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準會提前升息可能是假訊號?
聯準會釋放出升息訊號 股市不跌反漲
聯準會在6月17日舉行利率決策會議後,聯準會利率點陣圖(附註2)釋放出升息的訊號,如圖1所示,但這幾天資本市場表現詭譎多變,美股S&P 500指數先跌後漲,指數在6月24日創新高,不僅如此,Nasdaq走勢反覆震盪後,指數也創下歷史新高。此外,雙率表現也呈現不一,美元指數呈現大幅反彈,短期公債市場反應較大,2年期公債殖利率大幅反彈,但10年期公債殖利率走勢怪異不漲反跌。以學術的理論上來分析,目前聯準會資產負債表將近8.06兆美元,一旦聯準會釋放出升息的訊號,市場預期資金恐將會回收,則股市容易呈現震盪下挫、公債殖利率容易呈現反彈、美元指數容易呈現回升,但事實與理論呈現相反。
目前市場主要爭論的地方在於通膨的看法,有人預警1970年代停滯性通膨(stagflation),但另一方面聯準會主席鮑威爾在6月22日國會作証時重申,通膨會向聯準會長期目標水準2.0%回落。我們也認為物價將會暫時性攀高,主要因素除了基期影響之外,新冠疫情造成供應鏈混亂,部份商品價格也呈現暫時性攀高。對於聯準會利率點陣圖所釋放出升息訊號,以目前美國就業市場來分析,仍不足以討論升息議題。當前經濟情勢類似2012年,當時也物價呈現攀高,如圖2所示,同樣聯準會利率點陣圖,也釋放出2014年升息的訊號,但最後聯準會官員在2012年底時又預期2014年零利率政策不變。
2008年金融風暴時期、聯準會相對應政策
回想聯準會在6月17日舉行利率決策會議後,主席包威爾在會後記者會中表示,「沒有真正討論過在任何時點升息是否合適,因為目前討論升息時機是非常不成熟的」,且對於何時縮減量化寬鬆政策(Quantitative easing,簡稱QE)也沒有談到,所以,真正影響到聯準會決策的關鍵點在於,長期預期通膨是否穩固及就業市場是否回升到足以讓聯準會討論升息。我們經常會在聯準會公開的聲明稿中看到,「聯準會委員會尋求最大就業與長期物價穩定在2.0%附近」。以2020年美國經濟結構來看,實質國民生產毛額 (實質GDP)為18.42兆美元,民間消費占GDP比例約69.0%,私人投資占GDP比例約17.7%,出口(含服務)占GDP比例約12.0%等等,所以美國是以內需市場導向的國家,民間消費對GDP影響較大,就業市場越活絡緊俏,人們薪資上漲機率越高,物價上漲的機率越大,聯準會越有理由調升利率,如圖3所示。以下我們將回顧2008年金融風暴時期,聯準會政策與就業市場變化,並且推論未來聯準會政策可能的趨勢。
在2008年金融風暴時期,前聯準會主席柏南克不僅把利率降至零的水準,為了讓經濟不陷入通貨緊縮,持續挹注資金到銀行體系,還實施量化寬鬆政策,從2009年開始實施QE1、QE2與QE3至2013年,期間還實施扭轉性操作(Operation Twist,簡稱OT)。有關聯準會實施貨幣政策時間表與相對應就業市場情況如表1所示。
2021美國經濟呈現復甦 但2023年升息機率不高
如今2021年6月聯準會利率決策會議中,主席包威爾在會後記者會中表示,「沒有真正討論過在任何時點升息是否合適,因為目前討論升息時機是非常不成熟的」,且對於何時縮減量化寬鬆政策(Quantitative easing,簡稱QE)也沒有談到,聲明中維持貨幣政策的寬鬆立場,維持每月購買1200億美元不變,直到就業與通膨取得更多實質性進展(substantial further progress)。所以回頭檢視目前就業表現,非農業就業人口距離金融風暴前的缺口約750萬人、且失業27週以上占總失業人口40.9%,若每個月非農業就業人口能夠平均增加50萬人,則13個月後約在2022Q2,非農業就業人口距離金融風暴前的缺口約98萬人,則類似2014年初聯準會開始縮減QE規模。
依上依分析,預期2022年第二季開始縮減QE規模,2023年第二季結束QE政策,之後為了不使聯準會資產負債表快速萎縮,且持續觀察經濟表現,會把到期本金再投資到相關資產,所以即使2023年第二季聯準會退出QE政策也不會馬上升息,升息的時間或許比我們想像的還有“一段期間的距離”,至少2023年升息的機率不高。
附註:
1. 有關最新聯準會決策會議可參考「美國聯準會最新決策,調高物價預期、2023年升息」一文。
2. 所謂聯準會利率點陣圖即為,聯準會官員們對於未來利率走向投票結果。
3. 有關聯準會縮減QE規模可參考「美國聯準會想縮減量化寬鬆規模,可能對市場造成什麼影響?」一文。
4. 雖然這次聯準會釋放提前升息資訊,並沒有造成資產價格的變化,可參考「通膨攀升,聯準會為什麼不會「緊」張」與「經濟循環與股市之關連」一文。
之前所介紹的電動車相關題材以及生技ETF連續幾天呈現上漲,本次介紹是一檔主動式管理ETF,該基金將“顛覆性創新”定義為引入技術支持的新產品或服務。
更多的內容與ETF,培養你的全球經濟觀點與ETF養錢術$299,請點入以下網址閱讀:
https://pse.is/3hhkb3
一天不到10元,每周讓你了解全球重要經濟議題,運用ETF,增加你的財富。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萬的網紅MoneyDJ理財網,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英國將在六月23號 舉行脫歐公投,最新英國 ICM 的電話民調顯示,45%的受訪者支持退歐,42%支持留下,另外有 13%受訪者未決定; 網路民調顯示相似結果:退歐與留歐的支持率分別是 47%對 44%,另有 9%仍未決定。由於最新民調,支持退歐的民眾再次領先留歐,約有近 10%的民眾目前尚未決定,...
