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埔里環保記事〉
桃米垃圾掩埋場轉型農業廢棄物處理場
露天燃燒所產生的空氣汙染一直是埔里人長期關注的環境議題,農民也苦於農業廢棄物難以處理於是採焚燒方式處理,而希望有一回收場可就近將落葉和農業廢棄物集中處理。
今日我和阿創議員於桃米休閒農業園區參加「桃米垃圾場轉型農業廢棄物處理場」會議,由鎮公所清潔隊、桃米休閒農業區、桃米社區、桃米民宿業者、埔里PM2.5空汙減量自救會、虎山社區、台光香草園,以及暨南大學的老師等針對桃米垃圾場如何轉型,釐清需求及討論可行的做法,以減少露天燃燒造成的空氣汙染。
會中作出幾點決議:
1. 請各社區鄰里長協助宣導不在自家燃燒落葉或塑膠。
2. 回收福興農場的麵粉袋,將之作為社區收集農廢的袋子。
3. 將回收的農業廢材,載運至集集樹木回收處理廠,碎製成大量木屑,分送埔里鎮農民作堆肥用。
4. 建議農業處建置農機具圖書館,提供農民租用大型農機具,達成資源共享。
5.建議環保局善用空污基金補助埔里鎮購買新式大型碎木機,以解決各校枯木樹葉去化問題。
6. 結合教育,推動環保及生態循環概念融入國中小課程。
宜君也呼籲大家不在家自行焚燒落葉,以守護我們的家園,保護我們的健康!
#埔里鎮露天燃燒
#桃米垃圾掩埋場
#農業廢棄物處理場
#好山好水好空氣
碎木堆肥 在 新聞人 黃旭昇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陳吉仲:春節白鯧供應無虞 蘇貞昌糾正:要說「有餘」
(中央社記者黃旭昇新北23日電)行政院長蘇貞昌今天視察桃園農改場,瞭解物聯網監控澆灌蔬菜設施,親自體驗破碎廢竹子轉化堆肥與種植蘭花資材。他指示農委會主委陳吉仲將研究融入生活,推廣學校食農教育。
行政院長蘇貞昌今天視察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桃園區農業改良場台北(樹林)分場,聽取場長郭坤峰簡報。各研究人員介紹濕度控制澆灌系統、
可依建築樓層與光照建議種植花卉,透過視訊系統可為植物看病、疫情期
間可幫農民遠端交易。
農改場表示,利用大量的砍伐後竹子,以自己研發的破碎機絞碎枝桿後,依不同碎竹屑大小,可製作堆肥或種植蘭花等花卉的綠竹板,取代傳統蛇木板,可減少砍採瀕臨絕種保育類的筆筒樹,可減少棄置綠竹桿、減
少焚燒及降低空氣汙染,友善環境。
蘇貞昌回憶以往幫父親種植蘭花時的澆灌過程繁複,也親自採摘九層塔聞著香氣,稱讚桂花很香,還遞給現場媒體體驗,戲稱若聞不到香味,要擔心嗅覺不靈敏,是否與武漢肺炎(2019新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
有關。
他說,自己很重視種樹,培育相關的植物,農改研究人員對花卉蔬菜水果的研究成果,與人民生活息息相關,他希望農委會要多關心研究人員的交流、福利、考察、辦公環境,要全力支持預算和照顧生活。
蘇貞昌說,因快要農曆春節,許多民眾不知道農委會農改場台北分場專門培植給鄉親布置的相關花草、聖誕紅等植物。年前,大家無法出國、無法到處走,也許可買些盆景放在家裡應景,培養好環境、好氣氛。
蘇貞昌表示,以往台灣農耕隊的養豬、種菜等成果,受到國外的歡迎。他擔任台北縣長時就對桃園農改場台北分場很瞭解,這些育種、栽培、研究的成果要融入人民的生活,同時對外宣導,讓民眾看得到也用得到。
蘇貞昌同時指示行政院秘書長李孟諺、農委會主委陳吉仲,要加強政府團隊合作與整合,利用校長會議時機推廣農改場的研究成果,落實學生的食農教育。
因為農曆新年將至,陳吉仲向蘇貞昌報告,今年農曆春節期的果菜、白鯧供應「無虞」,蘇貞昌開玩笑糾正陳吉仲,白鯧要說供應「有餘」,現場一片笑聲。
農改場表示,透過科技精準澆水,菜鳥農夫也可以輕鬆種菜。屋頂受光照、降雨及風速影響,以定時控水無法有效因應植物生長需水量,運用物聯網科技監控給水系統,可提供省水省工的澆水模式。
蘇貞昌也戴手套、護目鏡,親自體驗破碎竹子,還詢問機器是否有申請專利。農改場說,台灣竹筍類栽培面積2萬7000公頃,綠竹7000公頃,主產區於北部地區,每年生產廢棄綠竹桿有12萬6000公噸。絞碎之後,農業相關廢棄物能夠再循環使用。1100123
碎木堆肥 在 Oh Canada 陳太太在加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佳節過後,被擺放在後巷,等待市府相關單位回收的真聖誕樹們,各種東倒西歪的模樣…看似有著曲終人散的落寞。
其實,這些來自於自然,也回歸於自然的真樹,將有個落葉歸根的好去處。因為他們回收後,可切碎製造成營養的堆肥,用於覆蓋在公園的樹根旁保護樹根、或出售予商業園丁使用。
相較於一個塑膠製的假樹被埋在垃圾掩埋場,需要至少百年才能分解,使用真樹來過節,除了可以為室內增添樹木散發的清香,也有一種不給地球添麻煩的貼心啦!
#環保最高
#陳太太的隨手拍
#溫哥華
#短短的一條後巷
#就有4棵待回收的
#聖誕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