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長的日常
#斗六舊城區
108年起 #雲林溪掀蓋 工程陸續串連沿岸豐富的行政文化地景,
雲林縣治行政文化地景過去未曾有統整性規劃,
109年我們向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爭取 #雲林縣治歷史再造 計劃,
110/5/3獲得核定110-111年總經費800萬元,
現階段已分成三個計劃推進,
1,雲林縣治場域調研與整體規劃計畫。
2,雲林縣治行政公署記憶典藏計劃。
3,公有單身宿舍修復暨再利用計畫。
今天首站來到歷史建築 #記者之家 現勘,可惜沒有Key無法入內,後續擇日再來。
雲林縣記者之家
雲林縣記者之家在1961年(民國50年)由雲林縣政府補助,及雲林縣部分 機關、團體、學校贊助,由雲林縣新聞記者公會第一屆理事監會發起籌建,迄 第四屆理事監會完成。於2012年11月14日公告為歷史建築。
興建工程由謙光營造承建,並由建築師張忠雄、張雅雄兄弟義務負責設計 及監工,同時將新竹玻璃有限公司所發明的儷光石,首次使用於本工程內,於 1967年4月1日動工,同年9月10日完工。為全國各家媒體派駐雲林縣的新聞工 作者,在此發稿、聯誼、交流,各機關、團體、學校、民眾等,也經常來此尋 求刊登新聞,至今仍由雲林縣新聞記者公會使用、管理,見證雲林縣新聞記者 事業發展之歷史。
建築屬1960年代現代主義風格;入口大門連結主體建築,鑲嵌「雲林縣記 者之家」七大字,及「記者之家籌建簡誌」與「奠基誌念」石牌;一、二樓的 圓型窗與圓型門、二樓弧形優雅造型的陽台,二樓樓版連拱作法等極具特殊性 與稀少性。
同時也有1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5萬的網紅韓國瑜官方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韓先生來敲門EP9【百歲老英雄 憶愛台抗戰血淚】 卜功治先生,超過一世紀的百齡歷史見證者。 當我到桃園拜訪卜功治先生,見他雖已百齡、但體態精神健康如常,卜老先生自述養生之道,在於生活規律簡樸、起居作息正常,每天早晚都在住家附近散步。 我與卜先生家族促膝長談,他瞇起眼睛說起一世紀的故事,他出生於...
「石牌歷史」的推薦目錄:
- 關於石牌歷史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石牌歷史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石牌歷史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石牌歷史 在 韓國瑜官方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石牌歷史 在 HistoryBro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石牌歷史 在 Dd tai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石牌歷史 在 文史古蹟小旅行:石牌漢番界碑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石牌歷史 在 [北投歷史] 原來「石牌」的日文念法是せきはい(sekihai)啊 的評價
- 關於石牌歷史 在 石牌歷史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小文青生活 的評價
- 關於石牌歷史 在 石牌歷史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小文青生活 的評價
- 關於石牌歷史 在 [新聞] 清朝石碑立在石牌捷運!沒人知變座位 的評價
- 關於石牌歷史 在 MRT 看板- [新聞] 清朝石碑立在石牌捷運!沒人知變座位 - My PTT 的評價
石牌歷史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1901年8月25日,臺灣鐵路淡水線(俗稱北淡線)通車,當時包括新落成的第二代臺北車站(那時候叫做「臺北停車場」)在內,總共有8個車站啟用。
1902年2月1日,「大稻埕驛」新建完成,1903年開始成為淡水線的新起訖站。
到了1915年,淡水線又新設了5個車站,其中的「宮ノ下乘降場」是為了方便民眾前往圓山上的臺灣神社(今 圓山大飯店址)參拜而特別設置的。
