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成問答信箱】(Q19861-Q19880)
Q19861:
老師,我還有一個希望,就是有一些投資可以產生每月2-3萬的固定現金流。
目的是在突然失業或因意外情況而無法全職工作的時候也能有一些基本收入。請問如何投資才能實現這個目標呢?
龔成老師:
要一步步,不要急。
第一,努力儲蓄,沒有本金就無得錢。
第二,做好投資。當我地進行人生財富累積,會運用「先增值,後現金流」作方法,年輕人應投資較多增值類資產,而較年長的,則應投資較多保守類項目,因為年輕人的財富系統未成形,同時負擔較少,可承受的風險度較高,所以會著重增值為先。
例如初期投資較有潛力的股票,令財富較快增值,當增值到一定金額後,可開始將財富分配至平穩增值型股票,然後到年紀漸長或已累積了相當財富後,才漸漸轉成收息型股票。
第三,就是配置,當你有一定的財富後,就配置成收息股,或其他現金流類別的資產項。
如果你擁有$500萬,投資收息類資產,年收6%利息股息,每月就能收息,每月就是$25000。
------------------------------------------------
Q19862:
龔sir 早晨
一路有睇開你既page同書
感謝你既用心教學
但就住最近全球印銀紙呢樣野有啲問題想問下
好多人都講緊要避險 因為銀紙已經越來越唔值錢
除咗可以買股票 同 磚頭
我想問下買黃金同虛擬貨幣係咪都可以做到對沖?
如果係既話咁 黃金到底其實係買真正既金幣實物比較好定係買黃金既etf都可以 兩者其實分別大唔大?依家其實又係咪買既好時機?
另外,虛擬貨幣我都想知老師你係點睇呢樣野
感謝你嘅回覆
龔成老師:
其實全球不斷印銀紙,銀紙不斷貶值,已經進行左幾十年,所以你會見到幾十年來,物業、優質股、黃金的價格不斷向上,就是因為銀紙不斷貶值。
你要明白一個概念,我地不是炒賣,而是持有翻「真財富」,建立一個財富組合,長期持有。重配置,重質素。
你買部分黃金,可以,ETF都得,但只是整個財富組合的其中一部分,小部分。
至於虛擬貨幣,是人為創造出來的,絕對不是「真財富」,有沒有真正的價值,如何定義真正的價值,我有相當的疑問。
這些人為創造的貨幣,因為關注度由很少變得大,價格會大升,但這背後是否有真正的支持,我不知道。只能說,投資這些貨幣,投機味好重,可能大賺,亦可能蝕到一文不值,因為,當中有沒有價格,我不知道。
但這不代表佢無價值,佢可能好勁,只是我自己不知佢好勁定好差。
佢長遠的價值,取決於「有多少人用」,即是說,雖然無真實價值,但可以有「交易價值」,如果長遠好多人用,的確可能有高價值。
因此,這些虛擬貨幣,由於我無法作出專業分析,所以,我不會投資。
但如果你分析到佢長遠的交易大,大家都持續關注,就有價值,就值得你投資。
------------------------------------------------
Q19863:
老師,80後百萬富翁已經睇咗,真係學到野!
如果收息嚟講,3988比1398市盈率更低,係咪抵買d?
龔成老師:
市盈率只是我地分析的其中一個要點,你仍要分析好多指標,例如企業質素等。
上述兩股都是有質素的,不過增長力不強,只是收息股,你可以考慮工行(1398)。
但如果你想收息多D,可考慮中行(不過這股質素就比工行略略差)。
------------------------------------------------
Q19864:
老師 我想問下我只有現金3萬 同有幾隻輸緊錢股票 我又想一年內有十萬 有冇可能
龔成老師:
財不入急門,唔好太進取。
你要由基本的儲蓄開始,要有本金先可滾存更多財富。
你要調整你的組合,只持有優質股,建立一個平衡組合,長期持有。手上現金不用太急動用,反而應該想方法加強儲蓄。
最多只建議買入一手盈富(2800),然後持有。
------------------------------------------------
Q19865:
868 與 968 是不是868較好?
