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讚美,是語言中的鑽石
═════════════════════════
溝通與人際關係,決定一個人未來有多成功,
而學會真誠的表達感謝與讚賞,就是溝通和人際關係的樞鈕。
═════════════════════════
現在台灣的交通真方便,從宜蘭到台北幾十分鐘就到了。有一次去宜蘭演講,記得那一天外面下著大雨。
我在市政府站下車後,趕快把雨傘撐開,後面跟著我下車的是位年輕人。他問我是不是黑幼龍先生?我說是啊!他說中學時受過卡內基訓練,對他幫助很大。他表示自己個性太內向,常常不好意思跟別人互動,特別是表達讚美和感謝。受訓後覺得好多了。現在在新加坡的一家電子公司工作,然後我們就在大雨中互相道別。
記得我走了幾步以後,不知哪裡來的靈感,我又轉過身去,看了一下這位年輕人的背影。我不由得想像,這位年輕人要是一直不好意思讚美和感謝他人,現在會是什麼樣子?
■ 學會表達感謝與讚賞,就擁有好的人際關係
我曾經說過:「性格會決定一個人的命運。」這是心理學家榮格所說的。好性格會為我們帶來好的未來,為我們帶來好事業,好的家庭生活,身心健康。而這種好性格有幾個主要成分:自信、溝通能力、良好的人際關係等。
幾年前哈佛大學發表了一項持續了七十五年的調查報告,這項報告證明了幸福、健康的人之於他們的學問、能力,甚至與有多努力工作,都關聯不大。說起來真的有點不可思議,這項報告證明了溝通與人際關係,決定了一個人未來有多成功,甚至身體有多健康。
學會真誠的表達我們的感謝與讚賞,就是溝通和人際關係的樞鈕。
此刻我要與你分享的,是我一生中最寶貴的體驗,即使給我一百萬元,我也不願意交換,我好想與普天下的父母分享這個體驗。
做父母的想要孩子在哪方面變得更好,有一個很簡單卻不容易的方法,你一定很想知道,那就是「多讚美他」。
我想我們每個人都有類似的經驗,得到肯定與讚賞後會越做越好。我在小學四年級時,有位老師說我的作文寫得很好,結果我就愛上了寫作。以至於到了八十歲還在寫,而且還出版了三十幾本書,你看讚美就是這麼奇妙。
我常常想,要是我的數學老師也常讚美我,算術答錯了,不會罵我怎麼那麼笨,我的數學可能會很好,後來我可能就往理工方面發展了。
一九八○年我做了一個重大的決定,離開休斯飛機公司,轉到光啟社工作,這個重大決定改變了我的一生。
為什麼我會放棄原來高薪的工作?因為丁松筠神父欣賞我,對我的領導管理能力有很高的期望。坦白說,那時我也不知道自己有沒有他所說的那麼好,但既然他真的相信我很會領導與管理,我就真的努力活出了他的期望。
■ 讓孩子覺得他很重要,最有驅動力
父母也常對孩子有這樣的期望有多好!他們也會活出父母的期望,人為什麼會這樣?特別是孩子?
知名教育家、哲學家約翰.杜威(John Dewey)認為,人性本質中,最強的驅動力就是重要感。你可以用要求、命令、威脅、處罰等方法,促使孩子用功念書,或改掉壞習慣。但這位哥倫比亞大學教授,實用主義的教育家,也是胡適的老師──杜威博士卻認為,讓孩子覺得他很重要最有效。
人在受到讚賞、激勵、肯定的時候,最有重要感。
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是哈佛大學教授,現代心理學之父,認為人內心深處最強烈的需求是,渴望被肯定。
人性心理學始祖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也將重要感列為高層次的需求。
尼采更倡言,人一生做任何事都是為了獲得重要感,有的人會藉著罵人、打人、惹禍來獲得重要感。真的很可悲。
能在家中藉著積極正向的方法,滿足周邊人的重要感,特別是在成長階段的孩子,你們家會是三贏的狀況:孩子「好」,爸媽不操勞,親子關係更好。
■ 間接讚美讓人心服口服
一九七六年我們住在美國加州的時候,有一天我們的鄰居和他十五歲的男孩從我們家前面院子經過。當時我正好在草地上跟小孩玩,他們經過我身邊時,鄰居對我說:「我真的為這個小子覺得驕傲。」
因為他的小孩剛剛通過童子軍羅浮第七級的測驗。我聽得出來,他是要講給走在前面的兒子聽的。但他這個讚美激發了我的思考,怎樣才能真誠的讚美我的小孩?
