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產 Deep State 之謎 | 盧斯達 | 立場新聞】
《路透社》消息指,北京當局「於閉門會議要求香港地產大亨守規矩,應運用資源和影響力維護國家利益,協助解決香港房屋短缺問題」。此一重量消息,旋即引發地產公司股價急挫,從恆地、新世界、新地到長實都錄得整體股價一成左右跌幅。《香港 01》也在今天(21 日)表示,該社獲悉香港一個「首富級家族」早前邀請國安公署要員到家中舉辦宴會,並邀請家中所有重要成員出席。消息指,宴方在席間表示「家族於反修例暴動期間的一些言論,並非同情黑暴,希望不要持續有所誤會。」消息甚至提到,「香港商界影響中央治港政策的日子已一去不復返」的說法早於 2018 年經已出現。
林鄭被問到有關消息之後,也只好用官腔打發過去:她「無法證實相關傳聞,但感覺地產商今日較願意配合政府政策以解決房屋問題」。反正對高於自己層級的資訊,不承認不否認還是較好的做法。林鄭在中秋節早上在記者會的原話為:
//……事實上呢幾年呢,你問我自己嘅親身體會,因為我都當過發展局局長,都同所謂地產商打過交道,我覺得今日呢其實佢地係好願意係配合我地特區政府嘅政策……//
所以她也在回答中間接表達了:話題圍繞「地產商」而不是一般商界,而地產商今日比較主動支持政府,你就會聯想到以前地產商可能「不太主動」支持政府。
上述兩個非官方消息令人想到 2018 年的香港,似乎是「毫不重要的一年」,a year of no significance,當年表面上風平浪靜。2014 年佔領運動、2016 年旺角事件之後,社會「恢復平靜」,民主派大黨搞活動,也基於工作關係而宴請特首林鄭,後者也基於禮節而出席,還捐了 3 萬元。暴動青年被判入獄仍有「判刑合適」之說;「罪犯」逃亡也會被社會賢達公開勸告回港面對……一切似乎都很正常。然而從歷史時序的維度去看,19 年的事情必然部份肇發於看似安定的那一年。
2019 年一些人已經在討論「香港問題」的成因。對很多人來說,最初和現在的解釋一脈相承:暴亂是由外國勢力煽動資助的,激化了長期樸素追求民主自由的香港人,由守法的順民慢慢變為不守法的刁民。19 年的一切也是一個「青年問題」,是青年無法上流和置業而引發的社會騷亂。對愛好研究問題的人,這些解釋似乎說服力不足。因為很多參與者都不是青年人,早在更之前的事件,已經有中老年人在前線被捕。很多人也是有資產的,而不是手停口停的貧困人士。
然而人數較少的決策層要鉅細無遺理解中國境內的所有事情,本身就不可能,只好依靠「事件定性」,為之後的研究和跟進提供輪廓。事件定性之後,地方和前線的研究和跟進就會圍繞外國勢力資金流、地產問題、青年出路等等,至少表面上得如此。「社會事件」發生後,商界巨賈經過一輪醞釀,也紛紛在報章上表態反對暴亂。我們一直以為這些表態,是為了應對 19 年突如其來的種種事件。但「香港商界影響中央治港政策」的現象或觀察,應該不是香港特區近期的新聞,而是要追溯到英治前朝,那可能是一個起源傳承自 1840 年的「香港 Deep State」俱樂部。因而有「香港真正的統治階層不在政府而在馬會」的講法。
所以據說香港的地產問題是歷史問題,不是一兩屆政府可以解決。在有關消息流傳之前,我們由自己角度觀察一切,會覺得 19 年帶來了清算香港「利益固化」現狀的空隙。然而有關戰略卻可能是長期的。據《路透》和《01》的北京消息,這一切在 18 年已經正式提出,並不是 19 年。而且你再推遠一點,2014《一國兩制白皮書》已經提出了很多類似思路。
