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節說說:只為保住更多生命的小故事。熱血中醫師參戰搶命~將近三百患者康復了~
今天是追思先人的中元普渡,我要來談談一件感人的事。這件事,發生在我得知團隊前助理因疫往生時。
我身邊出現一群人,包括母校薇閣小學董事長李傳洪與幾位中醫師,主動與我聯繫,盼給往生者家屬更多關懷。
由於前助理離去,疫情正在高峰,他們哀悼之際,深刻體會到需要更多醫療人員共赴國難,才能力挽狂瀾,盡快將疫情控制。
因此,決定號召中醫師們,共同加入抗疫的行列,才有了組織中醫師團隊遠距看診與主動提供「清冠一號」的行動。
雖然身在困頓的時刻,在這群中醫師團隊努力下,台灣社會見證「疫情無情但人間有情」的愛與溫暖。在幾位中醫師以電話與視訊問診,配合專責病房共同醫療,用「清冠一號」等中藥處方,幫助了包括:北市府、警政署、北市捷運局、北農、北投市場、北藝中心、嘉義工廠與百貨公司櫃姐等,超過三百位COVID-19患者,幾乎「百分之百」逐步康復中。
不得不說,這是一個充滿熱血與正面的故事。由於「清冠一號」的研發,許多中醫師滿腔熱血期待加入醫治COVID-19行列。即使無法面對面「聞、望、問、切」,但透過利用遠距視訊與電話關懷,中醫師們也發揮了強大的問診能力對症下藥,對病人給予最好的治療品質。
據了解,已經有好幾位病人因為這樣的問診方式與服用「清冠一號」等藥物,改善了呼吸不順、暈眩、紅疹等症狀,一個個都獲得改善,逐步恢復正常生活。且由於薇閣與中醫師合作,同步提供藥物與諮商治療服務,包括警政署與北農都非常感謝。
我聽到這些故事的當下,覺得非常熱血且振奮人心。無論中西醫都努力貢獻自己所學,只盼望著病人可以趕快好轉,讓患者可以快快脫離COVID-19肺炎病徵帶來的痛苦。
當然,由於COVID-19沒有特效藥,最重要的還是要保持社交距離、勤洗手、戴口罩,施打疫苗並且努力增強自己的抵抗力最重要。而且,「清冠一號」不是隨隨便便抓的中藥喔,還是需要醫師處方箋,在確診的情況下經醫師同意後才能使用。
人間有愛,謝謝這些中醫團隊共同努力,希望COVID-19疫情能盡快遠離,讓社會盡快走回正常的軌道。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170的網紅黃珊珊,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今天要向大家報告,尤其是 #快篩陽性 的朋友們,我知道你們很慌張,但請不要擔心,這是台北市的處理流程圖,將依照不同症狀分類,由醫院或快篩站開設居家隔離通知書。 若大家到快篩站進行採檢呈現陽性,依照症況會進行分類,無症狀者會由醫院或快篩站開立居隔單,患者就必須進行居家隔離;輕症者則會送至加強型防疫專...
確診關懷中心電話 在 烏烏醫師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最近朋友傳來一篇萬華疫情爆發時不為大眾所知的揪心故事。我不是萬華人,但過去為了祈求產婦們順產,我其實蠻常去龍山寺拜註生娘娘。因此,看到內文時,心理上隨即產生了強烈的連結與感觸。
其中讓我最有感的,是文章中那位染疫的老人面對醫護時,竟重複說著「對不起對不起,我下次不會了,讓我回家好不好。」其實面對傳染疾病,醫療之外,還有許多社會、心理的議題需要被看見、被解決。
我記得擔實習醫師時,輪值過 HIV專責病房,當時遇過一位病毒量極低的病人,即使傳染力極低,當我幫他抽血時,他仍愧疚地不斷告訴我千萬要小心,他不想害到任何一個人。而即使HIV不是藉由空氣、飛沫傳染,但因愛滋病長期被污名化,為保護病人隱私、避免引發不必要糾紛,和「呼吸治療病房」、「心血管中心」、「安寧病房」不同,HIV病房往往低調不可能大方掛出名稱。
*病毒不一定能奪走性命,但總是輕易分化人心
這次的covid19藉由飛沫傳染,傳播更容易,當然更容易讓病患陷入自我責怪,認定自己做錯事才牽連一群人被隔離甚至失業。也能輕易分化人心,在疫調公布足跡的過程中,經常讓人互相指責怨懟。好比萬華茶室的獅子王染疫後就被許多人調侃、諷刺,但仔細想想那就是他的社交生活,就像去酒吧、唱 KTV一樣,何錯之有?更何況在他活動的當下,疫情並沒有爆發。
另外對於新興疾病,未知也會帶來恐懼與不理性,好比有居民抗議社區附近的旅館改成防疫旅館、或一個場所公布確診者足跡後,大家就紛紛不敢再去、甚至有記者公開問,有足跡顯示去過健身房,是否要暫停健身房營業? 但病毒脫離人體根本無法存活多久,這完全就不符合科學啊!