另一個故事是,我的二兒子黑立國念醫學院的時候,他的一位好同學家住在阿拉斯加。放暑假的時候,他邀黑立國去玩,在他家裡住了一個月,我的小兒子黑立行也跟著一起去了。
他們在阿拉斯加玩得很開心,常常一起去釣魚,到山谷健走去看大禿鷹飛翔。當他們要回家的時候,這位同學的爸爸也是一位醫師,跟我的兩個孩子說:「你們回家以後,請幫我跟你的爸媽說,他們真的很會教養好孩子。」
我知道,這位醫師是要讚美黑立國和黑立行,可是他用了這麼好的方法來表達對我孩子的讚美,真的令我羨慕。
我問黑立國,你們在他家有什麼特別好的表現嗎?立國說,他不記得有什麼特殊的表現,只記得每天早上一定會問候同學爸爸早安,會清潔自己的衣服、自己做早餐。
這些事讓我想到,他們在自己家裡也這樣做,我怎麼從來沒有讚美過他們呢?讚美有很多種方法和方式,有時用直接的,有時候是間接的,還可以用問問題的方法來讚美,其可信度更高。
■ 問題式讚美可信度更高
三、四年前我女兒帶著小孩回台灣玩,住在我們家,有一天只有我跟十七歲的Andy 在家。我不知道哪來的靈感,很自在的問Andy,請告訴我你的三個優點。
你可以想像得到,一個十七歲的男孩是多麼愛耍酷,他立刻回答說:「沒有。」
我沒有放棄,我跟他說,一定有,於是我就先講了自己的一個優點,然後等他回答。
一會兒後他說:「我覺得我很Positive(正向)。」我問他怎麼知道的?他說他很愛打排球,雖然他們班上的排球隊屢戰屢敗,他還是很愛玩排球。
我就跟他說:「你還有一樣事情,證明你真的很正向。記不記得你跟上一個女朋友分手的事?你難過了一下子,立刻就恢復正常了,你們依然是同學朋友,你真的很正向,沒有因此陷入低潮。」這時他的兩個眼睛瞪著我,表情滿正經的。
接著我就問他第二個優點呢?他很快就回答我說:「我覺得我很關心(Caring)。」我也問他為什麼覺得自己很關心別人,他舉出的是一件小事情,好像是牽一位老太太過馬路的經過。
我就告訴他小時候他就有這個特質,幼兒園老師跟我和他媽媽說過,園裡有個自閉症的小朋友,每天都不知道排隊領點心牛奶。
老師留意到,常常都是Andy 去牽他的手,帶他去排隊領食物,也常常會看到
Andy 牽著這個小孩的手散步。「哇!你真的很關心別人!」Andy 的兩個眼睛更有神了。
還有第三個優點呢?他說他很能自律(Self-discipline)。他很愛打電腦線上遊戲,又了解不該花那麼多的時間在電腦遊戲上。於是他就自己規定,只有在星期五、六晚上才可以玩,結果真的做到了。
我聽完後就跟他說:「你真的很自律,記不記得你曾經要求自己,在復活節前一個月不吃冰淇淋。小時候,特別是一家人去遊樂場玩時,幾乎人手一支冰淇淋。你一個人躲得遠遠的,眼睛閉起來,強烈自我要求做到自己的承諾。」
■ 你可以講出孩子的三個優點嗎?
哇!那一天我真的度過了一個美妙的夜晚。
我用問問題的方法,幫助年輕人去思考自己的優點,找到證據並幫助他肯定自己的優點。相信他會因而更喜歡自己,再接受自己是一個有價值的人,以後會更上進,變得更好。
既然讚美這麼有用,能為孩子帶來這麼強烈的重要感,能幫助孩子發揮自己的潛力,能幫助他們更有自信,克服挫折感,為什麼我們還是做不到呢?
