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院動態》20151002高金素梅總質詢-原鄉土地與房舍議題(18分鐘)
院長、主委,原住民族基本法第2條規定「部落:係指原住民於原住民族地區一定區域內,依其傳統規範共同生活結合而成之團體,經中央原住民族主管機關核定者。」所以原民會訂定了「原住民族委員會辦理部落核定作業要點」,到目前為止核定了742個部落。主委,請您說明一下,所謂的「部落」,最重要的定義是什麼?(存在相延承襲並共同遵守之生活規範,以及他的歷史沿革及傳統制度)
簡單的說,「部落」就是原住民族世居的的地方。院長、主委,您同意嗎?既然如此,部落內部土地和房舍面臨最大的問題是什麼?(地目不符、房舍沒有使用執照,所以民宿沒有合法執照無法經營)
院長,本席讓您瞭解一下,剛林主委所說的什麼叫「地目不符」。舉例來說:原住民「世居」的部落,因為政府在民國63年通過區域計畫法,民國65年通過「非都市土地使用管制規則」,這兩個法令施行後,部落的房舍一夕之間都變成林業用地,而不是可以拿來蓋房子的「建築用地」。什麼叫做林業用地,就是只能造林的土地,連種菜都不行。原住民部落之所以百方之九十以上都是違建,這就是根本的問題,是政府讓我們違法的,現在原住民族地區很多鄉公所、代表會、集會所,通通都是違建,可是政府從來不去解決這個把部落「就地違法」的法令。院長,這合理嗎?這叫原住民情何以堪。
部長,您知道這個問題嗎?現在的問題是,地目不符要怎麼申請建照,當然也就沒有使用執照。
院長,針對地目不符的問題,本席要請您還給原住民族一個公道,原民會也根據原基法的規定,把全台灣742個部落都劃定完成,而且刊登在行政院公報上了;您能不能在此責成內政部,要求內政部依據原民會所公告的部落資訊,把原住民族世居的部落依「區域計畫法」和「非都市土地使用管制規則」的規定,變更為「鄉村區」,什麼叫鄉村區:「係指為調和、改善農村居住與生產環境及配合政府興建住宅社區政策之需要,會同有關機關劃定者。」這樣才符合部落的現況與法令的規定。
院長,在土地分區與地目不符的問題解決之前,部落現況的發展所面臨的困境,是不是應該提出一些權宜措施來解決,和土地最密切相關的就是原住民在部落經營民宿的問題。民宿管理辦法第3條規定「本辦法所稱民宿,指利用自用住宅空閒房間,結合當地人文、自然景觀、生態、環境資源及農林漁牧生產活動,以家庭副業方式經營,提供旅客鄉野生活之住宿處所。」最符合這個規定的當屬原住民族部落;然而,部落的房舍因為地目不符,導致無法申請建照,當然也就沒有使用執照,有經營民宿的族人,也就只能經營「非法民宿」。本席走訪部落,每次都會聽到族人反映這個問題,我們的房子所有的設施都符合規定,但是因為沒有使用執照,所以民宿就不能合法。
對此,本席也在此質詢過毛院長,也在交通委員會質詢過交通部(觀光局),本席建議交通部和原民會,應該針對原住民經營民宿提出臨時性方案來列管經營。為什麼要這樣做?因為民宿管理辦法是針對全台灣的民宿業者,但是部落的原住民經營民宿有它的歷史背景和不公義的問題存在,這絕對不能和一般地區的業者混為一談。當時本席要求原民會和交通部參酌「山地鄉部落托育班設置原則」,如果原住民的民宿只是因為沒有「使用執照」而不能合法登記的,由原民會來認定,並由交通部來列管經營,這樣不只可以保障族人的收入,同時也可以保障住宿遊客,不是嗎。林主委,這個措施何時可以落實?交通部可以配合原民會來辦理嗎?今年底前完成公告,讓部落族人好好經營民宿,可以嗎?
社區林業定義 在 驅筑出境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我覺得非常精闢
尤其是身為台中人卻沒去過台中酒廠
就可以知道這個地方很可惜😥
真的該和松菸的問題一起交由市政府或是回歸居民意見
讓台灣可以有更多由歷史孕育以及藝術薰陶的休閒去處✌️😁
https://www.facebook.com/avian007/posts/10203740322250383
■■那麼近又那麼遠的台北文創
年節期間,陸續走訪了幾個中南部的文創園區。松山菸廠舊址為何特別惹人爭議,若跟近鄰的華山比較不盡公允,但跟這幾處對照就明顯了。
高雄駁二從藝術特區開始發展,十年前即清楚以海洋和工業城市為意象,不斷推出各種相關展演,很快地走出自己的風格。等園區擴大,再提供空間讓年輕人返鄉進駐,同時讓周遭社區融入,提供庭院、壁面跟駁二結合,兩相得利。遊客走逛其間,清楚而具體地見識了南方文化的特質。
台南的林百貨係日治時代建築,八十多年前坐落熱鬧商業區,經過半甲子沒落,如今結合府城各種文創重新營運,隨即吸引絡繹不絕的遊客。雖說一開幕便遭詬病,在地物產和創意並未充分呈現,但一年多下來,這個方向的努力是明顯的,地方風物也漸次多樣。走訪台南,不到這棟大樓過個水,還真有所悵然。
嘉義檜意森活村,最教人驚喜。此地離北門車站不遠,接近三十棟的日治時代建築,主要分三個園區,以林業主題活化。既有在地農業精品區塊的擺放場地,更有日式生活樣式和器具,而電影KANO的場景最是吸睛。早年一座城市跟森林的關係,透過不同藝術的表現演繹,風格亮點也都俱備了。
台中酒廠便有些欲振乏力,相較於其它園區,此地交通最為便利,緊鄰台中火車站,周遭生活機能亦不差,卻未好好規劃。酒廠的過往歷史缺少有力整合,活潑地再現。各種藝術展演進駐,好像也難以形成話題。平時遊客參訪亦稀落,不要說外地人,連台中市民對此地都陌生。文化部實宜將此區交付給台中市府,放進未來台中鐵道綠園區的發展構思,如是共存共榮,才有可能翻轉。
以上概述的幾個園區,不管興盛或死寂,至少都有一致性。再怎麼商業考量,仍不失濃厚的歷史和藝術文化,而且貼近在地生活。松菸造成社會觀感不佳的部份,當然是松山文創園區旁邊,聳立著金碧輝煌的台北文創。
這棟龐然的大樓再怎麼看,都高不可攀。除了二樓誠品文創區域尚有可觀外,其它樓層幾乎跟都會商圈和辨公大樓近似,缺乏和社區結合的機制。舉辨的活動又偏向大眾流行文化的內涵,難以看到年輕人在此的微物巧思和美好,更感受不到他們追尋夢想,或者摸索創業的光彩和希望。
儘管對面的文創園區,保持松菸老建築群原樣,園區的活動亦符合我們對即有文創定義的期待。然而夾在大巨蛋和台北文創間,只是突顯其被壓縮的窘境。我們一直積極地想把文創當做台灣重要的觀光景點,僅以現有的商場情境和空間結構,恐怕會貽笑大方。
地段最貴又精緻,台北文創必須好好思考,如何跟旁邊的文創園區結合。這座城市的特色是什麼,又或者如何以台灣品牌,帶頭打造出新的風格。有許多新的可能,等待著創造。若繼續這麼近,又那麼遠,確實尷尬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