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數字經濟】
以下是今日(五月二十六日)在立法會會議上容海恩議員的提問和創新及科技局局長薛永恒的書面答覆︰
問題: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十四五規劃綱要》)提出加快數字化發展,包括打造數字經濟新優勢。《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亦提出加強在粵港澳大灣區(大灣區)內科技創新合作,而香港與廣東省雙方的當局已計劃共同加強大灣區的數字經濟創新發展。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會:
(一)會否參考《深圳市數字經濟產業創新發展實施方案(2021—2023年)》等文件,盡快制訂含清晰目標的香港數字經濟發展藍圖;如會,詳情及工作時間表為何;
(二)在加強大灣區內數字經濟創新發展方面,政府就促進本港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研資源在大灣區內跨境流動的工作的最新進展為何;有否制訂新計劃,在未來三年參與把大灣區打造為全球數字經濟發展高地;如有,詳情(包括時間表)為何;及
(三)來年會否就《十四五規劃綱要》列出的七個數字經濟重點產業(即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工業互聯網、區塊鏈、人工智能,以及虛擬現實和增強現實)制訂相應的發展策略和計劃;如會,詳情為何;如否,原因為何?
答覆:
主席︰
就問題的各部分,我們現綜合回覆如下: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特區政府)一直積極推動數字經濟的發展,並於二○一七年十二月發布《香港智慧城市藍圖》(《藍圖》),就香港的數字經濟發展訂立藍圖,構建一個世界聞名、經濟蓬勃及市民擁有優質生活的智慧香港。《藍圖》在六個智慧範疇下(即「智慧出行」、「智慧生活」、「智慧環境」、「智慧市民」、「智慧政府」及「智慧經濟」)提出了76項措施,以創新科技應對城市管理的挑戰和改善市民的生活,其中超過40項措施已經完成。
二○二○年十二月,政府公布《香港智慧城市藍圖2.0》(《藍圖2.0》),提出超過130項智慧城市措施,繼續優化和擴大現行城市管理工作和服務,期望讓市民感受到智慧城市及創新科技為他們日常生活帶來的裨益。
此外,我們在過去三年已如期落實多項數碼基建項目,包括在二○二○年九月已投入服務的新一代政府雲及大數據分析平台,及在同年十二月推出的「智方便」一站式個人化數碼服務平台。我們亦積極推動公私營機構透過開放數據以促進科研及創新,便民利民,同時協助業界拓展商機。現時,政府「資料一線通」網站發放的數據集已超過4 500個,並在二○二○年錄得超過100億次下載。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十四五規劃綱要》)明確支持香港建設國際創新科技中心,並提出在數字經濟時代下培育壯大人工智能、大數據、區塊鏈、雲計算、網絡安全等新興數字產業,提升通信設備、核心電子元器件、關鍵軟件等產業水平。同時,國家《十四五規劃綱要》亦提出高質量建設粵港澳大灣區,支持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和與內地優勢互補。
為配合國家的發展策略,讓香港更好地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特區政府正推動一系列創科基建設施,它們的發展領域將與《十四五規劃綱要》就數字經濟時代提出上述的新興產業吻合,包括數碼港擴建計劃將加強數碼港的創科生態系統,繼續推動尖端科技發展包括人工智能、大數據和區塊鏈等;港深創新及科技園的人工智能及大數據等科技領域;以及香港科學園第二階段擴建計劃將針對人工智能等技術的相關研發活動需要。《藍圖2.0》下的措施,亦利用這些數碼科技,包括雲端運算、大數據分析、人工智能、區塊鏈、物聯網和5G等,改善公共服務,並激發業界開發更多科技創新應用。
香港在上述科技領域的科研能力一直具有優勢。根據Quacquarelli Symonds於二○二一年發布的大學排名,香港有五所大學的整體表現和工程及科技學科躋身世界百強,可見香港的基礎科研實力雄厚,而早於二○一八年根據全球最大索引摘要資料庫Scopus的統計,本港大學有關人工智能的論文在國際間被引用的次數及其影響力排名全球第三。此外,香港城市大學設有由國家科學技術部批准成立的太赫茲及毫米波國家重點實驗室,而該大學和香港大學亦分別參與建設廣東省科學技術廳批准設立,由深圳信息通信研究院牽頭的粵港大數據圖像和通信應用聯合實驗室,以及由深圳大學牽頭的粵港澳智慧城市聯合實驗室。