最大的問題是,我們常常留意的、跟小孩說的,都是他的缺點、做得不好的事情。他做得很好的事情或者優點,都視為理所當然。
記得我在慢養父母班,上課的第一天早上,我請每位同學想想出孩子的三個優點。有位媽媽說她一個都想不出來。結果到畢業的時候,這位媽媽想到了孩子的四個具體的優點,她寫信告訴我,她是多麼的興奮,而且想再回來複習。
其次是我們由於不習慣,或者小時候也沒有受到父母的讚美,所以現在要說出口,會覺得很肉麻、很尷尬。
記得有一次我在上海教父母班,有一對從河南鄭州來的父母,他們帶孩子一起來。當時這個訓練課程是在旅館的會議室舉辦,他們就住在旅館裡。所以在練習讚美的時候,我請他們回房間當面讚美小孩。十五分鐘後再回來上課。
回來後我問他們,練習讚美的效果如何?
這對夫妻彼此看看說,小孩在看電視,所以沒有讚美。可見要突破自己的舒適圈真的不容易。可是一旦做到了,那種感覺真好!
其實表達讚美,有很多種方式可以幫助我們突破舒適圈,好比寫信就是一個很好的方法。
有些話面對面時不好意思說出來,可是寫信的時候就能表達得很感人。每隔一段時間,我的四個小孩都會收到我給他們的信,信中常常是我對他們的真心讚美。
因此如果你的孩子在外地念書,也可以定期寫信,向他表達你的讚賞,效果也是一樣的強烈。孩子會有很深刻的印象,也會好好保留你的信。
由於工作的關係,我會常常遇到許多感人的案例。例如在工研院的課程中,在練習寫信的那堂課上,有位女士寫信給婆婆。信中告訴婆婆,她多麼的感謝婆婆,生了這麼好的一個兒子給她當老公。結果婆婆感動得不得了,送了她一顆大鑽戒,她在全班同學面前分享這故事,全班同學都很開心。
■ 學員給父親的一封信,讓他永生保存
還有一位人力資源高階主管說,她上卡內基訓練的時候,寫信的對象是她爸爸。幾年後爸爸去世了,兄弟姊妹都回到家中,在整理爸爸的遺物時,在書桌抽屜裡發現了這封信。信封上面寫了一句話:「此信永久保留。」她當場把這封信內容念出來,家人都淚流滿面。
另一位高雄的電子公司董事長,他給我的賀年卡上寫了一段話。他說在培訓期間,我要他們每個人都寫一封信給最敬愛、影響自己最深的人。於是他寫信給父親,那時父親的身體已經不太好了,過一段時間就去世了。但令他覺得安慰的是,爸爸是帶著這樣的好心情走的。
這也證明了連我們成年人得到肯定後,也會覺得這麼的貼心,孩子更是如此。他們會因重要感得到了滿足,而踏上一條康莊大道。
.
黑老師的教養叮嚀
我們每個人都有類似的經驗,得到肯定與讚賞後,會越做越好。
.
本文摘自
《#不管孩子_比管孩子還難!》
黑幼龍給父母的15個教養叮嚀【特別收錄】請問黑老師!關於教養的10個Q&A
.
作者:黑幼龍
... ... ... ... ... ... ... ... ... ... ... ... ... ... ...
各位朋友好:
您可以說出自己的三個優點嗎?
我超級喜歡心理學,也花很多時間研究各種心理學,我很認真去面對我喜歡的事物,我也不太去講人的閒言閒語……
我有時講我的優點,會被說自戀。所以沒什麼特別的場合,我通常不會講。但我喜歡跟孩子談,談孩子的優點,然後雙方都愉快。
肯定他人,然後自己愉快,這筆生意多划算。就不要講其他還附帶超多好處的,對人對己都有益。
祝願您,能覺察文化對我們的制約,多享受能看見美好的喜悅!
