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勸募條例
修正日期: 民國 109 年 01 月 15 日
法規類別: 行政 > 衛生福利部 > 社會救助及社工目
第 1 條
為有效管理勸募行為,妥善運用社會資源,以促進社會公益,保障捐款人
權益,特制定本條例。
第 2 條
本條例所用名詞定義如下:
一、公益:指不特定多數人的利益。
二、非營利團體:指非以營利為目的,從事第八條公益事業,依法立案之
民間團體。
第 3 條
除下列行為外,基於公益目的,募集財物或接受捐贈之勸募行為及其管理
,依本條例之規定。但其他法律另有規定者,從其規定:
一、從事政治活動之團體或個人,基於募集政治活動經費之目的,募集財
物或接受捐贈之行為。
二、宗教團體、寺廟、教堂或個人,基於募集宗教活動經費之目的,募集
財物或接受捐贈之行為。
第 4 條
本條例所稱主管機關:在中央為衛生福利部;在直轄市為直轄市政府;在
縣(市)為縣(市)政府。
第 5 條
本條例所稱勸募團體如下:
一、公立學校。
二、行政法人。
三、公益性社團法人。
四、財團法人。
各級政府機關 (構) 得基於公益目的接受所屬人員或外界主動捐贈,不得
發起勸募。但遇重大災害或國際救援時,不在此限。
第 6 條
各級政府機關 (構) 應依下列規定辦理前條第二項之勸募:
一、開立收據。
二、定期辦理公開徵信。
三、依指定之用途使用。
前項政府機關 (構) 有上級機關者,應於年度終了後二個月內,將辦理情
形函報上級機關備查。
勸募團體基於公益目的,向會員或所屬人員募集財物、接受其主動捐贈或
接受外界主動捐贈者,依第一項規定辦理,公立學校並應於年度終了後二
個月、其他勸募團體於年度終了後五個月內,將辦理情形及收支決算函報
許可其設立、立案或監督之機關備查。
第 7 條
勸募團體基於公益目的募集財物 (以下簡稱勸募活動) ,應備具申請書及
相關文件,向勸募活動所在地之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申請許可。但
勸募活動跨越直轄市或縣 (市) 者,應向中央主管機關申請許可。
前項申請許可及補辦申請許可之程序、期限、應檢附文件、許可事項及其
他應遵行事項之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第 8 條
勸募團體辦理勸募活動所得財物,以下列用途為限:
一、社會福利事業。
二、教育文化事業。
三、社會慈善事業。
四、援外或國際人道救援。
五、其他經主管機關認定之事業。
第 9 條
勸募團體於最近三年內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主管機關應不予勸募許可:
一、違反第十三條、第十四條、第十九條、第二十一條或第二十二條規定
。
二、有第十條第一款規定情形,經主管機關廢止其勸募許可。但其負責人
或代表人經無罪判決確定者,不在此限。
三、有第十條第二款、第三款或第十一條規定情形,經主管機關廢止或撤
銷其勸募許可。
第 10 條
勸募團體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主管機關得廢止其勸募許可:
一、勸募團體之負責人或代表人因進行勸募涉犯罪嫌疑,經提起公訴。
二、依第十六條規定開立之收據,記載不實。
三、違反會務、業務及財務相關法令,情節重大。
第 11 條
勸募團體申請勸募活動許可之文件有不實之情形者,主管機關得撤銷其勸
募許可。
第 12 條
勸募團體辦理勸募活動期間,最長為一年。
第 13 條
勸募團體應於郵局或金融機構開立捐款專戶,並於勸募活動開始後七日內
報主管機關備查。但公立學校開立捐款專戶,以代理公庫之金融機構為限
。
第 14 條
勸募行為不得以強制攤派或其他強迫方式為之。亦不得向因職務上或業務
上關係有服從義務或受監督之人強行為之。
第 15 條
勸募團體所屬人員進行勸募活動時,應主動出示主管機關許可文件及該勸
募團體製發之工作證。但以媒體方式宣傳者,得僅載明或敘明勸募許可文
號。
第 16 條
勸募團體收受勸募所得財物,應開立收據,並載明勸募許可文號、捐贈人
、捐贈金額或物品及捐贈日期。
第 17 條
勸募團體辦理勸募活動之必要支出,得於下列範圍內,由勸募活動所得支
應:
一、勸募活動所得在新臺幣一千萬元以下者,為百分之十五。
二、勸募活動所得超過新臺幣一千萬元未逾新臺幣一億元者,為新臺幣一
百五十萬元加超過新臺幣一千萬元部分之百分之八。
