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親愛的致理新鮮人 🎓 #揪過來喔】
🎊🎊🎊
恭喜你們即將踏入大學的殿堂,成為最具活力、潛力的大學新鮮人
🙋🏻♂️來到致理,除了適應大學校園生活、探索自我、規劃未來、尋覓終身良師益友外🙋🏻♀️還有一個相當重要的使命就是~~~
擔任致理善心大使(投入志願服務的工作)
❤️首先,你需要的是…取得志願服務紀錄冊
取得志願服務紀錄冊須完成以下培訓課程:
1️⃣志願服務基礎訓練課程-6 小時:
基本概念,是成為合格志工的第一步
2️⃣社會福利類志工特殊訓練-6 小時:
進行社會服務所需的重要訓練
3️⃣志願服務特殊訓練課程-6 小時
大一「勞作教育」及「人際關係與溝通」課
-
🆘因此需要你們利用暑假期間上網至以下
臺北 e 大網站完成上述培訓課程。
⭕️至於特殊教育訓練課程本校將安排於新生講習及課程中完成。
⭕️登記網址在這邊:
https://reurl.cc/AZEnE
#致理科技大學 #小編就先祝賀各位啦 🤪
同時也有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0的網紅守望家園.改變金門董森堡,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善用人力資源,讓安心上工更有意義 *本日質詢時,森堡腦筋打結,將「身心障礙福利協進會」口誤為「身心障礙者家長協會」,森堡在此致上最深的歉意,也感謝現場提醒的董燊處長及李應文議員,未來質詢內容將會更加小心,避免類似的錯誤再發生。 本日社會處業務報告,森堡質詢內容如下: 本縣現有124隊志工隊,各...
社會福利類志工 在 高雄小金剛許智傑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高市志工基礎訓練精采實用獲好評
2013-02-19╱民眾日報╱第B20版╱高澎新聞
-----------------------------------------------------------
【記者黃守作高雄報導】高雄市鳳山老人健康照護協會於昨天上午,在高雄市議會簡報室,舉辦102年度高雄市社會福利類志工基礎教育訓練活動,課程內容精彩實用,學員受益良多,深獲好評。
這項由高雄市鳳山老人健康照護協會主辦、高雄市社會局指導、高雄市鳳山榮民服務處與救國團高雄市前鎮區團委會及立法委員許智傑服務處合辦,並由台灣中油公司贊助指導的高雄市社會福利類志工基礎教育訓練活動,有鳳山區公所社會課課長林秀芳、前副區長蘇淑慧、信澈蓮池功德會秘書長釋一靜、亞鐳基金會志工團團長曾祈全博士及長青綜合服務中心社工員周秀玟等人擔任講師,讓學員受益良多。
鳳山老人健康照護協會理事長劉德林與高雄市鳳山榮民服務處總幹事高復隨共同主持開訓儀式,除鼓勵學員認真聽講學習外,期勉大家做一個專業稱職的快樂志工,為社會公益活動盡一份心力。
社會福利類志工 在 守望家園.改變金門董森堡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善用人力資源,讓安心上工更有意義
*本日質詢時,森堡腦筋打結,將「身心障礙福利協進會」口誤為「身心障礙者家長協會」,森堡在此致上最深的歉意,也感謝現場提醒的董燊處長及李應文議員,未來質詢內容將會更加小心,避免類似的錯誤再發生。
本日社會處業務報告,森堡質詢內容如下:
本縣現有124隊志工隊,各式表揚活動林立,森堡曾建議合併相關的表揚活動,既可讓活動場面更加盛大,也可減少公帑的支出,希望社會處能在疫情控制的前提下,盡力研議這項政策的可行性。
去年安心即時上工計畫上路後,計畫人員負責工作多數為機關體溫量測,森堡受理民眾建議,希望社會處是否思考統一志工訓練,作為支援社區共餐(包含廚工)的人力資源使用,一來可以解決社區志工人員不足的情況,也可讓這些計畫人員習得一技之長。
去年「金門縣身心障礙福利協進會」辦理「運動i台灣」計畫,其中曾因浮報問題上過媒體版面,請社會處務必與教育處做好橫向聯繫,確保不會再有類似的事情發生。
本會於第七屆第一次定期會、第二次定期會,皆經大會議決通過建請縣府調整旅台同鄉會補助辦法,並凍結相關補助預算,其中補助出版品與活動這部分的經費在預算書中仍然出現。
此外,世界金門日活動因疫情因素取消,森堡建議社會處將「世界金門日」與「旅台鄉親請益」等相關經費整併,邀請旅台、世界的金門鄉親回來走一走,不僅可以親身感受金門,提供有益意見,也可創造金門觀光旅遊商機。
社會福利類志工 在 范琪斐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我們常常會說,有錢能使鬼推磨。意思就是有錢連鬼都可以收買啦。有錢可以買的東西真的太多了,我可能買不到青春,但至少可以去拉皮少兩條皺紋吧?我現在還沒去喔,我存起來過十年再用。
但這次肺炎疫情,我真的看到一個金錢沒法收買的,那就是COVID-19 。
紐約時報在前幾天就在頭版頭,刊登了這次在疫情中過世的人的人名,因為美國的死亡人數已經跨過了十萬人,結果整個頭版頭整頁塞滿了人名。要知道現在確診人數跟死亡人數,飆到讓大家車尾燈都看不到的,就是號稱世界上醫療資源最完善、財富淹腳目的全球第一大經濟體美國,而且這個數字還在繼續爆衝當中!我以前在美國住了快三十年,我真的滿頭問號,到底是在幹嘛?最有錢的是你、做最爛的也是你,就好像富二代成績竟然吊車尾一樣,現在想想,富二代吊車尾的還不少,總之這就讓我忍不住開始思考,有錢真的是防疫必需品嗎?