同時也有7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萬的網紅港。故 kongguhk,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育有一子一女的Anda於2014年確診乳癌,進行切除手術後,2016年癌症復發,癌細胞轉移到肝臟。身體面臨巨變,她心情被受打擊可想言之,更甚者,她更要面對家中只有數歲大的子女,「醫生話畀我聽嗰下我都接受唔到」,Anda憂心指如何可以將自己接受不了的事告訴子女。 Anda的子女中,女兒更是「癡身」,...
社工課程大學 在 心理師的歡樂之旅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今天完成了一個六小時的課程,下午有一段在和大家說 #壓力覺察,還快速的看了一下 #壓力量表,然後我發現……為有點87%符合,是啊,最近壓力真的好大,線上課程每天時間一到就要在電腦前,面對不同的人群
(沒符合多大概只有睡不好跟吃不下這個部分😅根本時常大吃跟重度昏迷)
這幾週的對象:
大學生、高中生、國高中生、社工、一般民眾、高齡人士、還有諮詢顧問和遊戲分享會
(其中青少年佔大部分🤪🤪🤪🤪🤪)
幾乎每天都在電腦前面,覺得自己有種被綁架,不准離開椅子的感覺,而且我的每一堂課都很多互動,不是只是講,必須要設計好各樣的簡報和網頁。
有時候面對互動很好的人群、有時候遇到被動安靜的人群、有時候遇到瘋狂吵鬧多人群,但更多時候,我覺得我自己像是穿越時間空間一樣的要照顧好每一個人,真的好累😔
因為疫情的關係前兩個月的工作都擠到這個月了,我超級開心有工作,但也感受到,原來工作造成了我莫大的壓力,一邊上課一邊告訴自己,該休息了!
耶~~明天沒工作🤩🤩🤩🤩我要睡飽然後,繼續預備之後的工作🤪🤪🤪🤪
只不過今天上課看見大家的回饋,一天時間讓完全不認識多人互動成為彼此的支持;還有昨天台東孩子覺得佩服我可以吵三小時(讓他們都無法睡覺),我真的覺得我是一個很棒的心理師,疫情中我依然努力成長著🥰未來請大家繼續支持關愛,謝謝你們參與我的歡樂之旅!
#疫情
#沒有玩樂的生活
#心理師也可以壓力大
社工課程大學 在 護士Vi媽三小火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初嘗唇語口罩》
#嬰兒按摩班點滴 #醫護 #社工 #聽障
有時我遇到有聽障人士或聽覺較弱的年長者
我成日都諗點樣可以令到佢地見到我口形溝通
淨係戴face shield又唔夠保護
今次去機構教嬰兒按摩班
中心配左啲唇語口罩
係KF94中間有個防霧Window
令到有聽障的家長都可以讀到我的唇去理解我的説話
實在係好體貼的發明💕
俾導師和醫護人士用都好丫
令聾啞人士同學仔或家人都可以見到老師口形繼續授課或溝通得好啲
甚至同年長者溝通都用到
我覺得個口罩幾窩心
真係幫到有需要的人
欣賞❣️
純分享 非廣告
#IAIM國際嬰兒按摩導師
===== 護士Vi媽資歷 =====
*兒童深切治療部專科護士
*香港大學護理系碩士
*陪月証書課程講師
*IAIM國際嬰兒按摩導師
*國際認證催乳師
*國家高級催乳師
*兒科臨床經驗近十年
🌟合作機構:循道衛理、明愛、AIA
🌟傳媒訪問:經濟日報、晴報、天使心、香港電台瘋show快活人、Shemom
🌟講座分享:母乳餵哺、嬰幼兒護理、幼兒醫護、嬰兒按摩、催乳按摩、嬰幼兒發展、嬰幼兒疾病、嬰幼兒家居安全、護士前景(不能盡錄)
歡迎課程查詢🌼合作邀請
歡迎機構、學校、企業、私人自組開班
🔹🔸🔹🔸🔹🔸🔹🔸🔹🔸
▪️天使心訪問https://bit.ly/3xlThow
▫️天使心訪問足本上線https://bit.ly/3jU4p8f