三、勸募活動所得超過新臺幣一億元者,為新臺幣八百七十萬元加超過新
臺幣一億元部分之百分之一。
前項勸募所得為金錢以外之物品者,應依捐贈時之時價折算之。
第 18 條
勸募團體應於勸募活動期滿之翌日起三十日內,將捐贈人捐贈資料、勸募
活動所得與收支報告公告及公開徵信,並報主管機關備查。
前項勸募活動所得金額,開支新臺幣一萬元以上者,應以支票或經由郵局
、金融機構匯款為之,不得使用現金。
第 19 條
勸募團體辦理勸募活動所得財物,應依主管機關許可之勸募活動所得財物
使用計畫使用,不得移作他用。
如有賸餘,得於計畫執行完竣後三個月內,依原勸募活動之同類目的擬具
使用計畫書,報經主管機關同意後動支。
前項之賸餘款項再執行期限,不得超過三年。
第 20 條
勸募團體應於勸募活動所得財物使用計畫執行完竣後三十日內,將其使用
情形提經理事會或董事會通過後公告及公開徵信,連同成果報告、支出明
細及相關證明文件,報主管機關備查。但有正當理由者,得申請延長,其
期限不得超過三十日。
勸募團體應將前項備查資料在主管機關網站公告,主管機關並定期辦理年
度查核。
第 21 條
主管機關得隨時檢查勸募活動辦理情形及相關帳冊,勸募團體及其所屬人
員不得規避、妨礙或拒絕。
第 22 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者,應將勸募所得財物返還捐贈人:
一、非屬第五條規定之勸募主體發起勸募。
二、勸募活動未經許可。
三、勸募活動之許可經主管機關撤銷或廢止。但於撤銷或廢止前,已依原
許可目的使用之財物,經查證屬實者,不在此限。
四、逾許可勸募活動期間而為勸募活動。
五、違反第十四條規定。
前項財物難以返還,經報請主管機關認定者,應繳交主管機關,依原勸募
活動計畫或相關目的執行,並得委託相關團體執行之。
勸募團體辦理勸募活動所得之賸餘財物,因勸募團體解散或未依第十九條
規定辦理者,依前二項規定辦理。
第 23 條
主管機關應將已核定之勸募活動、其所得及使用情形等資料予以上網公告
。
第 24 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經制止仍不遵從者,處新臺幣四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
罰鍰,並公告其姓名或名稱、違規事實及其處罰;經再制止仍不遵從者,
得按次連續處罰:
一、非屬第五條規定之勸募主體發起勸募。
二、勸募活動未經許可。
三、勸募活動之許可經主管機關撤銷或廢止,仍為勸募活動。
四、逾許可勸募活動期間,仍為勸募活動。
前項罰鍰,於勸募團體或其他法人、團體,併罰其負責人或代表人,並公
告其姓名。
第 25 條
違反第十四條規定,經制止仍不遵從者,處新臺幣四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
下罰鍰,經再制止仍不遵從者,得按次連續處罰;情節重大者,並得廢止
其勸募許可。
第 26 條
違反第十三條、第十五條至第二十條或第二十二條規定者,得予以警告並
限期改善,屆期未改善者,處新臺幣二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鍰,並得按
次連續處罰。
第 27 條
規避、妨礙或拒絕主管機關依第二十一條規定之檢查者,處新臺幣一萬元
以上五萬元以下罰鍰,並得強制檢查;情節重大者,並得廢止其勸募許可
。
第 28 條
違反第六條規定者,由其上級機關、許可其設立、立案或監督之機關予以
警告並限期改善,屆期未改善者,處新臺幣三千元以上一萬五千元以下罰
鍰,並得按次連續處罰。
第 29 條
違反本條例規定者,除依本條例處罰外,其有犯罪嫌疑時,應移送司法機
關處理。
第 30 條
本條例所定之罰鍰,除第二十八條規定者外,由主管機關處罰之。
第 31 條
本條例施行細則,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67的網紅李俊俋,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財團法人立法目的,在公開透明、避免洗錢! 《財團法人法》修法三讀,讓財團法人的改革向前邁進一大步。第一,原先由政府捐助成立、後卻被轉為民間的財團法人,未來經主管機關審核需要,將可透過政府捐贈補回基金差額的方式由政府買回股份,對人民權益是莫大的保障(不能公有變私有);反改革的政黨不樂見修法,無視於民...
