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用毒史
歷史春秋網
作者:陸棄
「在遙遠的中國古代,毒藥的製作和使用綿綿流長,為了權力而謀殺,為了姦情而謀殺,為了財物而謀殺等,都有毒藥的身影存在。」
所謂毒藥,也就是有毒的藥物,它有著悠久的歷史。最早的藥,有可能來自於植物與動物本身,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毒藥也隨之由動植物發展到化工毒藥,砷、汞、銻、鉛、鉈等有毒元素登上歷史舞台。在遙遠的中國古代,毒藥的製作和使用綿綿流長,為了權力而謀殺,為了姦情而謀殺,為了財物而謀殺等,都有毒藥的身影存在。
毒藥,從能殺死神農氏的「斷腸草」說起
最古老的毒藥,應該來自於植物與動物本身。在原始社會,人們往往分不清哪種植物有毒,哪種植物能吃,哪種動物的口水有毒,哪種動物的口水無毒,這需要實踐來證明。於是,在中國古老的故事中,就有了神農嘗百草的故事。
神農氏就是炎帝,我們都是炎黃子孫,其中的炎就是炎帝。我們這位先祖,是一位農學家和藥物學家,他的經驗來自於實踐,哪種植物有毒,哪種動物無毒,需要他親自嘗一嘗來驗證。傳說中的炎帝曾經嘗了很多種植物,哪種有毒哪種無毒分得門清。有了炎帝的告誡,人們才敢放心地食用這一種,而遠離那一種。炎帝難道不怕毒死嗎?其實炎帝也是人,傳說他發現了一種植物,具有良好的解毒功能,一旦遇到有毒的植物,他就用這種解毒草解毒,所以才會次次化險為夷。但有一次,炎帝吃了一種植物,發現這種植物有毒,但沒有等到他食用解毒的植物,毒性就發作了。炎帝死於一種叫「斷腸草」的植物,這種植物成為有史以來第一種有記載的劇毒植物。
其實神農氏炎帝只是一個嘗毒的代表人物,不知有多少古人通過親自實踐,有的付出了寶貴的生命,讓人們知道了哪種植物有毒,哪種植物無毒;哪種動物有毒,哪種動物無毒。所謂的動物五毒,蜈蚣、毒蛇、蠍子、壁虎和蟾蜍,其實也是先人們通過實踐證明瞭的。因為有了他們的付出,後人們對逐漸認清了這個世界,避免了許多由於無知造成的傷亡。辨認動植物有毒、無毒,其實是人類戰勝大自然的一次勝利。
謀殺,毒藥是有最有效的利器
人類發明了毒藥,就不免利用毒藥謀殺,達到不可告人的目的。謀殺有的因為政治目的,有的因為姦情,有的因為謀財害命。水滸傳中,人們所熟悉的潘金蓮謀殺親夫武大郎,就是使用的毒藥。該種毒藥名叫砒霜,砒霜在武俠小說中還有一個很厲害的名字,叫做鶴頂紅,其實仙鶴頭頂上的那一點紅就像公雞頭上的雞冠子,是沒有毒的,真實的鶴頂紅又名紅信石,這是一種天然的化學物質,提煉出來的東西就是砒霜。之所以起鶴頂紅這個名字,叫著好聽,顏色是紅色的而已。
與武大郎同樣命運的,還有一位清朝皇帝光緒帝,他也是被砒霜毒死的,只不過需要指出的是,砒霜並不像電視上說得見血封喉,吃一點立即斃命,而是要經過二十四小時的煎熬。當然,也有少數人屬於過敏死得快的。
另一種慣常使用的毒藥,叫鴆酒。想當年北宋時期,遼國的蕭太后為了得到情人韓德讓,派人用鴆酒謀殺了韓德讓的妻子李氏。鴆是一種似鷹的鳥類,它的羽毛上有劇毒,據說用它的羽毛在酒中浸一下,酒就成了鴆酒,喝了立即就死。不過令人驚訝的是,今人是造不出鴆酒來的,今人造出的鴆酒,並沒有使用鴆鳥的羽毛,而是使用白芨、白蘞、麻黃甚至砒霜等藥物摻進酒中,靠酒的催化作用加速死亡。