▪️台灣 基督教論壇 https://bit.ly/38ZG1fo
▫️經濟日報全版副刊訪問 https://bit.ly/3qOVypM
▪️晴報訪問線上版 https://bit.ly/36fxwen
▫️ Shemom 邀專家意見解風癩 https://bit.ly/37BsY2p
#護士Vi媽三小火 #兒童深切治療專科護士#正向管教 #育兒資訊 #幼兒發展 #護士媽媽 #香港媽媽 #hkmamablogger #parentingblogger #三寶媽媽 #親子kol #育兒生活 #親子日常 #言語發展 #認知發展 #母乳餵哺 #嬰幼兒護理 #幼兒醫護 #嬰兒按摩 #催乳按摩 #嬰幼兒發展 #嬰幼兒疾病 #嬰幼兒家居安全 #護士前景
社工課程大學 在 港。故 kongguhk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育有一子一女的Anda於2014年確診乳癌,進行切除手術後,2016年癌症復發,癌細胞轉移到肝臟。身體面臨巨變,她心情被受打擊可想言之,更甚者,她更要面對家中只有數歲大的子女,「醫生話畀我聽嗰下我都接受唔到」,Anda憂心指如何可以將自己接受不了的事告訴子女。
Anda的子女中,女兒更是「癡身」,會是想時時刻刻「癡」在媽媽身旁,這令本身要接受治療而身心俱疲的Anda更是矛盾,「每當自己一個人靜落嚟嗰陣,就會諗起自己嘅病情,跟住就會喊,經常都會覺得自己唔喺度,腦海經常都有呢啲畫面,但喺仔女面前要扮無事」,因為Anda認為子女年紀尚小,覺得不宜將自己病情告訴他們,因此在他們面前隻字不提自己患病。
可是小朋友的觀察力超乎想像,那時是Anda病發的時候,女兒也似乎察覺了媽媽有異樣,「有時同朋友去生日會,係件好開心嘅事,佢都話佢好想去,但佢去完之後就會話,『點解會用咗呢啲時間去同朋友玩呢』,佢話如果可以嘅話,『我會想多啲時間陪你』,我唔知點解小朋友會唔想去玩,喺呢個年紀用嚟陪媽媽,我就開始觀察佢,覺得佢有啲奇怪。」
Anda說女兒有時間中會問我些有關生死的問題,「譬如『媽媽你話人死咗會上天堂,你上咗天堂,仲可唔可以同我傾偈呀?又或者你可唔可以帶埋我去天堂呀?』我話人死咗先去天堂,我都唔知幾時會上天堂,如果我上咗天堂,你仲會有爸爸、有細佬、有其他親人,你都要好好生活,她就同我講,『唔啦,你死咗我自己喺度都無意思,我想同你一齊去天堂。』」
女兒的反應令Anda覺得太誇張,「佢(女兒)夜晚會喊,話會發夢,其實我陪咗佢好多晚,我都嘗試用自己嘅方法疏導她嘅情緒,睇吓佢咩事,發覺佢唔會話我知係咩事,淨係識得喊。」
Anda坦言那時不懂處理女兒的情緒,「每一晚你見到自己個女為自己身體狀況喺度喊,其實好很難受,嗰一刻其實我都好想喊,但我要好積極,我唔想畀負面情緒佢」,因此Anda成為一個嚴厲的母親,有時會責罵女兒,其實只時希望對方可以在自己在生時學會獨立,但女兒只是小學生,「依家諗返起佢都好無辜。」
Anda之前都參加過香港癌症基金會的活動,覺得他們幫到患癌的家庭,就向基金會下協助兒童的彩虹會求助,及後女兒獲安排藝術治療課程,Anda同時也獲輔導。
註冊藝術治療師海琳解釋指,藝術治療是心理治療的一種,它的獨特性在藝術創作方面,因為小朋友未懂說話時,已經可以塗畫,所以他們未表達到事情時可以繪畫輔助,加上治療師會邀請小朋友表達創作內容,孩子表達自己的能力因而加強。
海琳續指,治療過程與父母的溝通和相處很重要,因為他們處理到小朋友所表達的焦慮等情緒時,也可幫助小朋友與家長溝通,從而在家庭的層面上也可以處理問題。
Anda指女兒很喜歡畫畫,卻沒想過藝術治療可以幫到女兒,「原來真係投其所好,因為佢係有啲慢熱,未必容易同人傾到自己內心世界。」Anda透過藝術治療師,得悉女兒原來知道自己有很嚴重的病,雖然她不知道是甚麼,但知道是有機會會死亡的病。
