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你老愛“上火”? 發熱氣?
🔥上火”往往是體內有炎症的表現。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IH)最新研究證實,身體長期處於“發炎”狀態是許多重大疾病發生的重要誘因之一,包括癌症、腦卒中、冠心病、糖尿病和老年性癡呆症等
從現代醫學的角度看,中醫裡的“上火”與西醫所講的炎症(inflammation )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① 從字面上看,漢字的“炎”字是“火上加火”, 離不開“火”;英文中inflammation (炎症)的動詞形式inflame (發炎),本義為“燃燒”,也必須有“火”; 而inflame 又來源於flame,即“火焰”之意。由此可見,發炎與“上火”都與“火”有關。
②“上火”的直接原因通常是由於體內的自由基過多所導致,而炎症是自由基突然增多的主要原因之一。也就是說,炎症是引起“上火”的重要原因之一。
③ “上火”的症狀多表現為潰瘍、癤腫和膿皰,出現紅、腫、熱、痛;這與西醫鼻祖希波克拉底對炎症的定義——“發紅、灼燒、疼痛及腫脹”也是一致的。因為炎症其實是人體的一種防禦反應,當致病因數從外界入侵或在體內產生時,體內的免疫系統將會發動免疫細胞到現場清除這些“不速之客”,從而出現紅、腫、熱、痛等炎症症狀。
④ 最重要的是,“上火”和炎症的發生有一個共同原因,那就是由於各種細菌和病毒的入侵,或者由於毒素在體內積存過多,或者吃進去過多含有自由基的食物,從而引起機體的基本構成單位——細胞受到損傷所致。
以人類健康的「頭號殺手」冠心病為例,它的發生就可能源於慢性炎症。如果把人體看做一台精密的機器,心臟就是這台機器的總發動機,它的每一次搏動都在為各個部件的正常運作提供動力。而心臟的動力就來自與它緊緊相連的叫做「冠狀動脈」的血管。
不過,這根血管非常脆弱,尤其是它的內膜,最容易受到「內傷」。一旦被致病因數破壞,這層膜就會像年久失修的木地板一樣翹起、開裂,不再光滑平整。倘若沒能及時控制,地板就會日趨惡化,慘不忍睹。表現在我們的身體上,就是血管內膜損傷和炎症惡性循環,最終轉化為慢性炎症。
當血管內壁出現了 「翹皮」和「裂縫」時,血液中的有害物質(例如「壞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就會在破損處越積越多,形成血栓,阻礙血液的正常流動。同時,在慢性炎症的刺激下,血管還會逐漸變硬、變脆、變窄,使得血液的流動更不順暢。這樣,隨著時間一天天地過去,血液流動的速度也在一天天減緩,供應心臟養分的血流逐漸顯得不足,我們的總發動機——心臟得到的動力越來越少,工作起來越來越艱難。
終於有一天,血栓完全擋住了血流的前進,血液流不過去了,心臟完全失去了搏動的動力,這就出現了心肌梗死。這一過程表現為隱性心臟病→心絞痛→心肌梗死→ 心肌硬化。更危險的是,心肌梗死可能導致心律失常。要知道,心律失常有可能導致心源性猝死,在一瞬間奪走人們的生命。如果類似的情況發生在腦部血管,導致腦部缺血;或者血液衝破脆弱血管的束縛出現腦出血,腦中風的發作也就在所難免了。
炎症的「孩子」叫癌症
其實,炎症在我們每個人的身上都多少存在,只是程度不同而已。也就是說,人體會經常出現炎症反應,只不過有些反應還沒有變成病症讓我們感受到,有些反應則已經表現出關節炎、支氣管炎、腎炎、肺炎、咽喉炎等外在症狀。炎症程度的高低由很多因素決定,前面提到過的自由基就與炎症關係密切。如果體內自由基的含量過高,就會加劇炎症的反應;反過來,炎症也會促進自由基的大量產生。即炎症和自由基可以相互促進,形成惡性循環。
實際上,炎症本身是有益的,它其實是一個防禦的過程。如果機體不再出現炎症,就意味著失去了免疫力,像愛滋病人一樣無法對抗外來的細菌、病毒,從而可能出現感染,甚至死亡。但是,如果炎症持續的時間過長,性質就不一樣了。也就是說,炎症之火如果該攻不攻,則會出現免疫缺陷;反之,該退不退,則出現慢性炎症。