Btw 感謝老師推介 早前22蚊時入了兩手175試試 會長揸
龔成老師:
兩隻都有質素的,都可以長線。
信義玻璃(0868)是母公司,業務較穩健及平衡。至於信義光能(0968)比起信義玻璃,就會較進取,潛力較高,風險都較高。
所以要睇你的投資目標。現時信義玻璃算是無咁貴。
吉利(0175)有質素的,你長線就得。
------------------------------------------------
Q19866:
龔sir你好,想問下1358
龔成老師:
普華和順(1358)主要於中國開發、製造及銷售再生醫用生物材料產品;輸液器產品;以及骨科植入物產品。
本身業務有點波動,同時未見有好大獨特性與規模,整體的投資價值未算好高。
佢派特別股息後,股價會除淨而大跌,而派特別股息令佢現金減少,整體企業發展力不強。整體的投資價值唔高。
------------------------------------------------
Q19867:
龔sir你好,大半年前聽你講開始月供,而家已經賺左不少,多謝你!
想請問一下:
1. 1211由40幾開始供,供左幾個月去到100,我就停左無買啦!而家一手都唔夠,但賬面都有賺,我應該繼續持有嗎?我轉供285又合適嗎?
2. 我同我丈夫月入共7-8萬,36歲,沒有小朋友,考慮買樓,如果價錢一樣是600多萬,到底應該買呎數大d既私樓(500呎),還是地鐵上蓋,細一百呎(300多呎)的私樓?謝謝!
龔成老師:
1)原本的比亞迪(1211)就一直持有。
如果你想為組合加入潛力股去月供,可考慮安碩恒生科技(3067)。
這基金追蹤恆生科技指數之表現,而恆生科技指數,都是一些有質素的潛力股,例如阿里(9988)、騰訊(0700)、小米(1810)、美團(3690)等的新經濟類公司,長遠有潛力。所以有長線持有價值。由於基金有30隻股票,比起單一股票,風險能減低。
不過,現價都唔平,大約在合理區頂,因此,這刻不能大注投資。最好的策略,就是月供,或自行分注小注慢慢收貨,原理如同不斷儲貨,這樣就能平均買入價,減少風險。然後就長線持有。
2)如果500呎樓的地點好差,就未必值得,但如果地點都不算太差,而整體的質素無問題,就可以考慮。我地會以地點及整體質素作考慮點,然後再考慮平與貴。
------------------------------------------------
Q19868:
我968,22蚊位入,你覺得高無?我都信距可以長線,短期波動好大,要唔要諗止損位?
龔成老師:
信義光能(0968)本身有質素,是《50股》書其一股,你只是買入價問題,這股本身無問題。
佢業務保持有一定的增長力,股本回報率處高水平,加上現金流強勁,是有一定質素,可長線投資的股票。
現價略貴,這股股價上落都大,要注意金額。如果你持貨不過多,無問題。但如果持貨太多,宜減少少。
------------------------------------------------
Q19869:
你好,龔成
我和老婆月入7萬。
我地今年30歲。
我們很後悔很遲才接觸投資。
現在我們正計劃未來10年的投資計劃,包括置業。
最近睇咗你一本書,內容要我們爭取向上流,不要向下流。
但上月我和老婆抽中了居屋(第2支籤),很大機會可以揀樓,心水是鑽石山。估計很有升值潛力
想請教下成哥,你覺得我們應該買居屋?還是買細價私樓,然後慢慢換大樓?
龔成老師:
在自住的層面來講,居屋會較好,但投資價值,始終就是私樓較好。
如果你本身有自住需要,就買居屋,因為對你地住的環境會較好,例如相同的每月支出金額,可以有較好的住方面的質素,因此「自住」因素是較好的。
自住居屋的好處,是幫你地節省每月現金流,令你地每月可以有更多現金流作投資,就能累積更多財富。這都有向上流的作用。
------------------------------------------------
Q19870:
成sir,您好。小弟近期讀過<股票勝經>和<年報勝經>,覺得很有啟發。
等疫情過後,會報讀你的課程。
另外請教一下,你對美國行政命令中,提及禁投資的中國公司前景有何看法?