1916年8月17日大稻埕驛變更為貨運站,於是起訖站改為同日設立的北門乘降場。北門乘降場只是「名義上」的起訖站,於1923年3月6日廢除,正式確立以臺北車站為起訖站。
隨著淡水河口泥沙淤積日益嚴重,已經不適合較大船隻航行,加上基隆港整建完成後吞吐量大增,淡水港因此加速沒落。
這時候,客運已經成為淡水線的運輸主力,另外,從淡水線分歧、方便民眾前往溫泉休閒區的新北投線,亦於1916年通車。在當時道路運輸不甚便利的情形下,淡水線仍然得以在最初運輸目的轉變後繼續營運。
到了戰後,有著明顯日式名稱的「大正街」與「宮ノ下」兩站分別被更名為「長安」與「劍潭」,後來這兩個招呼站皆被廢除;同時期又另外新設「王家廟」與「忠義」兩站。
自此以後,包括戰前新設的「竹圍」在內,淡水線維持全線11個車站,依舊繼續營運。
淡水線的11個車站由南至北依序為:臺北、雙連、圓山、士林、石牌、王家廟、北投、忠義、關渡、竹圍、淡水,其中王家廟和忠義為招呼站(招呼站為僅設有候車月臺而無站員,且不辦理行車業務之車站,招呼站並沒有售票處,需直接向列車長購票,或事先購買來回票)。
隨著道路運輸的逐漸拓展,淡水線的客運上重要性與優勢也跟著被削弱,加上1970年代私人車輛的快速成長,更加速了淡水線客運的衰落。
1970年代末提出的「臺北都會區大眾捷運系統計畫」,將淡水線改建為捷運路線;該計畫後來雖經過數度修正,但關於改建淡水線的部份並沒有太大改變。另外還有直接將原路線高架化與電氣化、改建四線道高速公路、佈設公車專用道等方案。
1979年,因應北投至關渡間道路運量日增之需求,1966年闢建完成的大度路開始進行拓寬工程,將路基墊高約兩公尺,並把路面擴寬約60公尺,於1984年4月竣工。
1986年,行政院經建會正式通過改建捷運計畫,淡水線確定走向結束營業的命運。
1988年7月15日,為淡水線的營運最終日,大批民眾前往搭乘,作最後的紀念。當晚23:20,最後一班往淡水的列車自臺北站第六月臺發車後,淡水線長達87年的營運宣告終止;翌日(1988年7月16日)配合「淡水最後一班列車」活動再加開一班列車後,淡水線正式停駛、走入歷史。之後幾年,淡水線的平面軌道與場站逐步被一一拆除,並興建高運量捷運系統,而臺北至淡水間的大眾運輸則暫由公路客運承接。
1997年3月28日,臺北捷運淡水線正式通車,成為臺灣第一條由傳統鐵路改建而成的捷運路線。
石牌歷史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1901年8月25日,臺灣鐵路淡水線(俗稱北淡線)通車,當時包括新落成的第二代臺北車站(那時候叫做「臺北停車場」)在內,總共有8個車站啟用。
1902年2月1日,「大稻埕驛」新建完成,1903年開始成為淡水線的新起訖站。
到了1915年,淡水線又新設了5個車站,其中的「宮ノ下乘降場」是為了方便民眾前往圓山上的臺灣神社(今 圓山大飯店址)參拜而特別設置的。
1916年8月17日大稻埕驛變更為貨運站,於是起訖站改為同日設立的北門乘降場。北門乘降場只是「名義上」的起訖站,於1923年3月6日廢除,正式確立以臺北車站為起訖站。
隨著淡水河口泥沙淤積日益嚴重,已經不適合較大船隻航行,加上基隆港整建完成後吞吐量大增,淡水港因此加速沒落。
這時候,客運已經成為淡水線的運輸主力,另外,從淡水線分歧、方便民眾前往溫泉休閒區的新北投線,亦於1916年通車。在當時道路運輸不甚便利的情形下,淡水線仍然得以在最初運輸目的轉變後繼續營運。
到了戰後,有著明顯日式名稱的「大正街」與「宮ノ下」兩站分別被更名為「長安」與「劍潭」,後來這兩個招呼站皆被廢除;同時期又另外新設「王家廟」與「忠義」兩站。
自此以後,包括戰前新設的「竹圍」在內,淡水線維持全線11個車站,依舊繼續營運。
淡水線的11個車站由南至北依序為:臺北、雙連、圓山、士林、石牌、王家廟、北投、忠義、關渡、竹圍、淡水,其中王家廟和忠義為招呼站(招呼站為僅設有候車月臺而無站員,且不辦理行車業務之車站,招呼站並沒有售票處,需直接向列車長購票,或事先購買來回票)。
隨著道路運輸的逐漸拓展,淡水線的客運上重要性與優勢也跟著被削弱,加上1970年代私人車輛的快速成長,更加速了淡水線客運的衰落。
1970年代末提出的「臺北都會區大眾捷運系統計畫」,將淡水線改建為捷運路線;該計畫後來雖經過數度修正,但關於改建淡水線的部份並沒有太大改變。另外還有直接將原路線高架化與電氣化、改建四線道高速公路、佈設公車專用道等方案。
1979年,因應北投至關渡間道路運量日增之需求,1966年闢建完成的大度路開始進行拓寬工程,將路基墊高約兩公尺,並把路面擴寬約60公尺,於1984年4月竣工。