這段時間看診時我也注意到,很多初診的病人在填寫住址時,如果住在萬華區都會有所猶豫,不想承認。也有許多痊癒的病人完全不想提起他曾染病,深怕PCR轉陰仍被當成病毒看待。這也讓我想到曾讀過的一本書「我要活下去:韓國MERS風暴裡的人們」,裡面清楚刻畫出病人痊癒後卻遭受歧視,面臨被解僱、孤立,被社會排擠,最終出現精神不穩定的悲劇。
因此我認為傳染病的後遺症絕不只有心肺功能、嗅味覺受損,心裡那個被病毒侵蝕的洞,是需要整體社會一起來填滿,被貼上的污名標籤也需要集體的力量一起撕去。
*社會應更關心染疫者與家屬的處境
而事件中里長擁抱里民的暖心行為,雖說是一個很簡單的小動作,但卻蘊含極大的正能量。畢竟確診者治療期間都是面對穿隔離衣,戴口罩、面罩的醫療人員,零距離的接觸和體溫是如此的遙不可及。這個擁抱不僅療癒里民的心,也象徵著社會的接納與關懷。
除了痊癒者,痛失親人的家屬情緒當然也該被照顧,因此我對於「別讓端午變清明」、「討厭公婆你現在就南下回家」這類口號向來很反感,因為這些話聽在家屬耳中完全就是二次傷害啊!且雖說這樣的口號目的是希望嚇阻大家不要頻繁群聚、避免疫情擴散,但也不該用死亡去恐嚇威脅。
疫病退散!之前的醫療糾紛也告一段落,龍山寺的大門重啟,是該回去一趟了!
確診關懷中心電話 在 市議員李順進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市議員李順進 轉傳 [110/08/12 ~ 08/13] 高雄市政府 及 衛生福利部 要點公告
●環安、治安、交安、工安、婦幼安 代言人!
︽︽︽︽︽︽︽︽︽︽︽︽︽︽︽︽︽︽
[110/08/13] 高雄市政府 部分工時受僱勞工生活補貼,因應施行狀況進行滾動調整,補助計畫再放寬
https://www.facebook.com/bravo.Kaohsiung/posts/4405972862797643
●擴大補貼至不適用就保但仍受僱的中高齡勞工!
○延長請領期間至9月30日止!
○請符合資格的勞工朋友記得於【9/30】前申請
●申請對象:110年4月份有下列投保紀錄之一者
○參加就業保險者
○條件放寬,新增下列適用範圍
○65歲以上受僱參加勞工保險
○已領勞保老年給付,受僱參加職災保險
○已領其他社會保險養老給付,受僱參加勞保或職保
申請條件
○月投保薪資23,100(含)以下
○未領其他同性質補貼
○兼職2家以上者,僅得請領1份
●申請期間:【110年8月13日上午10點至9月30日止】
●申請網址:https://pt.10000.gov.tw/
●相關問題請洽詢勞動部紓困專線1955
~~~~~~~~~~~~~~~~~~
[110/08/12] 高雄市政府 嗡咿嗡咿血庫拉警報!
https://www.facebook.com/bravo.Kaohsiung/posts/4402768379784758
●最近捐血量大幅下滑,血庫快見底但還有好多病人在等待...
○誠徵熱血的您現在就預約挽袖捐血、挺醫療!
