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訓?有氧?哪種訓練方式最好】
「聽說中風後可以練重訓?大重量可以治百病」
「跑步會吃掉肌肉?但我覺得因為跑步讓我身體變得更舒服」
最近不管在治療師、教練圈,都在討論相關的議題。也有朋友或學生問我的看法。先說結論,我認為「各種專業、訓練、治療等,就是因爲對他有需求、它的獨特性,因此而存在」,因此,沒有哪種訓練方式最好、也沒有哪顆藥可以治百病,「不同的階段,需要的東西不同;不同的疾病,有適合的藥物及對應方式」,我認為現在缺少的,不是誰比誰厲害,哪個方式最好,而是,「怎麼讓不同需求的人,找到最適合他的方式」
1. 每個專業跟訓練方式都是獨一無二,沒有誰能取代誰
「有氧訓練好,還是大重量訓練好」
這就像是在問「騎機車好,還是開車好」,不同人、時間、經濟考量、距離等都是考量範圍,因此,對於一位馬拉松選手,有氧訓練的比重較高,但不代表重量訓練不重要,只是花費較少的時間在上面,因為彼此都有獨一無二的好處,透過有氧訓練增加最大攝氧量、肌肉的微血管密度等;透過大重量訓練增進發力率、跑步經濟性、減少運動傷害等。
2. 結合不同專業及方法,達成近乎完美的結果
「不管是腦中風後、糖尿病都可以做重訓」
當病患狀況是穩定、且具足夠基本能力的,我認同。前提是負責重量訓練的人,要能分辨「有沒有風險、狀況是不是穩定」,或先經這方面的專家確認過。目前教導重量訓練的多為不同背景的教練、體育科班畢業,坦白說,當我看到教練在幫學生壓脊椎,我都會怕怕的。
「確立自己的能力界線,自己能做到什麼程度」
例如開始帶一位中風的阿伯重訓,發現訓練時他的膝蓋沒有辦法伸到最直,怎麼判斷他是『柔軟度不足』還是『痙攣(spasticity)』;或者,一位糖尿病的年輕女性在做完最後一組深蹲,覺得很累、嘴唇稍微發白,是因為『訓練強度足夠』還是『已經低血糖(hypoglycemia)』,然後倒地了,要怎麼處理。
上述的例子,其實只要有經過醫療人員評估、給予建議,都可以讓學生更安心地訓練。神經外科醫師確定腦部沒有再出血、物理治療師確定動作控制能力足夠、營養師確定飲食對血糖的影響。
「不同專業、方法的結合,就像一手同花順一樣,每張牌都比Ace小,但只要花色對、順序對,還是能勝過四張Ace」
3. 只要能改善「他」的問題,就是好的方法
剛從醫院實習完,我曾覺得自己很厲害,不管是五十肩、腳踝扭傷、長期膝蓋痛、腰痛,我只要用一雙手調整肌肉、關節等(又稱徒手治療),就可以處理好所有的問題。但很快地,沒能「畢業(出院)」的病患越來越多,儘管老師想教我其他治療方式,我還是自以為是地覺得自己的方法最好。
我們習慣用自己最厲害的武器,去做每件事情,但是有些盲點,就是要從別人的專業跟角度才能看得到,「當別人手上拿著鑰匙就可以打開門,我們不需要堅持拿槌子硬要把所敲爛」
現在,當我有處理一段時間沒好的病患、教了一段時間沒有進步的學生,我就轉介給不同人,不管是防護員、教練、骨科醫師、疼痛科醫師、其他物理治療師、諮商心理師、營養師、身心學專家。雖然我不是基督徒,但如果信仰能讓人度過生命的難關、緩解疼痛,為什麼不?
4. 結論
近期看到有這樣的討論,我其實覺得蠻好的。因為有彼此都有對自己訓練或治療的信念,也有可能是開創現今科學或研究還沒有的新方法。只是在嘗試新的方式,也要小心翼翼,先考量跟排除掉想得到的風險。就像疫苗一樣,要在短時間內做出來是非常困難的,因為需要很多實驗來排除副作用跟風險。
目前不管是重訓界、運動產業沒有像疫情那麼急迫,如果能「排除掉既知的風險」其實並不困難,就是專業合作、充實自己的能力、保持開放的態度、接受不同的觀點,寫這篇文章也是希望提醒自己,如果哪天我也沒做到上面我說的,請我的好朋友們打醒我。
也謝謝不同專業的朋友們:
讓關係.歷久彌新 - 石瀝新諮商心理師
鐘英華 (Yinghua Chung)
疼痛醫師:楊琢琪|Pain Doctor: Cho-Chi Yang M.D.