1986年,行政院經建會正式通過改建捷運計畫,淡水線確定走向結束營業的命運。
1988年7月15日,為淡水線的營運最終日,大批民眾前往搭乘,作最後的紀念。當晚23:20,最後一班往淡水的列車自臺北站第六月臺發車後,淡水線長達87年的營運宣告終止;翌日(1988年7月16日)配合「淡水最後一班列車」活動再加開一班列車後,淡水線正式停駛、走入歷史。之後幾年,淡水線的平面軌道與場站逐步被一一拆除,並興建高運量捷運系統,而臺北至淡水間的大眾運輸則暫由公路客運承接。
1997年3月28日,臺北捷運淡水線正式通車,成為臺灣第一條由傳統鐵路改建而成的捷運路線。
石牌歷史 在 韓國瑜官方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韓先生來敲門EP9【百歲老英雄 憶愛台抗戰血淚】
卜功治先生,超過一世紀的百齡歷史見證者。
當我到桃園拜訪卜功治先生,見他雖已百齡、但體態精神健康如常,卜老先生自述養生之道,在於生活規律簡樸、起居作息正常,每天早晚都在住家附近散步。
我與卜先生家族促膝長談,他瞇起眼睛說起一世紀的故事,他出生於1915年廣西博白縣,民初廣西治安惡劣、土匪猖獗,四處掠殺百姓,卜功治的父親因而不幸喪生,劫後他與兄弟四散,當時才七歲的卜功治只能寄人籬下,直到他青年後投身空軍士校、奮鬥不懈,終於受到重視擔任連長。
卜功治先生參與過抗日石牌保衛戰、湖南常德會戰、湘西會戰等多場近代歷史著名戰役,更在徐蚌會戰與死神交手,他軍戎烽火一生,現在晚年平安圓滿、子孫滿堂,實是近代史的百齡傳奇人物!
請大家按下訂閱集氣,分享良善的微光,開起關注的門鈴,跟著韓先生一起來敲門!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LC2sK9RE4qncomjLlEkEqQ
特別注意!
未經著作權人事先書面同意,請勿將內容擅自再製,也請勿用於商業性質之分享、連結。
#韓先生來敲門
#莫忘世上苦人多
#抗戰英雄卜功治
石牌歷史 在 HistoryBro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https://reurl.cc/ObDyXR (綠界)
糧草小額贊助連結,您的支持是我們努力的動力!
(安全隱密可靠:信用卡、ATM、網路ATM、超商)
PAYPAL糧草贊助 paypal.me/MrHistoryBro
或KHMrHistory99@gmail.com
加入會員~抗黃標!穩定糧草供應!
★加入歷史哥會員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OSmkVK2xsihzKXQgiXPS4w/join
☆加入小邦仔會員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dD7GT_lN25Ni1P2UUnK1yA/join
購買文創小物。可愛貼圖!募集糧草!
蝦皮商城【歷史哥同樂會】 https://shopee.tw/2olfqy9rc8
歷史哥LINE貼圖 https://store.line.me/stickershop/product/12252926
☆主頻【高雄歷史哥】 https://www.youtube.com/user/sungastill
★副頻【歷史哥生活】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dD7GT_lN25Ni1P2UUnK1yA
☆FB粉專【澄清唬】 https://reurl.cc/72lYeD
★FB在地生活版【Care高雄】 https://reurl.cc/d0D1Zq
●TG官方頻道 https://reurl.cc/625jO5 (最新訊息推播)
○TG官方回報群 https://reurl.cc/mnDRVj (TG問題回報)
●TG粉絲討論群 https://reurl.cc/0o147o (粉絲聊天室)
△推特 Twitter官方 https://twitter.com/MrHisBro
▲IG官方 https://www.instagram.com/mrhisbro/
△Twitch圖奇 https://www.twitch.tv/mrhisbro
■歷史哥官方信箱 KHMrHistory99@gmail.com
石牌歷史 在 Dd tai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第十九集:黃山腳下行紀