例如941,3311,1800。謝謝。
龔成老師:
對中國企業,點都會有影響的,但這情況中短期較多,因為美國政府換屆,同時中國政府與中國企業都會找出路,中短期影響較大,但慢慢會正常翻D。
而有一些因素,對企業長遠影響不大的,例如美國人不能買某些中國公司的股票,這對短期股價會受壓,但長遠來說,股價會回歸企業價值,因此會慢慢正面翻。
上述3間公司,都身都有質素的,現價合理。不過,增長力本身不算強。
------------------------------------------------
Q19871:
龔成老師, 你好。我現在42歲. 我儲備有大概32萬美金, 而家銀行冇利息. 想請問您能建議如何投資這筆美金? 您會建議轉返做港幣, 將啲錢用嚟買股票? 想請教你如何處理好.
除咗美金,我大概有港幣60萬, 同埋有63萬股票.月入$68K.
66 @3.07 - 700
939 @5.30 - 3000
823 @60.45 - 600
1928 @26.95- 800
700 @531 - 300
9988 @267 - 200
9618 @343 - 100
3690 @ 280 - 200
2800 @25.4 - 2000
1833 @99.05 - 100
1810 @17 - 400
2382 @ 147 - 100
6618 @70.85 - 50
772 @55 - 200
405 @3.62 - 2000
9987 @412 - 50
希望你可以比我一點意見. 萬分感激! 謝謝.
龔成老師:
如果你想買翻港股,可以轉港幣買港股。如果你想分散風險,令組合更加環球,可以投資美股ETF,例如追蹤美股標普500的VOO,追蹤納指的QQQ,但由於美股現價都唔平,如投資,一定要慢慢分注入,不要急。同時要留部分現金。
至於你現時的持股,其本上都是有質素的,都是可以長線持有的,不過隻數有點多,唔建議再不斷加隻數。
反而你之後的增持可D簡單,你現時42歲,財宗富仍可平穩增長,投資盈富(2800)適合你,另外,可以加少少安碩恒生科技(3067),都可長線。但比例就應該比盈富少。
這基金追蹤恆生科技指數之表現,而恆生科技指數,都是一些有質素的潛力股,例如阿里(9988)、騰訊(0700)、小米(1810)、美團(3690)等的新經濟類公司,長遠有潛力。所以有長線持有價值。由於基金有30隻股票,比起單一股票,風險能減低。
不過,現價都唔平,大約在合理區頂,因此,這刻不能大注投資。最好的策略,就是月供,或自行分注小注慢慢收貨,原理如同不斷儲貨,這樣就能平均買入價,減少風險。然後就長線持有。
------------------------------------------------
Q19872:
龔成老師, 我好耐之前買了二隻銀行股, 建行 5.8 (16000股)同埋農行3.5 (25000股),我知道吾應該全集中於銀行股,我想賣掉一隻, 再用來買其他股
但農行還有很多才回到之前我買的價錢,請問我應該再等等嗎?
龔成老師:
最重要不是睇「賺蝕」,不是睇「買入價」,而是睇質素。
你要分析「之後的組合情況」,不是過去,是將來。應該持有那些優質股,比例如何,能為你帶來怎樣的長期財富。
上述股質素不差的,第一,你要分析你的投資目標,你想潛力股的比例多少?平穩股的比例多少?組合風險程度如果?
即是你想設計一個怎樣的投資組合?
兩隻中,農行(1288)質素較弱,你可以先賣部分,然後等經濟再好翻D,股價上多翻少少,再賣餘數,轉其他。
------------------------------------------------
Q19873:
Hi ,現在人民幣到期想問應該繼續做定期或兌換港幣好?謝謝你回覆
龔成老師:
如果你轉做港幣無特別用途,做人民幣定期都可以。
但就唔能夠過度集中在人民幣。
相信人民幣大跌的機會不高,但長遠持有始終回報不高,因此,只能作為財富組合分配的其中一部分。
------------------------------------------------
Q19874:
龔sir,其實好想知你係點樣知某D股票回翻10%入會好啲,我知要去上你既堂會好啲,但我係澳門人,過來香港不是太方便,請問可以透露少少嗎?