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IH )最新研究認為,長期不消的慢性炎症是現代多種疾病的共同誘因之一。其中,不僅包括關節炎、腎炎、肺炎等常見疾病,更包括癌症、腦中風、冠心病、糖尿病以及老年性癡呆症等讓人恐懼的重大疾病。
癌症、老年性癡呆症和糖尿病的發生,也很有可能是細胞或DNA 分子受到「內傷」後,免疫員警反應過激,無法迅速結束戰鬥,使得炎症長期不消而致
癌症
人體細胞裡的DNA 分子在炎症、毒素、放射線等致病因數的刺激下受損,致使炎症和新的「內傷」不斷,最終形成慢性炎症,並逐漸引發受損細胞癌變,異化成增殖能力驚人的癌細胞,產生癌症。
失智症
大腦裡,神經細胞受到致病因數的攻擊而受損,無法完全修復,進而形成慢性炎症,繼續破壞神經細胞的完整結構,使之失去原有功能,造成記憶和智商的低下,導致「失智」。
糖尿病
如果胰腺裡的胰島細胞長期處於「發炎」或受傷狀態,就難以長大或過早壞死,致使胰腺無法分泌胰島素,喪失對血糖的調節能力,最終引發「糖尿病」。可見,炎症的「孩子」不僅可能叫癌症,還可能叫冠心病、腦中風、老年性癡呆症或糖尿病。可怕的不是炎症,而是它所引起的那些可能奪人性命的疾病;只要我們能聽懂身體的警報,並及時進行調整,就不會給這些可怕的疾病留下可乘之機。
硬腦膜下出血英文 在 楊博宇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抓到啦!! 帶頭買票??!!】!!是政策買票,還是安全照料??
長照 #每個人都會老
向長期孝養長照的家屬和所有辛苦的看護、醫護人員致上最高敬意。一同為偉大的"孝子、孝孫、孝....發聲。
全文請見👉 https://reurl.cc/L1XVl4
民意│長照【抓到啦!! 帶頭買票??!!】!!是政策買票,還是安全照料??
《禮記·禮運》:「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
「立法院預算中心」報告建議,應思考長照、預防保健、健保醫療等計畫在財務收支估測上採連動調整的可行性,提升整體資源運用效率。此外,應定期盤點機構式服務資源,落實評鑑作業,督促業者提升服務品質,確保民眾權益。
『預算中心』表示,根據衛福部等相關部會資料,長照2.0近年來在財務規劃、相關資源佈建、照服人力素質及行政作業流程等層面,仍有部分尚待斟酌及改善之處。
台灣,伴隨著社會變遷,人口高齡化、生育率降低,造成人口結構改變,越來越多的長照需求者無法從家庭中獲得合適的照顧。先進國家或德國『長照保險』的經驗啟示,制度的建立決不是一蹴可幾、無中生有,德國實施全民長照保險及長照推動超過20年的經驗,才能發展出今完整的長照體系。但台灣終因政治環境、社會文化差異、經濟條件,不可能完全移植複製德國或其他先進國家的制度。
目前台灣《長照2.0》的主要財源中,遺產稅被譏為「靠死人養老人」,菸稅則陷入「希望民眾多抽菸」的錯亂邏輯。尤其菸稅的直接效應,是菸價上漲激怒選民,迫使蔡英文要求菸酒公司生產低價菸。間接後果,則是免稅價差誘發犯罪,甚至釀出國安私菸醜聞。
【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
「長照保險制」德國的長期照顧保險制度雖為法定強制的社會保險,但已朝向多元化的方向發展,讓民營的保險公司也參與社會保險的運作,以增加市場競爭力及提升服務的品質。此外,民眾可以自由投保的民營商業保險在長照體系中,亦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因此德國政府也制定鼓勵方案,補貼民眾購買商業長照保險。
【老有所醫、老有所養、老有所終】
1⃣【老有所醫】
長照照護分級:『短照』、『長照』,依自理能力、病理情況分級