Dr. M Be Superior 運動醫學 傷害復健 健康促進
練健康
Bob Cheng
郭環棻
王文妤 物理治療師 • Amber physiotherapist
知己|琴床聲動所
彎槓訓練營 Bar-bend Strength Center
曾子桓(幾丸)- 肌力與體能教練
(不知道為什麼,有些粉專我標記不到)
#專業分工 #重量訓練 #有氧訓練 #跑步 #大重量訓練 #物理治療師 #運動防護師 #醫師 #諮商心理師 #教練 #營養師 #肌力與體能訓練師 #weighttraining #aerobicexercise #running #resistancetraining #physiotherapist #athletictrainer #doctor #coach #strengthandconditioningspecialist #nutritionist #dientitian #psychologist
石瀝新諮商心理師 在 拳能律師詹傑翔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今天是愚人節但我們沒有開玩笑喔,是真的!
又有不同領域專長(不動產訴訟)的吳聖平律師加入我們啦~
當然,
家事案件與一般民刑事案件也是吳聖平律師的一片蛋糕🎂啦~
然後今天實在是太開心了🥳🥳,
所以來請夥伴吃一下好料囉~
也先預祝大家連假愉快喔~
#吳聖平律師學經歷
🥊學歷: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系學士、中國文化大學法律學系碩士
🎈經歷:長遠不動產法律事務所律師、宇皓法律事務所律師、永信法律事務所實習律師、財團法人法律扶助基金會紀錄
🤩🤩🤩🤩
https://allpowerful.pro/
#拳能律師詹傑翔
#詹傑翔律師
#楊貴智律師
#熊依翎律師
#吳聖平律師
#拳能法律事務所
#石瀝新諮商心理師
石瀝新諮商心理師 在 陳曉謙物理治療師/肌力與體能訓練師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書籍分享:受害者情結】
「你可以關心,但不要企圖承擔;你可以安慰,但不要企圖著手解決;你可以支持,但不要沒有自己的底線」
「未被表達的情緒永遠都不會消逝。他們只是被活埋了,有朝一日會以更醜惡的方式爆發出來」
近期比較少分享課外書,但這本書讓我特別有感觸,自己曾面對同樣的狀況,想幫助無助的朋友,但後來卻承受不住巨量的負面情緒,沒有設好彼此的界線,以為自己在幫助別人,但事實上這並不是自己的責任,對兩邊都沒有實質上的幫助,謝謝諮商心理師好友瀝新的推薦。
什麼是受害者情結?
「不滿足我,你就是敵人」-受害者情結是廣泛性的控訴周遭生活的一切人事物,並且沒有特定對象的延展及移置到任何所接觸到的對象,只要他沒有照自己所期待的反應,就會強烈的控訴、指責他人,並將自己放在受害者的角色,情結即代表一群無意識感覺與信念形成的結
受害者情結的特徵包括:
*認為自己是無助及弱勢的
*偏執信念(我是對的、應該怎麼樣)
*具有敵意及攻擊傾向
*自我中心
*情感匱乏(我需要、給我)
*不願意承擔責任
*視悲苦為自己的價值
怎麼樣會有受害者情結?
受害者情結是在無意識下所形成,許多時候跟原生家庭、情感創傷、過往經驗有關,例如早期在父權社會下,媽媽對爸爸的外遇敢怒不敢言,轉而發洩至女兒身上,但女兒在未成年時,身心的發展並未健全,除了不知道怎麼面對母親的抱怨或情緒,也無法理性地思考這些情緒跟自己有無關聯,怎麼消化等,在重複的負面情緒刺激下,這些未處理的情感創傷會跟著自己長大
如何面對有受害者情結的朋友?
當自己在表達想法或意願時,已經無法依自身真實的想法及感受,不敢做自己的決定或說出想表達的,而是擔心他人的情緒甚至生命安危,要注意這樣的關係可能是有問題的。
*建立明確的「界線」,避免進入「拯救者」的角色
*「課題分離」:你只能負責自己的人生,也尊重別人編寫他自己的人生
*以同理的角度,但不隨對方情緒起舞,釐清對方情緒的責任
*能拯救他的,只有他自己,唯有對自己的情結有所覺察
*穩定情緒、客觀理性、冷靜思考、同理回應
其他節錄的重點可以參考:https://www.instagram.com/chenhc82/
#受害者情結 #蘇絢慧 #諮商心理師 #皇冠出版 #課題分離 #心理學 #閱讀 #心得 #書籍分享 讓關係.歷久彌新 - 石瀝新諮商心理師
石瀝新諮商心理師 在 讓關係.歷久彌新- 石瀝新諮商心理師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我是諮商心理師,石瀝新,我樂見心理諮商的專業價值和對人的幫助能夠被更多人看見,但我不支持在生命經驗分享的同時,會讓大眾誤以為藉此便能自我療癒的教學。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