○捐血地點查詢https://reurl.cc/VEboRb
○2021七夕情人愛捐血~相揪拿好禮https://reurl.cc/83xQX4
●捐血小知識
Q:『為什麼血庫存量不足?』
A:病人一直都有,各地醫院每天都需要的一定血量,但是有些時候因為疫情、天氣等等因素,可能會影響捐血意願,捐血量少導致血庫存不足。
Q:『施打疫苗後到底可不可以捐血?』
A:不管是哪一廠牌疫苗,只要施打完後身體狀況佳,沒有發燒、不舒服等等情況,都是可以來捐血的!
https://reurl.cc/En5kVk
#救人交給你捐血我可以
~˙~˙~˙~˙~˙~˙~˙~˙~˙
[110/08/12] 衛生福利部 一起尊重各個障礙者的不同障礙情況,避免輕易責難。
https://www.facebook.com/mohw.gov.tw/posts/1955007767998965
#衛福編編分享時間
互相幫忙,病毒是我們共同的敵人!
~~~~~~~~~~~~~~~~~~
[110/08/12] 衛生福利部 指揮中心依各縣市之社區感染風險,有條件放寬住宿式長照機構訪客管理措施
https://www.facebook.com/mohw.gov.tw/posts/1954858694680539
#衛福編編報報 發文時間:2021.8.12
●記者會影片:https://youtu.be/FvwNvsexu6g
●記者會影片-即時字幕:https://youtu.be/Qz4nsu8pgx0
《客家電視台》客語口譯直播:https://youtu.be/J229XORnKL0
●衛生福利部 LINE@:https://lin.ee/24imWWE
●衛生福利部 Twitter:https://twitter.com/MOHW_Taiwan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2)日表示,鑒於本土疫情趨緩,指揮中心宣布自8月10日至8月23日維持疫情警戒標準為第二級;考量疫情維持穩定及住宿式長照機構住民探視之需求,依機構人員疫苗接種情形及各縣市之社區感染風險,調整住宿式長照機構訪客管制措施,並將視疫情發展滾動修正。
●自即日起,中高風險以上縣市(目前為臺北市、新北市)除例外情形外仍維持暫停訪客;其他縣市則有條件開放探視。
一、訪客須出具訪視前3天內採檢之自費篩檢陰性證明。
二、探視應遵循「衛生福利機構與榮譽國民之家因應COVID-19訪客管理作業原則」辦理,包括:落實預約制、實聯制、詢問TOCC及限制有感染症狀者進入、每位住民每次訪客人數不可超過3人、不同住民訪客間維持社交距離、進入住房探視每住房每時段原則上僅開放1位住民接受訪客探視、全程佩戴口罩等。
●指揮中心表示,若訪客為「確診者取得解除隔離治療通知書且距發病日未滿3個月者」或「完成2劑COVID-19疫苗接種達14天(含)以上者」,可免除前述篩檢之要求。
#防疫最前線 #謝謝辛苦的檢疫人員 #謝謝臺灣醫護人員 #謝謝所有第一線人員 #臺灣加油 #2019nCoV #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 #COVID19 #MOHW_Taiwan
~~~~~~~~~~~~~~~~~~
[110/08/13] 衛生福利部 首度結合業界共同設計營養創新服務讓城市到鄉村的長輩營養照顧更全面
https://www.mohw.gov.tw/cp-16-62693-1.html
台灣已邁入高齡化社會,依調查結果顯示,65歲以上長者的牙齒,有70.6%部分缺牙;21%的長者覺得自己的牙齒(包括裝假牙者)功能狀況不好,63.2%的長者因為牙齒狀況、咀嚼或吞嚥的問題,而限制吃東西的種類註1。可見長輩隨著年齡增加,身體機能逐漸發生變化,加上部分採購、備餐不易及存在著錯誤飲食觀念,都可能導致長輩營養攝取不足,進而影響身體健康。為解決這些問題,國民健康署運用以人為本的照護思維,將營養專業知識轉化為創新服務設計,導入城市、偏鄉、原鄉等不同場域,讓長輩能將吃得均衡落實於生活中,提升營養健康。