社團法人必以公益為目的 在 找蔬食 Traveggo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從小就聽爸媽和老師說:「長大有能力了,一定要對社會有所貢獻」
這句話聽歸聽,卻從未想過自己有實踐的一天
起初只覺得能陪著Hao到處吃吃喝喝
偶爾分享喜歡的餐廳、做做料理(還有偶爾放閃)是很開心的一件事
沒想到全職工作後才知道經營社群不容易
卻也漸漸愛上這種「分享」帶給自己內心的踏實感
更在無意間累積了小小的影響力!
大家還記得10萬訂閱後推出的「公益T-Shirt」嗎?
超級感謝眾多朋友的支持,我們在3天內賣出了將近500件
扣除相關成本後,最終淨利$68,425,我們湊齊整數$70,000
決定將大家的愛全數捐出去!!!
老實說在第一個捐款機構的操作頁面
輸入捐款金額時還沒什麼特別的感受(因為錢不是我的)
但隨著第二間、第三間的10,000元一筆筆的捐出
才發現,
原來三年的時間累積的不只是訂閱人數
還有不斷成長的影響力
至今居然能透過一個號召或活動的發起
凝聚大家的善念,分散到各個需要愛的角落
隨著感動越加強烈 熱淚也在不知不覺佔據了整個眼眶
(Hao:他真的有流下男兒淚😂)
此時內心只想對著一路走來支持我們的大家說聲感謝
雖然 7萬元對許多大企業來說根本不足為奇
雖然 這世界上還有太多太多地方需要善款
但,謝謝你們讓找蔬食有這樣的機會
發揮小小的影響力,幫助整個大環境
未來,找蔬食會持續努力、持續保持初心地走下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
這次捐款對象一共有7個,全是集合網友們的建議
經過篩選並撇除上回捐過的單位,也是理念讓我們非常認同的機構
包括動物、教務、環境與氣候等等,在這也列在下方給大家參考😊
🔸 Animal Charity Evaluators
是個世界性組織,專門評估哪個協會最有效的減少動物傷害,其中包括拯救動物、動物福利發聲或植物肉的替代與研發等等,也會列出最有效益的前幾名提供參考,或透過慈善測驗讓大家釐清最適合捐助的機構,目的只有一個,希望「讓大家的愛心發揮最大的效益」,同時能會你所喜愛的動物得到最完善的幫助👍
https://animalcharityevaluators.org/
🔸 台灣之心愛護動物協會 HOTAC
流浪動物最大的問題就是永無止盡的生育,背後帶來的除了更多動物的受苦之外,也會引起部分民眾的不滿導致更多虐待動物的憾事發生。愛動物協會三大理念之中的「駐紮任務」最吸引我,他們不定期帶團隊至偏鄉進行大範圍且長期的駐紮任務,同時進行一系列的教育活動,這是一條沒有盡頭的長期抗戰之路,也希望趁著近幾年的愛護動物意識抬頭,透過大家的努力讓計畫持續下去💪
捐贈愛心碼:978
https://www.hotac.org.tw/
🔸 WildOne野灣野生動物保育協會
台灣西半部可能已經有許多保育野生動物的相關協會,但在資源相對較少的東半部,WildOne是唯一的非營利野生動物醫院。「野生動物救傷復健、教育、研究」是野灣的三大主旨,的確,同樣生在台灣這片土地上,人類不該忽略「一體」的概念,野生動物和我們人類一樣需要生活、需要土地、需要水源,透過教育和研究,期盼讓更多人能更加意識到這點!
捐贈愛心碼:7495
http://www.wildonetaiwan.org/
🔸 相信動物(社團法人台灣懷生相信動物協會)
相信動物協會是11/27上映的電影《十二夜2》的拍攝對象,協會成立以來只專注於一件事:母犬絕育,因為要解決浪犬問題,當務之急是 #先浪狗變少 ,2016年以來三年多的時間,在雙北地區絕育了7000多隻母狗,2020年,協會決定擴區桃園,目前正在FlyingV發起募資計畫,希望透過更多人的支持,前往桃園持續擴大任務,這我們是一定會支持的!如果你也認同,千萬不要吝嗇給予你的動物的愛💛
愛心捐款碼:3405
募資:https://www.flyingv.cc/projects/27439
http://www.faithforanimals.org.tw/
🔸 社團法人台灣芒草心慈善協會
第一次認識這個機構是在大學時期,Hao因為課程作業需要前往龍山寺探訪街友,當時我抱著忐忑的心,還交代Hao必須注意安全、一定要待在人多的地方、不要亂跑.... 等等充滿偏見的「警惕語」。三年後的今天,因為捐款活動再次認識芒草心,也了解到這群社工們真正在做的事情,坦白說,幾篇報導看著看著我再度濕了眼眶,「睡在街上是他們經過縝密思考後,認為最不會受傷的地方」(看到這句話真的很!心!痛!)。真的很開心有這樣善良的一群人,以更實務的角度協助街友找回自身的價值,同時能為自己曾經的生活發聲!