龔成老師:
其實這涉及企業價值的問題。
我地買股票就是買企業,每間企業都有佢的優質度、增長力、現時的平貴。我地投資,首先一定要投資優質股,但優質股都有平貴,我地就會考慮佢的優質度與潛力,以及現時平貴,去衡量「投資值博率」。
例如佢只值$200,而現價$300,投資值博率就不足。當有足夠的投資值博率,我地就會進行投資,同時以這點去考慮注碼。
但要留意,我地不是分析走勢,只是「值博率」,例如當我表示,跌多10%較適合投資,就是反映下跌10%的值博率較合理,但不代表我預測佢會跌10%。
其實我之前都有開過澳門班的,不過現時疫情,所以暫時停左,之後會再開翻的。
你或者可以預早留位,只要whatsapp 852-55457212我同事講,打「留位澳門班」就得。我地有具體資料就會 whatsapp你。
因為現時已有好多澳門人留左位。
------------------------------------------------
Q19875:
成哥 請問你點睇波音呢間公司同埋佢嘅股票?小弟對航空業有一定嘅知識,知道波音同airbus基本上壟斷整個民航機市場,再加上軍用飛機同埋美國國防設備,我覺得呢間公司有一定質素。
近期737max事件加上航空業嚴重受創,令波音股價下跌唔少,依家係唔係入市嘅時機呢?
多謝成哥指教
龔成老師:
我無特別研究,但我相信佢是有質素的,因為佢在技術上一定不差。就算航空業面對不景期,也只是中短期,而在長遠,這一定有需求,同時有技術一定有價值。
不過我不清楚現時的平貴,你可以以分注買入的模式投資,長線持有,只要總金額不過多就得。
------------------------------------------------
Q19876:
老師,現階段有邊隻長線股處合理價呢?
因無投資知識,以前買了很多垃圾股票,賣掉又輸很多,不賣又沒價值,有些甚至無成交。請問可否給點意見? 以後我只想買些穩健及長線的肌票呢~
龔成老師:
你可以考慮盈富(2800)。再加上銀娛(0027)、恆基(0012)、港鐵(0066)、平安(2318)、粵海(0270)、領展(0823)、希慎(0014)、太古地產(1972)等,你可以了解下這些股票,然後從中選股。
如果想增長力高少少,可考慮:安碩恆生科技ETF(3067),但就要明白波動性比上述會高左,同時風險大左,你要自己平衡。
現時大市處合理區,可以一邊投資一邊留現金,而餘下現金的運用,就是等大跌市時出手,如果你能在這段時間學好選股等技巧,到大跌市時就能把握機會,財富增值會更明顯。
------------------------------------------------
Q19877:
老師,拜讀完你本5年買樓書想問下你意見:
我本身住公屋,想用綠表呢個’優勢’上左居屋先再諗私人樓(dream house),咁符唔符合你書中所教嘅: 我當上居屋係第三步 然後將來以居屋換私樓?
書中你有提過大圍樓長遠都有價值,都有話如果自住,其實居屋都唔差。
我本身住開沙田,所以都心水大圍居屋,但要符合以上所講新d嘅樓只有兩棟2017年入伙離大圍火車站10-15分鐘路程嘅兩個屋苑,但分別都係單棟樓。
但你本書都有教揀呢種單位同成交量比較少嘅樓又要注意例如將來維修費得好少人分嗰d,而且交通方面又唔係最近大圍站。
我留意到最近呢兩個屋苑只有5單內嘅交易,好似冇乜參考數據。上述種種因素都令我好15 16。
老師,你有冇咩建議比我?究竟計唔計劃買呢個居屋好呢?同埋我嘅置業觀念是否正確?
另外好感謝你寫左呢本書,我本身真係一張白紙咩都唔識,亦覺得買樓好複雜好難,但你嘅寫法令我好易明白左好多重要概念,亦令我有信心可以買到dream house!