短期公債etf 在 闕又上均衡的財富人生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現金為王,還是為卒?
(兼論巴菲特遺囑中投資留10%的現金是啥意思?)
週日晚,美東又迎來一場小雪, 這因天冷而下雨的小雪,有感覺但並不美,因速度急,最美的是緩緩飄落的雪花, 因慢而顯得安靜和祥和。
這晚上原想寫我的看法,但遠方捎來一個讓我傷感的消息, 所以我鑽進了電影的場景, 看法延到今天提出!
巴菲特在遺囑中交代家人,投資90%標普500,10%現金, 而不是80%/20% 的比例, 他什麼樣的考量? 一般投資者可借重的是什麼?
謝謝這麼多朋友的參與討論, 很精彩, 這問題簡單, 但不容易回答的完整, (因不同的時間點檢驗,結論不一, 不同的策略操作,結果迥異 ),我試著在大家的基礎之上, 再做一個歸納和整合。
1) 別東施效顰,你不是巴菲特-
A)有幾位已經提出, 巴菲特留給家人的10%, 已足夠好幾輩子的生活開支, 剩下的可心無旁鶩, 做世代的長期資產累積, 不是30年, 也不只60年, 讓美國最強的500大企業, 也是世界上100大品牌佔50%的一流的公司為他們的家族, 在全世界攻城掠地累積財富!
B) 第一本書的阿甘投資法,投資結果不錯 , 但它最大的缺點是,標普500已經有好幾次50%的上下震盪,一般投資者,有沒有這樣的財務實力熬的過,而不會因為缺現金,或承受不了這麼劇烈的震盪,賣在低點?
C) 如果沒有巴菲特的條件, 所有資產高達90%在股市, 這做法有待商榷。
2) 借重巴菲特的智慧-
A) 巴菲特給小孩10%的資產夠多, 該考慮的因素都己列入, 剩下的就是以簡馭繁, 長期而言標普500就是一個不錯的選項。
但巴菲特早期管理私募基金時,投資組合因沒有公佈,無法確定,之後波克夏的管理, 不會全數投入股市而沒有一點防禦的, 一般投資者要借重他這策略佈局, 那現金要保有多少? 才會產生最佳的效果呢?
這是大哉問, 主要在於每人的條件狀況不同, 我第二本書初稿將近時14萬字, 拿掉近3萬字, 這個章節就是(神龍擺尾), 再平衡的活用, 希望以後可以呈現, 我們待會就以個股做例子。
3) 冬瓜比西瓜,別比成了傻瓜。
100%投入標普500, 會比90%和10%的現金, 或者80-20%的組合來的好嗎? 這有幾個變數。
A)是站在哪一個時間來比?
美國有三個年代,每10年的年均報酬複利18%, 相當的驚人, 分別是 1950到59年的20%, 1980到1999年的約18%,( 這20年連續的18%年均複利, 幾乎毫無懸念,標普500真美麗。 要那10%的現金幹嘛? 這時,現金為卒!