所以回到最切身的問題,很多經歷過 19 年之後洗禮的香港人,都會覺得/知覺自己好慘。表面上展露歡顏的人,也是有苦自己知,但其實最終人們會發現,所有人都要面對「改變」的。現在股民都會受影響。反對派就不用說了,這是香港人逃避了一兩個世紀最終還要首次面對的事情。在這個重置程序中,每一個政治光譜、社會階層、年齡層都鑲嵌了新的義務和守則。守則理論上是一樣的,但下降到現實時都有不同的則重點。創作人面對的是資金和創作的線,學者面對的是要不研究某些問題,地產商面對的是賺錢之外的「社會責任」,建制派要面對全新的選舉和競爭……甚至「藍絲民眾」內心都有莫名其妙的怨氣。
我甚至會認真聽一些藍絲頻道,他們描述的世界仍然充滿危機,雖然表面上的暴徒已經被鎮壓,但很多人的意識已經被污染,例如移民就被形容為扔下父母沒有孝心,因而很多黃絲移民,因而黃絲都沒有孝心,因而黃絲根本沒有道德,被黃絲佔據的香港也沒有希望。當然藍絲網絡只是在重演早期反對派動員政治中的「激語主義」,盡量聳動地描述出一個即將毀滅的世界,而「正義」一方永遠是弱勢,令人很焦慮。
所以有些藍絲也會覺得自己弱勢,他們覺得黃絲影響力無處不在。始終人如果沒有敵人的話會相當寂寞。由於每個階層或取向要面對的新世界也不一樣(移民的香港人也要面對適應 literally 的新世界),使得後重置的社會也進入了原子化的前夜。也許在一段長時間的各散東西之中,廣義的光譜不同的香港人,也只能以 2019 年來作歷史的相認。即使是一方支持一方反對,起碼是在說同一件事,我懷疑這樣的共同點將越來越珍希。
這當然是在一個大破大立時代下人人皆要承擔的轉變,經那一兩年的濃縮蒸製,我們之間的其他連繫變得薄弱和平面。要證明外國聯繫也是在否證「存在民間自發」那一點,但不代表不防範民間一旦自發時會動用的網絡和資源。先不說「商界」在 19 年對《逃犯條例》的態度,也不說地產問題形成的民怨是否香港政治問題的動力之一……「民企」和「人民」走得太近,如何?
雖然兩次重大歷史分水嶺的背景其實相距極遠,但「六七暴動」之後,英政府快速推出了大量公屋,很多人和家庭受惠至今。據房屋署網站一篇名為〈公屋發展歷程〉的文件,香港公屋政策從 1967 至 1977 這十年間的重大內容是:
//1971 華富邨落成,是首個規劃成自足社區的公共屋邨,設有商場、學校、巴士總站,以及其他社區配套設施。
1972 政府宣布「十年建屋計劃」,在 1973 至 1982 年間,為 180 萬人提供有獨立設施的居所。
1973 重組原來負責公共房屋的多個機構,成立香港房屋委員會(房委會),以推展政府的公共房屋計劃。 政府又將徙置事務處和市政事務署轄下的屋宇建設處合併成為房屋署,作為房委會的執行機關。「第一型」和「第二型」徙置大廈的重建工作率先在石硤尾邨展開。
1976 政府決定推行「居者有其屋計劃」(居屋計劃),協助中低收入家庭和公共租住房屋(公屋)租戶成為業主。//
甚至有說之後興建的籃球場、遊樂場,都有著「讓殖民地青年發泄多餘精力」的用心。用這個角度來說,當年很多人沒參與暴動,但在之後都獲得了好處:一個較有「住屋正義」意識的社會。現在就是一個「搵地方起籃球場」的過程。當年港英成功將反殖政治鬥爭吸納進房屋政策之中,成果有目共睹,培養了一整個靠攏英國的世代。現在中國人能不能呢?這是中西之間廣義隔空比拼的一個中層項目。至於高層項目是「核心文明對周邊地帶持續郡縣化」此一歷史傳統,更是一個出於潛意識的不必回答題,20 世紀之後的傳統認為,「做不做」的問題已經由前人答了,現在的問題僅是「如何做」的問題。當然,他們也知道自己必須首先通過「起籃球場」的考驗。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0萬的網紅飲食男女,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石硤尾美食|南山邨老街坊接手40年快餐店 疫情生意跌7成瀕結業 兒子回巢現生機 神燈老師傅秘製羊腩煲 假如要搜尋打卡熱點,南山邨必定榜上有名,屋邨獨有的彩虹橋多次登上外國網站,邨內的阿伯麻辣魷魚、嘉湖人氣上海糉、品香樓鑊氣小炒也一向是區內人的味覺回憶。其中還有一間海星快餐店,開業近40年,雖然經...