最近就有個小地方抓住了國際媒體目光,還被拿來跟美國做比較,就是印度西南方的「喀拉拉邦」。
喀拉拉邦面積3萬8,863平方公里,比台灣大了一些,卻塞了3500萬人口;印度1月27日首個確診就是出現在喀拉拉邦,不過4個月過去,印度全國病例不斷爆增,至今已有超過14萬人確診,四千多人死亡,喀拉拉邦卻只有896例確診,7人喪命,情勢整個大逆轉,被稱作全印度唯一成功控制疫情的省分。
再拿來跟美國比一比,美國人均GDP達6.5萬美元,但Covid-19死亡率卻出奇高,達到5.8%;反觀以服務業為主的喀拉拉邦,人均GDP只有2900美元,失業率高達11.4%,但在這波疫情中,死亡率只有0.7%,怎麼看都狠狠打臉美國以及其他資源充足的大國。
包括英國BBC、衛報,美國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以及經濟學人,都大篇幅報導這個「喀拉拉現象」,以及他們採用的「喀拉拉模式」。
其實喀拉拉邦政府長期投入大量經費,加強公共衛生基礎建設,當地有2700多家政府醫療機構,平均每10萬人有330張床位,是全國最高,但要比醫療資源,美國更多啊,也沒比較厲害,我們就幫大家歸納出三項喀拉拉防疫秘訣。那第一項,就是跟台灣一樣的「超前部署」。
台灣17年前有SARS教訓,17年的萬全準備就等這一仗,喀拉拉邦在2018年也有「立百病毒」的前車之鑑,這個病毒也是由「果蝠」傳染的,當時一個月就奪走17條性命。
所以這次中國武漢傳出病情的時候,喀拉拉邦就立刻拉響防疫警報。1月就開始在四個國際機場對旅客進行體溫篩檢,追蹤並且隔離疑似個案;2月成立一個24人的防疫小組,3月10日就宣布關閉所有教育機構和娛樂中心,禁止大規模聚會,呼籲民眾不要前往宗教場館,兩天後進一步宣布封城令,比中央政府的全國封鎖令(3/24)早了將近兩週。
不僅如此他們還在每一區都設立負責處理Covid-19的專門醫院,連飯店也變成隔離病房;曾經擔任過中學教師的喀拉拉邦衛生部長「夏拉賈」,兩年前就靠防疫一戰成名,故事還被翻拍成寶萊塢電影。這回更是專訪接不完,還被封為「Covid-19殺手」、「巨星衛生部長」。這次的防疫模範生,怎麼那麼剛好都是女性領導人呀!
我們再看到第二點,同時也是非常具有印度style的「人海戰術」。
大家對印度的第一印象,應該就是人怎麼那~麼多,印度是目前世界上人口第二多的國家,僅次於中國,雖然人口密集往往會造成防疫困難,但喀拉拉邦反而把這項劣勢轉為優勢,號召民眾擔任防疫志工,結果短短一個月內就有30萬人加入!
喀拉拉邦把人海戰術運用在病例追蹤上,分為電訪和親訪,電訪中心運用地理標籤技術定位,志工再一一打電話詢問被監測的對象有沒有出現症狀,還有專門用來防疫的20萬個WhatsApp群組;當地還成立一支「追蹤部隊」,2萬6千名經過認證的社會衛生工作者和稽查員,挨家挨戶訪查隔離檢疫者,同時出動好幾千名警察,嚴格執行封鎖令,騎機車到處巡視,看民眾有沒有乖乖待在家。
但是喀拉拉邦的經濟,靠外邦和外國的日薪移工支撐,封城沒飯吃怎麼辦?當局也有完善的福利制度,把對人民的衝擊降到最低。
原來喀拉拉邦是由左派的共產政府當家,主張人人有飯吃,和印度中央和其他地區的右派種姓色彩大不同。相較其他省份的民眾因為封城挨餓,喀拉拉當局靠2萬個「社區廚房」,填飽30萬移工的肚子,有志工幫忙煮大鍋飯,民眾甚至能依據飲食喜好點餐,至今送出800萬份餐點;地方政府還免費向每個家庭發放15公斤白米、豆類和調味料,而且送貨到府,就算學校關閉,也會送營養午餐給學童,並且提供醫療和個人衛生用品給需要的民眾。
雖然「喀拉拉模式」目前看來很成功,但專家警告,仍然不能掉以輕心。例如印度泰姬瑪哈陵的所在地,北部城市阿格拉(Agra),先前防疫模式被大力讚揚,結果4月初案例暴增,神話破滅!不過喀拉拉邦的表現,依然可以證明財富並不是政府防疫的絕對條件。
西方資本主義的理念向來是:財富能讓民主政府,在承平時期為公眾提供服務,並且在危難當頭時,保護公眾免於傷害,不過看看美國這次的表現,或許就是因為資源太多反而掉以輕心,螺絲不知道鬆了幾百顆,反觀喀拉拉邦這樣相對不寬裕的地方,或許正明白自己沒那個本錢,也就不敢去冒險。錢多有錢多的優勢,但沒錢也有沒錢的做法,你認為資源多寡跟防疫表現成正比嗎?