除科研能力的優勢,香港亦具有國際化優勢,及具備健全的知識產權保護制度,而大灣區其他內地城市則擁有先進製造業和轉化科研成果能力。因此,特區政府在過去超過15年,一直與廣東省及深圳市政府合作,透過粵港科技合作資助計劃(資助計劃)提升粵港兩地企業的生產力和競爭力。二○二○年度的資助計劃的特定主題亦與國家《十四五規劃綱要》數字經濟時代的新興產業相符,包括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物聯網、大數據及雲計算。二○二○年度資助計劃共收到211個粵港/深港共同資助項目的申請。廣東省、深圳市和創新科技署對合資格申請的單方評審均完成後,將會比對支持名單,以選定獲批的聯合資助項目。
特區政府會繼續推動人才、資金、物資、信息等創新要素的有效流動,促進科研合作,更好地發揮大灣區內不同城市的優勢互補。政府各政策局/部門及相關機構亦會積極與內地相關部委合作,推動本港的數碼經濟和創新科技發展,着力建設香港成為國際創新科技中心。
完
2021年5月26日(星期三)
香港時間12時30分
社會網絡分析在公共行政領域 研究的應用 在 CUP 媒體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1月9日,世界衛生組織向公眾公布了中國有類似流感的疫症爆發:武漢市報告了一系列肺炎病例,可能是由於攤販在華南海鮮市場接觸活體動物引起的。1月6日,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早在幾天前就得到這一消息。但據 Wired 報道,加拿大的一個健康監測平台 BlueDot,早於12月31日已向其客戶發出了疫情的消息。
【分析飛機航班,這家公司畫出「病毒地圖」】
文:台客松
BlueDot,全世界第一家運用大數據(Big Data)技術,結合地理資訊系統(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GIS),分析歸納出病毒擴散的途徑,繪出一張張「病毒地圖」,進而預測出下一個可能爆發大規模感染的區域。
只要有新的疫情出現,BlueDot 就會接到從世界衛生組織(WHO)、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歐盟疾病管控中心等全球各地來的求救電話。
根據電話內容與緊急程度,BlueDot 最快能在幾分鐘內就描繪出病毒傳染地圖,做出風險評估,交給求救單位,供其作為採取防範措施、擬定預防策略的依據。換句話說,它就像是病毒界的風向觀測站與 999 消防隊。
英國公共電視台 BBC 稱它「擁有改變世界的能力」,「經濟學人」認為它「創造了大數據的典型應用,將阻止疾病蔓延」。事實上,Google 曾經推出類似的病毒追蹤服務「Google Flu Trends」,但「紐約時報」認為,「技術完全比不上BlueDot」。
場景拉到多倫多一間醫院 St Michael’s Hospital。這裡,是BlueDot的研究室,也是伊波拉病毒散播途徑預測與指揮監總部。
來自傳染病界、氣候學界、生物工程學界等不同領域的專家齊聚在此,嚴密監控著五十多種致命病毒的動向。除了伊波拉之外,在非洲烏干達蠢蠢欲動的馬爾堡(Marburg)病毒,以及 SARS 的表親、出現在沙特阿拉伯的新型冠狀病毒沙士(Mers),都在他們的雷達偵測範圍。
他們所歸納的所有資訊,經過綜合分析與地理定位之後,最後都會變成一個個數字與圖表,濃縮到牆上一塊 120 吋的液晶觸控熒幕上,構成一張 3D 立體世界地圖,每秒鐘動態變化著。
BlueDot 創辦人兼行政總裁 Dr. Kamran Khan 解釋,當代病毒的傳染途徑,主要受幾大因素的影響,包含全球航班起降、人口移動、地球表面溫度與濕度變化、氣候變遷、家禽與家畜密度、昆蟲滋生、傳染病起源地環境、城市的健康管理系統等。每一項因素都有錯綜複雜的網絡連結關係。
例如,當氣溫上升 1 度,濕度多增加 1%,蚊子的滋生可能就會增加 10%。蚊子曾造成廣東地區爆發大規模的登革熱疫情,感染人數破 3 萬。這就說明了地球各地的連結關係,就如同蝴蝶效應一般,牽一髮而動全身。而 Khan 與其團隊建立起的分析模型,就是能綜合這些不同的大數據,預測出病毒的傳染途徑。
其中,每天在 3 千多萬航班,在世界各地飛行的 25 億人,是病毒最好的帶原體。而全球超過 4 千座機場,正是全球傳染病爆發的中心樞紐。透過對於航班的分析,BlueDot 能夠更精準地掌握病毒的擴散途徑,並預測其影響範圍。
然而既然能夠預測出病毒途徑,疫情是不是就不會擴散了?「我們只是給予決策建議,要採取甚麼樣的防範措施,有多強的執行能力,還是要看各地政府的醫療機構,」Khan 說。
他指出,每個國家甚至城市,對於疾病的掌控能力都不一樣。如果沒有足夠的醫療資源作為彈藥供應,要打贏這場病毒戰爭還是相當有難度的。而他與團隊在給予作戰建議的時候,也會同時考量到該城市的資源能力,盡量讓整個作戰計劃在可執行範圍。
圖片來源:GLOBAL CALGARY/YouTube
詳細全文:
https://goo.gl/8eqMNj
延伸專題:
【武漢封城 —— 專家:濫用社會控制工具】
http://bit.ly/36oxbU0
【一個世紀前,美國隱瞞過的瘟疫】
http://bit.ly/2QD05uY
【鼠疫非最可怕,可怕的是不公開消息的國度】
http://bit.ly/37joQ63
==========================
在 www.cup.com.hk 留下你的電郵地址,即可免費訂閱星期一至五 CUP 媒體 的日誌。
