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展於上月已落幕,謝謝前來支持的夥伴、客戶🙏
今年智慧城市展,建碁以優異的平台技術領導者角色定調「建碁物業雲管理平台」,展示兩大科技物業管理方案
👉智慧門禁與溫度偵測
👉智慧電表與數據管理
歡迎建商、社區管委會、智慧建築相關產業
與我們進一步聯繫🤝
https://www.aopen.com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3萬的網紅柯文哲,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高房價、高房租是臺北年輕人最痛恨的事情,平均要不吃不喝16年,才買得起一間普通的房子。所以4年下來,我們不斷尋找土地進行規劃,興建只租不賣的公共住宅,到年底預計有超過30處公宅基地同步在施工中。 我們努力,就是要讓年輕人在臺北市住得起有品質的居住環境。 過去,週邊的居民都不喜歡公宅,快變成「鄰避...
社區 智慧電表 在 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專家導讀:想要讓公民電廠、分散式能源資源、虛擬電廠在台灣成長茁壯,藉由科技的挹注,催生電力管理數位轉型將是發展的關鍵。電力管理數位化 AIOT技術是關鍵!(03/14/2021 工商時報)
「公民電廠」是一種新的商業模式,讓再生能源發電變成全民運動,一般社區能在屋頂裝設太陽能板,透過售電改善生活。圖
作者:劉志文、李偉仁、黃雅琪
想要讓公民電廠、分散式能源資源、虛擬電廠在台灣成長茁壯,藉由科技的挹注,催生電力管理數位轉型將是發展的關鍵。
根據工研院產業趨勢觀察指出,在數位化的過程中,AIOT(人工智慧物聯網)技術將扮演關鍵要角,能在發電、輸電、配電、與用電上為電力系統創造四大價值,包括改善電業機構營運效率、提高對分散式電源的容納量、提升客戶服務、以及開創新的電力應用事業,四大價值如下。
第一,改善營運效率。這是AIOT在電力領域最為普遍的應用,目的在於降低電業機構維運成本、提升效率,依據IEA 2017年所發布的Digitalization & Energy報告估計,導入數位化技術,在2016~2040年期間將可使電廠與電網降低5% O&M(運轉及維護)成本、提高5%電廠燃燒效率和降低5%線路損失,並延長5年電廠與電網設備壽命,平均而言,每年可減少200億美元的電網投資,以及近340億美元的電廠投資。
第二,提高對分散式電源的容納量。根據IEA的報告指出,藉由數位化技術,可更靈活且即時的運用需量反應、再生能源、儲能及電動車等分散式電源,來提升整體電力系統的運作彈性與效能。以歐盟為例,透過數位化技術,更好的匹配電力需求、再生能源發電狀況及儲能,到2040年,可使太陽能與風力的縮減輸出(curtailment)比例,從目前的7%降低到1.6%。
第三,提升客戶服務。最常見的應用就是智慧電表系統建置,透過用電分析服務,進而幫助客戶省電等。像是被美國甲骨文收購的企業Opower,就是運用大數據分析智慧電表數據,用以製作個人化家庭能源報告書,協助用戶節能。
第四,開創新的電力應用事業。鑒於電力產業逐步邁向自由化競爭市場,不少企業已開始思考,可否透過電力數據的應用來創造新興事業增加營收。例如日本九州、關西、四國等電力公司,就把智慧電表資料做為判斷高齡者居家安全情況的依據,推出高齡者守護服務。
這些都是AIOT促進電力系統創新及電力資訊透明化的案例,讓原本只掌握在電力公司手中的電力系統運作資訊,應用發展成加值服務。
極端氣候已是全球面臨的難題,透過風險管理與強化電力基礎建設的韌性,才能隨時因應氣候的變遷超前部署,同時,朝展綠減碳目標邁進,輔以AIOT進行電力管理,也將是協助台灣維持電力系統供需平衡、穩定度與安全的做法,進而達到能源轉型、環境永續的願景。
本文作者為工研院電網策略室主任劉志文、美國德州大學阿靈頓分校電機系教授李偉仁、工研院產科國際所分析師黃雅琪
完整內容請見:
https://www.chinatimes.com/amp/newspapers/20210314000151-260204
♡
社區 智慧電表 在 AOPEN Taiwan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除了有豐富的抗疫產品以外😍
還有夥伴「建碁智見」的強力支援💪
目前積極推出整合集團資源的「智慧建築解決方案」
👉智慧電表
👉智慧水表
👉門禁管理
👉空氣品質監測
👉居安監測(控)
可落實應用於多人廠辦、社區住宅大樓、豪華別墅
歡迎各位夥伴與AOPEN透過物聯網打造無限可能
若有興趣,歡迎與我們聯繫🤩
解決方案合作、導入專線
(02)-7710-1803、(02)-7710-1805
社區 智慧電表 在 柯文哲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高房價、高房租是臺北年輕人最痛恨的事情,平均要不吃不喝16年,才買得起一間普通的房子。所以4年下來,我們不斷尋找土地進行規劃,興建只租不賣的公共住宅,到年底預計有超過30處公宅基地同步在施工中。
我們努力,就是要讓年輕人在臺北市住得起有品質的居住環境。
過去,週邊的居民都不喜歡公宅,快變成「鄰避設施」,因此,我要求公宅要有設計感,要達到城市美學的目標;另外,也要帶動智慧建築產業發展,每一戶都有智慧電表、智慧水錶、智慧瓦斯表、智慧電網等高科技設備;同時,我們也導入循環經濟,建材採取可回收的材料,比過去更環保。
由「社區」帶動「社群」一直都是我的理念,所以我們會在公宅低樓層設置銀髮服務、幼兒托育場所,以及居民活動中心,讓周邊的里民共享完善的社福設施,讓公宅成為聯繫里民情感的大平台。
我相信居住是市民的基本權益,不論是公宅、包租代管、分級租金補貼措施,都是我們落實居住正義的一環。
未來,我們會繼續努力,讓大家不只住得起,還能有溫度的住在一起。
#我們的臺北藍圖
#teamKP
#改變成真持續發生
-
teamKP 粉絲專頁:https://facebook.com/teamKP.taipei
誠實的市長在臉書:https://facebook.com/DoctorKoWJ
真實的柯P在IG:https://instagram.com/doctorkowj
Follow KP on Twitter:https://twitter.com/KP_Taipe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