愛心捐款碼:9487
https://www.homelesstaiwan.org/
🔸 為台灣而教 Teach For Taiwan - TFT
一直有個夢想,希望未來有機會能到偏鄉教孩子籃球(沒辦法誰叫我太愛籃球了😂),曾經待過校隊體系,知道運動對於一個孩子的影響是如此之大,在訓練的過程中學習堅持不懈的精神,還有學習如何面對挫敗在努力站起,更何況偏鄉的孩子資源不像都市學校這麼充裕,所以成績名列前茅的總是那幾所傳統強校鮮少有轉變的機會。光運動就有如此差距,更別說其他學習資源了,看了為臺灣而教的介紹才深刻體會原來所謂「城鄉差距」的駭人之處!學習表現落差甚至高達三年之多,很難想像這些孩子在畢業後該如何與社會銜接😢關注為台灣而教有一段時間了,很欣賞他們的理念,「願有一天,台灣所有的孩子不論出身都能擁有優質的教育,和自我發展的機會」,大家共勉之💪
愛心捐款碼:747
https://www.teach4taiwan.org/
🔸 台灣青年氣候聯盟TWYCC(Taiwan Youth Climate Coalition)
自己吃素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希望透過減少終端購買,影響源頭飼養動物所造成的空氣污染及水汙染,但光靠吃素提倡環保的速度可能還不及直接舉辦氣候講座或各種體驗營,以最直接的方式教育大家目前世界在氣候變遷下所面臨的問題。Twycc已經超持續超過10年參加締約國大會(COP),在每年舉辦的大會上各國交換意見,也藉此學習到更多不同的知識,再帶回台灣與更多的機構分享,他們是一群非常熱血的青年,充滿熱誠地為了留給未來一個更好的環境,這樣的善舉讓我們超級感動😭 同是一起為了世界努力的朋友,為了利他,再累再辛苦都願意撐下去!
愛心捐款碼:7676
http://twycc.org.tw/
願看到這裡的大家,能感受到一點點我們樂於「分享」的感動
也期待接收到感動的各位,能將這份力量傳遞出去
一起創造善的循環💛
--- By Hao&Yang 2020年末
社團法人必以公益為目的 在 惇安法律事務所 Lexcel Partners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法律一分鐘】著作權的集管團體
作者:邱怡禎律師
著作權集體管理團體(下稱「集管團體」),係指由著作財產權人組成,依法設立辦理集體管理(下稱「集管」)業務,並以該團體之名義,行使權利、履行義務之社團法人。
著作權之所以會有集管制度,源自於音樂著作之利用需求極為普遍,且替代性高、利用對價低之特性。例如,大眾媒體或店家時常大量播放音樂,利用行為多如牛毛。如果著作權人要就各種利用行為行使著作權,勢必過於瑣碎,且權利金又很少,使著作權人與利用人逐案洽商授權條件成為不可能的任務。因此,著作權人將其所享有之著作權賦予集管團體,統一行使權利,能有效減少授權成本。
在集管制度中,使用報酬率為核心問題。為尊重市場協商機制,著作權集體管理團體條例(下稱「集管條例」)賦予集管團體能自行與利用人共同協商並訂定使用報酬率之權限。只有在必要時,著作權專責機關才會介入。
然而,集管團體並非能夠恣意地訂定使用報酬。集管條例第24條臚列了五項審酌因素:包括一、與利用人協商之結果或利用人之意見;二、利用人因利用著作所獲致之經濟上利益;三、其管理著作財產權之數量;四、利用之質及量;及五、其他經著作權專責機關指定應審酌之因素。對於為文化、教育或其他公益性之目的而利用著作者,集管團體應酌減其使用報酬;而若該利用行為無營利者,集管團體應再酌減其使用報酬。換言之,集管團體只要遵循上述大方向,即可在此範圍內訂定使用報酬。
為了制衡集管團體,集管條例第25條規定利用人對於上述使用報酬率有提出異議之權利,並得申請專責機關介入審議。
惟目前之規範模式,易使集管團體所訂之使用報酬率受有爭議。利用人不滿集管團體未進行充分協商,即過於恣意地訂定使用報酬率;集管團體則抱怨利用人濫用審議制度,不利使用報酬率早日確定。有鑑於此,著作權專責機關介入之時機與權限,將來似有再調整之空間。
(本文之內容不代表本所之立場或法律意見)
社團法人必以公益為目的 在 李俊俋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財團法人立法目的,在公開透明、避免洗錢!
