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東縣高樹鄉精神病患傷人事件,為何制度上難以在前端預防?】
9月26日屏東縣高樹鄉發生衛生局列管的精神病患傷人事件,一名患有思覺失調症的男子因不滿便利超商女店員提醒需戴上口罩,跳入櫃檯壓制攻擊女店員,致其雙眼重傷,送醫搶救恐有失明之虞。事發過程經媒體曝光,引起社會譁然,屏東縣長潘孟安也於第一時間表示要深切檢討、補強社會安全網,與中央衛福部討論,希望強化法令,「讓精神病患不再成為社區的隱形炸彈」。
隨著這些年來精神病人的攻擊事件反覆發生,「補破網」的呼聲不斷,主責精神病患刑事案件的兩個主管機關,也因為新聞效應公開表態回應:司法院於昨(29日)晚間於官方臉書粉專強調去(2020)年底通過《刑事訴訟法》修正草案,重大刑事案件被告在法院判決確定前,若有精神障礙且具有危害與急迫性時,不需要等到判決有罪,法院可以即時運用「緊急監護」的制度,命被告進行監護治療;衛福部心口司司長諶立中接受《中央社》訪問時也提到,4年內將社區關懷訪視員增至1000人以上,明(2022)年則一定可以設置4到6家「司法精神病房」,以風險程度分級分流處理,安置高暴力風險、高復發風險的精神病患。
在公部門許諾更安全的未來到來之前,到底是什麼緣故,使得制度上難以在前端預防高風險精神病患傷人事件?
◼︎發生刑事案件之前,《精神衛生法》扮演最前端的預防角色
從2016年小燈泡案兇手王景玉、今年9月無期徒刑定讞的台中牙醫師命案兇手賴亞生,到甫發生傷害事件的屏東縣高樹鄉楊姓男子,他們共通的身分都是地方衛生局列管的「嚴重精神病人」,由公衛護士與社區關懷訪視員定期追蹤,據統計全台灣約有14萬名這樣的個案。
即便14萬名個案中有暴力犯罪比例微小,不能斷然將不定時炸彈與嚴重精神病人劃上等號,然而因其隨機性、大眾難以理解犯案動機等因素,使得整體社會將其風險放大檢視,更因部分個案過往曾有失序行為、反覆入出院的紀錄,而讓民眾擔心並質疑為何無法從更前端預防,讓有風險的精神病人強制住院治療。
然而,在《報導者》過去幾年針對精神醫療處遇的訪查,要釐清病患處遇與社會安全之間難以達成的平衡,得回到制度面的設計,甚至更需要在刑罰之外,強化社區醫療體系的治療。
現行針對精神病患的強制治療處遇,包括司法偵查中的「緊急監護」、判決定讞後的「監護處分」、規劃中的司法精神病房等,都是在發生觸法行為後,刑事案件進入正式司法程序,才會啟動。在實際的犯罪事件之前,在最前端能介入的是《精神衛生法》第41條,當發生嚴重精神病人疑似滋擾或危害公共安全,並有自傷或傷人之虞時,就可強制將其送醫或強制住院。
但實務上第一個常遇到的問題,是各縣市並無統一作業流程,「第一步通常都是call警消,有的縣市跨單位協調資源比較充足,遇到精神病人出現傷害或暴力事件,醫療人員會隨同出車評估,但有的地方人力不足,到現場的只有警消,不一定能判斷該送警局還是醫院,」屏安醫院精神科醫師、台灣司法精神醫學會學術教育暨出版委員彭啟倫在此事件後接受《報導者》採訪時表示。
◼︎強制住院形同剝奪人身自由,法定程序問題持續爭議
若是進入強制就醫的流程,得在5日內由兩位精神科專科醫師鑑定,並經過由社工、心理師、職能治療師、家屬與律師代表組成的審查委員會評估,才能啟動強制住院,強制住院最長不能超過60日,若有必要延長,必須再重啟審查程序。
「強制住院審查委員會代表國家剝奪一個人的人身自由,近年一直有一些爭議,醫界普遍認為,應該由法官透過正當法律程序來裁定(法官保留)。」彭啟倫說。
去年10月,時代力量立委王婉諭曾舉辦《精神衛生法》修法公聽會,其中討論的重點就包括現行強制住院要經過一連串行政程序,部分民眾與家屬認為門檻過高,但醫療與司法界代表則基於法定程序與病患人權,表示現行機制是對患者的程序保障,不需調整。
根據衛福部數據,近年全國每年強制住院案件,在2012年約1200件後逐年下降,近5年大多維持700件上下,經審查委員會通過的許可率則在9成以上;對照之下,另一種機構處遇外的「強制社區治療」則乏人問津,此一2013年開始,基於預防大於治療的措施,透過門診、居家治療與社區精神復健,將嚴重病人的自由限制減到最低,支持協助病人在社區中繼續接受治療、逐步適應社會生活,全國每年申請與通過件數都在50到70件上下,究其原因,常跟醫療院所須耗費過多人力成本、病人不易配合常須協調警察、健保給付缺乏誘因有關。