台灣長照產業發展,必須以服務、「短照」、「長照」需求分級者。整合相關產業,讓長照產業與其他行業的異業結盟:長照輔具..(如AI機器搬運、IoT應用發展...)生態鏈的建立發揮產業間合作最大的功效,並培訓專業照顧團隊,從而落實長照需求者的需要。此外,在食、衣、住、行、育、樂、醫療方面,皆需考量相關產品或服務設計,藉此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打造長照產業的新商機。
2⃣【老有所養】
(1)『長、短照養護機構』評鑑制度建立,養護機構推動區域型/地區型『自立支援照顧』的模式
(2)『靑銀共居丶青銀共生、青銀共創』,打造雙贏!「智慧可以傳承,老者能以安養』這個才能永續發展、社會共榮。
(3)『智慧家居、行動不變』導入先前規劃
3⃣ 【老有所終】
「成功無法複製;智慧可以傳承」老年人退休與青年人共居後,能安亦可以傳承寶貴經驗外,亦可解決年輕人(居住三高問題):購屋高房貸、高房價、高頭款負擔的問題,『居住正義』的理念得以實施享清福,而不辛勞終生;『社會住宅』政府更應導入「高齡化設施」及「全齡化設計」
民眾黨未來進入國會,將推動關鍵少數的力量,呼籲政府應該檢討目前政策《長照2.0》的修正,立法不是口號,更應全方面考量完善,希望透過專家座談、「民政、社政、衛政」等相關部門人力、資源,主動在社區中尋找對長照服務有需求的民眾。且應從「服務使用者」角度出發,檢討長照服務流程,結合相關資源人力,主動進入社區找尋需求者,使更多經濟弱勢者受惠。
最後,要向長期孝養長照的家屬和所有辛苦的看護、醫護人員致上最高敬意。
感謝爸爸、媽媽、岳父母、資深專業醫護人員、醫師及建築師、家屬、協會、研究報告參考,綜合研究討論出以上三點建言,希望大家將監督政府「苦民所苦、為民所需」,長期孝養長照的家屬和所有辛苦的看護、醫護人員致上最高敬意。一同為偉大的"孝子、孝孫、孝....發聲。
台灣民眾黨不分區立委參選人 楊博宇
#台灣民眾黨 #民眾黨
-----------------------------------------------------------------------------
★01.其實這一篇、原本只是跟學者專家研究討論政策,沒想到寫是最後是用”淚”寫出、感觸最深的一篇文:
我回想起最疼我的”阿嬤”,我一定會好好努力,為台灣努力,為社會付出,做個有用的人…
每個人的家中都有長者,我們也都會慢慢變老,台灣人的家庭以父母為中心,重視孝道與傳承,我在高中便到外地念書,常常想念家中阿嬤,因為我是傳統家庭我是長子、長孫、小時後阿嬤總是跟大家說我是他的『捧斗』,
(我直到阿嬤走了那天才知道…)她總擔心孫子是否吃飽,每當我放假從外地宿舍回到台東,阿嬤跟媽媽都會準備滿桌好菜等我,我時常從廚房看阿嬤忙碌的背影,心想,要是阿嬤都一直這麼健康的陪伴我們就好了。
大學到台北唸書、和弟弟一起創業又更少回家了,每次回台東阿嬤,又更蒼老了一點。有一年冬天爸爸打電話告訴我們阿嬤患了大腸癌,阿公也年老了,兩老都由台東姑姑和爸爸照顧。
照顧長者需要耗費人力、金錢與時間成本,姑姑和爸爸帶著阿嬤每週固定就醫回診,大多數的時間都在醫院裡陪伴與等待中渡過,後來阿嬤長期臥床、外勞照護,用呼吸器維持生命,畢生的積蓄也都花用在購買醫療輔具及請外籍看護上了。每當我們到醫院探望阿嬤,她已不是過去那個樂觀、能言善辯的阿嬤:她常常重複跟我說:「你一定會好好努力,為台灣努力、為社會付出,做個有用的人」、還有娶一個好老婆「娶好某、聽某嘴、大富貴」。
之後日漸衰老,呼吸管及鼻咽灌食器維持她的生命,在她的眼神中我看到了對生命的無奈。只能握著她的手,告訴她,我們唸書創業的趣事,還有默默許下當初為你下的承諾。”天上的阿嬤”我想對您說:「我現在是『台灣民眾黨不分區』的立委候選人」一定會好好努力,為台灣努力、為社會付出,做個有用的人,監督政府,提出好的政策的承諾。(我不知是汗水還是淚水,此時的我淚已潰堤…..)