城市:全台第一家營養服務進駐的社區型超市
連鎖超市品牌「家樂福」秉持企業責任精神,率先響應,與國民健康署攜手建立首家營養服務進駐的示範門市。從一進門顯而易見的營養專區,讓民眾透過簡易的營養問卷,了解自己飲食上的不均衡,並給予貼心營養攝取提醒,接著就可以依賣場所設計的動線及融入貨架的營養標示,找到建議補充食材。希望民眾從踏入門市就能感受到均衡飲食的重要,進而影響採購行為,讓營養能更貼近民眾生活。
偏鄉:讓營養專業成為完整的營養指南
考量偏鄉人力資源不足,無人照顧長者餐食問題。國民健康署將簡易營養問卷提供給新北平溪十分托老中心,方便了解長者營養缺口,並結合時下流行的外送平台「銀色大門」,優化其線上服務、營養評估及需求標籤等系統功能,讓這些偏鄉外送餐員也同時兼具關懷長者的角色,回報長者飲食狀況,讓共餐據點服務人員或未同住家人能追蹤掌握。
原鄉:行動菜車改造,營養採購指南開進部落
食材物資缺乏是原鄉部落常見的問題,國民健康署於阿里山山美文健站直接以族語和長輩一起盤點在地物產,並透過改造原鄉供應食材之重要管道「行動菜車」,導入色彩豐富又具辨識度之營養標示、連結在地食材,並教導菜車服務商有關營養的基本知識,除方便食材取得,亦期透過日常採購行為,讓原鄉居民體認營養與食材之關聯。
國民健康署吳昭軍署長表示,為能持續提升長輩飲食健康,這次所設計的創新服務只是開始,未來期望能有更多民間團體、業者響應參與,發展出不同面向的均衡飲食服務,讓營養健康能真正落實於生活之中!
資料來源:
註1:「國民健康署106年國民健康訪問調查結果」
線上成果發表會影片發布,請上國民健康署官方臉書或YouTube頻道觀看:
臉書官方帳號:https://www.facebook.com/hpagov
YouTube官方頻道:https://www.youtube.com/user/hpagov
~~~~~~~~~~~~~~~~~~
[110/08/13] 衛生福利部 疫情期間,熱血醫師偏鄉巡迴醫療服務不中斷!
https://www.mohw.gov.tw/cp-16-62692-1.html
健保署自94年推動醫療資源不足地區改善方案以提高偏鄉民眾就醫可近性,近年更積極媒合醫療巡迴地點設置於長照據點,方便更多民眾就醫。因應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降低社區感染風險,社區關懷據點及村里活動中心皆停止外借,影響偏鄉巡迴醫療服務。
為照顧偏鄉居民健康,臺南市蔡瑞頒診所蔡瑞頒院長加強防疫措施(如:看診全程配戴口罩、看診前測量體溫、人流管控等),自備不斷電系統,將巡迴點看診場所移至戶外陰涼空曠處,並定期清消。若民眾行動不便無法外出至巡迴點就醫,可事先電話預約,蔡醫師穿戴防護面罩及口罩等防護設備,依約定時間到宅提供醫療服務,並遵守室內不得超過5人規定。高齡90歲老奶奶長期固定於巡迴點就醫,疫情期間因高血壓、腰痠背痛身體不適,幸好巡迴點有開診,病痛迅速獲得解決,經治療後病情穩定。
健保署南區業務組林純美組長表示,偏鄉人口以老人為主,視訊診療往往需要家屬協助才能完成。為使偏鄉巡迴醫療服務不中斷,截至7月31日,雲嘉南地區146個巡迴點中,92%巡迴點有熱忱西醫基層院所定期進駐提供醫療,民眾可透過健保署全球資訊網/重要政策區/醫療資源不足改善專區/巡迴醫療服務訊息,找到鄰近醫療服務巡迴點就近就醫。
︾︾︾︾︾︾︾︾︾︾︾︾︾︾︾︾︾︾
臉書貼文連結 >>> https://www.facebook.com/LeeShunJin/posts/
LINE貼文連結 >>> https://timeline.line.me/user/_dQCiWURPZDXrxB0r9P0uvfNJRbuv-80TSueOj6Q