B) 如果是1920年代, 或者是2000年開始, 這兩個十年, 投資報酬都是負的, 菜籃族放在銀行的定存, 打敗了多數華爾街的專家, 這個時候,現金為王。
C) 如果你仔細看過書的內容, 美國的公債這一陣子走了35年的牛市, 成績也不會輸給股市。
E)以時間點的評估做個小結論:
1)以10年期而言,股市最倒楣時,還不如現金,
2)也曾長達20年股市,上下震盪,只能領到股利,例如1966到1982年失落的17年。
3) 20年到35年期間, 你不必訝異,公債的投資報酬高於或不輸股市, 你剛經歷過這些年就是。
4) 一旦拉長到40年以上, 標普500的威力就大大的呈現, 請了李岳縉 從1965年試算一下, 結果如下。( 現金使用的是3個月的政府公債, 因一到三年的ETF政府公債如SHY,年限不足)。
1965年初投資10萬(不執行平衡,現金部位以3-month T.Bill報酬率計算)
100% -1141.38 萬
90/10%-1038.70 萬
80/20 %-936.03 萬
70/30 %-833.35 萬
5)如時間再拉長, 如1926年到2006年這81年期間, 大型股年均複利10.5 %成長了3208倍, 90天的定存年均複利3.9%,成長到22倍, 兩者相差了3000倍。
6)(巴菲特要的是這一個, 但你有幾個30年的投資期?)
所以我的看法是, 對多數的投資者而言 ,以年紀和風險承受力的資產配置仍然重耍。
7)現金之必要-( 學著巴菲特)
A)以80%股票,20%現金為例, 這相當於20歲年輕人的投資組合。
2008年的金融海嘯,標普500下跌了37%,短期政府公債SHY上漲6.6%。
這股票組合,在當年股市重挫的部分,相當於下跌了29.6%, 但20%的公債整體貢獻上漲了1.32%, 這麼一對沖, 這組合在金融海嘯只有下跌了28.28%, 和100%全在股市的組合下跌37%對比, 相差了9%, 非常大的幅度。
B) 但是比較還沒有結束, 2013年標普500上漲了32%, 短期公債shy 只有0.23%, 這兩次幾乎扯平了, 80/20的組合領先縮小成3%。
C) 把握機會-王者的出現
標普500時有落後, 但時間一拉長,她的復原能力就出現,現金在股災時的優勢,不利用就會逐漸的消失。(這也是神龍擺尾的重要)。
D)以星巴克為例, 金融海嘯期間高到低下殺了80%,大約由28美元跌倒最低3.5美元, 只剩當時最高市值的20% , 如這時把手上20%的現金投入, 星巴克再由3點5美元漲到現在的58美元, 成長達15倍, 當時手邊20%的現金, 股災來臨時 ,可以非常值錢! 就算是10%的現金,也一樣, 可發揮3倍以上的效益。
結論----
學著對股市價值的判斷( 近日公佈給吳淡如的幾封信- 談指標的運用 ),適度的調整現金比例, 就像巴菲特一樣, 那麼這現金是發揮危機入市的好時間。
就算不會判斷, 保留百分之10到20%的現金, 或依自己承受能力, 這個當時不起眼的現金, 不但可以讓你保命,不必驚慌賣出手上的股票, 還可以危機入市, 發揮以1當3的效益。
總結得說, 除非你有很精準的操盤能力, 資產配置中的精神和現金, 清楚的告訴你, 你雖然輸在起點, 但贏在轉彎點。
快,狠,準。 成功的人都知道何者最重要?
不幸的是,多數人都想要快,狠, 卻剛好適得其反,付出代價。(有能力的人例外)。
致富的秘訣在於-
你必須先(辛苦)的工作, 再將儲蓄轉成投資, 讓全球一流的企業為你(辛勤)工作, 在沒有找到你心儀的巴菲特為你操盤之前, 在我看來這是比較穩健的致富之道。
(贈書得獎的名單近日公佈)。
短期公債etf 在 闕又上均衡的財富人生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這一次不要晚了--兼論長短期公債的投資
五月份最後一場全省巡迴演講;是在我的故鄉台東;尾語我請大家;不是去買我的書;而是我第一本書中推薦的十本健康養生方面的書;因為你要懂得保護自己。
生病找醫師;健康要靠自己。
我引用成大創院院長黃崑巖先生的話:
(台灣的醫療制度排隊2小時看病5分鐘;如果你不明暸疾病形成的原因和結果;只依靠醫療系統;那可能是自我毀滅;因為醫生無法解決病人生活習慣的問題)。
為什麼有這樣的表達;感觸很多其中之一是我和Eric那天在FB上的互動;我讓大家可以看到我們的對話; 還原現場。
他的最後一句話是晚了;我還以為他是指時間很晚了;一看是2016年4月20號晚上的11點44分。
看完我們的對話;你就會知道五線譜這本書的催生者Allan Lin在四月份中旬心肌梗塞過世;但也催生了五線譜這本書;應該也是最好和最有意義的紀念。我也在此謝謝他;對讀者提出了許多寶貴的建議和指引;我們都會懷念這樣具有一個大愛人格胸懷的朋友
Allan Lin有一定的用心和觀察;美國在利率可能調升的情況下;公債和股票的相關係數;就可能由2000年到2010年(137頁);也就是公債和股票在這段期間最理想的(負)相關;因公債利息的上漲;兩者關係變成了無相關或正相關;這個顧慮是有可能的。
各位如果仔細看過書的內容;就會了解在資產配置中;我偏好短期公債更勝於長期公債;書中所呈現的投資型公債AGG就是其一;巴菲特也是這樣的操作居多。(當然如果你能夠判斷長期利率的走勢;在好的時間鎖定長期公債;當然獲利可觀;但這比較不像是資產配置中所要求你的。
這一篇也順便解答了讀者Chen Carols的提問。債券是不是該挑短期投資級債就好?而不要買長期投資級債?
