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ma and Ernie
病了超過一星期,起先只是一般流感小發燒,躺了幾天後膝蓋決定來發個炎,反而痛到凌晨跛著腳去急診,那日清晨急診真的很閒,平常很忙的護理人員對我呵護備至,我坐在輪椅上被推來推去,還有人幫我拿藥,頓時覺得好幸福。平時被我照顧的人也是這種感覺嗎?我也給被照顧的人這種幸福感嗎?可惜骨頭沒什麼問題,打個止痛針就回家了,門診醫生再加了一針消炎針,驗了血,叫我今天再去看報告。原本應該休息的上星期,依然忙碌的不得了,因為繼續走來走去,所以走路仍然一跛一跛。剛剛想作弊取消掛號一點再重掛,這樣號碼會很前面,通常是一號,失敗數次之後發現了一個驚人的小秘密,原來這個醫生會事先看病歷,看完後系統鎖上,想作弊也不成。我在想原本看完醫生還要做的事,現在決定將順序顛倒,先做完後面要做的事再去看醫生,這樣可以少污染幾個地方。
至於為何生病還是無法避免忙碌的一週,我也不知道有什麼非做不可的事,除了帶著母親最新的MRI分別去兩個醫院給神經內科和神經外科的醫生看之外(這兩人是夫妻,超有趣),我自己順便照了X光回診,醫生對我的人工椎間盤與骨頭癒合的程度不是很滿意,但因為和他的技術無關,所以他就放過我了,或者也許因為他們一家四口吃了很多我買的果貿吳家水餃,總之一次門診看兩個病人這種事我還是第一次做,但也沒什麼好拿來說的。
讓我在發燒剛退就得在正中午到監理處辦驗車過戶的原因是某日大哥神秘兮兮的跟我說:「我今天做了一件很瘋狂的事。」然後叫我猜。我在電話這頭翻著白眼說:「你開車到花蓮?」「不是。」「台東?」「不是。」然後我就放棄了。答案是他們全家(除了在日本工作的女兒)去看車,當場下訂了。這種尋常人一天到晚在做的事可以被他定義為很瘋狂我也是昏了(那時我真的還在發燒啊)。然後他就說他那台16年的Camry報廢可以抵五萬,所以可以五萬塊賣給我,被我罵神經病,因為半年前我才問他要不要賣我20萬,被悍然拒絕。現在他決定買新車,才開五萬多公里的舊車自然落在我手上。至於我那輛1997年的紅色Camry (Emma是也),是母親六十歲那一年買的,我從英國回台灣時才開了四萬六,經過這些年的南征北討也還沒超過12萬公里,而且過年前才剛整理過,與其報廢不如送人。我一一詢問朋友都沒有興趣,最後落在很熟的水電工手上,還以三萬五成交。他們每三週會回花蓮探望住在安養院的母親,以往都是搭火車,現在有車可開,最開心的是他高中剛畢業的兒子,立馬要去學開車。我在實習醫師裡看過「骨牌移植手術」,這個應該可以叫「骨牌過戶」。因為星期五以前要把大哥的車牽回來,因此我趕在星期二就踩著一對軟腳趕快去辦了過戶。
清空車內雜物時,我萬般不捨,畢竟這輛車不但跟著我在三芝及台南住了數年,當年也是開著這輛車帶著前男友環台,最重要的是,這輛車的味道是丹丹的家,我開著這輛車載著丹丹回台北時,她從台南站到員林才坐下。回台南搬家時母親半夜肺炎住院,我開著這輛車一路飆回台北。也許這輛車跟我一樣,雖然歷經風霜,全車烤漆三次,南北往返無數回,去過雪地的合歡山,走過中橫與蘇花,不論那裡壞了,修過之後依然一樣可靠。因為連倒車雷達都沒有,所以我練就一身停車的好功夫。十六年是我在英國留學時間的兩倍,原本的計畫是等母親過世後沒有載輪椅的需求了再換車,如今提前說再見,那天,我暗自在車上掉了眼淚。
朋友問起時,我回答:「Emma the dog is having fun with other dogs (and a kitty). Emma the car I gave my plumber.」英國人就很愛笑plumber這個字,所以有機會就拿出來用。
綜合所有醫生的意見與解釋,我對母親的狀況有更確切的瞭解。有些醫生把「退化」比喻成機器老舊,其實並不然,至少大腦的退化並非如此。大腦的退化更像樹木的枯萎,是一條只能延緩,無法改善的不歸路。“It's like I am grieving her WITH her.” 是我能想到最恰當的描述。
我問醫生該怎麼照顧她,所有的醫生都說隨便我,她亂就讓她亂,想讓她睡就讓她睡,以前會抱怨腰痛現在卻常常做出會腰痛的動作,「也許是習慣那個痛了,或是會痛不會說」,醫生這麼解釋。畢竟大腦運作的絕大部分還是未知的領域,構造都沒問題,但功能減退了,這就是「老化」。
看完醫生,我順便去將大哥的車開回我的車位,明明同樣是Camry,他的車就是那麼顧人怨,因為少開,板金烤漆沒有在整理,雖然雜物清光了還是覺得髒的要死,還有那討人厭的大屁股,真的有必要做的那麼方正嗎?而且開車的基本配備什麼都沒有,沒有行車記錄器,沒有手機架,連eTag都沒貼,害我星期六花了整個下午整理。路上的黑色轎車總是給人奢華感,我的這輛黑色轎車像個糟老頭,於是我在路上給他取了「Ernie」這個名字,電影裡的Ernie通常是個禿頭大胖子,但做事很可靠。我完全沒有打算和Ernie共度餘生,「這車開出去很丟臉耶!」而我是那種什麼廉價車都開過的人,Ernie唯一的好處是有倒車雷達,誰希罕啊,哼!
