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的無名英雄
辛亥革命的先烈,事蹟昭然於史冊者大有其人,但亦有不少人雖然為革命出力,甚至犧牲性命,卻礙於種種原因,未為後世所熟知。
本文主角黃詠商是本港著名華人領袖何啟的姻親。由於很早便接觸西方新學,所以,黃詠商心存革新理念,並與一輩志同道合的朋友,於1892年組成「輔仁文社」,標榜研究學術,開通民智的宗旨。從此黃詠商便與中國近代革命運動結下不解之緣。
-----------------------------------------------------------
如果喜歡我們分享的歷史知識故事,歡迎進入「知史網」→「知史專題」→「根本集」閱讀全文,謝謝!
https://mychistory.com/c001/2/g0032
-----------------------------------------------------------
#知史 #中國歷史 #根本集 #黃詠商 #孫中山 #辛亥革命 #輔仁文社
同時也有9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2020年蹲點 台灣-台東卡大地布部落」服務心得分享 訪問:羅士鈞、李宜修 蹲點社區:台東卡大地布部落 蹲點期間:2020 年 7 月 7日~7 月25 日 服務名稱: 1.勞力付出: 協助巴拉冠茅草屋整建、精神圖騰砍竹與搬運。 2.成為法力勝一分子,全程記錄祭典活動。 3.知...
「知本 歷史」的推薦目錄:
- 關於知本 歷史 在 知史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知本 歷史 在 明周文化 MP Weekly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知本 歷史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知本 歷史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知本 歷史 在 台東製造ZZTaitung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知本 歷史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知本 歷史 在 台東舊時光| 【見證知本溫泉老街的歷史】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知本 歷史 在 首屆台東光祭登場盼帶動知本觀光人潮|20221007 公視晚間新聞 的評價
知本 歷史 在 明周文化 MP Weekly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睇展】本地首個粗獷建築主題展:https://bit.ly/3hnD7VA
有人嫌醜,有人嫌突兀,更多人其實是一無所知。本地首個粗獷建築主題展,展覽名就直接叫《未知的香港粗獷建築》,透過研究整理、攝影紀錄、水泥藝術裝罝,多角度還原香港粗獷建築不為人知的真實面貌。
始於上世紀戰後五、六十年代,粗獷主義主張追求樸實、真實的材料質感;正因為它不塗脂抺粉的個性,不易討人歡喜,讓人容易忽略其背後的社會意義,因此很快便隱沒於城市雨後春筍般的高樓之中。
當新一代建築師仔細研究半世紀前的粗獷建築,他們看到當時的建築師以及客戶,都勇於不從主流,接受新事物,「為甚麼當時的人可以接受如此不同的風格,建築師又為何有膽量提出如此不同的想法?」保育的重要性,除了建築物的歷史、設計價值,還在於保留其所屬時代的人文精神價值。
《未知的香港粗獷建築》展覽
日期:即日至9月17日 (星期一休息)
時間:12點至晚上7點
地點:openground (九龍深水埗大南街198號一樓)
《明周文化》推介:
【This is art?】瞭解碎剩氣球的Banksy女孩
https://bit.ly/3A5lHoc
【米蘭設計周2021】從爆破中誕生的家具 葡萄牙設計師的疫情實驗
https://bit.ly/38PQBFh
- - -
◢ 緊貼明周文化 ◣
MeWe:bit.ly/3oCfmuo
Instagram:bit.ly/2TORYuE
YouTube:bit.ly/2klNzmB
Telegram:t.me/mpwchanneldepthreport
#香港建築 #建築保育 #粗獷建築 #建築設計 #明周文化 #我就是我
知本 歷史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台灣一堆人在「撐香港」,怎不「撐台灣人」?
偽善?為政治利益吸香港的血?香港有被你撐到嗎?
台灣人,你何時「撐台灣人」?只會借題別人的歷史拍拍電視劇用假歷史洗腦反智?
