徵才機關:國立屏東科技大學
人員區分:其他人員
官職等:無
職系:無
名額:1
性別:不拘
工作地點:90-屏東縣
有效期間:110/09/28~110/10/15
資格條件:
國立屏東科技大學110學年度第1學期徵聘「研究人員」公告
(3D數位製造領域/校務基金進用)
(自本校通知報到日起聘) 公告日期:110年9月28日
■徵聘單位:研究總中心(3D數位製造領域)
■徵聘職稱:講師級研究員等級以上
■名額:1名
■一般資格條件:取得教育部認可之國內外相關領域之碩士等級以上學位,或已領有教育部部頒講師級以上教師資格證書者。
■專長領域或特殊資格條件(含研究著作要求):
1.具備逆向工程、產品3D模型設計、3D列印等數位製造之軟硬體技術能力,且具備一年以上相關領域之產品開發或研發技術支援之業界實務經驗者為優先。
2.可教授課程:3D列印概論、3D列印製程實作(擠製及光固化製程)、3D建模設計、3D掃描與逆向工程實作,並能輔導學生參與相關競賽或取得專業證照者尤佳。
3.需協助管理本校3D列印中心營運及相關設備技術推廣。
4.應徵時須檢附作品集(或提供作品集連結)及與上述領域相關之可教授課程內容授課大綱。
■Department:General Research Service Center(3D Printing and Digital Manufacturing Fields)
■Position:Lecturer Rank Research Fellow(or above)
■Vacancy:1
■General Requirement:A master’s degree (or above) recognized by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of the R.O.C. in relevant fields or an experience as a Lecturer (or above) with official teaching certificate is required.
■Specialization or Special Qualification(research and publication requirement included):
1. Digital manufacturing expertise in the areas of reverse engineering, 3D model design and 3D printing technologies. More than one year relevant industry practical experiences in product development or R&D technical support is preferred.
2. Applicants should have capability to teach the following courses: Introduction of 3D Printing Technology; 3D Model Design; 3D Printing Practice in Extrusion and Vat Photopolymerization Techniques; Practice in 3D Scanning and Reverse Engineering.
3. Need to assist in the management of the NPUST 3D Printing Center and its related equipment maintenance and operation.
4. The portfolio (or a link to the portfolio) and the syllabus of teachable course content related to the above fields must be provided
工作項目:
■備註︰
一、以上應徵之「一般資格條件」,須於公告截止日前(110年10月15日)已具有碩士學位。
二、以上應徵之「專長領域獲特殊資格條件」中有關「實務工作經驗」之審核,本校將依教育部訂定公布「技專校院專業科目或技術科目之教師業界實務工作經驗認定標準」規定辦理。
三、報名期間︰自公告日起至110年10月15日止截止收件。
四、報名方式︰報名方式︰一律採書面方式報名,收件至報名截止日止。
(一)郵寄方式報名:以郵戳為憑,請寄送至91201屏東縣內埔鄉老埤村學府路1號,國立屏東科技大學人事室收。
(二) 親送方式報名:以本校人事室「職缺收件章」收件日期為憑,請於報名截止日前之本校工作日期間親送至本校行政中心二樓人事室,交由人事人員收執,並加蓋「職缺收件章」。
※ 應檢附之證件不齊或逾期者,均不予受理。
五、聯絡電話︰08-7703202轉分機6113 本校人事室盧先生。