●請持續關注並給予指教:
○LINE官方帳號〔市議員李順進顧地方大小事聯盟〕:https://lin.ee/9YhCukt
○臉書粉絲專頁〔市議員李順進〕:https://www.facebook.com/LeeShunJin
#高雄 #議員 #李順進 #環安 #治安 #交安 #工安 #婦幼安 #代言人 #轉傳 #高雄市政府 #衛生福利部 #公告
確診關懷中心電話 在 黃珊珊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今天要向大家報告,尤其是 #快篩陽性 的朋友們,我知道你們很慌張,但請不要擔心,這是台北市的處理流程圖,將依照不同症狀分類,由醫院或快篩站開設居家隔離通知書。
若大家到快篩站進行採檢呈現陽性,依照症況會進行分類,無症狀者會由醫院或快篩站開立居隔單,患者就必須進行居家隔離;輕症者則會送至加強型防疫專責旅館或檢疫所進行隔離;重症者則直接由醫院收治。在等待PCR結果的居家隔離者,將由我們的12區健康服務中心進行每天兩次的電話關懷,詢問身體狀況,同時也會有電子圍籬的限制,所以千萬不要心存僥倖到處趴趴走。
如果PCR為陽性,12區健康服務中心也會依照確診者的密切接觸者進行匡列,並開立居家隔離通知單,大家也可以放心,電話關懷依舊會繼續,一直到解除隔離為止。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kCvcCNti1Nc/hqdefault.jpg)
確診關懷中心電話 在 高松傑高Sir正能量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主席神威】做榜樣再做檢測!親民習主席南下和重要講話玄機?撐CY發布獨師名單許智峯不自量力?一哥貼地當風更?談妻送湯流下男兒淚?I高Sir正能量14102020
YT技術限流和自動退粉,離封台不遠,請幫忙高Sir正能量?訂閱?分享影片救亡:https://www.youtube.com/jackyko1109kosir?sub_confirmation=1
————————————————————
1.C朗都中招所以為人為己做檢測
2. 親民習大大南下和重要講話玄機? 必將描繪中國進一步改革開放的新藍圖
3. 撐CY發布獨師名單許智峯不自量力?
4. 一哥貼地當風更?談妻送湯流下男兒淚?14位九龍城區議員怕「一哥」拒明天出席會議?
5.宣道小學前教師製作「獨」課程,荼毒學生。教育局把涉事教師除牌,教協欲想為「獨」教師番身,繼續把政治帶入校園。
現李梓敬、肥仔傑、高SIR呼籲各位有良知的正常人聯署,支持教育局撥亂反正,把「獨」教師踢出教育界,還校園安寧!
聯署連結,請廣傳:
https://www.hasrtry.com/20201010.php
6. 【臨時檢測中心延長運作至周五】4所臨時檢測中心昨因8號熱帶氣旋警告信號生效而暫停服務,經檢視中心的使用情況及市民對檢測服務的需求,各中心將延長運作兩天至周五(10月16日)。
⏰ 開放時間:上午8時至下午1時30分及下午2時30分至晚上8時
? 灣仔臨時檢測中心
地點:灣仔港灣道27號港灣道體育館
? 葵青臨時檢測中心
地點:葵涌大白田街2號石籬社區會堂
? 九龍城臨時檢測中心
地點:啟德協調道3號啟德社區會堂
? 油尖旺臨時檢測中心
地點:油麻地眾坊街60號梁顯利油麻地社區中心
對身體狀況有懷疑的市民,可到任何一間中心接受鼻腔和咽喉合併拭子採樣作病毒檢測,費用全免。市民毋須預約,只須出示身份證明文件及提供手提電話號碼,便可即場登記。
為己為人❤️ 請踴躍參加檢測‼️
新聞公報:https://bit.ly/33ROfE4
#現代版雷鋒
#小市民憑良心
#做實事講真相
#支持國安法
#男人幫大聯盟
#KOL100
#青年快閃社區清潔大行動
#人間記者會
#青年護旗手
——————————————————
五星正能量? 真係爆哂燈?