這周琪斐大放送的關鍵字是 #喀拉拉模式 #窮無損防疫
--------------------------------------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每周四晚間九點在 #寰宇新聞台 播出,沒跟上的也沒關係,歡迎訂閱我們的 YouTube 頻道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 🔔https://reurl.cc/ZvKM3 1000pm準時上傳完整版!
社會福利類志工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本集主題:「無家者:從未想過我有這麼一天」介紹
訪問作者:李盈姿(台灣芒草心慈善協會 秘書長)
內容簡介:
一個人,為什麼會變得無家可歸?
十位無家者的真實故事,五位資深社工的真情告白
他,曾經是西進中國的台商
他,曾經是野雞車大亨
他,曾經是工廠作業員
他,曾經是家暴受害者
每一個街頭的他,都有一段故事
在大城市裡,街友常常是一群不被看見的人
許多人路過他們身邊,卻很少人靠近他們的世界
他們在街頭暗角得不到肯認,很多時候更被當成過街老鼠
但他們絕對不是街頭鼠輩,而跟你我一樣,有著有血有淚的真實人生。
本書記錄了台灣街友的生命故事
他們來自各行各業,各有不同背景
他們曾是軍人、商人、工人、保全、更生人、幫派分子、身心障礙者
卻都在時代流轉、社會變遷與個人困境的交織下,成了流浪街頭的人
不試圖控訴、不博取同情、也不採取勵志的角度
作者以平實的口吻描述每個人從「有家」到「無家」的過程
呈現他們在街頭的掙扎、反省、自我懷疑,什至想自我了斷的心情
透過這些故事,讀者將看見台灣街頭社會中
既存在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也有著貧困者相互扶持的集體力量
本書另收錄五名資深街友工作者的故事。每位都不是一開始就決定踏入這個領域,也不是社工科班出身,他們曾經是記者、田野工作者、老師、焊接工人、志工,卻在因緣際會下投身街友服務,成為台灣第一批街友工作者。
他們竭盡所能協助街友,除了三餐溫飽之外,也開發各種工作,不僅展現了工作者的創意,更重要的是,他們一直在為開拓「正常」以外的生存方式,試圖證明在主流社會的框架之外,還有另類的生存模式,可以適用於被社會排除的人。
透過這些故事,或許可以思考:
城市的存在與發展,難道只為了善待特定人群?
是否可能包容所有在此生存的住民?
透過他們的生命,也可以讓我們重新思索:
他們或許就是曾經或未來的我們,他們與我們是否真的那麼不同。
作者簡介:李玟萱
作詞人、文字工作者、台北國際書展大獎得主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成人與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
九二一地震後投入災區重建,曾在台灣原住民族部落重建同盟、台灣基督長老教會921社區重建關懷體系、台灣原住民族學院促進會等機構工作,在中部地區待了八年。2012-2013擔任萬華社區大學與萬華社會福利中心合辦之街友繪畫課為期一年的隨堂助教,是與街友接觸的開端;後又參與台灣夢想城鄉協會弱勢族群導覽員培訓,擔任義工與導覽文本訪談撰寫。2018年以《無家者》一書,榮獲台北國際書展大獎非小說類首獎。
著有《失去你的三月四日》(寶瓶文化),中視改編為優質華劇,入圍第五十一屆金鐘獎四項獎項。現為主動音樂專屬詞人,歌詞作品散見多部華劇主題曲、片尾曲。曾獲2014香港作曲家及作詞家協會「最廣泛演出金帆獎—國語流行作品」、2015 hito流行音樂獎-年度K歌、2015香港新城國語力歌曲獎。
策劃:台灣芒草心慈善協會
芒草心是由一群服務街友的第一線人員組成,2011年成立,一開始以國際交流為主,和日本、香港、韓國等地的第一線服務人員交流經驗,互相學習。
從2014年開始擴展版圖,以更實務的角度協助無家者及貧困者。除了開始實際規畫執行無家者自立方案,如街友導覽(街遊)、起家工作室、自立支援中心;也著手舉辦流浪生活體驗營、「呷飽未」社區共食餐桌,期望透過更多體驗與交流,進一步幫助外界了解貧困者的生活樣態。期待透過這些方案的推動,培力服務對象,除了足以自立之外,更能進一步為自己發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