◼︎猶待正視的醫療與社區治療環境落差
隨著屏東高樹鄉楊姓男子過往經歷曝光,會發現他歷年來都有短暫住院治療紀錄,但過不久又出院,為此潘孟安強調,要請醫院評估「長期收治」。此一個案凸顯出精神醫療專業評估精神狀態改善,出院後當家庭資源與社區現實無法順利承接,兩者間可能出現的空窗與落差。
「在作息正常、常規化的醫院環境,我們比較知道怎麼應對這些個案,他們受到的刺激相對小,當暴力或自殺風險下降,就達到可以出院的標準,但醫療的角度很難評估社區中會遭受的刺激,這跟出院後家庭支持度、醫療與社區公衛的銜接有關,若其中出現三不管地帶,很容易出事情。」彭啟倫說。
在承擔民眾對於整體社會安全的想像,以及維護個案健康與人身自由之間,精神醫療在相關社會事件中,屢屢陷入兩難的局面,或許在政府部門許諾要以更嚴格法規彌補社會安全網前,應先正視前端包括強制就醫/住院的制度流程,社區治療模式不彰的長年問題,才能在既有的經驗與基礎上,朝向更積極的改善方向。(文/張子午)
#延伸閱讀
【直視刑罰與治療的極限──如何務實修正精神障礙犯罪監護處分?】https://bit.ly/3F4r61L
【與受苦者相遇──社區精神病人關懷訪視員的現場反思】https://bit.ly/3mfXh5T
【一場艱難的對話:一名精神障礙者如何走向殺人之路】https://bit.ly/3D2etSO
#精神疾病 #思覺失調症 #屏東 #超商 #社區治療 #司法 #報導者
社會安全網三級預防模式 在 王婉諭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肯定阿中部長對於精障者去汙名的重視!
也希望進一步談談:社區精神衛生仍有許多需要行政單位支持的政策!」
這幾天,我看到阿中部長的一篇專訪。
阿中部長說,要幫精障去污名化,並且也提到,「對於精神障礙者的照顧需要完整,像是增加社區照顧機構,安置撐過急性期的患者,透過過渡期復健,增加社區接受度,讓民眾可以更同理精障患者處境。」
對此,我們非常肯定部長對於精障者去汙名的重視,也希望進一步和部長談談,先前我們在社區精神衛生的議題上,其實有許多需要行政單位支持的政策。
1️⃣ 強化與醫療並重的社區支持服務
我們很開心能看到部長對社區支持服務重要性的了解,也非常樂見在社會安全網 2.0 計畫中,心口司已規劃將佈建社區心衛中心,目標每個縣市至少 2 處。
在此之前,我們接收到許多病人與照顧者的心聲。生活在社區中的病人,因長期留滯於家庭,造成功能退化、病情惡化,或者發生危急狀況,但並未達到自傷或傷人之虞的強制住院要件時,照顧者即使報警、送醫,也會因未達強制住院要件而返回家內,找不到其他更適當的協助或衝突性更小的選項。
對於病人與照顧者的困境,我們認為,社區心衛中心若要成為社區精神衛生政策重要的一環,在規劃上應符合:
① 首先,必須明確化服務提供的內容及對象,除了以社區初級預防為方向,規劃精神疾患去汙名化的宣導,並讓一般社區民眾均有獲得心理諮商服務的機會;同時,也應強化對家庭的支持,應讓病人或照顧者不論是在疾病初發時、或者如前述發生危機狀況時,有尋求協助的管道。
② 再者,服務提供的模式更是重點,應該達到:主動外展、深度長期的陪伴及團隊合作。心衛中心內服務的個管師(社關員、心衛社工),必須要有能量成為病人與照顧者在社區生活的陪伴者,建立關係並幫助他們獲得需要的資源。
但是,要達到這目標,有幾點非常需要衛福部在政策設計及資源投注的重視。
舉例而言:社關員及心衛社工的人力一定要充足,使案量比適當;主管機關應檢視 KPI 指標的建立,不應以管理思維干涉社關員專業,例如每三個月檢視結案、催促結案的情況。
我們理解,建立專責性的多元團隊可能有政策上的困難,但仍不應該讓社關員或心衛社工在服務過程中僅是單槍匹馬的一人團隊。至少社關員或心衛社工在病人或照顧者有需求或發生危急狀況時,是否能夠有長期合作的外展醫療資源(例如:社安網2.0計畫中有社區品質提升計畫,當中有規劃醫療外展服務,社區個管師是否能經由此方案或另編醫療外展計畫進行連結?),以及社區支持服務團體的協助?