《財團法人法》修法三讀,讓財團法人的改革向前邁進一大步。第一,原先由政府捐助成立、後卻被轉為民間的財團法人,未來經主管機關審核需要,將可透過政府捐贈補回基金差額的方式由政府買回股份,對人民權益是莫大的保障(不能公有變私有);反改革的政黨不樂見修法,無視於民意與潮流,勢必遭受民眾唾棄。
第二,這次宗教團體是否入法引發社會不同意見,還有許多不實指控,令人遺憾!我要說明:我國目前宗教團體法規規範有四個面向,包括寺廟登記管理條例、社團法人法、民法中財團法人、及完全不受任何規範的宮、壇;因此我主張應整合成為《宗教團體法》,針對其組成、財務、權利義務作完整規範,以便有效監督,這也是推動《宗教團體法》修法的大前提。
而此次《財團法人法》排除宗教團體適用,是期待儘速完成《宗教團體法》之立法,也避免掛一漏萬(社團法人登記之團體即不受財團法人法規範),至於避免宗教團體洗錢,立法前則由民法及其他相關法規規範之。
我要再次強調,針對各類財團法人,執政黨一向希望保障人民基本權益,減少社會亂象,並對公有財團法人有效監督。這次《財團法人法》修法主要解決現行的法規不足;至於部分宗教團體鑽法律漏洞或者蓄意詐騙,假藉公益圖私利的問題,台灣需要一部更完善的宗教法規來處理。
因此《財團法人法》修正通過,讓財團法人更透明,均不應被錯誤解讀成放任或打壓,任何網路謠言、假新聞也無助於解決實際問題,推動《宗教團體法》早日完成立法,才是導正亂象的解方。
我也再次呼籲在野黨理性問政,站在全體人民的利益著想:宗教團體立法納管,絕不是像廟會趕場吹法螺,想到什麼吹什麼!更不需要為了政治目的,混淆不同層次的議題、個案,把宗教自由、言論自由摻在一起,藉機標籤化執政黨,詆譭政府反改革。這樣做只會失去在野黨的專業與格調。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BEbU575qYNk/hqdefault.jpg)
社團法人必以公益為目的 在 李俊俋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財團法人立法目的,在公開透明、避免洗錢!
《財團法人法》修法三讀,讓財團法人的改革向前邁進一大步。第一,原先由政府捐助成立、後轉為民間的財團法人,未來經主管機關審核需要,將可透過政府捐贈補回基金差額的方式由政府買回股份,對人民權益是莫大的保障;反改革的政黨不樂見修法,無視於民意與潮流,勢必遭受民眾唾棄。
第二,這次宗教團體是否入法引發社會不同意見,還有許多不實指控,令人遺憾!我要說明:我國目前宗教團體法規規範有四個面向,包括寺廟登記管理條例、社團法人法、民法中財團法人、及完全不受任何規範的宮、壇;因此我主張應整合成為《宗教團體法》,針對其組成、財務、權利義務作完整規範,以便有效監督,這也是推動《宗教團體法》修法的大前提。
而此次《財團法人法》排除宗教團體適用,是期待儘速完成《宗教團體法》之立法,也避免掛一漏萬(社團法人登記之團體即不受財團法人法規範),至於避免宗教團體洗錢,立法前則由民法及其他相關法規規範之。
我要再次強調,針對各類財團法人,執政黨一向希望有效管理,以保障人民基本權益,減少社會亂象,這次《財團法人法》修法主要解決現行的法規不足;至於部分宗教團體鑽法律漏洞或者蓄意詐騙,假藉公益圖私利的問題,台灣需要一部更完善的法規來處理。
因此《財團法人法》修正通過,讓財團法人更透明,以及針對宗教團體的特殊性將來訂專法的主張,二者均不應被錯誤解讀成放任或打壓,任何網路謠言、假新聞也無助於解決實際問題,推動《宗教團體法》早日完成立法,才是導正亂象的解方。
我也再次呼籲在野黨理性問政,站在全體人民的利益著想:宗教團體立法納管,絕不是像廟會趕場吹法螺,想到什麼吹什麼!更不需要為了政治目的,混淆不同層次的議題、個案,把宗教自由、言論自由摻在一起,藉機標籤化執政黨,詆譭政府反改革。這樣做只會失去在野黨的專業與格調。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2lFBZXvBQro/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