石硤尾跌打 在 無待堂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地產 Deep State 之謎 | 盧斯達 | 立場新聞】
《路透社》消息指,北京當局「於閉門會議要求香港地產大亨守規矩,應運用資源和影響力維護國家利益,協助解決香港房屋短缺問題」。此一重量消息,旋即引發地產公司股價急挫,從恆地、新世界、新地到長實都錄得整體股價一成左右跌幅。《香港 01》也在今天(21 日)表示,該社獲悉香港一個「首富級家族」早前邀請國安公署要員到家中舉辦宴會,並邀請家中所有重要成員出席。消息指,宴方在席間表示「家族於反修例暴動期間的一些言論,並非同情黑暴,希望不要持續有所誤會。」消息甚至提到,「香港商界影響中央治港政策的日子已一去不復返」的說法早於 2018 年經已出現。
林鄭被問到有關消息之後,也只好用官腔打發過去:她「無法證實相關傳聞,但感覺地產商今日較願意配合政府政策以解決房屋問題」。反正對高於自己層級的資訊,不承認不否認還是較好的做法。林鄭在中秋節早上在記者會的原話為:
//……事實上呢幾年呢,你問我自己嘅親身體會,因為我都當過發展局局長,都同所謂地產商打過交道,我覺得今日呢其實佢地係好願意係配合我地特區政府嘅政策……//
所以她也在回答中間接表達了:話題圍繞「地產商」而不是一般商界,而地產商今日比較主動支持政府,你就會聯想到以前地產商可能「不太主動」支持政府。
上述兩個非官方消息令人想到 2018 年的香港,似乎是「毫不重要的一年」,a year of no significance,當年表面上風平浪靜。2014 年佔領運動、2016 年旺角事件之後,社會「恢復平靜」,民主派大黨搞活動,也基於工作關係而宴請特首林鄭,後者也基於禮節而出席,還捐了 3 萬元。暴動青年被判入獄仍有「判刑合適」之說;「罪犯」逃亡也會被社會賢達公開勸告回港面對……一切似乎都很正常。然而從歷史時序的維度去看,19 年的事情必然部份肇發於看似安定的那一年。
2019 年一些人已經在討論「香港問題」的成因。對很多人來說,最初和現在的解釋一脈相承:暴亂是由外國勢力煽動資助的,激化了長期樸素追求民主自由的香港人,由守法的順民慢慢變為不守法的刁民。19 年的一切也是一個「青年問題」,是青年無法上流和置業而引發的社會騷亂。對愛好研究問題的人,這些解釋似乎說服力不足。因為很多參與者都不是青年人,早在更之前的事件,已經有中老年人在前線被捕。很多人也是有資產的,而不是手停口停的貧困人士。
然而人數較少的決策層要鉅細無遺理解中國境內的所有事情,本身就不可能,只好依靠「事件定性」,為之後的研究和跟進提供輪廓。事件定性之後,地方和前線的研究和跟進就會圍繞外國勢力資金流、地產問題、青年出路等等,至少表面上得如此。「社會事件」發生後,商界巨賈經過一輪醞釀,也紛紛在報章上表態反對暴亂。我們一直以為這些表態,是為了應對 19 年突如其來的種種事件。但「香港商界影響中央治港政策」的現象或觀察,應該不是香港特區近期的新聞,而是要追溯到英治前朝,那可能是一個起源傳承自 1840 年的「香港 Deep State」俱樂部。因而有「香港真正的統治階層不在政府而在馬會」的講法。
所以據說香港的地產問題是歷史問題,不是一兩屆政府可以解決。在有關消息流傳之前,我們由自己角度觀察一切,會覺得 19 年帶來了清算香港「利益固化」現狀的空隙。然而有關戰略卻可能是長期的。據《路透》和《01》的北京消息,這一切在 18 年已經正式提出,並不是 19 年。而且你再推遠一點,2014《一國兩制白皮書》已經提出了很多類似思路。
所以回到最切身的問題,很多經歷過 19 年之後洗禮的香港人,都會覺得/知覺自己好慘。表面上展露歡顏的人,也是有苦自己知,但其實最終人們會發現,所有人都要面對「改變」的。現在股民都會受影響。反對派就不用說了,這是香港人逃避了一兩個世紀最終還要首次面對的事情。在這個重置程序中,每一個政治光譜、社會階層、年齡層都鑲嵌了新的義務和守則。守則理論上是一樣的,但下降到現實時都有不同的則重點。創作人面對的是資金和創作的線,學者面對的是要不研究某些問題,地產商面對的是賺錢之外的「社會責任」,建制派要面對全新的選舉和競爭……甚至「藍絲民眾」內心都有莫名其妙的怨氣。