③ 社區心衛中心的建立僅是社區支持服務的一環,其所扮演的角色,是以初級預防及個案管理為主。若社區中依然缺乏足夠的復健資源與生活支持服務,例如,社區據點型服務、居住服務、家屬支持服務、同儕支持服務等,病人與照顧者仍然不知該何去何從?個案管理師又如何有辦法連結資源?此部分需要衛福部提供資源,培力民間團體,提升社區精神照顧服務的量能。
2️⃣ 健保給付造成的精神醫療困境
關於精神醫療的部分,部長說到:「如果要打造精障後端醫療系統,必然牽扯到健保給付困境。目前健保採總額制,精神科相對小眾,分配到的預算有限。」
的確,在健保體質仍需改善的前提下,很多精神醫療的資源是無法被重視的。我曾在上個會期提出關於「深度心理治療」、「居家治療」、「第二代精神藥物」、「長效針劑」這些能給予精神疾病患者較好醫療品質的協助,精神科醫師們常常無法靈活的運用,有些是點值太低根本不受重視,有些則是較昂貴,開了容易被院內或健保署「關切」。
這些情況,凸顯了健保大餅各科瓜分之下,精神科明顯是小眾弱勢的現實。
因此,健保資源的分配若能優化,就能減少不必要的浪費。(例如我們於上會期質詢指示用藥仍持續給付的狀況,每年指示用藥的花費總計約為 16 億)。如果我們有可能減低此部分開銷,便有可能讓健保投入至精神用藥上更有效的選項,或是提升社區居家端醫療端的給付,讓精神障礙者能夠得到品質更好的醫療協助。
除此之外,整個精神衛生政策也必須被關注的即是「家屬」。對於家屬來說,若能在一開始接觸精神醫療資源的時候,就能偕同社區的 NGO 工作者,讓家屬知道出院後在地有哪些資源,例如會所、小型作業所、社區復健中心等支持服務可以使用,讓病人出院之前,能夠提前與社區端進行轉銜。如何讓政策的設計上提供足夠的誘因,讓社區端長出足夠的服務量能,建立起兩端的常態機制,協助病人與家屬獲得長期穩定的支持。
我們非常肯定及敬佩陳時中部長在傑出的防疫工作後,願意拋出改革方向,也期待政策能經過更周全的討論及對話,讓政府資源能真正投注到需要被幫助的人身上。
-
社區精神照護資源: https://reurl.cc/ZOVQVp
社安網的洞要怎麼補: https://reurl.cc/qd32k0
監護處分修什麼?https://reurl.cc/L3Zg6X
社會安全網三級預防模式 在 王婉諭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520前夕,對蔡英文總統新任期的期待!
即將到來的520前夕,將是蔡英文總統新任期的開始,我們有著許多期待。在過去四年,時代力量提出了許多關於公平正義的法案,其中大多數都是蔡總統在2016年競選時提出的政見,我們期待未來四年,蔡總統與新的團隊,能夠繼續落實。
針對我們關心的部分,以下和大家分享。
▋守護兒少
1️⃣ 擴大0-2歲公共托育
目前台灣的少子化狀況非常嚴重,政府雖然將少子化視為國安問題,但我們目前做的,夠了嗎?
蔡總統在上個任期力推「擴大公共化教保服務量」,過去幾年,公幼及非營利幼兒園擴大一千班,這點我們給予肯定,也期許未來能繼續努力。
但目前0~2歲的公共化托育,家外送托率僅有12%、公共托育家園及公辦民營托嬰中心仍不到總體的三成,對比3~5歲的公共化佔比有將近三成六,很顯然仍有很大的成長空間,這些都是未來四年該繼續努力的政策。
2️⃣加重裁罰不肖業者
托育機構的虐兒、虐嬰事件頻傳,是家長會掙扎是否把小孩送出的主因,在這個會期,我們提出了《兒少法》跟《幼照法》修法,針對不當對待的部分加重罰則、更透明化,同時明訂爭議時家長權益的保障,我們期許衛福部盡快針對此部分進行修法。
希望勞動部跟教育部應持續改善教保員惡質的勞動環境,讓孩子能得到更好的照顧。
3️⃣ 重視兒童青少年權益
未來四年,應該給予兒童及青少年更多的資源,以及更多良性刺激的環境。
以兒少節目來說,台灣兒少節目長期嚴重不足,根據學者調查,每日平均首播的兒少節目僅有1.5小時以內,兒少節目比例也遠低於人口比例,缺乏優質的閱聽環境,更遑論只有極少的本土化、自製節目。
在兒少遊戲權的部分,這幾年間因為各地政府及民間團體的努力,漸漸有給低齡孩童的特色公園,讓家長假期時有更多帶小孩的選擇。然而對比國外有更多專屬青少年遊玩的冒險型遊戲場、自然型遊戲場,又或是如英國倫敦更完整的構思兒童青少年遊戲空間政策,這部份台灣至今仍未發展。
我期待未來四年,政府能針對兒童青少年成長時每個階段的需求進行討論,灌注多點資源,讓國家政策更友善、孩童也能更快樂的成長!
