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書其實是最快樂的》
〈我愛萬人迷-保羅紐曼〉
這一些日子總是在印度書攤中尋尋覓覓,急著在看哪一本雜誌會搶先推出保羅紐曼(Paul Newman)的紀念專輯,每次有人仙游,我就是那麼地迫不及待,不是翻看他的影片,就是收藏他的書刊,像是一種最後瞻仰的儀式,一切從此永在懷念中。
更何況這一次離開的是保羅紐曼,他可是我最喜歡的好萊塢明星之一,說出來好像有點膚淺,喜歡他的原因並不是因為他的演技如何出色,我也不是他的死硬粉絲可以如數家珍般地將他的代表作一一細數,其實,在他所演過的五十多部電影中,我只看過《豪門巧婦》(A Cat on a Hot Tin Roof)、《神槍手與智多星》(Butch Cassidy and the Sundance Kid)、《老千計狀元才》(The Sting)、《火燒摩天樓》(The Towering Inferno)、《金錢本色》(The Color of Money)和《Road to Perdition》,就是只有六部而已,喜歡的、記住的、懷念的,也不是他多好的演技,而是他那宛如完美雕像的英俊,還有那一雙只此一家的碧藍眼睛。
〈藍得好好看〉
很多人喜歡羅拔烈福(Robert Redford),可能是金童子在銀幕上的好男人形象總是教人想佔為己有,我的口味卻恰好是背道而馳,喜歡保羅紐曼就是戀上他那毫不在乎的態度,他好像偏偏要跟自己的美貌過意不去,他不愛走好好先生的路線,電影中的角色不管是好的壞的,他演起來都帶著一點點的邪和野,以及那不經意的幽默。
在他初初崛起的時候,就遇上馬龍白蘭度(Marlon Brando)和占士甸(James Dean)這兩個代表一個時代的叛逆男人左右攔截,雖然我也喜歡馬先生和占先生,前者的演技固然是好,但年老色衰得比誰都快,後者的一剎那光輝只讓人留下無限的懷念,幸好保羅紐曼比較長命,皮相比較耐操,路遙知馬力,一路走來,演出最後一部電影時已屆77高齡,演技比同場的湯漢斯(Tom Hanks)出色,那一雙藍眼睛也比祖狄羅(Jude Law)好看,真奇怪,為什麼人老了,那一片藍卻不會跟著老去的呢?
〈男得人人愛〉
從影大半生,他留下的光影將會繼續長存,其實,在他的演藝事業背後,他還參加賽車比賽、開創沙拉醬公司,賺了好幾桶金,而他在晚年時更熱心慈善,他創立了重病兒童組織的夏令營,讓那些重病的孩子和家人免費享受戶外游戲,他甚至捐出了過億身家給慈善機構,難怪他的老友羅拔烈福在他逝世後有感而發:“有一種感情難以用言語表達,我失去了一位真正的朋友,他在世時,我的生活,還有這個國家都更美好。”生榮死哀,風光83年,說的就是這一個男人的美麗故事。
看了最新一期的《People》,薄薄的一本豈能裝滿他精彩的一生?意猶未盡之餘,真的感到到喉不到肺,那一張張黑白照片,寫滿著他的故事,他跟鐘活華(Joan Woodward)50年的情比金堅、他與孩子的天倫之樂、他和羅拔烈福一起打乒乓、他在每一部電影中的留影……雖然還是有人死不甘心地想在地毯上下找到他留下的同志遺跡,即使他結過兩次婚,孩子也成群,甚至他說過那一句對愛妻的真情告白:“I have steak at home, why should I go out for hamburger?”,但是,哪有如何?這麼完美的男人,豈能只滿足女人的欲望,於是,全世界無論是男是女,保羅紐曼永遠都是他們心目中的萬人迷。
#寫於2008年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