六、應徵信封右上角請務必註明「應徵者姓名」及「應徵單位(領域)」;資格符合者由徵聘單位辦理後續審查事宜,不合者恕不退件及函復。如未獲錄取時需返還書面應徵資料,請附足額回郵信封以利郵寄。
七、報名需繳交表件︰(徵聘單位另有資料需求者,請依其需求辦理)
(一)現職工作佐證文件(國外任職證明文件須附中文譯本並經我國駐外單位驗證)。
(二)個人基本資料表(請詳細註明通訊地址、聯絡電話、行動電話及電子郵件信箱)。
(三)最近五年內著作一覽表。
(四)最高學歷畢業證書影本,畢業學校如係國外學歷須為教育部所認可且經我國駐外單位驗證有案者,須於公告截止日前取得之學歷始予採認。
(五)檢附相關實務工作經驗之證明文件影本。(須於公告截止日前之實務工作經驗始予採認)
(六)最高學歷歷年成績單影本,畢業學校如係國外學歷須為教育部所認可且經我國駐外單位驗證有案者。
(七)其他有利於聘審之資格證明文件。
(八)國立屏東科技大學個人資料蒐集聲明暨同意書。
※※(一 ~ 八)項資料請勿膠封,使用長尾夾固定成冊即可※※
八、請應徵者詳閱「本校個人資料蒐集聲明暨同意書」,確認同意相關事項後簽名,並隨同履歷資料繳件。
工作地址:
聯絡E-Mail:
聯絡方式:
九、前述第七項(1款)所需之「個人基本資料表(word檔案)」、「個人資料簡表(校務基金進用研究人員)(Excel檔案)」表格,刊登於本校首頁(網址:http://www.npust.edu.tw/)點選「徵才資訊」及人事室網站首頁(網址http://personnel.npust.edu.tw/bin/home.php)最新消息、徵才求職,請自行下載相關表格使用;其中有關「個人資料簡表.xlsx(Excel檔案)」,請另行以E-mail方式逕傳送以下相關系、所承辦人:
項目 單位 郵件信箱
(一) 研究總中心 grsc@g4e.npust.edu.tw
十、依「校務基金進用研究人員聘用辦法」規定:
(一)校務基金進用研究人員以編制外人員契約進用,其等級分為特聘級研究員、教授級研究員、副教授級研究員、助理教授級研究員及講師級研究員等五級(以下簡稱校務基金進用研究人員),其遴聘資格準用「大學研究人員聘任辦法」之規定。
(二)校務基金進用研究人員聘期,以一年一聘為原則,但計畫期限在一年以內者,應依實際所需時間聘用。
(三)聘期最長以三年為限,每年須依規定接受評鑑,其辦法另定之。
(四)用人單位辦理校務基金進用研究人員辦理續聘時,應提出聘用期間執行研究成果績效報告,並載明要求事項及檢據證明文件資料,提送校務基金進用研究人員評審委員會審議。
(五)校務基金進用研究人員於契約期間至少應參與一項研究計畫並於本校課程期間內每週實際授課2至4小時。
十一、應徵者之個人資料將用於本校此次徵聘研究人員之各項相關業務;且錄取後,將其個人資料供校務行政之用。
十二、本校聘任前依性侵害犯罪加害人登記報到查訪及查閱辦法第14條之規定,應申請查閱有無性侵害犯罪紀錄。
十三、本公告同時刊登於下列網站:
(一)行政院人事行政總處網址http://www.dgpa.gov.tw/點選「事求人」。
(二)本校首頁網址http://mportal.npust.edu.tw/bin/home.php 點選「求才資訊」。
(三)本校人事室網址http://personnel.npust.edu.tw/bin/home.php點選「最新消息」及「徵才求職區」。
(四)「全國就業通」網址https://www.taiwanjobs.gov.tw/Internet/index/index.aspx 點選「找工作」。
(五)「104人力銀行」網址https://www.104.com.tw/index.cfm。
(六)「教育部全國大專教育人才網」網址https://tjn.moe.edu.tw/index.php/點選「職缺訊息」。
(七)「科技部網站」網址https://www.most.gov.tw/?l=ch/點選「動態資訊/求才訊息」。
<<** 詳細內容請依人事室網站公告內容為基準 **>>
<<** 相關報名表格請至人事室網站最新消息及徵才求職區下載 **>
<<** 人事室網址http://personnel.npust.edu.tw/bin/home.php >>
職缺類別:
不使用應徵者履歷調閱
同時也有7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030的網紅數位時代Official,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公司簡介 智慧貼紙股份有限公司(Smart Tag Inc.)正式成立於2020年3月,由創辦人/CEO張焜傑與其他四位共同創辦人一同經營,為各行業提供工業4.0無痛升級方案– Smart Tag解決方案,包含軟硬體技術。由軟性電路板黏貼至機器表面,進行多點位資料蒐集,例如:震動、溫度以及濕度等紀錄...