---------------------------------------------------------------------------------------
★02.感謝我的弟弟宗融跟妹妹雅雯、惠如跟淳婷的陪伴顧過與支持!!
『挫折是年輕人最好的禮物』感謝上天!!給我們「短照」的機會、成為我們家人團結的力量”阿母”…!!
〝永難忘懷〞的一天
99年1月27日這一天是我們家裡 〝永難忘懷〞的一天,招待家扶中心小朋友用餐及藝術拼貼活動,是我們家裡從事公益活動以來,策劃最久也是最多熱心公益人士配合跟參與的一天,這一天是我們期待已久也是最開心的一天,但這一天卻是我們三兄妹,第一次辦活動〝笑不出來〞的一天;話說1月26日的下午6點左右,我當時在外開會卻接到電話,電話的那一頭的聲音卻隱約傳來熟悉的哀嚎聲……,碧潭店店長慌張束手無策跟我說﹕「大哥!大哥!阿姨昏倒了…。」當時的我也慌張了急說「快叫救護車送醫院,店裡一個人陪我媽去,其他人好好顧店,我現在趕回去」。趕到了醫院還想說可能是天冷,我媽血壓高昏倒,看了我媽躺在急診室裡一直喊冷發抖喊頭好痛,眼前一片黑…,當時心想說媽媽意識清楚應該還好,慈濟醫院當時相當多人急診,醫務人員也正在急救送來受重傷的人員,我媽沒明顯外傷,就先躺在急診室的病床上等,等了很久約一個小時,護士推來生命偵測儀及血壓電子量測器,一量血壓電子量測器警報器響了!螢幕顯現222破表的血壓,護士急按鈴,2、3個醫生趕來跟我說了一些專業術語,急著要推進去作斷層掃描…。我的心慌了!眼也紅了!等著醫師的報告。隱約看到另一隔壁間急診室門縫旁披在病患的身體的白布一角,法師也進入…。我的心更慌了,此時醫生出來了…叫家屬…他拉我到一旁跟我說「你媽的情況很危急,急需動刀…腦中動脈蜘蛛膜下出血…是〝罕見疾病〞....「動脈瘤」。(存活率只有20-40%,可能會植物人,也可能會癱瘓,也可能康復痊癒……。)
我不知是汗水還是淚水,此時的我淚已潰堤,傻傻分不清楚,腦中一片空白,能叫的出、記得住的神佛、菩薩、耶穌、阿拉…都祈禱了…。我弟在外開會知道消息後,會也沒開完就趕來,趕來的路上聽到我跟他告知病情說:「動脈瘤」。電話的那頭,聽到他嚎啕大哭的聲音…,我的心更加碎了,平常〝硬漢〞的他,未成看過落淚,也忍受不住晴天霹靂的打擊,哭紅了眼。擔心他騎車安全,告訴他:「弟別哭了,車別騎了,坐計程車過來…。」醫生很急著要我決定簽字,此時的我,真的無法作決定,我也只能「把病交給醫生;把命交給菩薩」,我尋求熟識的專業醫生諮詢,作了完整的評估,決定將我媽轉院到馬偕動刀,但醫生友人卻跟我說:「但要到淡水馬偕動刀…不是中山馬偕,約一個小時車程,是〝睹命〞,你們要考慮清楚…。」此時的我們也只能〝把命交給菩薩〞,決定轉院,我弟陪著我媽座救護車,我趕至永和分店載快哭瞎眼的妹妹…,趕到淡水竹圍。(日後我弟描述給我聽,當時座救護車的情況:他坐上了救護車,一邊哭一邊緊握著媽的手,安慰她,但她口中只有喃喃自語「好痛ㄡ!好痛ㄡ!……」怎問她,媽媽只有一直哀嚎:「好痛ㄡ!好痛ㄡ!……。」,而當時的我弟心很慌,心急如焚,認為媽語無倫次,情況很糟,半昏迷狀況…。同車的醫護人員,一邊注意母親的手撥開她,雖然她被束覆帶綁著,她還是一直要去摸頭;一邊安慰我弟別再哭,要堅強…。雖然一個小時的車程,卻度日如年。到了竹圍馬偕,更慘的事,前面另有一台救護車,當場醫護人員在急診室外頭,已接獲消息車禍受傷人員送到院方已無生命跡象,送去急救,10分鐘後又推出來蓋白布宣布無效…..。