高Sir疑遭技術限流,請大家幫幫手:
1. 訂閱「高松傑 - 高Sir正能量」youtube 頻道 (訂閱係免費架) https://www.youtube.com/jackyko1109kosir?sub_confirmation=1 /高Sir第二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4bhcFYIoJl06PM1xzTg-QQ?sub_confirmation=1 ;
2. 撳?搶先睇;
3. 贊好並留言支持;
4. 將影片分享開去;
5. 贊好高Sir微博: https://weibo.com/jackyko1109。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dVLKUfmrihQ/hqdefault.jpg)
確診關懷中心電話 在 3Q陳柏惟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自從紓困案開始慢慢釋出後,我的服務處排隊要諮詢紓困的電話、人龍,可能比前陣子排口罩還要多,大家都很關心。對於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紓困振興預算案,各部會有很多的紓困方案,但同時也收到民眾反映、向辦公室陳情,「太多太複雜、資訊不流通、不夠快、不夠明確、電話忙線,或是地方說還沒有正式明確的規定」等。
我認為除了中央和地方兩邊的訊息要對得上、資料要一致之外,我們還需要便捷、有效率、足夠親切的線上資源來協助民眾。
【單一窗口】
盡量讓民眾一個窗口就能解決所有疑惑,朝整合跨部會的單一諮詢窗口。
【增加網站便利性】
衛福部 1957 福利諮詢的網頁,有提供包括社會保險、勞工相關、各類福利等等多項資訊,但目前並沒有放上這波紓困的資料,這樣其實滿可惜的。
【提供最佳方案建議】
我們看到政府很多部會網站都建置了「防疫、紓困、振興」專區,提供懶人包、Q&A、圖卡等,就是希望讓民眾可以快速從網路上找到自己需要的訊息,這部分當然要肯定政府的努力。但我們從使用者的角度出發,希望可以找到符合自身需求的「最佳方案」。是不是可以嘗試建置「微型的一條龍服務」,幫民眾整合他們需要的方案、提供解答,就像電信門市幫你算最優惠的方案一樣,協助民眾判斷跨部會、多方案的申請,對他們最有利的選擇。
疫情除了經濟需要紓困,我們的心靈也需要紓困。
台灣經歷過很多災難,也有很多救災經驗,不過這次的武漢肺炎與過去的災難型態有點不一樣。地震、森林大火,我們稱為「天災」,恐攻、重大刑案等,我們稱做「人為災難」。
而有種災難叫做「 生物災難 」(biological disaster)。
生物災難特性是持續的時間長、影響久,也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與結束,好像看不到終點,因此越來越焦慮。當我們在救援時,災難也還在持續發生,災難會給社會巨大的損失、破壞原本的運作,對人的身心靈產生重大負面影響。且生物災難是慢性的,涵蓋的層面更大,而台灣過去的確只有面對 SARS 的經驗。
【心理急救】
經歷過921、八八風災的臺灣,都曾讓「災難精神醫學」這個議題被拿出來討論。但無論921或是重大風災,都與這次我們所面對「不知何時才會結束」、「一邊救災一邊發生災害」的武漢肺炎,就是我們所謂的「生物災難」不一樣,生物災難沒有明確的結束時間點。
所以我們對於一般災難的治療模式,已累積了相當的經驗,但用在目前的狀況,可能就不一定適合。就我們目前治療的模式,有參考也有要調整的地方。WHO 和美國精神醫學會都強調「心理急救」(Psychological First Aid)的概念,其原則是準備、觀察、傾聽、聯繫。
助人者在受到訓練後,就得對(災害)受難者提供實質的幫助,而不是直接的治療。這個協助是什麼?不外乎有資訊給予(現在狀況如何?我們安全嗎?你的家屬的狀況?)、陪伴支持(傾聽需求或鼓勵)、資源連結(針對需求提供實質協助,例如:金錢紓困、生活需求),重點在於:藉由即時的伸出援手來緩解焦慮。
【脆弱群體辨識】
我們要辨識在災難下,暴露程度不同的「受災族群」,包括患者、被隔離者、防疫人員、其親友與接觸訊息疲轟炸者。另外,本身有精神疾病、曾經有創傷、受虐等經驗、自己或家人有成癮問題、社經地位不利等族群,更容易受到影響。因此,助人者如何具備「敏感度」,將資源的分配,優先投放給這些群體,並給予特別的關懷,這是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應該先聚焦的地方。