Anda坦言那一刻自己才開始醒,因為她以為女兒一直都不知道患病,在她知道同時,自己又沒解釋清楚,令女兒覺得自己很快會離世,但其實情況未到如此惡劣,所以令她內心積壓了很多恐懼。
Anda接受輔導員建議跟女兒坦白病情,「其實佢哋可能只係小學五年班,已經察覺到身邊很多嘢轉變緊。」女兒清楚母親病情後,情緒有所好轉,令Anda如釋重負,「我覺得好開心,佢會好關心我嘅病情,但又唔會好似以前咁負面,而係積極咁看待。」
更令Anda窩心的是,女兒在接受藝術治療起,就已經會每晚製作小手工為自己打氣,現在更變成她的一個習慣,至今仍在繼續,Anda估計女兒為自己製作了約200份作品,「其實佢都幾犀利,可以一直維持咁做。」
Anda現時定期服藥控制病情,她的願望當然是身體健康,但也把女兒記在心上,「媽咪梗係最最希望見到個女大學畢業,之後結婚生仔,但如果喺呢刻,我見到佢她大學畢業已經好開心。」
香港癌症基金會屬下的彩虹會旨在協助5-17歲因家人患癌而受影響的兒童及青少年。彩虹會的臨床心理學家、藝術治療師和社工等專業團隊,可擔當患癌人士和孩子的溝通橋樑,紓緩孩子的憂慮。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vTbjhz1pPeE/hqdefault.jpg)
社工課程大學 在 果籽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視障人士的夢,究竟是怎樣的?
話筒另一邊的何家樑(Jason)笑了笑說:「其實和平時沒甚麼分別,也有光有影,也會有些聲音。」自出娘胎,他眼中的世界就只得光和影。今年31歲的他,中一時從「心光盲人學校」升讀主流中學,港大社工系畢業,大學時已加入視障人士組織失明人協進會,關注視障人士的權益。4月17日的盲人工廠諮詢會,他摸着點字講稿,在眾人面前一字一句地代工友表達訴求。鎂光燈後的他,總是有些靦腆。但說到視障人士的處境,他的言辭依舊鏗鏘,他說:「有些人覺得視障人士是英雄,如果我蒙上眼睛一定做不到這些事;有些人走另一個極端,覺得我們很慘。其實我們與平常人做到的事都差不多,只不過用的方法不同。」
=========
全新副刊,推動知識文化多元。培養品味,立足香港放眼世界。不畏高牆,我們站在雞蛋一方。
《果籽》 栽種品味,一籽了然。 http://as.appledaily.com/
相關影片:
【住在工廈】工廈豪宅3000呎連客飯廳、睡房 設計師現身:只係家居feel嘅「工作室」 (果籽 Appledaily) ( https://youtu.be/raFZXWKYEEo )
【採耳師】25歲港女採耳師棄教職赴台灣讀採耳課程 記者實試:「第一次清晒耳屎的感覺,好爽」 (果籽 Appledaily) ( https://youtu.be/8uvIzhfy3hI )
【娛樂經典】18歲選港姐大熱倒灶輸俾謝寧 滿清貴族周海媚滿語名叫馬爾塔塔 20190515(壹週刊 Next) ( https://youtu.be/codVOZ04c7w )
【搣時潘獨家回應】SM事件後首度現身 日日被性騷擾壓力爆煲:我已經承受唔到 20200731(壹週刊 Next)( https://youtu.be/5dFeQEJT7s0 )
【灣仔燒味老字號】17歲做大廚 自立門戶35年 油雞酒味濃 老闆:好做嘅食物唔會好食(飲食男女 Appledaily) ( https://youtu.be/svAF8pKszw0 )
【深水埗兩餸飯】59歲大叔賣$32兩餸飯 月派100份送長者 由台灣派到香港:受過港人恩惠想回饋 ( https://youtu.be/kyvNU86ntio )