我甚至會認真聽一些藍絲頻道,他們描述的世界仍然充滿危機,雖然表面上的暴徒已經被鎮壓,但很多人的意識已經被污染,例如移民就被形容為扔下父母沒有孝心,因而很多黃絲移民,因而黃絲都沒有孝心,因而黃絲根本沒有道德,被黃絲佔據的香港也沒有希望。當然藍絲網絡只是在重演早期反對派動員政治中的「激語主義」,盡量聳動地描述出一個即將毀滅的世界,而「正義」一方永遠是弱勢,令人很焦慮。
所以有些藍絲也會覺得自己弱勢,他們覺得黃絲影響力無處不在。始終人如果沒有敵人的話會相當寂寞。由於每個階層或取向要面對的新世界也不一樣(移民的香港人也要面對適應 literally 的新世界),使得後重置的社會也進入了原子化的前夜。也許在一段長時間的各散東西之中,廣義的光譜不同的香港人,也只能以 2019 年來作歷史的相認。即使是一方支持一方反對,起碼是在說同一件事,我懷疑這樣的共同點將越來越珍希。
這當然是在一個大破大立時代下人人皆要承擔的轉變,經那一兩年的濃縮蒸製,我們之間的其他連繫變得薄弱和平面。要證明外國聯繫也是在否證「存在民間自發」那一點,但不代表不防範民間一旦自發時會動用的網絡和資源。先不說「商界」在 19 年對《逃犯條例》的態度,也不說地產問題形成的民怨是否香港政治問題的動力之一……「民企」和「人民」走得太近,如何?
雖然兩次重大歷史分水嶺的背景其實相距極遠,但「六七暴動」之後,英政府快速推出了大量公屋,很多人和家庭受惠至今。據房屋署網站一篇名為〈公屋發展歷程〉的文件,香港公屋政策從 1967 至 1977 這十年間的重大內容是:
//1971 華富邨落成,是首個規劃成自足社區的公共屋邨,設有商場、學校、巴士總站,以及其他社區配套設施。
1972 政府宣布「十年建屋計劃」,在 1973 至 1982 年間,為 180 萬人提供有獨立設施的居所。
1973 重組原來負責公共房屋的多個機構,成立香港房屋委員會(房委會),以推展政府的公共房屋計劃。 政府又將徙置事務處和市政事務署轄下的屋宇建設處合併成為房屋署,作為房委會的執行機關。「第一型」和「第二型」徙置大廈的重建工作率先在石硤尾邨展開。
1976 政府決定推行「居者有其屋計劃」(居屋計劃),協助中低收入家庭和公共租住房屋(公屋)租戶成為業主。//
甚至有說之後興建的籃球場、遊樂場,都有著「讓殖民地青年發泄多餘精力」的用心。用這個角度來說,當年很多人沒參與暴動,但在之後都獲得了好處:一個較有「住屋正義」意識的社會。現在就是一個「搵地方起籃球場」的過程。當年港英成功將反殖政治鬥爭吸納進房屋政策之中,成果有目共睹,培養了一整個靠攏英國的世代。現在中國人能不能呢?這是中西之間廣義隔空比拼的一個中層項目。至於高層項目是「核心文明對周邊地帶持續郡縣化」此一歷史傳統,更是一個出於潛意識的不必回答題,20 世紀之後的傳統認為,「做不做」的問題已經由前人答了,現在的問題僅是「如何做」的問題。當然,他們也知道自己必須首先通過「起籃球場」的考驗。
石硤尾跌打 在 巴打台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香港今日社論2021年07月13日(100蚊花旦頭)
https://youtu.be/dhrSfy6rmXA
請各網友支持巴打台
巴打台購物網址
https://badatoy.com/shop/
巴打台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badatoyhk/
巴打台Youtube Channel: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mc27Xd9EBFnc2QsayzA12g