舉例來說,對這次執行敦睦艦隊任務的海軍官兵、或是第一線醫事人員、空服人員,一些遭受創傷性打擊的案例,需要給予主動的關懷、有效鼓勵和支持。特別需要注意,他們有可能被獵巫、排擠或被歧視。
越戰催生了美國對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希望政府可以派遣專業人力處理,結合衛福部和民間的資源,主動提供各類復原所需的支持,包括個人諮商、支持性團體等,應該要開始準備。比如可使用社區的組織與能量,像是社區的頭人、社區的活動、講座座談會,減少社會的驚惶,和群體間的排擠拉扯。想辦法讓每一個人能夠主動關心、聯繫、提供資源,甚至生意方面的支持。希望短期之內提供心理急救;中期則使其能不受歧視地回到崗位上與恢復正常生活。當社區發現有確診病患或疑似案例,大家總不免開始標記甚至是污名畫當事人,造成人與人之間的疏離,也讓對於當事人是二度傷害。因此希望我們可以有所作為,來建立韌性的社區。
【假消息傷害心理健康】
另外, 就NCC所提供的數據,截至 4 月 20 日的統計資料,「於指揮中心通知廣電媒體澄清錯假訊息並說明改正作法,協助轉請廣電媒體回應、加強自律」這項業務總次數目前是「1 次」,看起來台灣都沒有什麼假訊息,但真的是這樣嗎?
目前訊息的傳播不僅只有有電視媒體,「自媒體」是另一大宗。比如: LINE、臉書、youtube、Google、PTT 等社群平台,未來期望對於自媒體、傳統的媒體都盡可能減少假訊息的傳遞狀況。目前社會人心惶惶,我希望假訊息,不要成為社區心理健康的「防疫破口」!
【自主健康管理的醫療工作者給薪疑義】
日前接獲陳情,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在 2 月 26 日發函,主旨寫道「符合自主健康管理條件之工作人員,暫勿前往機關上班」,這些人員包括:「申請赴港澳獲准者」、「通報個案但已檢驗陰性且符合解隔離條件者」、「社區監測通報採檢個案」、「自國際旅遊疫情建議等級第一級及第二級國家返國者」。但是,因為在這期間出國,而返國後需要隔離採檢,尊重這份公文沒有去機構上班的人,雇主認定不屬於他們的責任,因此不給付薪資。但在 3 月 19 日,衛福部說 26 日公文中的「暫勿」文字,只是「建議」,因此人員在管理期間適用的假別和薪資,應該由院所自訂請假規範。
在這段期間因為遵守 2 月 26 日指揮中心公文的「暫勿」規定而沒有去上班的醫療工作人員,因為 3 月 19 日的公文認定為「建議」,這些受影響的醫療工作人員,他們的假別算是事假、病假、還是防疫隔離假?導致他在這段期間因自主健康管理所請的假,有的並沒有被給付薪資。一樣是配合政府政策,正常工作的醫事人員,可以有機會得到相關的獎勵,但自主健康管理,依規定沒有入院上班的人員,卻被變相扣薪,我主張應該讓這類醫事人員能回復權益,讓乖乖遵守規定的醫療人員不要被變相懲罰。蘇貞昌院長也對此表示肯定,團隊也會持續關注。
在此謝謝為疫情拼命努力的所有單位人員,也向受疫情影響的民眾們,說聲辛苦了。或許沒辦法一次到位,但我們會持續努力、持續發聲,持續修正與服務,一起迎接更好的明天。
#3Q陳柏惟 #中二立委 #台灣基進
===============================
◆ 訂閱3Q的Youtube → https://www.youtube.com/c/3QChen
◆ 追蹤3Q的FB → https://www.facebook.com/3Q.PehUi/
◆ 追蹤3Q的IG → wondachen
◆ 追蹤3Q的噗浪 → wondachen
◆ 追蹤3Q的推特 → https://twitter.com/wondafrog
===============================
◆ 台灣基進官網 → https://statebuilding.tw/
◆ 訂閱台灣基進官方Youtube → https://pros.is/L8GNN
◆ 追蹤台灣基進官方臉書 → https://www.facebook.com/Statebuilding.tw/
◆ 捐款支持台灣基進 → https://statebuilding.tw/#support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u-CiAr5towg/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