我們對話如下
Eric Keng---這位部落客我很推崇,他也有類似看法,但他理念跟老師很像,有空可參考
http://allanlin998.blogspot.tw/2016/04/money-2016-4.html
David Chiueh----我順著你的連結;看一下他的報告;他應該沒有機會看我的書。
例如我就建議使用短期公債;特別在這段有升息疑慮的時間。
同時他忽略了先鋒的代碼BND ETF;他的平均期限是5.7年;不是他誤以為的長期。
你可以留言給他嗎;我想送他一本書;怎麼聯絡到他?
Eric---他上週突然心肌梗塞過世了,很遺憾
http://ericgung.pixnet.net/blog/post/114508595
我特別寫篇文章悼念他
晚了老師早點休息吧,晚安
短期公債etf 在 MoneyDJ理財網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英國將在六月23號 舉行脫歐公投,最新英國 ICM 的電話民調顯示,45%的受訪者支持退歐,42%支持留下,另外有 13%受訪者未決定;
網路民調顯示相似結果:退歐與留歐的支持率分別是 47%對 44%,另有 9%仍未決定。由於最新民調,支持退歐的民眾再次領先留歐,約有近 10%的民眾目前尚未決定,
法興:歐洲政策是今年機率最大黑天鵝
英國脫歐最新民調結果嚇壞投資人
脫歐民調領先 英鎊重挫逾1%
奧地利將有可能選出極右翼總統
西班牙六月大選 德國將裁定購債計畫
義大利10月全民公投 德法荷明年大選
法興:中國經濟硬著陸 排黑天鵝第二名
中國高層暗示L型經濟 人民幣承壓力
經濟放緩+美國升息 RMB5月貶逾1.5%
新興市場ETF資金續流 持股最多中國
美國PCE數據高於預期 升息率續攀
Fed鷹派放話 測試市場對升息承受度
經濟復甦力道強於縮緊銀根 美股照漲
美股上週盤面主流:科技、金融、醫療
OPEC會議前夕 油價50美元多空交戰
總統剛廢 巴西臨時政府部長醜聞辭職
黃金九連跌後 暫穩1200美元關卡
美國長短期公債走向分歧 報酬不理想
短線投機 放空三倍黃金ETF周報酬33%
5/23~5/27 國際ETF資金流入top10
SPDR標普500指數ETF〈SPY〉 流入26.19億美金
iShares羅素2000 ETF〈IWM〉流入18.71億美金
iShares iBoxx高收益公司債券ETF〈HYG〉 流入7.63億美金
Vanguard FTSE成熟市場ETF〈VEA〉 流入5.58億美金
Vanguard標普500指數ETF〈VOO〉 流入5.19億美金
SPDR健康照護類股ETF〈XLV〉 流入3.97億美金
SPDR必需性消費類股ETF〈XLP〉 流入3.94億美金
SPDR公用事業類股ETF〈XLU〉 流入3.69億美金
PowerShares納斯達克100指數ETF〈QQQ〉流入3.56億美金
Vanguard整體股市ETF〈VTI〉流入3.46億美金
國際ETF資金流出 bottom 10
iShares MSCI新興市場ETF〈EEM〉流出-10.86億美金
PowerShares標普500低波動ETF〈SPLV〉流出-7.50億美金
SPDR科技類股ETF〈XLK〉流出-2.64億美金
iShares MSCI歐元區ETF〈EZU〉流出-2.11億美金
iShares 1-3年期美國公債ETF〈SHY〉流出-2.03億美金
iShares美國房地產指數ETF 〈IYR〉流出-1.76億美金
United States石油ETF 〈USO〉流出-1.72億美金
WisdomTree歐洲股票型匯率避險ETF〈HEDJ〉 流出-1.66億美金
iShares匯率避險MSCI歐元區ETF〈HEZU〉 流出-1.44億美金
SPDR能源類股ETF 〈XLE〉流出-0.91億美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