鴆酒也並不能立即致人死命的,水滸傳中,奸臣們害宋江和李逵,就是在皇帝賜的御酒中下了鴆毒。電視劇中的宋江與李逵並沒有立即死亡,其實是有道理的。如果這時候遇到名醫,比如安道全在現場,或許還有搶救的希望。
戰爭,毒藥也曾派上用場
毒藥,也往往用於戰爭,比如在敵人的井中投毒,派間諜用毒藥進行暗殺,在武器中抹上毒藥增加威力,等等。尤其是在箭上抹上毒藥,射中敵人後,可大大增加敵人死亡的概率。《東觀漢記·耿恭傳》中說:「恭以毒藥傅矢,傳語匈奴曰:『漢家神箭,其中創者必有異。』」,漢末三國時期,關羽幾度中箭,其中一次就中了毒箭,才有了《三國演義》中華佗刮骨療毒的故事。
水滸傳中的梁山第二代頭領托塔天王晁蓋,也是被毒箭射中死亡的。因為射中了眼睛,神醫安道全又不在現場,所以來不及搶救。古代的毒箭,一般是四種藥毒,礦物毒藥、植物毒藥、動物毒藥以及細菌毒藥。但古代的萃取技術並不高明,所以礦物毒箭並不普遍。而動物毒箭更不好大量使用,比如用蛇毒,那得蒐集多少條蛇啊,所以也只是少量使用。植物毒藥呢,古代有一種樹叫毒箭木,也叫剪刀樹,其汁甚毒,浸之有見血封喉之效。不過,此樹並不普遍。現在成為國家的瀕危保護植物了。相反,細菌毒藥相對來說,倒易推廣。宋末之時,成吉思汗的部隊就大量推廣箭頭在牛胃裡浸一下,因為牛胃裡有大量細菌。另外,還有的部隊使用糞便侵箭頭,這樣可使箭頭沾染上大量細菌。射中後容易造成敵人創口感染。這可能是最早的細菌戰吧。
古時候長時期是冷兵器作戰,在冷兵器上也有浸毒的。比如在匕首上,在刀具上,在暗器上,這樣一旦打中敵人,可以造成更大的傷害。武俠小說中常常有這樣的描寫,普通的刀傷、槍傷並不太可怕,但如果是煨了毒的武器,就很難治療了,必須有解藥才可。
賜死,毒藥成為死刑之一
由於毒藥可致人死亡,所以用毒藥將人毒死,也成為死刑之一。將人毒死,其實是死刑中最輕的死法,至少落了個全屍。
最有名的毒死對象,當屬南唐後主李煜,他被宋軍俘虜後,被軟禁三年,有一天悲從心來,做詩一首:「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這首詩寫得是好,不過也引起了宋太宗的極大疑慮,判他服毒而死。李煜服的什麼毒?該毒名叫牽機藥,其實是一味中藥,名叫馬錢子。這味中藥如果療病來說,有通絡散結,消腫止痛之效。如果殺人來說,可致人全身痙攣,頭與足相接而死,狀如牽機。李後主就痛苦地死於此毒。
相比牽機毒藥,古代皇宮使用更多的,是鴆酒。用鴆酒一杯毒死,是皇恩浩蕩,最輕的死刑,一般用於格外開恩的有功之臣或皇帝之前比較寵幸的臣子。比方說大貪官和坤,乾隆皇帝給他留了最後一道聖旨,就是留全屍。南明時期有個大臣名叫黃大振,喝鴆酒不死,而不死的原因,是他將鴆酒稀釋了,盼望著皇帝酒下留人,最後被沒有被毒死,被傳旨太監絞死了。
本文由「歷史春秋網」授權「知史」轉載繁體字版,特此鳴謝。)
網站簡介:
歷史春秋網(www.lishichunqiu.com)成立於2010年6月,是一個以歷史為核心的文化資訊門戶網站,提供中國古代歷史、政治軍事、經濟文化、中醫養生、書畫藝術、古董收藏、宗教哲學等內容。致力於傳承國學經典,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歷史 #中國歷史 #毒藥
