、《黑豹》與《一個巨星的的誕生》相比,就明顯相形見絀了。
不過大夥也不必太過憤慨,金球獎畢竟就是一個喝喝酒、拍拍美照的好萊塢派對。自從奧斯卡最佳影片的計票規則修正後,金球獎的九部最佳劇情電影,就有六部沒拿到奧斯卡最佳影片。過去 10 年來,金球獎的 20 部最佳影片,只有 2011 《大藝術家》(音樂/喜劇)、2012 《亞果出任務》(劇情)、2013 《自由之心》(劇情)與 2016《月光下的藍色男孩》(劇情)四部片,最終奪得奧斯卡最佳影片。更不用提,《波希米亞狂想曲》甚至在金球獎連導演跟劇本都沒能入圍的情況下,最後要挺到奧斯卡最佳影片的機率可說是微乎其微。但不管如何,過幾天剪輯工會、編劇工會、美術工會、攝影工會、導演工會獎項入圍名單都會相繼揭曉,獎季正式進入白熱化階段;誰沒穿褲子,還難說的很。
—
2019 金球獎電影類獎項得獎名單
(節錄自 PTT movie板):
※ 最佳劇情類電影:
《波希米亞狂想曲》
※ 最佳音樂/喜劇類電影:
《幸福綠皮書》
※ 最佳導演:
《羅馬》Alfonso Cuaron
※ 最佳劇情類女主角:
《愛.欺》Glenn Close
※ 最佳劇情類男主角:
《波希米亞狂想曲》Rami Malek
※ 最佳音樂/喜劇類女主角:
《真寵》Olivia Colman
※ 最佳音樂/喜劇類男主角:
《為副不仁》Christian Bale
※ 最佳女配角:
《藍色比爾街的沈默》Regina King
※ 最佳男配角:
《幸福綠皮書》Mahershala Ali
※ 最佳外語片:
《羅馬》|墨西哥
※ 最佳動畫長片:
《蜘蛛人:新宇宙》
※ 最佳劇本:
《幸福綠皮書》Peter Farrelly, Nick Vallelonga, Brian Currie
※ 最佳原創配樂:
《登月先鋒》Justin Hurwitz
※ 最佳原創歌曲:
《一個巨星的誕生》"Shall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