硬體技術 在 創業小聚 Meet Startup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來自台灣的Mesh Ventures(聚達創投),聚焦於伺服器、自駕車與物聯網三大領域,已經投資了16間新創,包含五月SPAC上市的自動駕駛卡車Plus,以及被NVIDIA收購的高精地圖DeepMap。「Mesh從台灣出發,是因為台灣有廣達、聯發科、台積電、宏碁等等,這就是台灣的基礎,也是這些新技術背後的能量。」Mesh Ventures的創辦人、同時也是董事總經理的喬國筌(Edward)說。
https://meet.bnext.com.tw/articles/view/48163
硬體技術 在 優分析UAnalyze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亞泰金屬6727於去(2020)年12月1日以每股52.8元掛牌上櫃,受惠於5G產業發展,股價曾一度飆破120元,近期股價則回落至70多元。
*
🧐公司介紹
亞泰金屬(6727)為自動化設備供應商,目前主要業務相關運用技術為塗佈技術、含浸技術、貼合技術、乾燥成膜技術、製膠技術與儀電控制技術等。此外搭配優異 製造工藝、豐富安裝經驗、售後服務及實驗工廠等相關軟硬體技術,提供專用製程設備並配合客戶開發。
產業應用面已遍 及產業應用以CCL及被動元件產業為大宗,其餘涵蓋電子零組件產業、塑膠產業、能源產業、醫療產業、光電產業、交通產業、建築產業至航太產業等。
*
🕵️♀️展望
亞泰金屬上半年營收動能以CCL高階含浸設備為主,下半年將有新設備加入認列營收,包括IC載板專用不鏽鋼含浸設備、玻纖布退漿設備、複合材料雙鋼帶連續式壓合生產設備,其中以IC載板專用不鏽鋼含浸設備認列營收進度最快。第二季負債合約創過去新高,顯示尚有眾多還未認列的收入。
*
陳啟祥-修正式價值投資
谷底復甦策略套件-股票評分84分
🔍智能亮點提示
合約負債代表未來潛在營收,連續5季上升
月營收連續5個月出現年成長(YoY%)
*
👉即日起至9/30
輸入優惠碼「5000gov2」即可享有優惠1年期 4590元
馬上到優分析購買
> > https://bit.ly/2KFDPwX
.
※老客戶另有優惠,請私訊優分析粉絲團領取
https://www.facebook.com/UAnalyze/
硬體技術 在 數位時代Official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公司簡介
智慧貼紙股份有限公司(Smart Tag Inc.)正式成立於2020年3月,由創辦人/CEO張焜傑與其他四位共同創辦人一同經營,為各行業提供工業4.0無痛升級方案– Smart Tag解決方案,包含軟硬體技術。由軟性電路板黏貼至機器表面,進行多點位資料蒐集,例如:震動、溫度以及濕度等紀錄,再串接至客戶端系統或者上傳雲端數據中心,藉由機器學習及數據模型進行分析,預測機器的運作模式,將由智慧貼紙解決工廠產能及良率的問題。
Smart Tag helps clients to upgrade their manufacturing lines, or machines immediately with minimum learning cost and high ROI. We’re providing a total solution for th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which includes both hardware product and software as a service. For the hardware part, Smart Tag is our core technology- thermal thin film PCB, the most flexible PCB ever.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Smart Tag is monitoring, collecting and uploading data onto our cloud platform- the machine learning platform via Bluetooth gateway..
With this machine learning mechanism, when continuing monitoring the vibration, this platform can easily predict and detect the “danger zone”, which means the timing that the machine/production line needs to be maintained or be fixed. Or, companies can also forecast the quality of the products, based on these dataset.
公司網站
http://www.smarttag.tech/
硬體技術 在 林俊憲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把關5G建設,防範華為技術危害台灣國安!