---------------------------------
明報社評
內地召車業龍頭滴滴出行風波持續發酵,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網信辦)提出修例,科技企業若掌握過百萬客戶資料,赴國外上市須申請審批,以防數據外泄。綜合內地及外媒說法,滴滴未理會中央要求,沒做好維護敏感信息及網絡安全工作,就急急赴美上市,中央出手監管整治,突顯數據安全對國家的重要性,亦反映中央不容一些科技巨頭自以為「大到不能倒」,逐利為尚,無視對社會和國家的責任。中央規管內地企業赴美上市,是否意味中美在資本市場方面加速「脫鈎」,有待進一步觀察,惟部分內地科企短期料將放緩赴美上市步伐,港府應把關握機遇,做好自己,鞏固國際金融中心地位。
東方正論
香港回歸24年,慘變爛攤子。不理還須理,中央近年開始正視特區管治,責成港官解決社會深層次問題,而房屋問題可說是重中之重,香港人想安居樂業,這個很基本的要求,竟然演變成奢求,基層上樓難,中層買樓難,而「有幸」住在公屋的,卻又要面對住所變成危樓,惶惶不可終日。全港第一條公共屋邨,40多年歷史的深水埗石硤尾邨,因為日久失修,第23座近日一個單位有大幅石屎塌下,險砸死七旬失明梁婆婆。據了解,上月已曾有石屎剝落,近乎每星期發生一次,更試過天降石灰跌入在煮的餸菜,惟有封板阻隔石灰。
星島社論
繼激進港獨組織「光城者」九名成員涉策劃土彈恐襲被捕後,警方國家安全處人員經深入調查,昨在全港多區展開第二波行動,以「串謀策劃恐怖活動罪」再拘捕五人,令被捕人數增至十四人,而昨被捕者中包括三名中學生,當中一女生及一物管經理為「金主」,警方同時檢獲一部3D打印機及自製手槍配件等證物,相信歹徒計畫利用立體打印技術製造槍械,企圖造成極大傷亡。「光城者」疑欲製造3D打印手槍發動恐襲,警方昨再拘捕五人。被捕四男一女中,三人仍就讀中學,分別十五歲姓羅男生、十七歲姓楊女生及十九歲姓鄭男生,當中楊女在國際學校讀書,疑是「金主」之一
經濟社評
美股第二季業績揭開序幕,投資者等待美國通脹數據,及憧憬美股業績期報喜,並關注聯儲局主席鮑威爾本周二及三出席國會聽證會,就貨幣政策發表講話。金融股帶動道指一度突破35000點關,3大指數收市再創新高。道指收市漲126點,報34996點。標指升0.3%,收報4384點。納指升0.2%,收報14733點。美國10年期債息曾低見1.324厘;尾段回升至1.374厘。歐洲股市輾轉創歷史新高,Stoxx 600收市升0.69%,報460點,金融服務和公用股造好。
#AI #人工智能 #報紙 #社論 #明報 #蘋果 #東方 #星島 #經濟日報 #新聞 #每日新聞 #香港 #香港新聞 #epoch #times #hk #epochtimes #ntd #習近平 #爆料 #一國兩制 #林鄭 #直播 #香港直播 #香港人 #hk #hongkongnews #hklive #hongkong #隔離區 #新聞記者 #警員 #無可疑 #網友 #領事館 #中美關係 #中美冷戰
石硤尾跌打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石硤尾美食|南山邨老街坊接手40年快餐店 疫情生意跌7成瀕結業 兒子回巢現生機 神燈老師傅秘製羊腩煲
假如要搜尋打卡熱點,南山邨必定榜上有名,屋邨獨有的彩虹橋多次登上外國網站,邨內的阿伯麻辣魷魚、嘉湖人氣上海糉、品香樓鑊氣小炒也一向是區內人的味覺回憶。其中還有一間海星快餐店,開業近40年,雖然經過四次轉手,由家庭式、夫妻檔經營到現在的父子檔,但以往裝修菜式都無大變化,直至救亡行動開始。
海星快餐店
地址:石硤尾南山邨南豐樓平台商場203號
電話:2788 3949
營業時間:7am-10pm
足本訪問: https://bit.ly/35xiXmc
===================================
? 8折全年睇《蘋果》即慳$121!