雖然我屋企人話買樓根本冇可能,但受到你影響我絕對對自己都充滿信心,覺得會達成!謝謝老師!
龔成老師:
居屋有自住的作用,需要投資價值唔算高,但都可以考慮。
因為購買居屋後,其實比你買私樓,能較節省現金流,這樣,你就可以有更多多餘的資金去進行其他方面的投資,例如股票。
利用股票去進行財富增值,因此,這都是買居屋的優勢。
沙田大圍區,整個區份都不差,你可以在這區尋找目標物業。至於單棟樓,不是不能買,只是你買入時要較小心分析,本身的維修,實際價格,要多了解,如果該單棟樓比其他樓較平,其實都值得考慮的。
其實你可以進行這個計劃,大方向無問題的。
最後,唔好比人影響,只要你做正確的事就得,當然你要有一定的知識,以及各方的準備,之後保持去行就得。相信自己,你可以成功的!
------------------------------------------------
Q19878:
老師!原來澳門圖書館也有老師的書供借閱(我是澳門人),本想先借來了解一下書的內容我是否能讀懂後再去宏達購買以便定時能複習
結果發現大多都至少有6個人或以上在排隊等待中,我這星期五會乖乖去宏達買書閱讀來增值自己!
看到老師你的fb前,我在同事的勸導下開始了投資,身邊的同事大多都是短炒,我觀察他們的投資方式後就覺得短炒太勞心要時時刻刻注意股市
即使看中了優質股也因為高買低賣而蝕錢,那時我就覺得應該中長綫發現,可惜因為沒有認真學習投資所以沒能力發掘優質股以及了解該如何分配投資組合
希望現在開始學習能令我更好的增值自己的資產(因為家人都不鼓勵我投資,覺得定期最好最穩陣)
龔成老師:
其實連我自己都唔知,原本澳門圖書館有得借我的書,哈哈。
我地最重要是建立一個長期的「財富組合」,要優質,要平衡,要適合你的年齡與風險承受程度,各類優質股都要有。
同一行業不能太多,同一股不能太多。要平衡,建立後長期持有,不是買賣賺差價,而是成為你財富組合一部分。當你用這方法進行,就會發現投資其實好穩健。
------------------------------------------------
Q19879:
你好! 有個無知疑問關於比亞迪。
有人話佢嘅股價會升到去300, 500, 甚至更高.....
但真係會有股價去到咁高?
睇返而家比亞迪嘅股價去到250以上,都成10幾萬一手,真係會有股票係要用到10幾萬買一手?
龔成老師:
現時比亞迪(1211)已經貴,佢已經透支了幾年後的業務發展與盈利,因此在中短期,就算有升幅都只是炒作,未必是企業實質價值的提升。
所以現時投資值博率不算高,但如果本身有貨,由於佢有前景,所以可長線。
不過,你要明白,就算$10萬一手,都可以不貴的,你不要用「入場費」去限制自己。正如美股巴郡股票,一股是過百萬的!是「一股」。
所以,如果企業有發展,業務與長遠價值不斷向上,就能夠支持到股價,這點你都要明白。
------------------------------------------------
Q19880:
龔sir 688我本身高位持貨大半年
現時我覺得估值偏低 值得哩個價位溝貨嗎?
預期出財報會炒番上去
我既諗法啱嗎?