自從西方國家封殺華為後,無法出口的窘境造成華為鉅額虧損。因此,華為總裁表示願意一次性出售5G技術,讓買家自行除後門,試圖取得他國的信任。
俊憲認為,即使真的有買家拿到華為原始碼,也難以保證後門會完全去除,此外5G軟體需要定期更新,難道華為每更新一次,就要重新抓一次後門嗎?因此,俊憲昨天在立法院交通委員會質詢時,要求NCC未來對於5G建設計畫的審查要特別注意軟硬體技術來源,確保國安不會留下任何漏洞。
5G是下個世代資訊戰的重要角力場合,台灣作為面對中國資訊戰威脅的第一線,比起西方國家更需要謹慎以對。
硬體技術 在 范琪斐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中美貿易戰越打越激烈,上星期的華為禁令,我同意大多數財經專家的觀察,就是華為禁令比關稅嚴重多了。
還不到一個星期,本來還希望能保持旁觀者身分的像是歐洲或台灣,應該都深刻體會到,不管你想不想,自己也被推到戰線上了。
美國的華為禁令,是禁止美國公司跟華為做生意。華為產品進不了美國,大家早己心裡有數,狠的是不讓美國賣產品給華為。
這中間最讓大家震撼當然是Google。
幾個重點:
**現有華為手機用戶不用緊張,禁令不影響現在用戶,只是將來更新Android版本時,可能無法跟著更新
**將來華為手機也不是都不能用Google,只是比較麻煩,功能也無法像現在這麼全面
**華為新機被禁令影響最大,沒有Google 的華為手機在中國以外很難賣。中國用戶可以用騰訊用百度,反正Google在大陸被禁,本來就用不到。但占華為手機市場1/4的歐洲用戶可還是用Google
**中國不是沒有試圖發展自己的操作系統,七年前就開發了鴻蒙。但操作系統的問題是要有很多各國app開發者一起來共襄勝舉,才會百花齊放,有精采的創意,大家越用越愛。這個生態概念Google有,Apple有,其他人都沒有。Google跟Apple能有,就是早早全球化的結果。
這是為什麼本來看起來還很挺華為的歐洲,在Google消息發布之後,看到一大堆電信業者都說要先暫停銷售華為新機。
國外市場手機賣慘,華為不會死,中國市場養得起華為。
真正的戰場是5G。中美兩國搶的是將來世界的主導權。
這是為什麼任正非昨天的談話,最重要的一句話是:5G不會受到影響。
在這5G戰場裡, 歐洲的態度就變得非常重要。
如果歐洲不放棄華為,中國跟歐洲加在一起,美國很可能會輸掉5G戰役。但如果歐洲不支持華為,中國的5G前途就很難預測了。
美國喊了半天要在5G上杯葛華為,歐洲本來是不怎麼鳥川普的。不是說他們不擔心“華為間諜”說,但更重要的是歐洲在4G己經用了很多華為產品,現在要升級5G,華為仍是最好最便宜的選項。這是為什麼華為的歐盟代表劉康在歐洲的喊話就有兩個重點
A.你不怕美國將來也這樣對付你嗎?
B.華為在歐洲耕耘很久,華為5G是中歐一起生出來的:「華為的5G方案不僅僅是市場中最好的,而且這很大程度上是一個歐洲的產品,因為很多的技術都是歐洲的研究人員人員和科學家研發出來的.....華為已經在歐洲深耕了20年,在歐洲擁有1.22萬名員工,其中70%的員工都是來自本地。在2018年時,華為在歐洲採訪了超過56億歐元的貨物和服務,並與140個歐洲的大學和研究機構有研發合作。」
https://kknews.cc/world/z9rxgnp.html
歐洲先前還沒放棄華為是因為在5G上,自身利益與華為深得多,所以當川普想以「間諜說」這種政治喊話,想讓歐洲國家轉向並不成功,你看英國,照理說右派執政的英國應該要響應川普的,但英國首相梅伊最後仍決定讓華為做”無關國家安全”的5G建設,在消息走漏之後,才想盡辦法向華府解釋。這是口袋考量高於外交考量的結果。巴西難道不是嗎?巴西總統波索納洛跟川普那麼麻吉,5G還不是要給華為做?
但現在川普不讓美國供應商賣零件給華為,華為在沒有美國零件軟體的情況之下,華為5G還能像先前一樣又好又便宜嗎?
要知道華為在5G目前是第一名,但第二名第三名可都是歐洲公司。
(華為 5G 伺服器設備的全球市占率達 52%,領先第二名諾基亞(28%)、以及第三名愛立信(13%);而在行動基地台的全球市占率方面,2018 年華為(29.5%)大致與愛立信(28.5%)、諾基亞(23%)三分天下並且略為領先。)
除非華為之前的備戰系統強大到讓大家都跌破眼鏡,不然我覺得歐洲最後選美國的可能性大得多。
科技戰變數很多,我唯一能確定的是冷戰已成局。
Winter is coming.
本周琪斐大放送講的便是這個重點。
硬體技術 在 將軟體與硬體技術完美整合的公司-《智崴集團》 | 看見臺灣 的推薦與評價
3,7 mil views, 154 likes, 1 loves, 2 comments, 24 shares, Facebook Watch Videos from 經濟部工業局: 看見臺灣,用飛行劇院和全世界交朋友! ... <看更多>
硬體技術 在 硬體研發工程師催生產品把握這幾點3年升主管| 科技島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在工業電腦領域, 硬體 研發工程師都在做什麼? 需要哪些專業? 又有哪些晉升管道? 在艾訊擔任 硬體 研發工程師的Richard,歷經3年的學習與成長,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