現有日費訂戶亦可轉訂? http://bit.ly/2YwE3Ma ?
訂閱《飲食男女》YouTube: http://bit.ly/2Md5V2k
Facebook: http://bit.ly/2MJejcp
Instagram: http://bit.ly/2EA3qpR
推薦影片:
石硤尾美食|42年麵包店 磚爐焗$16大麥包 日賣最多200個 軟熟有麥香 街坊:食足幾十年(飲食男女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ofKfRrRPnfg)
【大廚出軌實錄】中環型廚挑戰石硤尾車仔麵 自創老撾風車仔麵街坊受唔受?(飲食男女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XZJm15vr5H0)
【灣仔燒味老字號】17歲做大廚 自立門戶35年 油雞酒味濃 老闆:好做嘅食物唔會好食(飲食男女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svAF8pKszw0)
【假如沒有天價租】「福食」三老 唔靠綜援靠自己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aUE2oQIDoV0)
【籽想旅行】直擊東南亞首個人妖騷後台 變性舞台一姐的日與夜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CBBq_D0-Lsg)
【娛樂人物】情願市民留家唔好出街聚餐 鄧一君兩麵舖執笠蝕200萬 (蘋果日報 AppleDaily) (https://youtu.be/e3agbTOdfoY)
【這夜給惡人基一封信】大佬茅躉華日夜思念 回憶從8歲開始:兄弟有今生沒來世 (壹週刊 Next) (https://youtu.be/t06qjQbRIpY)
#石硤尾美食 #南山邨餐廳 #海星快餐店 #窩蛋免治牛肉飯
#飲食男女 #StayHome #WithMe #跟我一樣 #宅在家
飲食男女 打卡大街小巷搵食地圖
https://hk.adai.ly/e/gPF0DIjsB9
《蘋果》每日為你增值 立即訂閱
https://hk.adai.ly/e/kbo0wDsxB9
石硤尾跌打 在 巴打台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香港今日社論2020年04月06日 (100蚊獅子頭)
https://youtu.be/lvvuO6prghU
請各網友支持, 課金巴打台
(過數後請標明所支持的節目或主持, 把入數收據WhatApps 至 : 94515353 )
- 恒生 348 351289 882
- 中銀 012 885 1 086914 9
( 戶口名: Leung Wai in Tammy)
- 轉數快FPS 3204757
- PayMe 94515353
- Paypal : tammyleung96@yahoo.com.hk
巴打台購物網址
https://www.easyshopping.hk/vendors/ba-da-shop/
巴打台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badatoyhk/
巴打台Youtube Channel: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mc27Xd9EBFnc2QsayzA12g
-------------------------------------------
明報社評