攝製組繼續在安徽省黃山市的旅行。沿著神奇的緯度線行駛,尋訪中國名茶—太平猴魁的唯一產地。來到徽文化發祥地之一的黟縣,前往西遞古村跟隨中國知名置景師品味徽派建築。採訪古村裡的老居民,品嘗著名徽菜臭鱖魚。
西遞古建築群位於安徽黃山市黟縣城東7公里。村落面積12.96平方米。西遞村始建於北宋,已有950年的歷史。西遞村是以宗族血緣關係為紐帶,胡姓聚族而居的古村落,歷史上較少受到戰亂侵襲,也未受到經濟發展衝擊,村落原始形態保存完好。村中街巷沿溪而設,均用青石鋪地,街巷兩旁的古建築淡雅樸素,錯落有致,木雕、石雕、磚雕豐富多彩,巷道、溪流、建築佈局相宜。 西遞村中保存完好明清民居近二百幢,是徽派古民居建築藝術典範。2001年,西遞村古建築群被國務院批准為全國第五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西遞原村名西溪,因村中有三條平行山溪,自北而南,在村口交匯,然後“不之東而之西”,與傳統的中國大陸幾乎所有的江河自西往東流淌相反,故以此特色而得名。西遞村始建於北宋,已有950年的歷史,為胡姓人家聚居之地。
1999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二十四屆世界遺產委員會上,安徽省黟縣西遞、宏村兩處古民居以其保存良好的傳統風貌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西遞古的古民居建築成一船形,建築物主要為木構磚牆,採用抬梁或穿鬥構架,院落平面講究對稱,中間為廳堂,兩側為廂房入口處有天井。自由組合成二進、三進、四合等多種形式院落。西遞村四面環山,兩條溪流從村北、村東經過村落在村南會源橋彙聚。村落以一條縱向的街道和兩條沿溪的道路為主要骨架,構成東向為主、向南北延伸的村落街巷系統。所有街巷均以黟縣青石鋪地。西遞村古村落佈局與環境融為一體,建築風格統一,組合豐富多變,色彩淡雅,裝飾精良,是皖南傳統村落範例。 西遞村的村口矗立著一座石牌坊,它是西遞村的標誌,胡文光刺史牌坊建于明萬曆六年(西元1578年),已有400多年的歷史。牌坊高12.3米,寬9.95米,系三間四柱五樓單體仿木石雕牌坊,通體採用當地的“黟縣 青”大理石雕築而成,整個牌坊上下用典型的具有徽派特色的浮雕、透雕、圓雕等工藝裝飾出各種圖來,而每一處圖案都蘊含有極深刻的寓意。胡文光牌坊造型莊 重、典雅,石刻技藝出眾,是明代徽派石坊的代表作。
太平猴魁是產於安徽黃山區(古稱太平縣)的一種綠茶,名列中國十大綠茶之列。太平猴魁是中國地理標誌產品。屬綠茶類的尖茶,被譽為中國的「尖茶之冠」。猴魁尖茶的外形奇特,特點是葉芽挺直肥實,兩頭尖而不翹,不彎曲、不鬆散。太平猴魁滋味鮮爽醇厚,回味甘甜,泡茶時即使放茶過量,也不苦不澀。太平猴魁始創於1900年,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產於黃山區(原太平縣)新明鄉猴坑一帶的猴村、猴崗、顏家三合村。傳說「猴魁」原本是野生茶,產於黃山東北山麓六百里的山高聳雲天,後來飛鳥銜來茶籽撒播在石縫之中,於是逐漸繁衍生長成林。可是四壁陡峭無人能上,山民就馴養猴子上峰頂採回茶葉,並經手工精製成猴魁。目前,太平猴魁知名品牌有猴坑、猴崗、顏家、魁冠等。1915年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上,太平猴魁榮獲一等金獎。
石牌歷史 在 [北投歷史] 原來「石牌」的日文念法是せきはい(sekihai)啊 的推薦與評價
[北投歷史] 原來「石牌」的日文念法是せきはい(sekihai)啊~ ... 此外,這兩處地名也同時標記了日文的發音:石牌為Sekihai,三角埔則是Sankakuho。 ... <看更多>
石牌歷史 在 石牌歷史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小文青生活 的推薦與評價
石牌 的歷史與風土民情- 臺北榮民總醫院學訊2017年12月29日· 淡水廳志也提到:「淡水開墾,自奇里岸始。 」也證明了淡水廳一帶的開墾便是從石牌、唭哩岸開始。 碑文「憲」即 ... ... <看更多>
石牌歷史 在 文史古蹟小旅行:石牌漢番界碑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石牌 地區原為平埔族的土地,清初漢人移民來台,與原住民間的爭端加劇,乾隆11年,為了劃分漢人和原住民開墾的地界,於是立碑於漢人與原住民交接處,碑文上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