祛寒保暖👉🏻喝2茶飲➕吹風機5穴
❄️ 小寒過了,大寒將至,體內陽氣開始生長
💪🏻 祛寒保暖,為來年健康打底
🥣 冬天脾胃虛寒,要補脾氣腎氣
寒流接連報到,明明穿了好多層衣服,還是冷到不想動,你可能沒抓到冬天祛寒保暖的重點。
1月5日是小寒,20日是大寒,這是冬天最後兩個節氣,人體內陽氣開始生長,以備進入萬物生長的春天。
此時陽氣不像夏天外顯,反而潛伏於體內像個小火爐,所以人們會感到消化功能變好、食欲旺盛。
雖然吃東西可以讓身體溫暖,但並非祛寒保暖的正道。
油膩、重口味食物,反而會讓脾胃負擔太重、脾氣虛,加上天候濕冷,結果痰濕堆積於身,身體浮腫無力,精神不濟。
要從內達到祛寒保暖,建議避免吃太多刺激或油膩辛辣的食物。
脾胃腎在冬天容易虛寒,建議女性和兒童把重點放在補脾氣,男性長者則要補腎氣。
推薦五味子茶、杜仲茶,分別可用於補脾氣、補腎氣。
早起離開被窩時,冷熱差異大,可在床邊擺一支吹風機,把五個重要保暖穴位吹一遍,從下往上,依序是腳底的 #湧泉穴、肚臍的 #神闕穴、後腰的 #命門穴、頸後的 #大椎穴、頭頂的 #百會穴。
#五味子茶補脾:五味子、枸杞、紅棗各5公克。以布包包好、250毫升熱水沖開,回沖可喝一天。
#杜仲茶補腎:杜仲、桑寄生、枸杞各5公克。以布包包好、250毫升熱水沖開,回沖可喝一天。
#保暖重要穴位
#湧泉穴:位於腳底中間凹陷處,在足掌的前三分之一處。
#神闕穴:肚臍。
#命門穴:後腰部,和肚臍眼對應的位置。
#大椎穴:低頭時,後頸部下段最凸處。
#百會穴:頭頂正中央。
彭溫雅 醫師提醒大家, 天氣寒冷注意保暖,守護健康更幸福❤️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8萬的網紅NTDHealth,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節目表 http://https://goo.gl/7fN6pB 線上直播請看 http://www.ntdtv.com.tw/live 或是加入我們的 談古論今話中醫FB粉絲團 https://goo.gl/H3jsDi 得到更多中醫調理的最新資訊。 ----------------------...
神闕穴的重要 在 塔羅牌老師艾菲爾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秋末冬初!身體需「注意保暖」的幾個部位,早晚不受涼】
眼見已到十月,代表著秋天已經來到尾聲,冬天也在不遠處了,大家是否感覺到天氣逐漸轉涼了呢?尤其是清晨、晚上最能明顯感受到涼颼颼的冷意,有時早起還會忍不住打個寒顫,恨不得再躲回被窩里睡,這就是氣溫開始往下降的證明!
只不過,低溫漸漸來襲後,在這種天氣轉換之時,首要注意的正是「保暖」,身體保暖做得好,各種病痛自然不來找,想要安然度過涼秋,甚至是寒冬,最好從秋天就開始學會做好保暖,揮別冷底體質,才能開心度過一年之中最浪漫的秋冬呦!艾菲爾老師要提醒大家,身體需要「注意保暖」的幾個部位,重點部位暖和了,全身也就會跟著暖呼呼。請記得告訴身邊的親朋好友,尤其是那些天生怕冷的人,一起健康溫暖地度過每個秋冬!
1、頭部
以中醫觀點來說,「人頭者,諸陽之會也」,五臟精華之血、六腑清陽之氣皆上注於頭,頭部乃是全身陽氣最旺盛的部位,主宰著經絡運行,一旦遭到寒邪入侵,容易使陽氣〈熱量〉散失,邪阻脈絡導致絡道不暢,所謂經絡不通則痛,進而引起頭痛、疲勞、心血管疾病〈如心臟病、心肌梗塞〉、腦血管疾病〈如中風〉等,尤其年長者的心、腦血管較為脆弱,千萬不可不慎!平時日常多留意,一旦感受到外頭有涼意,應戴上帽子保暖頭部,就能避免寒氣入侵,輕鬆遠離疾病威脅。
2、肩頸
除了頭部,肩頸也是一大重點部位。肩膀一旦受寒就容易產生酸痛,要保護好肩膀不外露受寒;而頸部更是有三大穴──風池穴、風門穴、風府穴,乃是寒邪最能輕易入侵的部位,頸部若受涼容易使血管收縮,不利腦部供血,一定要做好保暖。建議早晨出門前可以圍個圍巾,並避免穿低領、無袖的衣物,,讓肩頸不要吹到冷風借以擋住風寒,晚上睡覺時也記得將被子蓋住肩膀,好保持溫暖的狀態。
3、腹部
切記別讓腹部周圍著涼了!肚臍,也就是中醫所說的神闕穴,因屏障功能較差,在人體中屬於相對較弱的部位,也因此害怕受涼,再加上肚臍為身體表面最接近內臟的地方,當肚臍一不小心受寒,就容易直接影響到內臟器官,使內臟受寒邪侵擾,發生腸胃不適、腹瀉、便秘、消化不良等狀況,尤其是女性朋友,子宮受到寒氣入侵的話,易引起月經不調、血流不暢、痛經的症狀,也因此保暖好腹部十分重要,冷天外出時不妨放個暖暖包在腹部上,晚上睡覺時也記得別讓衣服掀開肚子或踢被,不讓其與冷空氣接觸,好改善血液循環,保持氣血旺盛。
4、膝蓋
一到冷颼颼的季節,有退化性關節炎的患者恐怕又要犯疼了。天冷時容易讓膝蓋周圍的血管收縮,難以排除代謝廢物,引起酸痛、僵硬等不適狀況,尤其是長輩們通常有膝關節退化的問題,因此保暖好膝蓋顯得相對重要許多,以防不舒服感再度發作。秋冬到來,平時出門盡量別穿著短褲,也可以在褲子內穿戴護膝保暖,避免膝蓋受涼,在家時不妨試試幫膝蓋熱敷,或是用溫水泡泡腳〈水量泡過膝蓋〉,可以有效改善因天冷引起的關節疼痛喔!