去接妹妹的我,此時已非常慌張、哭到腿軟、手軟、手不斷的抖…,但我還是邊開車邊裝鎮定安慰妹妹別再哭,我們趕到醫院已清晨12點多,趕到加護病房外等醫生說明,在等候的同時,電梯門出現熟悉的身影,台北的親朋好友都陸續趕到,訝異的我們問他們怎知道媽的消息,才知道遠在台東工作的爸爸,深怕我們無法處理,通知他們。爸爸趕上來時太晚無航班只好坐7小時的火車趕上台北,終於等到主治醫生出來說明:「你媽不能急著動刀,需穩定血壓與腦壓,明後天排刀,你們探視完,讓病人多休息,你們也先回去休息…。」
我跟我弟、妹,擔心媽的病情,搶著要睡在加護病房外的家屬等候室,此時已清晨4點,才想到1月27日今天要招待家扶中心小朋友11點用餐及拼貼活動,我們協商活動要進行還是要取消,但弟卻說:「小朋友期待這一天或許已經很久,取消會失信於他們、更會令他們失望,〝再苦含淚〞活動還是要辦,他們比我們更需要〝愛〞…。」協商後決定「先回新店家裡拿衣物再送你們去店裡休息,我6點再去台北車站去接爸,7點半爸可以進加護病房探視媽媽」。送他們到永和店已快6點,看到他們倆到店裡,急忙著準備餐點,邊哭、邊備料跟準備活動器具,跟他們交代別再哭了,別讓小朋友喝到〝鹹〞的飲料,小朋友看到你們哭也會不開心,我們彼此約定別再哭了,要堅強…。
1月27日之活動如願順利的進行,弟、妹與店裡員工供餐給120位家扶中心的弱勢家庭小朋友用餐在〝強顏歡笑〞中完成,已是下午2點半,在Otto2美學會館的主任、老師協助下,進行下一場的拼貼教學活動,我弟跟我妹再也忍不住傷心而眼淚潰堤,更分不清是〝汗水〞還是〝淚水〞…。活動快進行完,才跟關心我們的家扶督導與主任、Otto2美學會館的主任述說此事。當然他們很訝異,但真的很感謝他們的關心與鼓勵!
或許是家扶中心120位天真無邪的〝小天使〞與熱心投身於公益〝活菩薩〞的祈禱,上天聽到他們與我們的聲音,媽進行了6個小時開腦大手術很順利,也很成功,現在也漸漸康復。很感謝你們付出與努力,社會有你們真好,『有夢最好,希望相隨;有愛最好,行動相隨』。
大哥 博宇 撰於99.12.13
參考資料:
長照2.0成效不彰 立院報告提改善建議
https://udn.com/news/story/7266/4098670?from=udn-referralnews_ch2artbottom
聯合報社論/長照大撒幣,選票大勒贖
https://udn.com/news/story/7338/4099728?utm_source=linemobile&utm_medium=share
硬腦膜下出血英文 在 麵麵的l.o.v.e.生活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分。享。出。去!!!
好可怕!我們一般人真的不懂這些!
也不知道原來法醫會這樣隨便亂判🔥
樂樂昨天已經出院先回奶奶家休息了,
我一個人在醫院陪著哥哥的時候都忍不住打開手機看一下樂樂的照片好想他!
真的無法理解把孩子生下來又虐待他的人到底精神是有什麼毛病🤬
要傷人的話隨時可以自虐啊請自便但寶寶是無辜的吧!
總之村民們幫忙把這篇文章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要不然如果只要四肢無明顯外傷就可以初步判定無受虐的話,那以後各種喪心病狂就只要避開四肢虐待就好啦!
#覺得神扯 #恐龍法醫
對了!這次波仔跟樂樂腸病毒都是在東元醫院讓賴醫師照顧的👶🏻大猴對他讚不絕口說怎麼會有這麼細心又熱血又專業的醫師叫我無論如何一定要跟大家講!真的覺得東元醫院越辦越好ㄟ~我最近在看身體健康檢查的東西不知道有沒有人知道東元醫院樓上的高級健檢中心推不推啊?