內房同銀行股現時應該應該建倉嗎 睇好疫情後應該會好轉
龔成老師:
中國海外發展(0688)不是無質素,在發展商來講,不算最強,長遠有平穩增長的能力,前景都可以。
睇翻佢的財務數據,基本上都是正面的,但生意增長力不是好強,見佢過往的生意都只是平穩,而整體都有投資價值的。
可以視這股為平穩型的企業,現價合理。當然中短期可能因樓市一般而股價一般,但長遠,仍是可以的。
現價合理區中下部,你如果資金多,可加少少。不過,是否出在業績後會上翻,無人知的,因為中短期總有好多不確定性,你要以長期作為分析點。
----------------------------------------------
若你有問題想向本人發問,可在龔成的fb專頁中(www.facebook.com/80shing)inbox龔成,但要注意如無特別聲明,有可能將問答放上網,當然,會將發問者的身份,以及有關個人資料的部分刪去。
另外,我所給予的各種意見,只是供大家參考,當中無任何銷售及推介,不涉及任何利益,其實大家應該要有獨立分析的能力,我只是給予一些方向及純參考模式。
由於提問人數眾多,見諒無法即日回覆,如果是普通的提問,預起碼要7天以上才能回覆,若然是較複雜的提問,起碼要10天才能回覆,希望各位能諒解。
研究限制寫法 在 新思惟國際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臺灣在這波 COVID-19 疫情的控制中,與世界各國相比,相當耀眼,於臺灣疾病管制署工作的鄭皓元醫師,整理了 2020 上半年,臺灣對 COVID-19 的防疫過程,並嘗試歸納其中的關鍵。
🔥 [快訊] 鄭皓元醫師與團隊,整理臺灣對 COVID-19 的防疫過程,獲 Journal of the Formosan Medical Association 刊登!
➠ 醫學論文與寫作工作坊
➠ https://mepa2014.innovarad.tw/event/
▌文章介紹
研究整理了 2020 年 1/17 到 6/30 的疫情狀況,包括 447 位由實驗室確認的患者。整體疫情的控制,是由多個因素共同促成的,包括邊境管制、強化監控、辨認個案並追蹤足跡、隔離,以及全人口戴口罩等措施。如果將整個過程分成兩期,也能發現從個案有症狀到通報列管,時間中位數從 5 天降到 1 天,顯示在監控與疫情調查上,整體系統變得更為警覺且迅速。旅遊限制配合隔離,也能降低疾病傳播可能。臺灣的整體防疫成績,是由以上的綜合措施所達成的。
疫情改變了醫學研究界,所有期刊都大量歡迎 COVID-19 相關研究,臺灣由於傑出的防疫成績被世界看見,這類回溯整理的文章,也將提供各國公衛與醫療政策制定者,相當高的參考價值。
文中也整理了這半年間,每天的案例數、種類,以及大事記,相當視覺化且容易理解。
▌期刊介紹
Journal of the Formosan Medical Association (JFMA) = Taiwan yi zhi(臺灣醫誌)是「臺灣醫學會」的官方期刊。JFMA 的 impact factor 從 2016 年的 1.969 躍升至 2019 年的 3.008,在 Medicine, General & Internal 領域排名為 Q2(42/165) 期刊。
《臺灣醫誌》是本非常傳奇的雜誌,發行超過一百年,其內容本身,就是一部臺灣史的縮影。
其前身為 1899 年發行到 1901 年的《臺灣醫事雜誌》(簡稱《醫事雜誌》)。之後 1902 年,臺灣醫學會成立,並發行《臺灣醫學會雜誌》(簡稱《臺灣醫誌》)。所使用的語言,曾有古日文、日文、中文與英文,見證了臺灣的日治時期與中華民國時期。
其中日治後期,許多醫師會員響應改姓名運動,在「會員動靜」中也詳細記錄了這些改名對照與過程,能看到一代知識份子的認同轉變,非常有歷史感。
台大的歷史研究團隊,找齊了所有的刊物,作了數位化,並完成資料庫建置,是相當浩大的工程。
「日治時期許多細菌名、病名是以德語發音拼出之日文片假名,所以不僅當時的人對同一名稱有不同寫法,而當時名稱又與現在用語不同,加上 1899 年創刊時正是處於日文文言文時代,所以現在的人很難看懂,更何況是醫學方面的專有名詞。所以,1945 年以前的篇名之下附有中文翻譯,方便使用者利用,也藉此可以將不同的日文名稱,全部用現代醫學用語統一起來。」
▌ 每個月都有校友登上 PubMed
▪ 2020 年 10 月 PubMed(SCI),共有 63 篇!
▪ 2020 年 09 月 PubMed(SCI),共有 77 篇!
▪ 2020 年 08 月 PubMed(SCI),共有 72 篇!
▪ 2019 年新思惟之友 SCI 論文發表,共 517 篇!