5、足底
有一說法是,「腳冷則全身冷」,主要原因在於,腳底乃是距離心臟最遙遠的位置,溫暖的血液不易送達,可以說是全身最低溫的地方,但偏偏此部位又存在不少穴位,有許多經絡運行著,一旦受寒就容易讓抵抗力下降,影響到全身機能,再加上足底遭寒邪侵襲的話,更容易引起血液循環不佳,讓身體其他部位也跟著冷了起來,所以秋天開始要好好保暖足底,穿透氣的厚襪保護,透過足浴有助腳部保暖、改善血液循環,或是洗完澡後拍打腳底經絡,都能達到保暖的效果,只要腳暖,身子也就跟著暖和!
神闕穴的重要 在 新唐人亞太電視台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為什麼老一輩的總要提醒,即使天氣熱棉被不蓋全身,肚臍的位置也要蓋好,這裡的穴位可是很重要的哦!(完整影片➤ https://goo.gl/7rKtbF
........................................................................
恢復陽氣、固本培元快來打通任督二脈 https://goo.gl/7rKtbF
MOD320頻道📺每週六晚間9點半➤ http://www.ntdtv.com.tw/live
#談古論今話中醫 💻線上看📱➤ http://goo.gl/IbUhj2
#中藥 #中醫保健 #健康生活 #養生 #按摩 #拍打 #經絡 #任脈 #督脈 #奇經八脈 #膻中穴 #神闕 #便祕 #溫灸肚臍 #林昭庚
神闕穴的重要 在 NTDHealth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節目表 http://https://goo.gl/7fN6pB
線上直播請看 http://www.ntdtv.com.tw/live
或是加入我們的 談古論今話中醫FB粉絲團 https://goo.gl/H3jsDi 得到更多中醫調理的最新資訊。
----------------------
在武俠小說中常常看到”打通任督二脈”這一名詞,感覺這個任督二脈非常的神奇,想要學好武功稱霸天下一定要打通任督二脈。
任督二脈是身體最為重要的兩條經脈,對於恢復陽氣、固本培元都有重要的作用,而艾灸於這兩條經脈,是最佳的家庭保健手法之一。
這一集我們邀請到國際東洋醫學會新任會長也是台灣中國醫藥大學中醫系講座教授林昭庚醫師和大家分享中醫經絡養生法(十二) 任脈與督脈之保健。
這一集內容主題如下:
1.何謂任督二脈 ?
2.何謂周天?道家的周天循環與中醫的周天有何不同?
3.如何打通任脈?
4.任脈重要穴位,如何取穴及功效
5.如何緩解便祕?
6.灸神闕(肚臍眼)有甚麼好處
7.督脈重要穴位如何取穴及功效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QhHm6h1zo7Y/hqdefault.jpg)
神闕穴的重要 在 健康嗎Health Code - 【中醫養生解碼】位於肚臍的神闕穴屬任脈 的推薦與評價
每天按摩神闕穴,可以增加身體的陽氣,同時對多種疾病有保健和治療作用。... ... 在這些部位分布着上脘穴、中脘穴、下脘穴、氣海穴、關元穴、中極穴等重要保健穴位。 ... <看更多>
神闕穴的重要 在 鲁氏腹部推拿疗法 - Google 圖書結果 的推薦與評價
神阙(1)部位以及重要性:神阙是腹诊的重要部位。在古代对此也有认识,如“诊腹之要, ... (2)神阙的临床应用:神阙穴在临床上可以诊断疾病,如 《诊病奇侅》:“凡诊肾间动气. ... <看更多>
神闕穴的重要 在 養生與健康-7-「保溫」很重要,顧好四個穴:大椎穴、神闕穴 的推薦與評價
「保溫」是我們節省能量消耗很重要、且最容易做到的,顧好四個穴:大椎穴、神闕穴、關元穴、命門穴,就能輕易做到保溫的任務。 ... <看更多>