#是說大猴一直把賴醫師叫成賴俊雄真的很鬧他又不是教英文的笑死我了是俊維好嗎給我去罰寫一百遍
#俊維的臉書蠻好看的很多知識捏
【四肢無明顯外傷初判無受虐?法醫應再加強學習兒少虐待及疏忽課程!】/東元醫院兒童心臟科主任 賴俊維醫師
我今天看了法醫解剖的新聞之後,真的很生氣!因此把圖截一截來整理一下。
根據萬芳醫院醫師的傷勢診斷,各大媒體提到的傷勢主要是三個:臉部瘀傷、顱骨骨折和腦水腫等新舊傷。
假設傷勢就只有這三項好了,沒有十足的把握醫師也不敢報給媒體,因此我們來講一下這三項傷勢是否都符合兒虐?
很不幸的是,三項全中!
首先說一下「臉部瘀傷」的部分。根據TEN-4 BCDR (Torso 軀幹、耳朵、頸部瘀傷臨床決定法則 ) 是目前唯一經過臨床研究驗證,可以準確分辨小於四歲兒童虐待或意外瘀挫傷的臨床分辨法則。其中提到出現在「四個月以下嬰兒身上任何部位」的瘀傷,若照顧者無法證明是發生於公共場合之意外事件,都應高度懷疑有身體虐待的可能性。這個法則的敏感度可達97%,特異度可達 84%。意思是只要符合,八九成以上就是兒虐。
第二項,「顱骨骨折」。讓我們看看什麼是虐待性骨折的特徵:
1. 受虐兒少通常年紀較小,大多發生在一歲之前或不會走路的嬰兒。
2. 同時多處骨折。
3. 不同癒合期的多處骨折。
4. 螺旋或斜向骨折。
嬰兒骨折的部分假如是鎖骨骨折或四肢長骨骨幹骨折,與兒虐的相關性較低,比較不像兒虐。但若發生在肋骨及骨幹端骨折或「顱骨骨折」,是為特異性較高的虐待性骨折部位。
第三項,「腦水腫」等新舊傷。首先我們要知道,從150公分以下的高度跌落,造成顱內受傷的機會微乎其微。微乎其微!就算摔過三次,就算撞到你的鎖骨,都不會「腦水腫」。
那受虐性腦傷的特徵是什麼:
1. 一般發生於一歲以下嬰兒。
2. 綜合病徵:意識模糊、硬腦膜下出血、視網膜出血。
3. 傷害機轉:劇烈搖晃嬰兒頭部,或將嬰兒頭部直接暴力衝擊堅硬的平面,致使頭部驟然減速,對腦組織以及硬腦膜下橋接靜脈產生剪力傷害導致。
4.腦受傷形式包括:硬腦膜下出血/血腫、蜘蛛膜下出血、大腦及小腦出血/挫傷、腦梗塞、「腦水腫」。
三個月大的嬰兒,究竟為什麼會受那麼多新舊傷,仔細檢視下來一件一件家屬根本都無法自圓其說。而今法醫居然以四肢無明顯外傷就能初判排除兒虐?我真想請問法醫:那左腦大片瘀傷是什麼機轉造成?臉部的瘀傷和顱骨骨折您沒看到嗎,為何略而不提?
嬰兒已經過世了,我今天在這裡也不是要獵巫,嬰兒的父母會有一生的時間受到良心的折磨,這已足夠。但是連社會上的專業人員如法醫,居然對受虐性身體傷害的認識如此不足,令人痛心!以後受虐兒還有誰能幫他們伸張正義?
若萬芳醫院所言傷勢為真,我認為該法醫應再加強學習兒少虐待及疏忽課程。此篇歡迎轉載,希望以後能拯救更多孩子免於受到虐待。
硬腦膜下出血英文 在 沈伯伯的醫學影像園地在Facebook 上。如要連結沈伯伯的醫學 ... 的推薦與評價
SDH: 硬腦膜下腔血腫. EDH: 硬腦膜上腔血腫另外,head injury 引起的ICH, 事實上以腦水腫合併不規則腦出血比較多,即contusion edema and hemorrhage.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