砒霜解藥 在 一本好小說的誕生(拿起筆就能寫)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我們每天都必須挽袖奮戰,或許明知這場戰役無法大獲全勝,我們仍需盈滿鬥志,哪怕只是一回小小的較量。縱然是以微薄的心力取勝,在一天結束之時,也是一種勝利。記得有位鋼琴家說過,倘若他沒有每天練習,他自己會知道;假如他兩天沒有練習,樂評會察覺;超過三天沒有練習,他的聽眾會聽出來。
對作家來說也是如此。當然,不管你寫作的風格為何,僅偷懶個幾天也不會變形。
但是,現實的世界可能會追上你,試圖染指你。倘若你沒有每天寫作,毒素會逐漸積聚,而你將逐漸死去或舉止瘋狂或兩者皆是。
你必須耽溺於寫作之中,現實才不致摧毀你。
寫作猶如一份揉合了真相、生命、現實的食譜,份量適中,讓你得以咀嚼、飲入、消化,而不會感到窒息,像條死魚在床上拍動掙扎。
這一路走來,我發現自己若是一天不寫作,就會渾身不舒服;兩天不寫作便全身顫抖;三天不寫作,簡直懷疑自己要瘋了;四天不寫作,我大概就像頭野豬,絕望地在逐漸乾涸的泥沼中打滾。而一小時的寫作便是特效藥,我頓時就能起身繞著圈子跑來跑去,嚷著要雙乾淨的鞋套。
總之,這就是這本書所要說的。
每天早晨服下一點「砒霜」,你便能活到日落;日落時再服下一點,你就能撐到隔天日出。
吞下微量的「砒霜」,能讓你免受毒害、提早毀壞。
而生命中的創作正是你所需要的劑量。為了操控生命,我們拋出光彩奪目的球體與黑暗的混沌交融,調和出不同的真實。這樣的存在擁有盛大、美麗的真實,我們藉此才能熬過極糟的事,那些直接來自家人、朋友所遭受的磨難,或報紙、電視上駭人聽聞的消息。
我們無法忽視這些恐懼的存在。我們當中誰沒有罹癌辭世的朋友?或未曾經歷某位親人在車禍中喪生或致傷?據我所知沒有。車禍就奪走了我一位姨媽、一位伯伯、一名表親,還有六個朋友的生命。倘若我們不設法對抗這樣的絕望,這份名單還會一直持續下去,讓人為之神傷。
這意味著寫作是一種解藥。當然,這般傷痛無法完全治癒。你永遠無法忘懷父母因故住院或最愛的人入土為安。
我不會稱之為「治療」,如此未免把情緒撇得太乾淨、太乏味。但在死亡讓其他人手足無措時,你得縱身而起,架好跳板,一頭栽進打字機的懷抱。
--寫作的禪意:釋放你內在的創意天才 作者:雷.布萊伯利
砒霜解藥 在 脱口秀,我之砒霜,你之解药| 李诞| 罗永浩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脱口秀大会》之后,脱口秀何去何从?| 脱口秀,我之 砒霜 ,你之 解药 | 李诞| 罗永浩| 李雪琴| 杨笠| 王勉| 庞博| 王建国【风油精看电视】. ... <看更多>
砒霜解藥 在 陸棄「在遙遠的中國古代,毒藥的製作和使用綿綿流長,為了 ... 的推薦與評價
所謂毒藥,也就是有毒的藥物,它有著悠久的歷史。 ... 與武大郎同樣命運的,還有一位清朝皇帝光緒帝,他也是被砒霜毒死的,只不過需要指出的是,砒霜並不像電視上說得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