🎦 YouTube 👉 https://goo.gl/4ZetJ5
📸 Instagram 👉 www.instagram.com/cupmedia/
💬 Telegram 👉 https://t.me/cupmedia
📣 WhatsApp 👉 http://bit.ly/2XdWXqz
社會網絡分析在公共行政領域 研究的應用 在 CUP 媒體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1月9日,世界衛生組織向公眾公布了中國有類似流感的疫症爆發:武漢市報告了一系列肺炎病例,可能是由於攤販在華南海鮮市場接觸活體動物引起的。1月6日,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早在幾天前就得到這一消息。但據 Wired 報道,加拿大的一個健康監測平台 BlueDot,早於12月31日已向其客戶發出了疫情的消息。
【分析飛機航班,這家公司畫出「病毒地圖」】
文:台客松
BlueDot,全世界第一家運用大數據(Big Data)技術,結合地理資訊系統(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GIS),分析歸納出病毒擴散的途徑,繪出一張張「病毒地圖」,進而預測出下一個可能爆發大規模感染的區域。
只要有新的疫情出現,BlueDot 就會接到從世界衛生組織(WHO)、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歐盟疾病管控中心等全球各地來的求救電話。
根據電話內容與緊急程度,BlueDot 最快能在幾分鐘內就描繪出病毒傳染地圖,做出風險評估,交給求救單位,供其作為採取防範措施、擬定預防策略的依據。換句話說,它就像是病毒界的風向觀測站與 999 消防隊。
英國公共電視台 BBC 稱它「擁有改變世界的能力」,「經濟學人」認為它「創造了大數據的典型應用,將阻止疾病蔓延」。事實上,Google 曾經推出類似的病毒追蹤服務「Google Flu Trends」,但「紐約時報」認為,「技術完全比不上BlueDot」。
場景拉到多倫多一間醫院 St Michael’s Hospital。這裡,是BlueDot的研究室,也是伊波拉病毒散播途徑預測與指揮監總部。
來自傳染病界、氣候學界、生物工程學界等不同領域的專家齊聚在此,嚴密監控著五十多種致命病毒的動向。除了伊波拉之外,在非洲烏干達蠢蠢欲動的馬爾堡(Marburg)病毒,以及 SARS 的表親、出現在沙特阿拉伯的新型冠狀病毒沙士(Mers),都在他們的雷達偵測範圍。
他們所歸納的所有資訊,經過綜合分析與地理定位之後,最後都會變成一個個數字與圖表,濃縮到牆上一塊 120 吋的液晶觸控熒幕上,構成一張 3D 立體世界地圖,每秒鐘動態變化著。
BlueDot 創辦人兼行政總裁 Dr. Kamran Khan 解釋,當代病毒的傳染途徑,主要受幾大因素的影響,包含全球航班起降、人口移動、地球表面溫度與濕度變化、氣候變遷、家禽與家畜密度、昆蟲滋生、傳染病起源地環境、城市的健康管理系統等。每一項因素都有錯綜複雜的網絡連結關係。
例如,當氣溫上升 1 度,濕度多增加 1%,蚊子的滋生可能就會增加 10%。蚊子曾造成廣東地區爆發大規模的登革熱疫情,感染人數破 3 萬。這就說明了地球各地的連結關係,就如同蝴蝶效應一般,牽一髮而動全身。而 Khan 與其團隊建立起的分析模型,就是能綜合這些不同的大數據,預測出病毒的傳染途徑。
其中,每天在 3 千多萬航班,在世界各地飛行的 25 億人,是病毒最好的帶原體。而全球超過 4 千座機場,正是全球傳染病爆發的中心樞紐。透過對於航班的分析,BlueDot 能夠更精準地掌握病毒的擴散途徑,並預測其影響範圍。
然而既然能夠預測出病毒途徑,疫情是不是就不會擴散了?「我們只是給予決策建議,要採取甚麼樣的防範措施,有多強的執行能力,還是要看各地政府的醫療機構,」Khan 說。
他指出,每個國家甚至城市,對於疾病的掌控能力都不一樣。如果沒有足夠的醫療資源作為彈藥供應,要打贏這場病毒戰爭還是相當有難度的。而他與團隊在給予作戰建議的時候,也會同時考量到該城市的資源能力,盡量讓整個作戰計劃在可執行範圍。
圖片來源:GLOBAL CALGARY/YouTube
詳細全文:
https://goo.gl/8eqMNj
延伸專題:
【武漢封城 —— 專家:濫用社會控制工具】
http://bit.ly/36oxbU0
【一個世紀前,美國隱瞞過的瘟疫】
http://bit.ly/2QD05uY
【鼠疫非最可怕,可怕的是不公開消息的國度】
http://bit.ly/37joQ63
==========================
在 www.cup.com.hk 留下你的電郵地址,即可免費訂閱星期一至五 CUP 媒體 的日誌。
🎦 YouTube 👉 https://goo.gl/4ZetJ5
📸 Instagram 👉 www.instagram.com/cupmedia/
💬 Telegram 👉 https://t.me/cupmedia
📣 WhatsApp 👉 http://bit.ly/2XdWXq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