新冠病毒疫情在全球肆虐,各國經濟活動幾乎完全停頓,不少評論都認為疫情帶來的損失,可能超過第二次世界大戰,石油價格上月探底,一度跌至21美元一桶,為17年來新低。美國總統特朗普本月2日呼籲沙特和俄羅斯磋商減產,但原定今天舉行的石油輸出國組織與俄羅斯的會議,由於各國口徑不一,初步延期至9號舉行,但是否能達成協議,以至對未來油價的估計,不容樂觀。
中國在1月因春節停工,2月因疫情無法復工,3月開始復工復產,但疫情卻在歐洲和北美洲開始爆發,工廠漸次停工,對中國產品的需求逐步下降至幾乎停頓。中國是全球最大的石油進口國,全球大部分飛機停飛、工商業對能源需求下降,這個客觀因素本已經將油價推低,屋漏偏逢連夜雨,佔世界石油出口15%的兩大油國,沙特阿拉伯和俄羅斯在此關鍵時刻發動「暗戰」。初而不肯就即將屆滿的減產協議是否續約鬆口,沙特乾脆減價傾銷,導致油價拾級而下。
蘋果頭條
石硤尾警署兩名警務人員先後確診武漢肺炎,122名警員須接受隔離,其中三人已有上呼吸道病徵,昨日入院接受病毒測試。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表示,前日確診的46歲西九龍總區機動部隊男警長,與早前確診的31歲男警員曾共用同一樓層廁所,不排除病毒經廁所的手柄或洗手盆等傳染。油尖旺區議會民主派議員去信警方,要求交代確診警長有否接觸被捕人士。
張竹君昨於疫情簡報會上交代前日確診的46歲西九龍總區機動部隊男警長(第854號)的個案,追查下發現他曾與3月30日確診的31歲機動部隊男警員(第663號)使用警署內同一樓層的廁所。
東方正論
世不患無法,而患無必行之法。「社交戒嚴令」實施逾一星期,港府「補漏」暫停酒吧營業十四日的措施亦已推出數日,但禁令形同虛設,不但有立法會議員公然違反禁令,當局的檢控更低至「零」,帶頭自廢武功。目前新冠肺炎確診人數已接近九百,很快就會破千,港府有法不依,執法不嚴,專家怒斥「不見棺材不流眼淚」恐將一語成讖。
立法會議員陳淑莊被踢爆於本月二日深夜,帶領約四十人到深水埗一間酒吧飲酒夜蒲,不僅違反不得多於四人聚集的禁聚令,涉事酒吧亦沒有遵守座位減半及為顧客量體溫等規定;而陳淑莊身為立法會議員,本身又是大律師,知法犯法更是罪加一等。違反禁令亦會造成播毒風險,令前線醫護人員的努力付諸東流,自私自利,莫此為甚。
星島社論
香港昨天新增二十八宗新冠肺炎確診,相對而言,算是偏低,而當中五宗本地感染個案大部分都找到源頭,可以阻截傳播,令人稍為舒懷。不過政府專家顧問袁國勇警告不要過早樂觀,認為隨着內地人由海外回流及逐步復工,疫情有爆發第三波的風險,必須保持高度戒備。疫情未來發展是好是壞,的確詭譎難測,可能因為一次漏網,而於瞬間反彈,所以當前策略應該是將圍堵網收得更緊,除了擴大檢測,還須進一步加強隔離檢疫設施,不讓任何帶病毒者走進社區。
近日新增病例未見爆升,除了各項防疫措施起了效果,也與入境人數減少有關。四月頭幾天,由機場入境的市民人數大減,每天都少於一千人,而經港珠澳大橋與深圳灣返港者也愈來愈少。香港目前最大的感染風險來自入境者,隨着返港人潮減退,若同時又能有效截斷本地傳播鏈,疫情便有機會逐步放緩。
經濟社評
「謊言說一千遍就成真」,造謠已成世界殺傷力最大的武器之一!新冠肺炎疫情不斷升溫,網上出現大量假消息,令原本惶恐的民眾更恐慌,還有不斷的網上起底、抹黑和煽動暴力。我們早前已再三呼籲,政府必須拿起決心,盡快強力打擊這些劣行,市民亦切勿胡亂轉發,成為幫兇,而各個界別丶尤其傳媒工作者,亦要齊心攜手,煞止這股狠毒的歪風。
香港有規模的傳媒機構日前發聲明,批評一些網民對警員、藝人、記者和企業進行網絡起底,將其及家人資料放上網,恐嚇對方收聲,並抹黑或煽動暴力攻擊企業,要求政府行動,嚴正執法。事實上,亦有網民在社媒設專頁,疑冒認警方,甚或非法披露警員資料,不斷散播仇警和煽動襲警言論,做法狠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