看到眾多校友逐步做出自己的成績,從 0 到 1 突破困境、得到被挖角機會,或在體系內獲得升遷,往更好薪酬與發展邁進,而你,朝著自己想要的方向前進了嗎?
▌ 新思惟最受歡迎研究入門課程,開放報名!
☑ 不再害怕統計,讓你親手畫出數據圖,有。
☑ 入門稿件寫作與準備要訣,有。
☑ 投稿期刊選擇策略。多元文體與學術參與,有。
☑ 還是寫不出來?過來人時間安排建議,有!
🚩 【新班公開】2021 / 1 / 30(六)
➠ 【立即報名】醫學論文與寫作工作坊
➠ https://mepa2014.innovarad.tw/event/
➠ 年初投資自己,年底 PubMed 有你!
研究限制寫法 在 本土研究社 Liber Research Community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英國檔案:中方駐港機構係要受基本法22條規管】
國安法即將出爐,初步透露會生多一間名為「駐港國家安全公署」嘅駐港機構【註一】,話到明同兩辦一樣唔受《基本法22條》限制,即係唔使守香港法律同任意干預,但原來呢個駐港機構有治外法權嘅問題,英方高層在97前已經在內部深入研判過,只係依家靜雞雞唔回應當睇唔到,值得舊事重提。
半年前有一份剛解封談及有關中國駐港外交部的英國解密檔案【註二】,透露了當時90年代中方將計劃於97後喺香港開設駐港外交部,立刻引起當時英方內部關注到《基本法22條》嘅討論,尤其是有關中央機構要唔要按香港土地制度俾地租,定還是因為全香港土地都屬國家擁有,並且唔受基本法規管,所以就可任其割地免租。
就此英國外交部官員N.J. Cox清楚指出,雖然駐港領事有《基本法13條》嘅保障,但卻沒有跡象顯示基本法22條並不應用在駐港外交部身上 (There is no indication that Article 22 shall not also apply in this case),即係話英方一直理解中央駐港機構需要受22條所限,超然於基本法嘅權力對英方而言係根本老作。
其實當年英方法律顧問在成個基本法草擬過程中,已經多次提出過對基本法22條寫法有所質疑,認為基本法條文應該清楚加入埋 (make express provision)中國政府及其所屬機構以外「其他執行組織」 (other executive organs of the State)【註三】,即全部同中國官方有關嘅組織部門都應該受22條約制。
此外,英方仲建議將駐港機構不單止要列明中國政府相關組織嘅人員要遵守香港法律,更需要接受香港法庭審判【註四】,可以見到當時英方想更嚴密規限中方任意干預,有損未來香港擁有相對自治權,令條文更清晰仔細,防止日後有人走精面。故事最尾當然係中方冇聽從修訂基本法,就釀成今日註港機構可以毫無制衡既局面。
在這份討論駐港機構批地問題的解密文件,是首次從官方文件中看到英方對《基本法22條》明確思路。到今日22條原意被扭曲,為左一份具國際法律效力的中英聯合聲明,英方又是否有番少少責任走出黎捍衛番條條文嘅原意同當日自己嘅立場呢?
#蛀港權力
#基本法22條
#全面管治權
#港版國安法
#中港檔案研究
--
參考檔案:
【註一】立場新聞:譚耀宗:國安公署不受基本法 22 條約束 有機制判斷是否送疑犯到內地受審
https://bit.ly/2YlRQre
【註二】1991 FCO 40 3412 Future of Chinese Ministry of Foreign Affairs office in Hong Kong. The National Archives.
【註三】1990 FCO 40 2995 Future of Hong Kong Exchanges with the Chinese on the Basic Law. The National Archives.
【註四】1989 FCO 40 2643 Future of Hong Kong Basic Law General. The National Archives.
--
Follow我地:
📸 IG: https://www.instagram.com/liberresearch/
🖨 TG: t.me/liberinfo
🎥 Youtube: https://bit.ly/2WOIKTk
🧠 研究義工報名申請表
https://bit.ly/2SbbyT3
🏅月捐支持
https://liber-research.com/support-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