知本 歷史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本集主題:「2020年蹲點 台灣-台東卡大地布部落」服務心得分享
訪問:羅士鈞、李宜修
蹲點社區:台東卡大地布部落
蹲點期間:2020 年 7 月 7日~7 月25 日
服務名稱:
1.勞力付出: 協助巴拉冠茅草屋整建、精神圖騰砍竹與搬運。
2.成為法力勝一分子,全程記錄祭典活動。
3.知本美食探索。
李宜修
國立政治大學 廣播電視學系
平時興趣多元,打球,游泳,唱歌都滿愛的,也會看看法律,有個投身司法界的夢。 熱愛冒險,希望能運用所學多多記錄這些不斷地從我們身旁悄悄消逝的歷史與文化。
羅士鈞
國立政治大學 廣播電視學系
熱愛透過攝影記錄生活,更樂於探索、學習不同的文化和語言。或許有點工匠性格,喜歡實際去做多於用言語去說。相信影像已經是世界最廣泛且平易近人的共同語言,並正在朝成為攝影師之路邁進。
主辦粉絲頁: 點‧台灣
心得粉絲頁:2020蹲點‧台灣 卡大地布部落
YouTube頻道,可以收看
https://goo.gl/IQXvzd
podcast平台,可以收聽
SoundOn https://bit.ly/3oXSlmF
Spotify https://spoti.fi/2TXxH7V
Apple https://apple.co/2I7NYVc
Google https://bit.ly/2GykvmH
KKBOX https://bit.ly/2JlI3wC
Firstory https://bit.ly/3lCHDPi
請支持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新聞報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twnews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知本 歷史 在 台東製造ZZTaitung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每年的八月第二個禮拜,是大知本地區的籃球盛事【知友盃】登場時間。
二十多年前,從篳路藍縷時開創,幾個知本青年與老大哥,開創了盃賽的歷史。走在街頭上跟商家募款、從口袋裡自掏腰包,連自己不曉得怎麼湊到了人力與財力,只是傻傻地想要打球。
場上的熱力與激情,與觀眾席上的賣力吶喊聲,都維繫知友盃一年接著一年的能量。
:「知友盃是一種使命感,我們以前學生時期,老大哥們辦比賽給我們打,現在我們成了老大哥,就換我們辦比賽。」
:「以前的我想要站在這個舞台上,現在的我想要把舞台延續。」
:「年輕的時候辦知友盃,是我們對籃球痴狂的一群人,想證明我們的實力。現在年紀大了,繼續辦盃賽,是放不下以前打球的感情,是維繫大知本地區的世代情誼。」
籃球,是推廣運動的好方式。但有的時候,我們打球打的是感情,是大家的回憶。
知本 歷史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本集主題:「少男少女見學中:日本時代修學旅行開箱」介紹
訪問:蔡淑君 撰文、胡佳君 策劃
內容簡介:
日本時代的少男少女們,
他們的校外旅行是什麼模樣?
去了哪裡?帶了什麼東西?坐了什麼車?參觀了哪些地方?
讓我們一起穿越時空,回到那些年的修學旅行記憶中。
在求學的過程中,不論是校外教學、隔宿露營、夏令營、畢業旅行,經常都讓學生們十分期待,也為校園生活增添難忘的回憶。而這些珍貴的旅行經驗,更經常是畢業紀念冊內容的一部分。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收藏了許多日治時代的畢業紀念冊,珍貴的影像一頁一頁記錄著學生時期最美好的校園生活記憶:遠足、登山、旅行、海水浴等。其中的旅行,主要是指修學旅行,類似於現今的校外教學旅行,由於是大家一起進行長時間的旅行,最令人難忘。
《少男少女見學中——日本時代修學旅行開箱》運用這些畢業紀念冊中的照片,搭配其他文獻史料與當今研究成果,呈現九十餘年前校外教學旅行的樣貌。從旭小學校的始政四十年博覽會各地主題旅遊、永樂公學校的農林產業見學、臺中第一師範環島一周全記錄、靜修女學校的中南部之旅、嘉義農林學校的澎湖之旅,到臺南第二高女的日本遊,這些修學旅行路線的背後,各有其脈絡與資訊,也傳達不同的政策與教學需求。
除了呈現少男少女的過人體力(有些路線的景點密集度讓人驚嘆與驚嚇),和跨越時空的青春記憶,路線中的部分景點,如赤崁樓、鵝鑾鼻燈塔、阿里山神木、日月潭、礁溪溫泉、知本溫泉等,至今依然是熱門景點。讀者在更加貼近前人校園生活之餘,也可以按書再次走過這些路線、景點,感受穿越時空的樂趣。同時,也能從當時流傳下來的旅行心得,感受少男少女們在見學途中的青春印記。
作者簡介:
策劃/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位於臺南。
我們以腳踏的土地為舞臺,以生活其中的人為主角,以所用之物為核心,在時間的縱深下呈現族群互動、環境變遷的歷程,期待營造一座屬於全體臺灣人的歷史博物館。
近年以館藏教育史料規劃「校園生活記憶庫」資料庫,希冀以跨越不同世代但共有的上學經驗,建立屬於臺灣人的國民記憶。
撰文/蔡淑君
生活於臺南。
文字工作者,旅行愛好者。
自小聽著長輩說日本時代故事,沒想到有一天能以文字開箱超有趣的修學旅行,立志要親身走完書中的六條路線。
策劃粉絲頁: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National Museum of Taiwan History
出版社粉絲頁: 玉山社出版公司
四個podcast平台,也可以收聽:
#SoundOn https://bit.ly/3oXSlmF
#Spotify https://spoti.fi/2TXxH7V
#Apple https://apple.co/2I7NYVc
#Google https://bit.ly/2GykvmH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新聞報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twnews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知本 歷史 在 首屆台東光祭登場盼帶動知本觀光人潮|20221007 公視晚間新聞 的推薦與評價
有百年 歷史 的台東 知本 溫泉區這5年來受到中國遊客取消來台觀光,近2年又受疫情影響,上個月又有花東大地震,觀光業頻頻受創,現在又進入台東縣觀光淡季 ... ... <看更多>
知本 歷史 在 台東舊時光| 【見證知本溫泉老街的歷史】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見證知本溫泉老街的歷史】 照片拍攝於知本溫泉橋吊橋北端影中人為陳美珠民國38年生於雲林縣元長鄉父親陳居早年在臺東縣知本藥山(今樂山)開墾民國43年搬到溫泉街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