知道我與Ernie說再見時表示我也與母親說再見了是一件很詭異的事,到時我已成了真正的孤兒,到時我必須重新尋找居住地,到時我必須決定剩下的人生要做什麼。到時我不用再每兩週自己換尿管,到時我不用檢查抽出來的痰的顏色與濃稠度,到時我不再需要找看護,不用每個月買照顧用品。
到時我就自由了。
天啊我想念丹丹。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神經 內科 病歷 在 臨床筆記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teaching #pe
理學檢查
我在大學五年級的時候開始去附設醫院見習,那時候覺得一切都很新鮮:白袍、聽診器、小槌子、音叉、眼底鏡、手電筒、血壓計、問診、理學檢查,加上熟悉的藥水味(我的父親是藥師)以及首次被稱呼為「醫師」等,讓我開始有了當醫生的感覺。
有ㄧ次有ㄧ位主訴發燒、咳嗽、肋膜性胸痛、呼吸困難的病人,教授在檢查完以後,便在病歷上畫出病人心臟與病灶的位置,教授說他的診斷是心臟擴大、左側肺炎與肋膜積水,然後請病人去照ㄧ張胸部X光,而令所有的人嚇了一跳的是教授在病歷上所畫的心臟大小、位置和病灶竟與胸部X光完全ㄧ致。
又有ㄧ次我在神經內科受訓的時候,有ㄧ位資深的教授每ㄧ次巡房時都會隨手帶著ㄧ個黑色的公事包(裏面裝著聽診器、小直尺、眼底鏡、小手電筒、音叉、軟錘子等),然後仔細的詢問病人的病史,接著做詳細的理學檢查與神經學檢查(包括認知、語言、視力與視野測驗、聽力測驗、感覺測驗、自律神經測驗、步態、肌力測驗、神經反射測驗等),做完整個流程之後,他就會做出診斷以及推測病灶的位置,而我也只好再重新複習了ㄧ次大學時覺得最困難與懼怕的神經解剖學。
當時醫院還沒有電腦斷層攝影,因此我總是對於教授的診斷半信半疑(雖然依據教授的診斷而治療的病人總是會康復或改善出院),但是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當醫院有了電腦斷層攝影以後,有ㄧ次遇見ㄧ位高血壓合併中風的病人,教授依循往例做了診斷與病灶的推測,當電腦斷層攝影的結果出來以後,証明了教授的診斷與病灶的推測都是正確的,這時候我才對那ㄧ位教授心服口服。
黃達夫(「用心聆聽」、「用心,在對的地方」的作者)說: 「科技變成醫生跟病人之間的阻隔,讓你跟病人不易接近。現在你要送病人去作核磁共振攝影、照X光,不像以前,我花時間在病人身上,就可以為他解決問題」。
醫生的觸摸
https://link.medium.com/TE3TcttzAab
當醫生的感覺
https://link.medium.com/cOodEkazAab
「用心聆聽」
https://link.medium.com/TznSYEjSAab
神經 內科 病歷 在 經濟部工業局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臺北❌連江 跨域 跨院 跨海 合作!
#遠距醫療通APP #輕鬆連線
在工業局 #普及智慧城鄉生活應用計畫 的支持下,
#臺北市政府、#連江縣政府及 #光寶科技 共同合作發展
📲「遠距醫療通APP」
運用 #區塊鏈技術,
透過整合視訊會診、病歷共享
提供連江民眾遠距醫療服務,
節省 90% 來臺就醫往返時間!
自五月以來,已陸續開設了皮膚科、神經內科、眼科
及身心內科的遠距門診,
有效幫助遠端醫師即時判斷病患狀態,
讓跨院的遠距會診更便利!
💁♀更多資訊:https://bit.ly/2Z7zA3Q
#普及智慧城鄉生活應用計畫
#臺北市政府
#連江縣政府
#遠距醫療通
#健康島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