▋保護被害人
1️⃣重大案件畫面不該外流
針對社會重大案件畫面不當外流,我曾在院會總質詢中請教蘇院長時,院長認為,這樣的畫面播出並不恰當,除了媒體要自律、相關主管機關的規範也應該加強,當時院長承諾,會要求相關部會檢討,並徵集部會共同討論。
然而,權責單位 NCC 卻仍然針對大量播送後、傷害已發生時,去討論後續的處理機制,提名人甚至回應,畫面做了處理之後,殺人的畫面就沒有出現、就變成普級。
這樣的回答,變相打臉了蘇貞昌院長的承諾,主責單位的推託,更令人無奈。
我們必須再次嚴正呼籲,行政院與NCC等相關權責單位,應盡速建立一個即時保護被害人隱私、避免二次傷害的機制。
2️⃣犯罪被害人保障權益
犯罪被害人的權益保障,是我們一直以來非常在意的事。
《犯罪被害人保護法》現行的法令與落實情形,對被害人權利保障仍有所不足,不僅服務難以貼近被害人需求,也讓提供服務的第一線人員面臨困境。
目前的犯罪被害人保護存在種種問題,包括:缺乏一致性、存在漏接疑慮的通報標準、犯保協會的法定服務範圍與定位不清等,我們認為,犯罪被害人保護協會的組織應該進行改造,以提升專業自主性,並且重傷案件被害人長期照顧的需求、犯罪被害人的法律扶助權等,也都需要重視,我們希望能夠明定相關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職掌,國家也應該擔起推展犯罪被害人權益、提供必要資金的責任。
上述種種問題,先前我們已舉辦公聽會凝聚修法訴求,今年我也將提出修法草案,希望行政院與法務部等相關權責單位,別再將犯罪被害人的需求停留在國家恩給的思維觀念,應該正視、並且落實犯罪被害人權利的法制化。
▋社會安全網
1️⃣ 傾聽第一線聲音
蔡英文總統2016年就職演說時也呼應了這樣的想法,認為要「從治安、教育、心理健康、社會工作等各個面向強化社會安全網。」
因此我們一再強調,蔡英文政府若要促使各部門共同織成社會安全網,目前社安網計畫將壓力全放在社工人員身上,以及整體偏重後端的做法,非常需要調整。
我們希望衛福部現在正在召開的社安網第二期公聽會,能真正做到採納相關意見,傾聽第一線社工人員的聲音,並且應積極的往預防端投入資源。
2️⃣ 重視精神衛生、心理健康
社會安全網的網絡中,不可忽視心理健康政策、精神醫療及照護資源的建置。
精神疾病者的照護,除了醫藥治療,同時也需要建立醫院到社區間的連續性照護機制,透過長期的陪伴關懷、多元化的社區支持服務,才有可能提升穩定服藥、復健的動力。
因此,綜合我與相關部會與團體討論的結果,我們有幾點希望:
1、政府應重視精神衛生政策,提升總體預算
2、精神醫療端,解決因精神醫療資源不足所導致的藥價核刪、無法普及居家治療服務等問題
3、重視並規劃社區精神醫療及照護面向,應建立充分且分布平均的精障者社區精神復健資源、社會支持服務等,更多元彈性的危機因應模式
4、建立個案連結平台及跨系統服務的串接,提供長期支持而非片段、斷裂的服務。例如社關員擴編人力、提升待遇及久任制度,使其能深化關係建立的能力及品質。
5、資源服務的建置中,均應納入服務使用者及照顧者的使用經驗與意見。
我們呼籲,國家應該正視精神衛生與心理健康政策,建立未來十年、二十年的心理衛生及精神健康的政策綱領,擬定改革與資源投注、分配的方向,以及具體的落實進程。
社會安全網三級預防模式 在 王婉諭- 「社會安全網不該用來喊喊口號、相互卸責!... 的推薦與評價
強化社會安全網當初確實是立基在兒虐案件頻傳及隨機殺人案的社會焦慮下而催生出來的計畫,整合當時現有的家暴、性侵、兒童保護三級預防重新統合成「以 ... ... <看更多>
社會安全網三級預防模式 在 強化社會安全網計畫之理念與推動 - 長照機構資訊網 的推薦與評價
長照機構資訊網,從治安、教育、心理健康、社會工作等各個面向強化社會安全網. ... 社會安全網三級預防模式 社會安全網脆弱家庭 社會安全網漏洞 社會安全網懶人包 社會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