【無懼打壓】 全城搶《蘋果》 (蘋果日報 Appledaily) ( https://youtu.be/MAIMBRO-gMQ )
【頭條動新聞】 Ep.2 (蘋果日報 Appledaily) ( https://youtu.be/KLRkTiWHrTY )
#為視障工人發聲 #着眼於我們的殘疾 #果籽 #StayHome #WithMe #跟我一樣 #宅在家
社工課程大學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啟點文化成立至今已經七個年頭,我們致力於成人溝通和心理教育,成功推出許多系列課程,並且努力拓展在網路上的曝光度,無論是Youtube或Podcast都有我們深耕多年的頻道。
我們深信心理工作與教育,能為這塊土地帶來更多美好與創意。隨著公司營運項目越來越多,我們需要更多幫手一起來灌溉這塊園地,創造出更多優質的節目、服務與商品給社會大眾。
如果你也期許自己能成為一位全方位的工作者,非常歡迎你加入我們的隊伍。
如果你身邊有合適的朋友,歡迎把訊息分享給他喔!
上班地點:台北市博愛路52號9樓
職務類別:行政人員、行政助理(全職)
需求人數:1人
工作內容:課務執行、一般行政庶務、清潔打掃,以及臨時交辦事宜。
試用期:三個月。
工作時間:每週彈性工作40小時(平常10:00~18:00),晚上須能跟課到十點半(每週一到兩次)。
工作待遇:24000~28000元。
〔你能得到什麼〕
在啟點工作,你可以獲得或從旁觀摩到:
1.所有啟點文化開設公開課程(價值近二十萬元):
無論是人際溝通、談判能力、寫作技巧、自我認識、公眾表達、職場競爭力⋯⋯等,一次集滿,提高個人軟實力。
2.知識商品的專案執行:
無論是實體課程、線上課程或桌遊媒材,從發想、定位、研發、行銷、業務、課務、客服,一次打包,懂得全流程優化與管理。
3.專業品牌的經營推廣:
利用網路的力量,無論是Youtube、Podcast、Facebook、Line@⋯⋯等社群或自媒體頻道經營心法。
4.影音內容的製作流程:
從資料收集、題材選定、腳本論述、節目企劃、來賓邀約、訪談技巧,到打光、攝影、錄音、剪輯、音效、特效、字幕、轉場、大圖製作⋯⋯,只要有意願學習都有機會參與。
5.其他基本福利:勞保、健保、勞退、員工不定期聚餐、零食餅乾吃到飽。
〔你適合來嗎?〕
我們在找這樣的你:
1.個人特質:高度自律、溝通協調、開放度高、學習力強、細心積極。
2.學歷科系:大學畢業,科系不限,心理、新聞、社工、輔導、傳播系所優。
3.所需能力:基本電腦文書能力、口語表達流利、時間管理能力。(額外加分項目:業務、美術、剪輯、寫作)
4.應屆畢業生、上班族、女性二度就業
5.可上班日:兩週內
6.工作經歷:曾打工、實習或工作一年以上為佳
〔你心動了嗎?〕
申請啟點職務,你該做的準備:
1.填寫履歷表(請點選連結下載:https://drive.google.com/file/d/1DjJaowgFxCo3TB8XLdfXS5TE0QGxrzSV/view?usp=sharing
2.個人自傳:
簡單介紹自己,你獨特與過人之處,500~1000千字內。若拍攝成影片,優先入選。
3.任何可以幫助我們認識你的資料。請於5/30以前寄到指定信箱。
4.書面審查後,擇優進入面試。
〔聯絡方式〕
聯絡人:楊小姐
E-mail:[email protected]
電話:0965-386099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J5USHD2km_o/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